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

  修學佛的人,當親近知識時,在態度上就要抱著良師難遇,明師難訪的尊重心,好好學習。而不是懷著狐疑猜測的心態去衡量對方,或是以刁難的方法來試探對方。時下佛徒,有者要求過高,對師的要求有著諸多崇高理想條件。要如何物色一位理想的善知識呢?佛陀出了知識必需具備的七項條件:

  一。俱足正信

  對三寶堅定不移的信心。其本身在佛法修持上必有所體證,也就說對四禪八定,無常、苦、 無我三法印,慈悲喜舍等有所體證。或是已證得預流初果 、六神通及八解脫等的善知識

  二。安住禁戒

  即是一個行為品德清高,守道清白的行法者。

  三。具足多聞

  即對佛陀教法,多所聽聞通達對於求法的人,皆能隨其所問,給以充足解答。並且在講解時,於文義善巧,於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 意善尋思、 見善通達

  四。性多哀愍

  身為一位善知識,他必需擁有一顆哀憐悲愍眾生之心。由於不忍眾生生死苦海里受盡熬煎,在他的心底,常抱著眾生苦即我苦,眾生樂即我樂的心態來對待眾生。從以下二點,可以看出一位善知識的哀愍心態:

  (一)心無厭倦: 即對於弟子善能教導;弟子所作善行與才華能給以讚歎鼓勵。本身的個性耐力是勤勞精進,為大眾說法教示時,不辭勞倦,無所怨言。

  (二)善能堪忍:一位善知識,在生活周遭里,碰上任何逼迫苦事,先檢討自己是否有任何過失並以業報思想理念,不會隨意怨他責人,發生憤恚。縱然是遭輕陵毀辱,也堪能忍受。而自己本性沒有改變,守持以有情著想的宗旨顧慮對方的利益為主。

  五。正智正慧

  善知識佛教經典教法必需有深入的研究與心得。擁有能夠辯別出世間法及出世間法、 俗法及聖法的淵博知識。同時亦具足能識別出追隨者的品性與根機之功夫,在教誡授法上投其所好,攝其所適,成就其材的教導能力

  六。有慚恥心

  一位善知識,必然具有崇重賢善的格性。所謂的崇重賢善即是對於具有賢德的人他能生起恭敬對於一切有漏無漏的善法亦生起崇重。因了這崇賢重善的心理,善知識就會羞恥過惡不作。常持謙虛態度,以禮待人,平易近人。

  七。懷羞愧意

  一個具有羞愧心的善知識他是懷有輕拒暴惡的特性。這輕拒暴惡是指對於世間法律、 輿論、 呵斥、譏毀等引起的惡法惡行,和自己厭嫌的惡染法都持有一股強烈的抗拒而不願接近。因了這理念,他是非常慎重於自己的言行態度。同時也是一個莊重的人

  「善人親近之,助德行身心」,親近知識能夠使學法者引生信根、聞 、施、戒、智慧諸善功德佛陀形容這種接觸就好月亮盛滿,光明漸增。冀望此吉祥之二「親近賢慧者」 引領您往如意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