宏圓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第8講(共15講)

uploads/content/2022/june/c35e58b3456c45441d30fa5a3d573ce2.jpg" width="960" height="640" />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前面學習的如理實見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無得無說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是佛詳細開示離一切相來降伏妄心,這是回答須菩提前面所問的如何降伏其心。下面的一相無相分第九、庄嚴凈土分第十、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和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是佛詳細回答須菩提所問的雲何應住,開示菩提心常住不退之法。

  好,我們看經文,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這是四種的疑問。上面佛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的本意是說,如果存有佛見法見,認為佛是實有,佛法也是實有,那就是有了取著,有取著即非佛法。佛擔心大眾聽聞之後心裡會有疑惑,什麼樣的疑惑呢?就是佛一直在教導我們要脫離生死,要安住涅槃,而現在又說佛法皆不可取著,既然無為法不可取著,那須陀洹等果如何來證呢?怕大家會有這個疑惑。佛為了破除大家心中疑惑,所以對於小乘四果,從初果到四果逐一來問須菩提,來給大家解惑。

  須陀洹是梵語,譯為入流,就是入聖流,出凡入聖,不再墮到凡夫地。得須陀洹果必須要有三個條件,要斷身見、斷疑、斷戒禁取這三種煩惱。斷身見就是不再認為五蘊永恆不變真我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裡的色蘊是屬於物質,就是地水火風我們四大所造,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四蘊是屬於精神,這五蘊是構成人身五種要素。斷身見,就是說須陀洹不再認為這個四大五蘊的假合身體是實我,而我們凡夫都是執著這個色身就是真我,以致於為了滿足這個色身造作種種的惡業,為了這個色身去求種種的慾望,繼而就造種種的惡業這是要斷身見。斷疑,就是斷除對佛法戒律一切的疑惑,對佛法僧有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凈信。在經中說有一個人得須陀洹果,他死了之後投生到一個屠夫家裡,到了一個屠夫家裡,他的現世父母教他殺生,因為是屠夫家靠殺生來養活身命,這叫不正業嘛,為了養活身命,他們家就要殺生,教這個孩子從小就要學殺生,以這個為業,但是這個轉世的須陀洹堅決不從命,不去遵從,他的父母就把他鎖在羊圈裡,他什麼時候學會殺羊什麼時候把他給放出來,結果這個須陀洹就自殺了。我們看,初果的須陀洹於佛法的信不會動搖的,決不會去做惡事的。第三個是斷戒禁見,就是斷戒禁取見,須陀洹能分辨有益和無益的行為,對迷信修行、無益的修行、無益的宗教儀式、禁戒、戒條等能分辨出來。比如像佛住世的時候,見到許多的外道,他們看到狗還有牛都可以生天,他就學狗和牛的一些行為,以狗和牛的行為為他修持戒條,像牛一樣去吃草,有的學狗戒的像狗一樣去吃糞,他們認為去持狗戒去學牛戒這樣就能生天,就能解脫他不知道生天、解脫不是他們的這種無益的行為的,須陀洹不再迷信這些對修行無益的戒條了。證得須陀洹果後決定不再墮入三惡道,然而還要在天界人間要往返七次,往返七次才能證得阿羅漢果。這裡佛就問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嗎?意思是問須菩提,須陀洹能否起心動念,在心裡有我相,有得果的相,有這個相沒有,須菩提就回答佛了,不能作是念。須菩提下面解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雖然稱為入流,其實他是無所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須陀洹對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的境界相,他不起分別了,怎麼來理解呢?就是他的六根接觸到六塵,不被六塵的境界所轉。如果被六塵的境界所轉那是凡夫就像我們今天一樣,我們沒有自我的,我們都是被六塵所轉,見到六塵,隨自己意的我們歡喜,不隨自己意的我們煩惱,分別和執著這是凡夫。而須陀洹他在六塵的境界相不起分別,他的六根接觸到六塵,不被六塵境界所轉,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比如他的眼見色,眼見到的色法色塵,他的心裡不去分別這個東西好看那個不好看,不像我們見到以後立刻就是分別和執著他不起分別,也就不會生起貪愛或者憎恨,所以不被境界所轉,不被外境所轉。境界好醜好醜人心,就是這樣的,他沒有分別心。由於須陀洹見到色塵不起分別,也就是說色不入心,也可以說心內無色,所以稱為不入色,其他的像耳聞聲也不入心,不入聲塵,也不入心,鼻嗅香,同樣舌嘗味,身根所對的觸塵,意根所對的法塵,同樣也都是這樣不入心,心內不起分別,也就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這樣。由於須陀洹斷了見惑,不起分別,不入六塵,就稱為入流,但是如果須陀洹心裡有個念,我得須陀洹果,那就是什麼?心裡有入了,有入了怎麼能得須陀洹果呢?所以說他已經沒有分別心了,所以有入流之假名而沒有入流之相可得無相而有名,是名須陀洹。因此須陀洹這裡回答,不也世尊,就是說須陀洹不能作念我得須陀洹果。大家能聽明白的,好,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是二果,譯為一往來。欲界有九品思惑,二果聖人已斷六品,還要在天上人間往返一次,來把這其餘的三惑斷盡才能證阿羅漢果。凡夫持戒修善,有時雖然生在天上,天報已盡轉生人間,這個是被有為業所牽引的,這是有為業,所以他有往來。而二果聖人是依無為法修行,心空無我心中沒有往來之相也沒有得果之想,如果他有往來之念就又是有分別心了,初果我們剛才講了他都沒有分別心了,更何況二果聖人呢?所以有一往來之名而無有往來之相可得,有名無相,他心裡沒有這個分別,是名斯陀含。

