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凈土仗佛願力】善導大師開示: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二)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小乘難階,小乘就是二乘人聲聞、緣覺,也就是阿羅漢及辟支佛。難階就是難以進入佛的報土,意思就是說連阿羅漢及辟支佛,以自己的神通、道力、智慧,都沒有辦法進入阿彌陀佛的清凈報土,「垢障凡夫雲何得入」?垢就是污垢的意思,在這裡指的是煩惱,煩惱就像污垢弄髒了我們自性,把我們的自性智慧德能摀蓋住。障是業障,煩惱會障住我們真如本性起用。我們的真如本性有智慧、神通,光明、壽命、道力一一具足,可是我們如來智能被煩惱障住了。師父經常譬喻的,猶如一面清凈的鏡子,鏡面沾滿了灰塵污垢,使得這一面鏡子,本來可以照用失去了,鏡子的鏡面如果充滿了灰塵污垢,這一面鏡子當然沒有照人照物的作用,那要使鏡子恢復原來的作用,怎麼辦?很簡單拿一塊乾淨的抹布,把這面鏡子的鏡麵灰塵污垢,把它擦拭掉,讓鏡子的光照作用恢復,對不對?對。我們修行就猶如拿一塊抹布,把污垢灰塵擦去一樣,我們就是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把我們自性的煩惱業障,擦拭乾淨。阿彌陀佛的功德法水,把我們內心自性的污垢,徹底的清一清洗一洗,恢復智慧如來本性。我們的神通、智慧、道力,就現前了,就是如此。所以修行就是向內求,不是向外求。我們念佛還是要斷煩惱,還是要證菩提,我們在人間不容易做得到,但是我們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清凈庄嚴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緣讓煩惱起現行,所以自自然然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天見聞覺知都是清凈、殊勝、美妙、快樂,所以很快的把煩惱去除掉。所以當然我們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就菩薩乃至成就佛果,然後有了智慧、神通、慈悲、道力,回到人間來廣度眾生,自利利他、自行化他。這一條路就是我們念佛人,可以從因地走到果地,又從果地回到因地,就是如此。
所以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凡夫可以進入報土,確實令我們充滿了歡喜,充滿了光明,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成佛,為什麼?對成佛這一件事情,很多人是不敢奢望的,哪有那麼容易念佛要成佛?哪有那麼簡單修行要成佛?其實你只要老老實實的念這一句佛號,成佛是非常的快速。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很快成為阿鞞跋致。到他方世界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成就妙音如來。
「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就是說阿彌陀佛是報佛,阿彌陀佛的凈土是報土。
「報法高妙小乘難階」,清凈的報身報佛是非常的高妙,二乘人靠自己的神通、道力、智慧都難以達到,為什麼煩惱的業障凡夫,可以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答把這一個往生報土的道理,講得非常精要明白。
不是因為講得很精要就不明白,讓我們不容易體會,簡單幾句話,善導大師就把往生清凈報土的原因講出來。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這是講出眾生下劣無能的事實,如果論眾生的煩惱業障,實在很難欣。欣是欣求,趣是趣入,欣求西方極樂世界,趣入清凈報土。如果論眾生的煩惱業障,當然很難進入阿彌陀佛的清凈報土。
道理講到這一邊,我們當然就要了解報身跟報土的意義。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無形無相遍一切處,無始無終。報身有形有相、有始無終,報身為什麼是有始無終?報身就是諸佛菩薩在凡夫的因地開始修學佛法,修到開顯智慧真如本性,法身顯露了,所以報身非常的廣大,凡夫看不到。凡夫的障眼沒有辦法,看佛的報身。我們看《觀經》的經文,敘述阿彌陀佛的身高,有六十萬億那由他阿僧祇,講了這麼多,就是形容阿彌陀佛的身高非常的高。贊佛偈講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五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白毫就是白毫相,佛的兩眉之間有一根白色的毛,這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其中的一相叫做白毫相。白毫宛轉五須彌,這一根白色的毛,宛轉能夠繞住五座的須彌山,這一根白色的毛實在夠長了。對不對?這是在形容佛的報身,「紺目澄清四大海」,佛的眼睛大到什麼程度?像四大海水那麼寬廣,那麼廣大,那叫什麼眼?那叫佛眼。這是形容佛的報身,如果佛的眼睛,像四大海水那麼廣大,那佛的頭不曉得多大,根本就沒辦法想像,這是在形容佛的報身。佛的報身是法身大士,才能親眼見到,我們凡夫見不到。因為證悟智慧、神通、道力之後,法身專門是在說法度菩薩的。佛現法身所說的法,一定是度菩薩為本。像剛剛師父跟大家報告,世尊初成佛的時候,三七二十一日,在定中講《華嚴經》,就是現報身度法身大士。凡夫二乘人都看不到,所以《華嚴經》,連聲聞、緣覺,聽佛陀講《華嚴經》,蓮池大師用四個字來形容,聲聞、緣覺二乘人,聽《華嚴經》的情形,這四個字就是如聾如盲。好像眼睛瞎了,好像耳朵聾了一樣,不能夠了解《華嚴經》的真義。為什麼?《華嚴經》在度法身大士。
再來最後就是應化身簡稱化身,化身是有始有終、有形有相,化身是隨眾生機感而生,為什麼有始有終?因為化身是在人間,度化眾生所現的身,叫做應化身,應眾生的機感而化。譬如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降生在迦毘羅衛國,住世總共七十九年,說法四十九年,當時釋迦牟尼佛的佛身,叫做應化身。住世只不過七十九年的歲月而已,有生有滅,也就是有降生人間,也一樣有離開人間進入涅盤,隨眾生的機感。為什麼當時世尊降生在迦毘羅衛國在印度?為什麼不降生在香港?為什麼不降生在台灣?為什麼不降生在中國大陸?當然有原因。因為當時的迦毘羅衛國人民,跟世尊的因緣最為親近。而且當時的印度人有求法的心,所以感召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的迦毘羅衛國。這個就是跟師父經常跟大家報告的,譬如香港七百萬的人口,如果人人都很有求學凈土法門的心,每天來聽師父講經的,不是幾十個人也不是幾百個人,是幾千人甚至幾萬人,我一定非常的感動,我可能不住台灣了,我可能會長住香港。為什麼?太多人要學凈土念佛法門,太多人需要師父,好幾萬人都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不得了。我怎麼不住香港,我當然住香港。但是香港七百萬的人口,我只不過剛剛說幾萬人,想要一心學習念佛法門,往生凈土,我就很感動了。我就會被這一股求法的因緣而感動,自然而然在香港這個地方開演凈土法門對不對?那是一定的。世尊也是如此。世尊看哪裡有人需要求法,需要佛法,他就會到哪裡。世尊在定中無時不刻的在想著一件事情。諸位菩薩你了解世尊的心嗎?你了不了解阿彌陀佛的心?你們怎麼都不理我,了解要說了解,不了解要說不了解。釋迦牟尼佛的心,阿彌陀佛的心,無時不刻在想一件事情,你說了解,那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無時不刻在想什麼事情?度眾生,對了。經典裡面記載,我看到的這一部經叫《佛心經》,這一部經的經題很簡單,就是三個字《佛心經》,講佛的心。我看了非常的感動,感動得掉眼淚。我把經書合起來,一直去體會佛的慈悲之心,佛怎麼這麼了不起、這麼偉大,他的心無時不刻,就在想無窮無盡的眾生。哪一個人得度的因緣成熟了,阿彌陀佛他無時不刻在悲愍苦難的眾生。哪一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緣成熟了,阿彌陀佛就現前去接引他。佛的心中無時不刻,都在想這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