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如果心清凈,顯現都是清凈的

  具光佛母等傳承及顯密特點講解|十五屆萬盞法會開示(五)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授予傳承之前,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顯密的區別。

  昨天我們講了空性。空性是諸法本體,從這個角度而  言顯密沒有區別。顯宗中觀尤其是應成派抉擇的空性是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斷除了一切邊戲。

  通過邏輯推理,只能抉擇相似的空性,這種大空性是無法直接抉擇的。那中觀應成派用輪番交替的方式來抉擇大空性。比如說,破有邊時,不承許無邊;破無邊時,不承許有邊。一般而言,若直接遮破有邊,就會間接引出無邊;遮破無邊時,也會間接引出有邊。這是人的分別念的問題,言思就是這樣分別的,沒有辦法。所以應成派抉擇大空性時沒有任何承許,其他的有無邊、非有非無邊都這樣抉擇。

  通過輪番交替的方式,最後抉擇到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大空性。這種方式也是通過言思抉擇的,最後對空性也只能產生相似的定解,不能產生真實的定解。

  昨天也給大家講了,在相續中有了相似的定解之後,通過修禪定,可以在相續中對空性生起真實的定解。從這個角度講,顯密是沒有區別的。

  顯密的區別主要在現分上,即在相上。空分講的是體,現分講的是相。顯宗講,顯現是如幻如夢的,《金剛經》中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論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都是如幻如夢的。如幻如夢就是顯而無自性的意思,即顯現上有,但是通過勝義諦的智慧去觀察,都無自性,即如夢如幻,如水泡、如閃電等等。這個空不是單空,還有顯現,不離顯現,現空不二。這是顯宗的觀點。顯宗對現分沒有講太多,只是這樣抉擇。

  密宗重點在現分上,注重現分。現分(顯現)有清凈的和不清凈的。因為自己的心不清凈,所以有不清凈的顯現;如果心清凈,顯現都是清凈的。但顯宗沒有這樣宣講,顯密的區別主要在這裡。

  密宗主要是讓眾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凈土的美妙。這幾天我們修法時,如果大家觀想到位了,或是能表裡如一地修持就會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不可思議

  有些人儀軌修法時打瞌睡,或是覺得厭倦,這就說明沒有表裡如一。如果表裡如一就能感覺自己就在清凈剎土中,至少修法的時候是在清凈剎土裡。也可以這樣理解——讓眾生設身處地的體會佛的智慧這就是密宗境界這是密宗的特點。顯宗一般沒有這種修持方法

  我們在大殿修法的時候,如果心專注就能感受、體會到佛的無量智慧,所以密宗是即身成佛方法。如果這樣不斷的修鍊,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幾年、甚至幾個月,真的就能成就。但我們業障重,不夠精進修法時不夠專注,沒有真正表裡如一地修持念誦儀軌,所以把自己給耽誤了。如果能認真一點、用心一點,成就真的不難。

  一切顯現當下清凈,沒有不清凈的。比如一碗水,不同眾生看到的是不同的東西,比如地獄眾生看到的是熾熱的鐵汁,餓鬼眾生看到的是腥臭的膿血,天界眾生看到的是甘露,人看到的是一碗水,喝了可以解渴

  為何天人看到的是甘露呢?因為天人無需飲食,靠禪定生存,以禪悅為食,甘露能增長禪定力量或禪悅。

  成就者看到的是一尊佛。佛經里說瑪瑪格佛母,就是一尊佛。那麼成就者看到的一定是佛那樣的形象嗎?這不一定。成就者通過一碗水,可以生起無分別的智慧,對他來那就是一尊佛。這尊佛不一定有形像,但是對他來說能起到佛的作用——生起無分別的智慧。這就行了。

  佛的出現,就是為了眾生相續生起無分別的智慧心地變得清凈。這種智慧生起的時候,眾生相續自然就會清凈。這碗水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所以說是見到了一尊佛。

  一般眾生看到的不是佛,即對自己起不到佛的作用這是麥彭仁波切觀點我覺得這是最應理的說法。如果眾生看到的水是瑪瑪格佛母的形象就有點問題了,那他是否喝水?喝的是不是水?麥彭仁波切講,「此水喝了解渴」,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水;「能生起無分別的智慧」,從這個角度講就是佛。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受,這是最應理的。