  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是三果,三果聖人,譯為不來。三果聖人已經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斷盡,寄居在四禪天,他已經沒有欲界的煩惱就不會再到欲界來受生,所以稱為不來。三果聖人居住在四禪天的五凈居天,在那裡繼續修行阿羅漢果,直接出三界。像本經的譯經人鳩摩羅什,我們在講其他經典的時候,我們講過鳩摩羅什的母親也是出家人,她最後就證得三果,阿那含果。三果聖人已經沒有我我所的分別了,也沒有來與不來的意念,當然就不有我得阿那含果的念了。有這個念,就有能得所得,有能得所得,肯定就有我相,三果聖人已經離四相了,所以須菩提說,阿那含不會作我得阿那含的念頭的,因此他回答,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眾生壽者。

  阿羅漢是四果,他已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見惑和思惑,了脫分段生死,不會在三界受生。阿羅漢含有三義:殺賊、無生、應供,因為殺盡見思煩惱賊,所以稱為殺賊;已經了脫三界分段生死又名無生;堪作眾生福田,應受人天供養,所以又稱為應供。這裡說阿羅漢道,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不是說阿羅漢果,因為阿羅漢已經獲盡智和無生智,也就是說聲聞道極,在聲聞道裡面道極,到了頂高了,所以稱為阿羅漢道。阿羅漢如果作是念,我已得阿羅漢這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宛然,那與凡夫沒有差別,所以須菩提說,阿羅漢必無此念的,沒有我已得阿羅漢道的念頭的。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已證阿羅漢果,這裡他現身說法,以自己為證。什麼是無諍三昧呢?六祖說:「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變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諍就是爭勝負,處處都要勝過別人,這一諍就與修行相違背了,就能生出四相的心來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著相了怎麼能得三昧呢?三昧就是三摩地,譯為正定,是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這樣的境界,有爭勝負的心就肯定不能得正定的,不能得三昧的。無諍三昧,就是遠離人我是之相,一心安住於寂滅平等理性中的正定須菩提已斷三界煩惱,處處都能恆順隨順眾生與人無諍。《涅槃經》中說:「須菩提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而不移,令諸眾生不起煩惱」,所以佛讚許他,說他已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是須菩提心中並不會作念,我是離欲阿羅漢,如果須菩提心裡還有我阿羅漢道,那麼須菩提他還執著,還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四相具足的話就和凡夫一樣,沒有差別的,這樣的話世尊就不會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就不能稱為樂阿蘭那行者了。什麼是阿蘭那行者呢?六祖這樣解釋樂阿蘭那行:「阿蘭那梵語,唐言無諍行,無諍即是清凈行,清凈行者,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諍,有諍即非清凈道,常得無所得心,即是無諍行也」,這是六祖所解釋的樂阿蘭那行。也就是說,阿蘭那行就是常得無所得的心,心不住相,樂就是好的意思,樂是好,心與契合之意,樂阿蘭那行就是心與阿蘭那行契合無間,也就證得的意思,證得阿蘭那行就是無諍行,心無諍,常得無所得心,就是心已經得無所得心,樂阿蘭那行。正因為須菩提無所行,心裡不執著無諍三昧可修可證,所以佛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因為這一段比較繞口,也比較難懂,我們來做一下總結。佛從初果到四果逐一來問須菩提,證果之人能否有證果之想,須菩提都回答不也世尊,並且最後他以自己為證明,來說明不僅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小乘四果、小乘聖人也是以無為法來修行而證果的,以此來破除大家的疑惑小乘四果,一切賢聖,只要一執著我有果可證,我有法可修,這都是著相了,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分別有執著,我們想想,有分別有執著,那和凡夫有什麼差別?怎麼能稱為賢聖?所以都是依無為法而修行來證果的,這就破除了大家的疑惑,從而相信如來所說,所謂佛法即非佛法,這才是真的無住妙法,只有依此法修行,心不取著,才能證得須陀洹果,才能證得四果,才能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

