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第11講(共15講)

uploads/content/2022/june/f2517a5a7c3468275b41e7d178483517.jpg" />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

  我們繼續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家請看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我們在上文中說受持此經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那這個功德會有多大呢?現在佛用恆河沙身命布施和持說此經來作校量、比較,以顯持經功德殊勝。我們中國古時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在印度是分為六個時辰,就是六時。我們現在一天二十小時,早晨的六點到上午的十點這四個小時是初日分,上午的十點到下午二點是中日分,下午的二點到傍晚的六點是後日分,晚上的六點到十點是初夜分,晚上十點到夜裡的二點是中夜分,夜裡的二點到凌晨的六點是後夜分。印度現在的四個小時為一時,一天是六時,大概就是這么一個概率。這里佛就假設了,如果有善男子女人,每天初日分以恆河沙身命布施,中日分也以恆河沙身命布施,後日分也以恆河沙身命布施,我們想想,這么個布施是非精進了,但是這種以恆河沙身命布施,還不只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這么精進,而是無量百千萬億劫都是以恆河沙身命來作布施,這樣布施所修的福德肯定是非常之多了,但是布施這么多身命所得之福,不如聞此經典信心不逆所得福德多。以無量劫身命,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無量劫這么布施,不如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什麼是信心不逆?這個不逆就是隨順的意思,信心不逆就是聞此經典能生信心隨順經典所說、不懷疑不誹謗,那麼只要對此經生起信心的福,就超過了前面所說布施河沙身命之福,所修的功德超過它的。這是什麼原因?窺基大師在解釋這一句的時候說:「謂於生死中雖捨身命,終無能契菩提法身,一生信心,雖亦未生慧解,然由信故,因即聽聞,生長智慧,定當成佛,其福即多也」,什麼原因?就是以恆河沙身命布施只是世間的有為福報生滅福報生滅的叫有為法,不能了脫生死得福多不多?多,但是它還是生滅,終有享盡的時候。你得福報再多,哪怕是忉利天主,大梵天王,他也有福報享盡之時,不能了脫生死的。而聞此經典能生信心,由信而能解,由解而能行,由行就能證,這樣定當成佛,所以對此經生起信心之福就是勝過世間捨身之福了。他修的是什麼?是出世間之福,勝過世間之福了,所以我們這里說定當成佛,必定超過捨身之福了。只是對此經生起心得福都這么多,那更何況書寫受持流通,受持而身行其法,讀誦而解悟其理,再為人廣解說經義,使人聞經信解,力行不倦,那所得福德的是太多太多了。世間捨身布施之福根本就無法相比的,沒有辦法相比的。

  好,我們再看下面一句經文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為什麼聞此經典信心不逆、書寫受持、讀誦解說所得之福如此的殊勝呢?簡單的來說,就是由於此經具有不可用心來思、不可用口來議、不能用秤來稱、不能用斗來量、無有邊際猶如虛空功德,這樣的經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聽受呢?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大乘就是我們常說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乘當中的菩薩乘,菩薩乘稱為大乘華嚴天台宗認為,這三乘都還是方便法門,畢竟要歸一佛乘,所以發大乘者還是屬於漸機人,漸漸的漸,還是屬於漸機人,佛為他們說此經,是由漸而入的。發最上乘者,最上乘就是最上一乘法,最上一乘屬於圓頓根機,頓根的人,佛為他們說此經,令直趣寶所,不歷階位,由頓而入。這兩種根機的人有大根具大智,才能解大理修大行,所以佛為他們說此經。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面講此經具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而且此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這里說,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這些人肯定是大乘以及最上乘的根器,他們能信般若大教,深解實相妙理,能修自利利他的大行,求趣菩提大果,如來悉知悉見,這些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荷擔,荷是負荷,擔就是承擔,這些受持讀誦、廣為人說之人,有大根大智大力,能夠負荷承擔如來無上大法,就是能夠廣度眾生,代佛行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荷擔如來大法,不是等成了佛以後才來荷擔如來大法,而是說只要自己能夠聞經解義,依教修行,我們前面說的受持,只要能夠受能夠持,就能廣為人說,幫助眾生也能依照此經修行這就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講到這,我們真的好好的反思,我們天天說荷擔如來家業,到底我們荷擔的是什麼家業呢?我們現在學佛,真的是向這種無住生心上去求嗎?我們真的學習的是所求的心,用這種心來學的佛嗎?說真的,有,很少很少的,我們學佛都是為了什麼?都是為了有所得,因為我們沒有看破,沒有看明白,還非常的執我,以我為中心,我執牢固,我所牢固,我、我所堅強難化,都是以這個來學佛,那我們學的是什麼?說真的,好一點的修一些善法,絕對不是無為法。