  還有其他的說法,即看到的是瑪瑪格佛母的形象,這樣就有很多難以解答的問題。

  密宗尤其是內密的修持方法比較特殊。比如說,眼耳鼻舌身五種識直接轉換成五種智慧;色聲香味觸五境直接轉換成五佛。

  產生一個煩惱就可以產生一種智慧;生起一種分別,就可以生起一種覺悟。直接轉換成清凈,因為本來就是清凈的,如果以智慧觀察,都是而無自性的。這樣一觀,都變成了智慧,都可以變成佛

  佛有五種智慧,而且是一個本體,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分成了五個:第一,法界性智;第二,大圓鏡智;第三,平等性智;第四,妙觀察智;第五,成所作智。我們最後要成就的就是這五種佛的智慧

  如實通達法界法界性智。輪涅一切法的自性法界;法界有一個——一真法界;是不可分、無分別的(只能如此描述),所以叫一真法界。如實的通達法界,從這個角度安立的法界性智。

  明知分不滅大圓鏡智。如實通達法界不是斷滅的狀態,它有明知分。最後,入法界之時,心相續的一切分別念都會消失,有分別的心會徹底息滅。此時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無想的狀態,因為同時覺性就出現了,沒有分別念的時候就有覺性。

  我們經常說:「妄心不死真心不活。」這時候妄心徹底死了真心徹底活了,即真心顯現了。分別的心沒有了,覺性就出來了,所以叫明知分。明知分不滅,從這個角度安立了大圓鏡智。所以,成佛了不是斷滅或無想的狀態,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證悟諸法等性為平等性智。從這個角度講,輪涅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我們會、經常說,涅槃指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這個境界很高,一般不是這樣。但當真正現前佛性時就是這樣,輪涅一體。

  這時一切都平等的,佛和眾生平等,佛和凡夫平等佛性凡夫位沒有減少,在佛位沒有增加,所以叫不增不減。從平等角度安立的平等性智。

  互不混雜,即同時了知萬法為妙觀察智。輪涅一切法,萬事萬物形形色色,成佛時能同時了知,清清楚楚而且互不混雜,這叫妙觀察智。善是善、惡是惡,善果是善果、惡果惡果,如果以佛的智慧去觀察非常清楚,絲毫不會有混淆之時。如果以分別心衡量,很難了知細微因果,只有佛的智慧,才能了知。

  成佛以後,入了法界,是不是就不眾生了?眾生在受苦,是不是會袖手旁觀?不是,還要度眾生。以無緣大悲(沒有分別之意)無礙洞悉利眾事業為成所作智。這就叫普度眾生成佛之後,利益眾生事業是任運自成的。大悲心是發動機大悲心已經修成了,發動機轉了就停不下來。普度眾生這就是所作智。

  五種智慧是從不同的角度安立的,本體是一個

  佛還有法身、報身、化身菩提身、金剛身五身。

  現前通達諸法無相自性清凈之離戲智慧分,即是法身諸法無相,即《金剛經》中所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從通達諸法無相自性本來清凈、遠離戲論(分別念)這個角度安立的法身

  由法身的妙力中出現無邊清凈顯現分,即是報身。從這個角度安立的報身,從法身的妙力中出現無邊清凈的各種顯現,我們經常講五決定:剎土是決定的,眷屬是決定的,法是決定的,時間是決定的;本師也是決定的,而且都是清凈的。

  心地清凈人才能見到報身佛,報身佛是為了心地清凈的人而從法身的妙力中產生的,是清凈心的感召,所以報身佛都是清凈的,報身佛的剎土也是清凈的。一般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見到報身佛,一般眾生是見不到的。

  報身佛也是為了度化眾生而出現的,但是為了度化八地以上的菩薩心地清凈眾生而出現的。

  那心地清凈凡夫和八地以下的菩薩怎麼辦?還有化身佛。化身是從報身佛中出現的;也可以說是從法身佛中出現的,都一樣。

  從報身中根據清凈或不清凈(清凈清凈都能見到)的所化眾生自信解隨機顯現分為化身。從這個角度安立的化身佛。無論是清凈菩薩,還是不清凈眾生都能見到,是為了度化清凈或不清凈眾生而出現。這裡講的,「所化眾生自信解」,意思是所化眾生根基是不一樣的,不同根基的眾生前顯現不同的化身佛。