  好,我們看庄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這是斷第五種疑。上面說小乘四果不可得,佛擔心須菩提會認為無生法可得小乘四果不可得,但是無生法可得。所以問須菩提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嗎?我們看釋迦如來在因地發菩提心後,經三大阿僧衹劫修行,然燈佛是在他修第二阿僧衹劫將滿的時候,修第二阿僧衹劫的本師。《大智度論》中說:「此佛降生王宮,身光如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世尊當時是七地菩薩,正在修行第二阿僧衹劫將滿的時候,我們剛才說過,遇佛聞法,證無生法忍而登八地,登八地就是進入了第三阿僧衹劫了,然燈佛為他授記說最後九十一劫名曰賢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這是然燈佛為釋迦如來授記的一個公案。佛問,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這個於法的法,我們依照蕅益大師的《金剛經空論》解釋為無生法忍,這個法指的是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能夠徹悟一切法不生不滅智慧,所以證得了無生法忍,就是能夠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中道實相上不動不退這是生法忍。我們想想,如果心裡還有對無生法忍存有所得的心,仍然還是生滅心,你用生滅的心,怎麼能夠證無生法忍?大家能聽明白對不對,我們都是用的生滅的心,所以證不了無生法忍的,只有用不動的心,無住的心,無為法,才能證無生法忍。用生滅的心怎麼能證不生不滅的這種無生法忍?所以這裡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庄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

  這是斷第六種疑。上面說四果無所得如來因地,剛才講的無生法忍無所得。佛擔心須菩提心中有疑,那菩薩廣修六度庄嚴佛土難道不是有所得嗎?所以問須菩提菩薩是否庄嚴佛土,來試探須菩提心中是否有疑。我們看菩薩在因地中廣修一切的功德六度萬行迴向庄嚴佛土,佛土是依報,菩薩將來成佛眾生,就是要到他因地修成的佛土去度眾生就像我們看到的極樂世界七寶行樹,八功德水,樓閣羅網等等這種種的依報庄嚴都是阿彌陀佛因地時修種種功德成就的。須菩提已經悟到唯心凈土,只要能心凈則佛土凈,心要清凈那就不能著相,一著相就有染,怎麼能稱為清凈呢?如果菩薩心裡有我庄嚴佛土的心,這就有取著了,有執著了,有執著我們剛才說了,心就不清凈了,心不清凈怎麼能夠庄嚴佛土?所以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這是須菩提解釋自己為什麼回答不也世尊

  佛土有四種,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佛的自受用土,第二種是實報庄嚴土,第三是便有餘土,四是凡聖同居土,實報土、方便土、凡聖土這三土都是佛度化眾生之處四種佛土都不自心,所以《凈名經》中說,「隨其心凈而佛土凈」,並不是離自心之外而更有依報可庄嚴菩薩修行六度萬行,在事相上具足庄嚴佛土,如果從諸法空性上來說,菩薩既然離相度眾生,無住修行,不見能修所修,能度所度,當然也無能嚴所嚴,所以說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庄嚴佛土是表有,屬於俗諦;即非庄嚴是表空,屬於真諦菩薩精進庄嚴佛土,而心中若無其事,一心清凈,既不住有也不住空,空有不住,真俗圓融,所謂嚴而無嚴,無嚴而嚴,會歸中道,所以說是庄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是承上結歸之詞,也就是說,是故下面的這一經文是對上文的一個總結,這段經文也是本經的中心思想,大家一定要好好的體會,我們也經常的掛在嘴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本經的中心思想。在本經開始的時候,須菩提請問佛雲何應住,佛回答應如是住,在妙行無住分第四的時候,佛簡單開示雲何應住的時候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是簡單開示,又於後面一相無相分第九和庄嚴凈土分第十中,佛詳細開示雲何應住,我們剛才講的從小乘四果到佛在然燈佛所所得法,還有菩薩庄嚴凈土,這種種的分析,無一不是在說明無住之義,到這裡佛總結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