  為什麼說現在開悟的破迷開悟少了?因為都是牢牢的執著和分別。執著和分別,那我們想想,你怎麼能夠破迷開悟?修了一些善法,自己付出了少了,就是以我為中心,有個所求放不下自我放不下我不要說荷擔如來家業了,你就是說想破迷開悟都不可能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根本都是要在無為法上面去修,不是用有所執的心。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以無為法為根本,修一切善法,應該什麼?無住生心,應該無住生心的,就像這裡面所說,這樣才是荷擔如來家業。這些人既然能荷擔如來無上大法,代佛行化,廣度眾生自然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何以故,這是佛的自問,為什麼此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呢?下面是佛加以解釋。若樂小法者,樂就是好樂,小法指的是乘法小乘人雖然不執著五蘊假合的色身是我,他不受後有,然而他執著有我空之法,所以小乘人還有法執。既然執著我空,可以說他有法執,也可以說他有我見,因為有法執的是誰?還是有能執的我,只不過凡夫我執粗一些,而二乘人的我執細,既然有我見,那麼就會有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小乘人四相未空,法執未除,愛樂小果,深戀不舍,對於此經中無住之義,離相無住這個義理,他怎麼能肯聽受呢?聽受尚且不肯,怎麼能夠廣為人說呢?大家能聽明白了吧。因為小乘人雖說不執著五蘊的假合了,但是他有我空之法,他就有我見人眾生見壽者見,但是都很微細的,不像我們凡夫這么粗的,所以他不能廣為人說,那又怎麼能夠荷擔如來家業呢?這里大家一定要明白,不是佛不平等,而是這個樂小法者自己不能聽受此經。《法華經》中舉過一個比喻就像大樹和小草,同樣下的雨,一樣大的雨,但是大樹它的根機好,它吸收的養分就多,小草根機淺,它吸收的養分就少,吸收的水分就少,是樂小法者自己不肯聽受。就像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我們經常用《法華經》來作比喻,講《法華經》的時候,佛講《法華經》,佛現瑞,舍利弗三次啟請佛講法華這個時候五千阿羅漢退席,佛放光現瑞,要開始講《法華經》了,五千阿羅漢退席,他們說我們已經所作已辦,具諸佛法,還有什麼可聽的呢,他們就離席了。所以好樂小法的人對於大乘經典都不肯聽,更別說受持讀誦為人說了,他聽都不肯聽怎麼能受持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在在處處這是指《金剛經》所在之處,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是《金剛經》所在之處,或者是在伽藍內,或者是在精舍,或者是在庄園舍宅,只要是《金剛經》所在之處,一切天人阿修羅都應當供養。什麼原因?當知此處,即為是塔。我們講過塔,是佛舍利,只要經在,無論是印在紙上,刻在木頭上,或者是鑿在石壁上,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全身舍利寶塔,所以都應當起恭敬心,作禮圍繞,把香和花散在其處,就是供養在這個地方,來供養此經,是佛全身舍利所在之處,所以我們對經典一定要生恭敬心的。因為現在隨著科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經典普及率特別高的,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同時也造成了大家不恭敬的心。因為得來太容易了,你像過去《大藏經都要專門蓋個藏經樓的,因為他是什麼?佛全身舍利寶塔,要蓋藏經樓的,而我們現在就是這么隨隨便便,潦潦草草的。我就知道我們有些居士,真的做的是非常好的,一到師父地方,一結緣經典都是雙手捧著托過胸口,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何況是我們大乘經典,所以我們一定要生起恭敬心來

  好,我們再看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種情況我們大家都有好多的誤解,一會兒我們講明白了,你們就會恍然大亮,不是大悟,你們心會亮堂一下子,都為自己感覺到高興。所以有的居士一來找我,說師父我怎麼越念佛,越感覺到自己妄念多?師父說這因為你的心凈了你才感覺到妄念你的心不凈感覺不到自己處處有妄念的。但是不能因為有妄念,就說明你的心完全凈下來了這隻是凈的第一步,還要接著修,修到沒有妄念就對了。好,我們對這一個來解釋。

  前面說受持解說此經的人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此經所在之處皆應恭敬供養,但是世間受持讀誦此經的善男子女人,不但沒有受到人們的尊敬,反而被人輕視嫉妒毀謗,甚至拳腳相加,這是什麼呢?佛解釋說,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你們心要細的就已經聽明白了,因為師父念的分的層次非常強的,先講因為先世的罪業重,然後這一世消業障。這些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前世罪業深重,本應該在今世舍報,就是死亡,佛法叫舍報,舍報之後會墮落到三惡道受苦,墮落到惡道,正是因為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非常的殊勝,才轉後報生報為現報,轉重報為輕受,轉惡道報為人中受,所以持經之人只在今世受到人們的輕賤,以前的重罪就全都消滅掉了,所以怎麼能因為受人輕賤,就認為受持此經沒有功德呢?

