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注》2016第四講(1)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看論文:【佛慧明凈日 除世痴暗冥 】 這兩句是第十種庄嚴 「庄嚴光明功德成就」。光明就是佛的智慧,佛是契證一切種智的,所以他是清凈的法體。從法性理體當中生起的光明,非常的明亮、清凈,就像杲日那樣的燦爛、赫奕。第一個句子是談光明的體性,第二句就是能消除世間眾生愚痴、黑暗、盲冥的煩惱,這是光明的德用,能除無明的煩惱。
阿彌陀佛為什麼要興起這樣的庄嚴願呢?是在他因地考察他方世界的剎土,比如我們這個世間,雖然眾生頭頂上也有日光的照耀,但這個日光只是能夠溫暖我們的身體,乃至於能夠哺育樹木花卉,但是它不能讓我們心性開悟。我們每天沐浴日光,但內心還是愚痴的、還是無明的、還是一團漆黑的,我們這個世間的日月星三光的德用、妙用缺乏,沒有心性上的作用。所以法藏菩薩就發願,在我住持的剎土當中,所有的景物,依正庄嚴所生起的光明,都能消除一切眾生的愚痴、黑暗,這個痴冥就是指無明狀態。
我們是由一念妄動,從妙真如性生起的能和所的對待,馬上我們的心性的光明就被禁錮住了、遮蓋住了,就不能明了我們本有的清凈的心。無明就暗冥,暗冥裡面就會造惡業,在暗冥當中充滿著貪瞋痴三毒煩惱,尤其是愛欲的煩惱能夠滋潤這樣的惡業,於是我們就不斷地在三界六道輪轉,所以我們輪迴的本源還是這個無明。所以法藏菩薩就希望眾生能夠蒙光照觸,能夠契入到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契證諸法的實相,撥雲見月。
再由這個智慧所生起的事業,就不是那種「無記之事」。一般講業有三種:善業、惡業、無記業。當然一個人有佛的智慧了,他是超越善惡的對待的,也不會去做那些無善無惡的,空無利益的事情。包括對於宇宙人生的探究、外道的十四種問難,它都離不開有啊、無啊、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的這種戲論、對待的狀態,所以十四種問難也稱為十四種無記,不會再有這些事情了。這樣的德用是來自於極樂世界的國土的光明,乃是從阿彌陀佛的智慧的凈業所生起來的,這個智慧跟斷煩惱是成正比例的。
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但是由於我們有見思惑,就不能顯發一切智;有塵沙惑不能顯發道種智;有無明惑不能顯發一切種智。阿彌陀佛對治這些所有的煩惱,契證實相般若,生起了一切種智的這種光明。所以這樣的一個智慧光明,就有著消除世間眾生無明、愚痴、暗冥的德能。所以《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裡面,都在贊嘆阿彌陀佛的光明,只要十方眾生能夠有緣接觸阿彌陀佛的光明,都能夠身心愉悅,縱然在三惡道裡面,能夠接觸彌陀的光明,三惡道的苦刑能夠終止,乃至於阿鼻地獄的眾生,如果蒙阿彌陀佛光明照射,有凈土善根的話,都能當下蒙光攝受,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在大乘佛法當中,十方諸佛常常是以光明作佛事,就是以光明來覺悟眾生、來拯救眾生。《華嚴經.賢首品》就談到,佛菩薩四十四種光明來作度化眾生的佛事,佛的每一種光明的德用,都是來自於因地當中的修行才能得到的。比如《賢首品》四十四種光明,其中有一種光明也談佛慧問題、佛的智慧,「又放光明名佛慧」這是標出這個光明的名稱。此光覺悟諸含識 ,令見無量無邊佛 ,各各坐寶蓮華上。這是在闡釋這個光明的德用,這個光明能覺悟九法界眾生,他心開意解就能見到無量無邊的佛,這些佛都坐在珍寶蓮華上。