  諸菩薩摩訶薩,就是本經的開頭的時候講的菩薩摩訶薩,指這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女人。如是,是指上面開示無住之義經文和下面我們要講到兩句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所以如是是指上下文。清凈心,清是不濁,凈是無染,如果菩薩心中一念住著,有一念住著了,也不能名為清凈,應該一絲不掛才能稱為清凈,所以菩薩廣修六度萬行而無之心這就是清凈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是佛自己解釋如何生清凈心。這裡的不應住色生心,生心是指布施六度萬行之心,所以清凈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去作,而是廣修六度萬行而不六度萬行之相就像在妙行無住分第四中我們講過的,不住色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布施才是清凈講到這裡,又使師父想到我們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都說要舍,連親情都要捨得干乾淨凈,我們好多的居士家屬來告狀,師父他也不顧家,乾脆叫他出家算了。師父就要找這個居士來談話,你這誤解佛的意思了,叫你舍親情,而且不是說叫你在事相上舍,事相上一定要行於布施,但是還要不住相,不住於心,你認認真真的去做,盡心儘力的去做,而心裡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一物不住一念不住,這才叫舍。不是你什麼事情不做,所以說別人說我佛教消極的,是因為你誤解如來真實義了,佛法是積極入世的,在世間要修六度萬行,比世間人做到的還要好,還要圓滿,我們今天叫到位,比世間人做的還要到位,但是心裡不住一念,這才叫清凈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真空,就是不住一切有為之相;而生其心是妙有,就是生起六度妙行之心。因為真空不礙妙有,所以雖然無住,不妨生心;妙有不礙真空,雖然生心而又能無住,這就是金剛般若理事無礙,真俗圓融中道第一義諦之行。要是能這樣修行的人的是菩薩,而且是菩薩摩訶薩。無住生心,生心而無住,這就是金剛般若,就是這樣。

  我們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全在一個住字上了,六根接觸六塵,我們剛才講了,眼見色而住於色起分別,耳聞於聲而住於聲,乃至於意根對法塵而住於法,我們對色聲香味觸法,對這些六塵,我們的六根對這些六塵,我們是什麼狀況?處處有住,處處被粘住,被它系縛住了,以至於我們的自性全被六塵所捆綁,所遮蔽住了,被它遮蔽住了不能顯現,這就是我們凡夫。其實我們的自性光明沒有減少一分的,時時刻刻存在的,只不過我們就因為有住,住於六塵,被六塵束縛住了,我們的清凈本性大圓鏡智不能顯現出來。如果六根對六塵能像大雁飛過河面,我們試想一下,大雁飛過河面,飛過之後,河面上不留任何的影像,輕風吹過竹林,風過以後,竹林歸於寂靜,不留有任何風的聲塵的影像的,這樣就是無住的功夫,這樣熏修就能轉識成智,你們一定要鍛煉的。念佛法門也是這樣,任何事情無住,我就這一佛號這一佛號就是萬德洪名,和我們的清凈本性是相應的,就是我清凈本性的映照。當你這一佛號的時候,我就只是這一佛號,別的和我沒有任何關係,六塵不住,就在這一句佛號這叫念茲在茲,就是這樣,這是凡夫有住於六塵。二乘之所以為二乘,也是在一個住字上面,二乘聖人雖然不住世間法了,但是他涅槃上面了,他住涅槃所以沉滯化城不至寶所,《法華經》把這個說得非常的清楚,因為他們所證的涅槃不是究竟涅槃,不是真實的法性,所以稱為化城,但是他們自認為究竟,他們停留在修行證道的半途中,不能真正了脫生死涅槃岸。權教菩薩是有住,他們雖然修六度萬行,但是住著在事相上面,還執著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所以三輪未空,不到彼岸。佛在這裡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教導大家不住六塵布施之相而生六度萬行之心,這樣修行才是第一義諦之行才是我們說的菩薩摩訶薩。