  我們這種例子太多,好多居士來找師父,說的喜歡誦《地藏經》,師父教他們誦《地藏經》的方法師父給他們說,誦《地藏經》最好堅持誦,別斷,叫定課,定課第一能鍛煉我們的持之以恆,定力定力夠了就能抗伏住外界的干擾,定能生慧嘛,自己的心就不亂,不是一時誦一時不誦,對外界沒有一個抗拒,所以師父都是給大家規定,最好去誦一百天,這一百天我不間斷。有的居士在誦到三十多天以後,二十多天三十多天,這都是業障比較輕的,誦到這個時候就開始出現種種的煩惱,曾經沒有的煩惱來了家庭煩惱來了身體障礙身體痛苦,本來沒有的也都出現了,這個時候就退失了道心了,就來找師父師父我怎麼越誦煩惱越多家裡越不安寧?我就他說了,我說金剛經》當中說了,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這就是什麼?你在消業的一個過程,我給他說你接著誦,不要管它,這是一種好的現象。我們人為什麼有家庭不幸福、為什麼有身體上種種的痛苦?就是因為我們的業力,不要怨任何人,都是為我們有業力。我們念經家人的反對,我們千萬不要去怨任何人去就是我自己的業力,和任何人沒有關係的,任何人只是我們的因緣,如果你沒這個業力人不會幹擾你的,你也招感不來的。世間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招感什麼樣的環境,依報隨著正報轉的。我們一定要明白,出現任何的狀況不要怨外境,找我們自己的心性,看我們的心性安住在哪裡了,今天我們讀誦《金剛經》反而遭受別人的輕賤,給大家說,不要懷疑,更不要毀謗,是正在給我們業障讓我們重業輕報。你本來是墮地獄的業,因為你受持金剛經》,你讀誦《金剛經》,本來可墮地獄的業因為這個因緣你只是受人的輕賤,重業輕報,所以怎麼能因為受人輕賤,就認為受持此經沒有功德呢?《大智度論》中說:「先世罪業應入地獄,以行般若故,現世輕受,譬如重囚應死,有勢力護,則受鞭杖而已」,聽明白了嗎,應該你們這是一種好的表現。我們覺悟的人,修學佛的人,我們學佛大德們,當我們有了這些障難的時候,第一是反思自己,第二是懺悔自己,一定要生起懺悔,不要怨任何人,這是為我們的業障,第三更加精進努力修行世間人說化悲痛為力量,我們是化業力為明了,轉換我們的力量,轉換我們更加更好的去行持,這樣我們的業障完全的消除,無債一身輕,就是這樣。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得的意思是現在雖未得,當來必定得。受持此經不只是能滅罪,滅我們的苦,而且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宋朝的時候,胡州城有一位屠戶名叫陸翁,他在二十三歲的時候遇見一位雲遊僧,這個雲遊僧從他跟前路過,就說了一句教化有緣人,陸翁不明白什麼意思,雲水僧就問,你殺豬宰羊不計其數,為什麼不改行呢?陸翁就回答了,我這是祖傳,我是世襲,一時難以舍棄。雲水僧就勸他說,你如果不改業來生一定會墮落畜生道,同樣被人宰割,冤冤相報因果輪迴無有出期的,我現在看你宿世善根,可以勤持《金剛經》和《妙法蓮花經》來藉此消除業障增長福慧,說完這個雲遊僧就消失不見了。陸翁因為他善根深厚,宿世善根深厚嘛,當下醒悟,從此持齋戒殺,終身吃素,並且他請畫工繪製西方三聖像早晚至誠禮拜供養,每天在佛前讀誦《金剛經》,誠懇懺悔,希望他所殺害的這些眾生能夠早生凈土他來超度這些他曾經殺害的眾生。這樣不到五年時間,陸翁就能背誦金剛經》了,他精進修行,到了八十一歲的時候,他提前半個月就邀請這些親朋好友,在十一月九日這天到他家來作客,他宴請這些人,為了向他們告別。十一月九日這一天,親友都聚集到陸翁家裡,陸翁就向他們一一的告別,然後寫了一個偈子:五十餘年離殺業,手拋刀秤暗修行今朝得赴菩提路,水裡蓮花火里生。寫完這個偈子他就端坐而化,所有見聞的人無不瞻仰讚歎。