下面就是「贊佛威德及解脫」 「說佛自在無有量 顯示佛力及神通」 這三句是他得到這個光明的因地,他的修行的因,是由於他在因地當中常常贊嘆佛的威德,及五分法身解脫的功德,贊說佛種種自在無量無邊,顯示佛的十力和無量的神通,他有這樣因地當中贊嘆佛的智慧的威神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所以等他成佛的時候,他也得到了這種類型的光明。在《無量壽經》裡面講阿彌陀佛有無量的光明,釋迦牟尼佛概述了十二光如來,乃至於《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所遇到的那尊佛叫超日月光佛,他在一劫當中也是十二光如來的示現,這都是以光明作佛事的表達。
阿彌陀佛的智慧就像明凈的太陽,除滅世間的愚痴、暗冥,所以阿彌陀佛光又稱為智慧光。我們眾生裡面有很多的無明黑暗,念佛跟這個光明產生了一個緊密的對待,《觀經》講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佛光遍一切處,但是對念佛的眾生攝取不舍。就是執持這個名號,就跟佛的智慧光明產生了一種交感、一種母子相憶相攝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接觸到佛的智慧光明,就是要執持名號,執持名號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我們現在可能很愚痴、很顛倒、沒有智慧,念久了念得比較相應了,我們智慧也會得以開發。何以故?是由於名號裡面有佛的智慧故。
好,請看下面:【 梵聲悟深遠 微妙聞十方 】 這是第十一種「庄嚴妙聲功德成就」。妙聲就是微妙的名聲,就談知名度問題。阿彌陀佛在法界當中知名度最高,而且這個知名度是好的名聲。好的名聲就用「梵」來表達。因為天竺國他們推崇大梵天,所以這個「梵」都是正面的、美好的一種表達。
比如稱清凈行就叫梵行,如果說哪個人的語言很精妙,就稱它為梵言。那個國家貴重大梵天,所以以梵作為一個贊嘆的表達。用這個比喻阿彌陀佛的名聲是「梵聲」。梵聲不僅讓大家知道他有這個美好的名聲,而且這個名聲具有深切的妙用,就能夠開悟眾生,令眾生覺悟到深遠的境界。這個名聲在心性的開發當中,具有諸多的妙用而名聞十方,這也是來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其中十七願就有一個。
阿彌陀佛建構極樂世界的無盡庄嚴,有著持名念佛的第一方便的妙法,他就要考慮怎麼讓眾生知道這個事,他就發願要讓十方無量的諸佛,來稱揚贊嘆我的國土、我的名聲的功德,這一願就在果地上兌現了。所以現在十方恆河沙的諸佛,都在自己的剎土當中,伸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來稱揚贊嘆阿彌陀佛的名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阿彌陀佛在法界當中的知名度最廣。
阿彌陀佛因地為什麼要興起這一願呢?追求知名度,在我們業力凡夫層面應該是一種煩惱,好名哪。眾生都好名,財、色、名、食、睡,眾生好名,為什麼走到哪裡都要刻一個字?「某某到此一游」 ,還是好名,不能流芳千古也得遺臭萬年。阿彌陀佛是脫離了這樣的求名的煩惱,但為什麼他還要知名度廣播?這裡面就是度眾生的必要性了。他見到有的國土雖然有些善法,在世間善法當中像五戒十善,一些世間的宗教它們也應該是有正面價值的,但名聲傳得不遠。
就比如一個國家的善人,他名聲可能其他國家不知道,但是有些世界大哲學家、大宗教家,他的知名度可能比較廣。三大宗教,中國的儒家,老莊可能傳得比較遠,但是它談不上微妙。有些宗教比如大梵天這些,他名聲也有點超越性,但是他不能覺悟眾生,不能讓眾生明心見性,都有他的局限性。所以就生起這樣的庄嚴。所以這個名聲就是指安樂國土的名,但是安樂國土裡面當然也包括阿彌陀佛。