  我們大家都知道,六祖就是聽聞金剛經》中的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他開悟後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悟道是由此悟入。可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經文的確是《金剛經》的心要,受持金剛經》的學人,應對於這句經文用心體悟,如果真能明白無住生心之理,當我們要面對苦境和樂境、順境還有違境的時候,忙時也好閑時也好,真的都不妨礙我們自性的顯現的。那麼穿衣吃飯無非本地風光,送客迎賓盡露當人面目,所謂塵塵是寶,法法皆真,哪有一法不屬無住真心?哪有一物不彰顯實相妙體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會修行。六祖說:「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則暗,真智照則明,明即煩惱不生,暗則六塵競起」。其實修行說起來不難,你只要按照經文當中佛的教誨去應對去做,就能做到,什麼原因?因為本光明我們本來具有,所以不難,要是說沒有,你從外面搬來,從外面問人借來,從外面去求來,那難。你本來具有,你只要按照這個方法去做,自自然然的轉識成智,他就影現出來,光明就放出來了,所以我們真的應該棄暗投明,按照佛說去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們鍛煉著去做,用念佛方法,用你們所修的方法,你們去對照,你們去做對做,非常快速的。只不過什麼呢,大家習氣重,狡猾,不肯放棄這些虛假的享受,不肯放棄這個夢,不肯放棄這個美夢,如果你肯放棄這個美夢,知道這個是暗,你就放掉他,向著光明去做,按照佛說去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的你一天一天的進步,一天一天的增長智慧就像師父現在念佛,只要境界來了念佛,不想別的,不要想辦法我怎麼去解決,不要想,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自自然然的煩惱也沒有了,因為你所住了,不執著了還有煩惱嗎?有煩惱是因為你執著你這念佛心性開了智慧來了光明來了暗則退,明來暗則退,就是這樣。

  好,我們看這一段的最後一段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是斷第七種疑。佛的報身相好庄嚴就像我們贊佛偈中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這是形容阿彌陀佛的報身相,這個贊佛偈說的是阿彌陀佛的報身相,那麼報身相如此的相好光明,不同於其他的相,難道也不能取著嗎?佛為了破除大家的這種疑惑,巧妙的設下此問。

  譬如就是比喻,佛要用比喻來說明上面、前面所說的法,讓人更容易理解,以喻顯法。有人,就是指菩提心菩薩的人須彌山我們都知道,譯為妙高山,是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它下達到金剛際,上至忉利天。須彌山的最高處就是在忉利天,忉利天還是地居天,他們以須彌山為地,須彌山頂上至忉利天。此山四周有八山八海環繞,入水八萬由旬,出水也是八萬由旬,由於須彌山的高度超過群山,所以經中也稱為須彌山王,須彌山王是對其他山來說的,超過一切的山,它稱為須彌山王,在這比喻菩薩所證報身之大。佛這裡就問須菩提了,有發菩提心菩薩的人所得報身像須彌山一樣高,你認為這個報身大不大呢?須菩提回答,甚大世尊。佛的報身是菩薩多劫修行六度萬行功德圓滿才能證得的,所謂無邊相好身,報身雖然有形相,但是只有證得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見到的,須菩提是就這個報身的身相來回答的,他是指這個報身來說甚大的。須菩提這裡深知佛的用意是不應住於報身的身相的,所以他下面又加以補充解釋,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這就說明他深解佛的本意,深解般若之理了,所以他回答,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這是一個對照說明,大家仔細地聽,非身是指無相身,無相身就是指法身清凈法身,大身是指的報身,圓滿報身,證得清凈法身就是證得佛果證得佛果以後必然會有高大的報身。證得佛果會有高大報身,但是對於無量相好庄嚴的報身不能存有所得的心,因為存了有所得的心,你心裡就有住了,心裡有住怎麼能夠證清凈法身呢?能聽明白了吧,你有住了,你就證不了清凈法身,證不了法身你怎麼會有甚大的報身呢?還是說的無住,對不對,所以未證法身也就不能得甚大的報身。所以菩薩不應該對報身的身相有所取著,你一取著你就證不了法身也沒有甚大的報身了。不能取著的,雖不取著,也並不是不得此殊勝果報,只要無所住而廣修六度萬行,就能清凈法身,必然你就得無量相好的報身,所以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好多人把這一段都誤解了,非身是指法身,證法身必須要清凈你有執著了證不了法身的,證不了法身怎麼能得報身呢?佛在上面一段經文已經說明如何生清凈心,這裡又以比喻說法,無非是讓大家更加明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而在修因時就能不住六塵不取我相,而生清凈心了。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