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靠自己,念佛靠他力

uploads/content/2022/june/08ec88322980a3ea65f0a023eeb9b6c8.jpg" width="22" height="1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uploads/content/2022/june/5e19efbf010747749cbb8ed0b082b15b.jpg" />

  參禪靠自己,而念佛則是依靠他力。

  通過觀想與稱名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就會得到他們的加持

  現在流行的念佛法門就是這種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

  而參禪卻完全不同,參禪的道友會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完全是自力的。

  念佛的人則完全不同,是要求見佛,仰仗佛菩薩功德

  念佛觀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兩者間的區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與佛教因緣,如念過佛、信佛,則今生遇到佛法時便更加興奮,也能更加投入進佛法中。

  如果沒有這種因緣就不見得會有這種熱情與投入。

  地球上現在有六十億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卻不多。

  我說這話也不怕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雖然聽聞佛法但並未投入。你會佛法付出很多嗎?不付出又怎麼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

  這個與念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違背的。

  今生得到佛菩薩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緣

  因為這份因緣的存在,我們才能在今生聽聞佛法時有深刻的觸動,在開始信佛的時候有種戰慄的感覺。產生戰慄感覺原因在於善根深厚,脫離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緣故

  而有的人聽到佛號感覺喜歡,但並沒有激動的感情也沒有付出。有時候還到廟里燒香,但我們要知道燒香風俗習慣而非信仰

  信仰習慣是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要將佛法生活緊緊地聯系起來。這就回到了「禪」。

  我把禪解釋為善因,過去無量劫以來的善因。

  這就是為什麼見佛會有歡喜心,參禪而能進入。

  舉個例子,「念佛者誰?」反過來說「誰在念佛?」

  這一問意味著什麼?這是在發明我們的心性,尋找我們的本體

  我們的身體是變化的,無常的,由前世所造業推動的變化身

  像學生中有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是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須有一個依次排名的順序。

  如果想超越,就必須付出努力

  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

  我們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必須一步步超越。

-02-

uploads/content/2022/june/fdea063ba0e7122ced8a48880b104334.jpg" />

  懂得約束自己,就是佛教中所謂的戒律小乘佛教佛教的初級思想,基本都在講怎麼約束自我,約束的方式方法是怎樣的,我們會聽到很多「戒」這個字。如果明白了戒的道理,但沒有足夠的智慧,那肯定沒有辦法去約束自己。

  這個世界上,包括殺生、偷竊、邪淫,惡口傷人、挑撥離間等所有的不善業,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不好,但是誰都不願意去約束自己不繼續做,明明知道不好,也不願意約束自己,這就表示,我們無始以來惡的習氣,是多麼的業障深重

  因為負面業力,一直在延續著,單靠凡夫俗子個人的力量,想控制並改變它的時候,常常感到無能為力,處處都充滿著障礙

  很多脾氣不好的人都會說,我們也不想發脾氣,但老是有人逼我發脾氣;我也想講美語,但老是有人惹我生氣,讓我不得不講惡語等等很多理由,這就是有障礙

  負面障礙給我們的只有痛苦,因為當負面業力成熟以後,它形成障礙就會為我未來快樂來源

  所以,當這種業力不斷在心中成熟的時候,會讓我們的習氣習慣性的思想習慣性的動作習慣性的言語,一再延續,負面習慣不斷累積,最終就形成了業力,變成我們未來所有痛苦的根源,壞的思維、壞的行為、壞的言語,順著這樣負面習慣,感受到的結果,完全只有傷害。

  但是業,不都是壞的,也有十善所感得的善果。因為行了善,本來不順的,突然變順了,本來不快樂,突然遇到一個很有智慧的人讓你變得快樂起來,那這個時候障礙也可說是負面業力形成障礙,而讓正面的善果成熟了,那也是一種業障現前。

  因果業力,如果說惡業深重,就是負面的比較多,如果是善業深厚,就表示這個人會越來越有福報。

  可以看到,有些人怎麼叫他做惡,都是不可能的。

  吐蕃王朝的智慧國王,當時是國王出家修行人,在前往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弘揚佛法的路上,在克什米爾被突厥王抓到。對方要要求以國王等身的黃金,才能贖回去。

  智慧國王告訴吐蕃侍者,千萬別拿黃金來贖我,拿著這些黃金印度去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弘法利生更重要,國王因此失去了他的生命。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智慧國王因為對佛法深信不疑,這樣的虔誠心,讓他寧願失去生命也要佛法在藏地復興,這就表示他善業的福報非常大。

  無始以來到現在為止,我們都累積了很多不好的、負面習慣

  作為佛陀的追隨者,每一個佛教徒都希望透過修行能夠凈化所有的不善業。

  很多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所謂的消業障是什麼,天天念經、拜佛,到底業障有沒有消?肯定會消。拜佛辛苦嗎?很辛苦。

  就像有的人全身都是病,就開始爬山、跑步、跳舞、游泳,每天折磨得自己筋疲力盡,身體卻慢慢健康來了,為什麼?因為感受到的基本是負面的、痛苦的,爬山不辛苦嗎?很辛苦啊,雖然說爬山很愉快,但過程當中肯定還是很辛苦的;跑步、游泳的過程不辛苦嗎?雖然心裡是快樂的,但是身體一定是很辛苦的。