一般我們會連稱「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名稱的安立不是一樁小事,名和法有一個內在的關聯。世間的名字是名相概念,不一定能夠喚起法性、表詮法性,但是凈土法門阿彌陀佛的名號,極樂世界的這個名,有一種表詮法性的妙用在裡面。就是聞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這個名,就能夠啟發善根,就好像久逢其友,好像一個熟悉的東西喚醒了,就會本能地覺得,哎,法界當中有這么好的一個剎土,就會願意到那個地方去,只有發願往生,這個名號,這個國土的名就能滿往生的願,這就是叫「悟深遠」,就是覺悟眾生的一個證明。《無量壽經》談到,有的眾生一聽到阿彌陀佛,他就淚流滿面,他肯定有宿世的善根,否則他是無動於衷的。但雖然有宿世的善根,沒有聞到阿彌陀佛,那個善根也起不來,所以聞這個名很重要。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談到這個凈土,比如西方極樂世界凈土是三界之外的,不是三界所攝的剎土,為什麼呢?就是極樂世界的往生者沒有飲食男女的慾望,所以他就不是欲界。我們在這個欲界裡面,是擺脫不了五欲的渴求的,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有地居,就是在地面宮殿居住,當然虛空當中也有。地面居住說明不是色界,色界沒有慾望,有形體。但是它是空居,居在虛空裡面的,它不是地面居住的,所以它又不是色界。但極樂世界又有形體,具有像佛那樣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有這個形色,所以它又不是無色界。三界裡面無色界是沒有形體的,只是微細的神識,處在非想非非想的狀態當中。極樂世界就這三界都涵蓋不了,所以就是三界外的凈土。這個是怎麼來的?這就是法藏菩薩由他的四十八大願,引導六度萬行的菩薩別業所生起來的。所以他的緣起,跟三界的善惡業的這種緣起是不一樣的。
「微妙」何以說微呢?就是能夠出三有,三有就是三界的九有,出三界這個有,但是「出有而有」。出有就是出三界的有,而有就是有他的妙。妙境界、妙形體。所以這叫凈土的有,後面會談凈土的有就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第一義諦就是處有,就是那個空,但又空中生妙有。在這樣的一個妙有的層面就叫微。什麼叫妙呢?這個「妙」就是美好的意思,就是這個極樂世界的名稱能夠覺悟眾生,就稱為奇妙。「是故言 梵聲悟深遠 微妙聞十方」 。
這個世間信佛的人固然都會念阿彌陀佛,不念佛的人、不信佛的人,他有時候也會一句阿彌陀佛衝口而出,當然他會賦予阿彌陀佛不同的內涵,有時候你去聽,評價一個人說這個人沒有用,這個人在單位上「阿彌陀佛」,形容他沒有用,都用阿彌陀佛都來形容,就覺得這很奇妙了。無用就是大用,無用就是妙用。我們世間法「阿彌陀佛」沒有用,到了極樂世界去了,往生了就大用了。
《往生論注》2016第四講(2)
請看下面:【 正覺阿彌陀 法王善住持 】 這兩句是第十二種庄嚴 「庄嚴主功德成就」。主功德成就就是指這個法主,這個剎土的領頭的領導人。「正覺阿彌陀」 這就說明阿彌陀佛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法王,極樂世界就是至善的凈土。他以法王的慈悲、威德來善住持這個剎土。阿彌陀佛為什麼會興起這樣的庄嚴的願呢?這就因地考察他方世界,一個國土的興衰、善惡、福德,都跟這個國家的國君有直接的關係。然而遺憾的是,看到有的國土是「羅剎為君」,羅剎就是要吃人,就是很殘忍。羅剎女對她所愛的愛人說,「我愛你,所以要吃你。」愛完了就吃掉他。當這個國君是羅剎的性質,所有的這個國家的,無論是官員還是老百姓,為了自保就相互地吞啖、相互地戰爭,那就是一個亂世了。
但如果是轉輪聖王住持這個剎土,轉輪聖王是要推行十善業道的,如果金輪王他所統率的地方是一四天下,四大部洲,這四大部洲就是天下太平、沒有戰爭。這個國君的德性的如何,這就「譬之風靡 豈無本耶」 這就用了《論語》的一句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的道德就像那個風,小人的德行就像那個草,如果草上有風,草就會低下來。所以這個「風靡」 就是來自於上面的領導層的德性,就會影響整個的國家。這是古往今來的歷史,和十方所有的剎土所表現的一個經驗。