  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僧祇譯為無央數,無量阿僧祇劫就是顯時間之長久,那由他譯為萬萬,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就是說明數量太多,數量之多了。然燈佛我們前面講過,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第二阿僧祇劫將滿的時候,遇到然燈佛,聞法修行,證無生法忍。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實無所得,名無生法忍,這是無生法忍,釋迦佛在修第二阿僧祇劫的時候,遇然燈佛證無生法忍,到修第三阿僧祇劫,世尊在遇然燈佛之前,在無量阿僧祇劫這么長的時間,值遇了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而且在眾多諸佛所,都供養承事不曾空過一佛。那供養承事的佛如此之多,所修的功德也非常的多,但是與在後末世,能受持此經的功德比起來,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如持經功德的一分,供養諸佛功德千分萬分億分,乃至無法用算術譬喻比喻之分都不及持經功德的一分。為什麼呢?我們想想,供養這么多的諸佛,算術譬喻之數都不及持經功德的一分,這是因為世尊在證無生法忍之前,供養諸佛是以有所得的心供佛,有能供的我,那所修之福就是有漏的,我們說是生滅的,不能了脫生死。而受持此經之人,了知萬法皆空,心無所得,見諸法的實相,所得功德無漏無為,猶如虛空,勝過世尊往昔供養諸佛功德。厲不厲害,所以說你受持功德的是大了

  這段經文中特別指出,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之人,這里有四種含義。第一種含義,後末世指的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我們講過,第五個五百年,末法時期,斗諍堅固眾生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然而這個時候還能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那麼在這個後末世之前,在我們現在之前,肯定還能受持金剛經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說後末世,也是把從佛說法,從說法的時候開始一直到後末世都包含在內了,這是說法的善巧,說法之善巧,這是第一個含義說法之善巧。第二個含義攝受平等,因為在末法時期仍然有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所以佛特別舉出後末世來說,表示不可輕視眾生這是攝受平等。第三個此經最能消業障,舉後世來說也顯示末法時期眾生不可不奉持此經,這是救度之慈悲這是第三個含義,救度之慈悲。據《金剛經持驗錄》中記載,唐朝申州大雲寺有個法師叫德遵,德遵和尚他在五十歲那年染上重病,全身乏力病情危急,這時候有個叫張照藏的人精通陰陽推命之術,他替德遵推算八字,說他這個時候正當是厄運時,還有一位叫張極的人他精通岐黃醫術,他為德遵把脈診斷,他也說德遵這個病用針灸和葯物都治不好了。那德遵心想,既然如此與其等死,我何不萬緣放下一心向佛呢?於是他就開始讀誦《金剛經》。雖然他身患重病,身體非常的虛弱,但是他每天仍然堅持念《金剛經》幾十遍。他端坐在蒲團上,不論是白天或者是夜晚都精進持誦金剛經》。由於他的虔誠懇切業障逐漸消除,不到十天這個病情就漸漸的好轉,沒過多久身體就康復了。德遵從此以後就是以持誦金剛經》為定課,我們說為常課了,他的功課了。這是第三個救度之慈悲。第四個是付囑之深長,此經是三寶命脈所關,舉後末世來說是為了勸現前當來一切眾生,應當大力弘傳,盡未來際不令斷絕,不能令此經斷絕,要大力弘揚此經,這是佛付囑之深長。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這段經文是對般若妙用的總結。上面一段經文中,對於後末世受持此經所得功德還只是略說的,如果詳細的說,佛擔心有人聽聞之後狂亂不信,以致造作謗法的重罪墮入地獄,所以佛只能略說。在後末世持誦此經的功德確實特別大,大的可怕,怕眾生造業,所以為令狂亂狐疑者斷疑生信,佛又呼喚當機者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當知二字正是勸戒狂亂狐疑者之詞,那些人為什麼會狂亂呢?他為什麼會狐疑?就是由於不知此經的義理以及持說此經的果報,他要懂得這個義理肯定深信的,懂得這裡邊的道理肯定理解它的功德、持說此經的果報了。

  此經的義理,就是般若離相無住妙義,非語言分別之所能及,所謂離名絕相惟證方知,所以說不可思議;果報是指持經之人所得菩提所得菩提登究竟涅槃彼岸,三身具備,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具備,萬德圓融,所以也不可思議。大家能聽明白,所以你只要了解它的義理了,就不會再生起狐疑了,所以這里說,離名絕相,惟證方知,惟證,證得才能知道。

  好,我們來作總結,從最初須菩提請問,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即為廣說般若真空中道妙理,應離相發菩提心,無住修六度萬行,接著又重重顯示般若妙用,能破執除惑,滅罪生福,成就佛道功德,直到現在總結本經功德,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這是對本經功德的一個總結。到這里,本經正宗分的第一部分,開示降住其心,彰顯般若妙用,就全部介紹完了。下一節課,我們學習正宗分的第二部分,正明菩提無法,直顯般若本體

  好,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