  所以,只有在痛苦當中,才能消除業力痛苦都是不善業的果報,無論爬山還是跑步,實際上,這些對身體的折磨,負面痛苦已經成熟了,雖然無法與修行過程中的消業力相比,但相對來說,身體就會因此慢慢健康起來。

  當然了,如果鍛煉身體被人強迫的,心裡就會不情願,那在爬山、游泳或跑步的過程中身心都不會愉悅,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內心的意願和動力都會截然不同,每次都會帶著愉快輕松,祥和喜悅狀態去做這件事,結果也可能事半功倍。

  學佛,可以讓我們的心變得很平靜在這樣的狀態當下,雜念相對也會比較少。爬過山的人都知道,剛開始會有各種想法和安排,但是,越爬越累,爬到最後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基本就沒辦法胡思亂想了,只有一想法,不斷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此過程當中,稱為無記,它不是善,也不是惡,處於無記的狀態當中,雖然沒有行善,但也沒有造作惡業

  無論爬山或是跑步,當心沉澱下去以後,沒辦法胡思亂想,這種無記的狀態,處於善與惡的中間,沒有讓它偏向不善的時候,起碼不會帶來太多不善業成熟機會,當下帶給你善報成熟的空間。

  惡報痛苦的,但善報沒有再變成惡報,這中間要經過無記的狀態,所以在善惡的當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

  如果能用這樣的方式身體健康的話,那用佛法方式帶著虔誠心的力量,充滿歡喜就好像一個運動員或健身的人,很明確地知道,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對自己身體有益一樣。

  當我們對依靠諸佛菩薩力量,能夠清凈業障深信不疑,始終處於歡喜當中所做功德,比不歡喜、不快樂的時候,所做功德要大得多

  那麼相對來說,我們依賴佛法,不斷修行消除業力就好像過於安逸或愛惜身體,可能身上疾病並沒有減少,因為那是在使用你之前行善所成熟的善報;

  如果不斷折磨自己,反而讓曾經做過的不善業不斷成熟,所以會感到很累,很辛苦,雖然不是真的在大規模消業,起碼它暫時也能消除一些業力,所以,身體在感受這種「痛苦」的時候,帶給你的反而是正面的,健康的。

  可以發現,在非常細微過程裡面,業障的凈化,是很微妙的。

  這世上,想要舒舒服服消業的辦法,可以說是沒有,趁著身體健康,還有體力和精力的時候,一定要抓緊時間修行,只有不斷積資凈障,才是離苦得樂,究竟解脫的唯一道路。

-03-

uploads/content/2022/june/3ef58befbf1caab3df2c0a35d7a6d9b5.jpg" />

  道證法師

  「各人念佛各人得!各人生死各人了!」    —— 廣欽老和尚臨終慈悲示現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大聲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是常人可及。大眾輪班跟他大聲念,尚且聲嘶胸痛氣力難支,何況他老人家十五歲的高齡!一般人臨終呼吸尚且無力,一切不能自主,老和尚卻如健將,勇猛突出五濁重圍。

  老和尚當時已經有近月不食弟子恐他體力難以支撐,就對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念,你聽就好!」老和尚大了眼,斬釘截鐵說:「各人念佛各人得!各人生死各人了!」說罷又大聲懇切地自己念佛

  然而在往生前六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常態,很緊急地命大眾為他誦《大藏經》。《大藏經》浩如煙海,真不知從何誦起,於是請問老和尚要誦哪一部,老和尚答:「總誦!」

  大眾就趕緊請出一大部大部藏經,搬得氣喘吁吁,看他老人家一副決定要往生樣子心中又急又難過,更不知從何誦起。老和尚就說:「看你會什麼經,通通給我誦!」於是大眾便一部部誦起,《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在這緊要生死關頭,才發現連僅僅二百多字心經都幾乎要誦不順口了,真是著急!

  可是正當大眾搬出《大藏經》一部部誦時,老和尚卻只默然一笑,然後徑自開始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點也沒受周圍誦經聲的影響。老和尚一笑,如同當頭棒喝!

  請問這幕突來的演出中,誰真正把《大藏經》「總誦」了?惟老和尚是也。他念念清楚分明,又念念懇切有力的「南無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總誦」了《大藏經》!老和尚用心良苦,演出這一幕,發人深省,令眾人親自體驗個中滋味,刻骨銘心。......

  一般人臨終苦不堪言,只「阿彌陀佛四字都念不出來,何況誦經,更何況誦《大藏經》!我們要敬遵「老實念佛,莫換題目」的教導,免得好似練了十八般的武藝,到苦時不知用哪一招。天天換題目,彷彿很有學問,又彷彿和很多佛菩薩都有交情,臨終時卻心亂如麻,不知念哪一尊好。

  其實《阿彌陀經》中說:六方佛都出廣長舌相,讚歎阿彌陀佛,勸眾生信受念佛,求生西方。就顯示了我們念阿彌陀佛,所有的佛菩薩歡喜,就是「總誦」!

  老和尚生前兩天親自打木魚弟子念佛,這其中也是別有意蘊。

  他老人家把許多佛菩薩名字前面都加了「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的字眼,比如「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彌勒菩薩……」末學體會——老和尚為我們點出:這些偉大的菩薩都在西方可以會見,只要像他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便可與各位菩薩把臂而行!......

uploads/content/2022/june/1d1312b8e1ab168e8d6c9034ecc8ce94.jpg" />

uploads/content/2022/june/4a015f34a9d6a362f825c516a876b9cd.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