所以法藏菩薩就發願,願我所住持的國土「常有法王」,就是用法王來做最高的領袖。這里要注意極樂世界沒有國王只有法王,如果一個國家有國王、有法王,這里又存在一個誰聽誰的問題了,誰是老大的問題了。為什麼中西政治要搞政教分離?各做各的界別。如果混在一起那在一個時空點上,總有一個是為頭的。就為了避免世俗國王的那樣的干擾,極樂世界完全都是法王。整個的就是一個修道的道場。不需要國王,因為那裡沒有政治形態、沒有法律、沒有經濟交換,這個法王的善力所「住持」,這個住持就是能保持凈土的清凈庄嚴、道場的美質。
這個住持就用兩個比喻,就好像「黃鵠持子安 千齡更起」 這第一個比喻。這是用了《神異經.西荒經》的一段話,這個典故是說,西海之外有一個國家就叫鵠國,這個國家男女很小,只有七寸的身高,這么一個小人國倒是很有文化,人與人之間非常有禮節,而且喜歡讀經,還常常會跪拜,由於他有這種德性,所以壽命都能活到三百歲,每天行走日行千里,好像人雖小,秤砣雖小能壓千斤,其他的動物都不敢侵犯他。但是他唯有害怕海鵠,鵠有時候像天鵝一樣的,也很大,壽命也很長、很有大力,這個海鵠一遇到這些小人,就把他吞到肚子裡面去。但是這些他不會死,在腹中不死。鵠有時候翅膀一展翅就能飛一千里,他在肚子裡面也很安全,說明黃鵠來保持子,他很安全,就是縱然一千年之後他從口裡吐出來還是活的,這是一個。
還有第二個比喻就是「魚母念持子」 就是魚母它不有很多子嘛?如果魚母念頭上不繫念魚子的話,魚子就容易爛壞。但是如果魚母有慈心繫念魚子,那就是經過這個澩,「經澩不壞」。「澩」(xué)就是指夏天有水冬天沒有水的山澤和山溪。因為魚生活在有水的地方。夏天有水冬天沒有水了,沒有水在這種情況下魚子是容易爛壞的。因為沒有水的滋潤,但魚母在念它的時候,即便經過乾涸的山泉,它也可以不壞。最後得水之後它還會形成魚苗、小魚。
用這個比喻,為什麼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夠不退轉?就能夠很快成佛?這都是由於阿彌陀佛光明願力在這里住持,令我們的菩提心不會退轉,令我們菩薩行增上,令我們阿賴耶識惡的種子消除,善業的種子、凈業的種子增上,成就菩提道就很快。安樂剎土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的力量所善巧的住持,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大涅槃的境界。所以他的剎土是無衰無變的,沒有春夏秋冬的四季的更迭的,光明是內外都透徹的,就不需要日月星三光的。
前面也談到地面無量的平整、廣袤,我們的心量都很小,鼠目寸光,一到那個地方我們心量自然打開,因為大地無有邊際,我們生活在那樣的國土當中,也是會打開有限量的心變成無量。由阿彌陀佛法王善住持,極樂世界所有的行為都是隨順法性的,不會有一點違背正覺的,邪的、不正確的事情出現。這個才能成為清凈的剎土,這是由阿彌陀佛法王善住持故。
《往生論注》2016第四講(3)
好,請看下面:【 愛樂佛法味 禪三昧為食 】 這是第十四種庄嚴 「庄嚴受用功德成就」。受用就是在極樂世界一切資生用具的情況,這里特別指出飲食,用飲食來作為代表。極樂世界就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是要段食,分段分段地飲食。人如鐵、飯如鋼,離開飲食那是活不下去的。極樂世界就離開了飲食,他是法喜食,就「愛樂佛法味」,愛樂佛法的甘露法味,就能滋養自己的身心。「禪三昧為食」,在禪定三昧的境界當中,這叫禪悅為食,來維持自己無論是物質形態的身命,還是精神層面的慧命。這種用法喜,用禪悅為食。
阿彌陀佛為什麼會興起這一願?是見到有的國土,尤其是欲界的眾生,這個飲食是他頭等大事,特別是中國人一見面就「吃了不」 ,上衛生間見了面也是「吃了不」,吃成了頭等大事。據說美國太空船,有一百多種語言向外太空去致問候辭,中文的有段問候辭就具有中國特色了,外太空的兄弟們你們吃了飯沒有啊?還是問吃了不。尤其對年紀大的人來說,吃的問題那是刻骨銘心。六零年左右那種飢荒,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可能吃的問題都是比較緊張的,所以用在吃的問題上真是充滿心機。集體吃飯先添半碗,吃完了再第二碗就按了又按,就能夠吃飽。為了飲食有時候會造很多的惡業,這里提出「探巢破卵 為饛饒之膳」。探巢你去抓鳥蛋,為了自己的飲食豐富一點,還要去打獵,這些傷害眾生的生命。捕魚,海陸空的眾生,都為了口腹之慾去傷害,這造了無邊的惡業,殺業很重。為什麼我們現在得這么多病?有殺業,我們有殺業。然而叫有些生了病的人吃素,他還聽不進去。他覺得自己生了病更要營養,更要喝雞湯、更要這樣那樣……這都是習氣很麻煩,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或懸沙指帒 為相慰之方」,這是一個典故。說有個地方飢荒了,做父母的也沒有辦法去逃荒、兒子也沒有力氣背得動。就剩了一個兒子在家裡。總是想是不是自己能夠討到一點趕緊回來?實際上一去討不到,也沒有能力回來,但是他走的時候,就是用一個布袋子裝滿了沙,就懸在屋樑上,跟他的兒子說,那個裡面是糧食哦,等我們回來了,我們把那糧食煮給你吃。安慰他的兒子。但是很奇妙的,當一個人去想到那是糧食的時候,他天天有盼頭,過了將近一個月,這個小兒子還沒有死。最後是另外一個親戚過來說,「你在這里幹嘛呢?」他說「我父母出去了」 「你父母還沒有來?」 「沒有來」 「那你吃什麼?」 他說「我天天想到那裡面有糧食」 親戚就跟他說「這哪是糧食,這是沙呀!」 這一說他的兒子絕望了,一下子就嗚呼哀哉了。所以在五種食義有一種叫思食,思惟為食。有時候也能夠做些安慰,能夠維持他的生命,讓這個東西給他絕望了,哦,原來沒有,馬上不行了。
在餓鬼道裡面就更可憐了,終生都聞不到一點飲食的名稱,即便飲食到了他手上都會變成火炭,吃不下去的。看到水他奔那個水,要喝水就乾涸了,或者變成了膿血,這都是眾生的業感。所以這位法藏菩薩悲愍「 嗚呼諸子 實可痛心 」 這些眾生都是他的子女呀。嗚呼哀哉、痛徹心髓呀!所以就必然要生起這樣的大悲願,這個大悲願就生得很奇特、很美妙。願我住持的剎土不再有飢荒,甚至也離開粗糙的飲食,完全是以大乘的法味,以甚深的禪定,以三昧為飲食,再也不需要其他的飲食來維持身心。你想極樂世界多自在!多乾淨!我們這個世間就為了一點飲食,睜開眼睛就要去上班、就要去奔波、去掙扎,就不是吃一點飯嗎?穿點衣服嗎?一輩子就為基本的生存忙忙碌碌,真的很可憐。對於佛法的味道,禪定三昧的境界,一概隔膜、不了解,就為基本的粗糙的飲食勞碌一輩子。
愛樂佛法味,佛法味怎麼能滋養身體呢?這里就舉一個《法華經》的公案了。釋迦牟尼佛與與會的大眾,說完《無量壽經》之後,入靜時、三昧狀態,在這種狀態就開始放光,就是從白毫光照東方一萬八千剎土,就是一萬八千個三千大千世界那是全都呈現出來,能夠看到他方諸佛講經說法的情形,能夠看到九法界眾生這樣的生活狀況,能夠看到各種聲聞、菩薩如何修行的狀況,這個瑞相很稀有,與會大眾都看到,於是彌勒菩薩就問文殊師利菩薩,說,你是曾經供養了無量的諸佛,這個瑞相表明什麼?文殊菩薩就回憶,他在無量劫的過程當中,曾經供養過兩萬尊都同叫日月燈明佛,日月燈明佛放這個瑞相,也是表明他要說《妙法蓮華經》,說大甘露法,「教菩薩法 佛所護念」 這樣大法。以兩萬尊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之前的瑞相,來說明釋迦牟尼佛要說《法華經》了。
在追憶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的時候,曾經就是六十小劫。日月燈明佛「不起於座」,就在寶座上不起來,說了六十小劫。與會的大眾在那裡聆聽也不起座,也聽了六十小劫。那是「 身心不動 聽佛所說」 而且更為奇妙的,在他的感覺當中,六十小劫就等於一頓飯的時間那麼短,沒有一個人或者覺得身體疲勞,或者覺得心理上生起懈怠、厭倦的心理,這是何等的境界?一則反應與會的這些,有著菩薩種性的聽眾、弟子們,是聞《法華經》的至誠心;另外表明日月燈明佛的那種威神加持力不可思議。佛能夠加持,就是延促無礙。可以延一時為一劫,也可以促一劫為一時。六十小劫講的內容就很多了,但是他能夠讓聽眾感覺到就是一頓飯的時間。這就是大乘的法味,由於與會大眾愛樂佛法味,以及這個法味滋潤身心的奇妙的結果,極樂世界也具有這樣的功能。阿彌陀佛講大乘的圓頓法可能講六十小劫,甚至六百千萬億劫,你覺得就是一頓飯的時間。你不會動念頭,這么長時間我沒有吃飯,我沒喝水我怎麼活啊!其實在你的法性身層面是離開這些的。你再不要有這個妄想出來。
那何為「以禪定為食」?就是這些極樂世界的大菩薩們「常在三昧」,常在三昧就不是說他要作意才進入三昧,他不作意,無作妙用,恆常地就在三昧狀態當中。這個三昧是自身的禪定就能滋養他的身心,不需要有其他的飲食、能量來維持生命,所以在三昧狀態當中只要念頭一動,這種念頭的力量就能顯現物質的形態。所以經典當中就說「彼諸人天」,就極樂世界的這些帶業往生的人天的身分。
「若須食時」,若須就是他主觀上還有一個習氣,覺得十一點鍾到了,大概吃飯的時候到了,念頭一動七寶缽器自然現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就羅列在面前。當然還有放這些飲食的寶幾、桌子。這時候當這些美味佳餚現在面前的時候,馬上會覺悟,我已經不是娑婆世界南閻浮提的身體了,一般我們的眾生看到美味佳餚眼睛發亮,貪心就上來了。食存五觀就有一個就是要提醒自己,看到美好的飲食不要「貪等為宗」。因為他有般若智慧,這時候一現前,他通過這個事相馬上能夠覺悟心性,是由於自己動念頭了。這個物質形態出來了。但既然來了,眼睛看看美味佳餚的顏色,那個顏色也很美妙。鼻子聞聞這個飲食的香味,馬上感覺到身體就很愉悅、氣力很飽滿,叫自然飽足。不需要拿筷子去吃,看一看自然飽足。意念當中覺得受用完畢,受用完畢這些缽器、這些餐幾,自然地就化去消失了。如果第二天需要的時候,這些七寶缽器、百味飲食、各種餐具又自然地現前。
這不是神話,這是有經典的依據的,是佛說的,也符合法性的道理。一切都是如來的境界,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那裡不是說百味飲食現前,是誰弄好了飯?謝謝你!那裡沒有廚師,也不會考一級廚師證。那裡動念頭就自然顯現。尤其是自然化去不需要去洗碗,很自在。所以極樂世界維持我們的身心,是大乘佛法的那種法喜,是甚深禪定三昧作為我們滋養的能量的。
請看下面:【 永離身心惱 受樂常無間 】 這是第十五種庄嚴 「無諸難功德成就」。極樂世界離開一切災難、厄難。這個無厄難的表現,就是為永遠離開身心的煩惱。一般講身為苦本,心為惱端。有身體就是眾苦之本,有攀緣的妄心就是煩惱的根源。所以我們叫苦惱眾生。就是有這個業報身、有這個妄心,極樂世界永遠離開了。身體不是業報身,乃是從蓮華出來是如來的身體。然後這個心已經不是我們的充滿煩惱的業識的心,乃是離開了我執和法執的清凈心。所以永遠離開「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那裡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快樂是無量無邊的快樂,而且是沒有間斷的、不會變化的,這就受樂常無間。阿彌陀佛因地為什麼會興起這樣的願?這是在因地當中考察他方世界,看到眾生遭受的種種的苦難。這種苦難點出了三類,或者「朝預袞寵 夕惶斧鉞」 ,有種人就是他在朝廷做官,清晨的時候還得到了皇帝的寵信,到了傍晚就被斬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