  化身有很多,講加行的時候講過,有五種化身佛。比如種種化身佛,所有對我們有利益的全都是化身佛。比如過河需要橋,橋也是化身佛;下雨出去要打傘,傘也是化身佛。

  法身、報身、化身,三身的現分毫不混雜分即是現前菩提身;法身、報身、化身身無二無別分為不變金剛身。這就是五身。

  剛才簡單講了五智(五種智慧)和五身(五種佛身)。此處主要強調的是直接觀為清凈都是清凈的。這都是佛的境界成佛時才出現,都是佛的功德

  五身與五智可以直接轉換,比如五境直接轉成五身,五識(五種根識)直接轉換成五智

  這就是密宗修持方法。如果想修密法就要這樣修,直接將煩惱轉為菩提,分別視為智慧。一生起分別心就要觀察它,一觀察就變成了智慧煩惱生起就要觀察它,找它的自性,這樣煩惱當下就轉換成了菩提

  真正修密法的人,無論是對分別念還是對煩惱都不會有恐懼,因為他有方法,當分別念、煩惱生起時,能心平氣和地將它轉換成菩提、轉換成智慧,這樣都變成功德。其他法門是通過對治力去對治,不讓煩惱、分別念生起,先把它壓住然後再慢慢把它斷掉。密宗就不怕,它生起就把它轉換成菩提,轉換成智慧,這樣修。顯密的區別主要在這裡。

  前幾天簡單講了,密宗五種圓滿基礎,一切觀為清凈圓滿。這樣當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最尊重的這個人就阿彌陀佛;你身邊人就蓮花部的男女本尊自性都是清凈的;時間是本具的覺知;法也是本來的智慧,是大圓滿、是本面。這就是密宗

  《大圓滿前行》里講,觀清凈圓滿不是把本來不清凈、不圓滿的觀為清凈、觀為圓滿;而是本來就是清凈的、本來就是圓滿的就觀為清凈、觀為圓滿。因為我們被業障遮蔽了,所以沒有辦法現前這些功德

  《二觀察續》中雲:「眾生本為佛,然為客塵遮,垢凈現真佛。」客塵即業障,被業障遮蔽了。「垢凈」即分別念沒有了,真佛就現前了。如果懂這個道理,真正能成就這樣的境界,沒有不圓滿、不清凈的,一切圓滿、一切清凈,當下就是清凈剎土,當下就是佛陀不需要到外面去尋找這些。

  《阿彌陀經》屬於顯宗,《阿彌陀經》里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就在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在十萬億國土之外,離我們非常遙遠。但這都是不了義的說法。了義的說法是心凈則土凈。當真的放下分別念時,當下就是清凈剎土,自己就是佛,佛就現前了。

  平時生活中也是如此觀,沒有不圓滿、不清凈的。自然美滿了,自然快樂了。而且不是暫時的,是永恆的、不變的,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很重要

  觀不清凈、不圓滿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啊?左看看、右看看:那個人想的什麼,這個人想的什麼;那個人有什麼毛病,這個人又有什麼毛病這樣做有何用?對你有什麼好處?讓自己心裡不清凈、不愉快,給自己添堵,眾生就是這樣。我經常和大家講「自尋煩惱,自找痛苦」就是這個意思。

  觀清凈好啊!都觀清凈、觀圓滿,心裡就清凈了,心情就愉快了。我們想要的就是這個,追求的就這個。但一般凡夫都沒有智慧,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里講,凡夫的所想和所行都是背道而馳的。如果煩惱痛苦就是活該!都是自己的心製造的。

  為什麼不觀清凈、不觀圓滿呢?讓自己的心地清凈,讓自己愉快起來。這樣你的生活自然美滿了,你的工作自然就順利了,一切當下就圓滿了,多好啊!我經常和大家講,一定讓自己開心,只要開心就行了。

  我們有一法語說:「要找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你開心了,看誰都順眼,在哪兒都舒服。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何種條件,都無所謂。不用改變外在環境條件,因為是否開心與條件環境沒有太大關係

  牧民生活條件環境都很差。如果是你們可能一天也待不住。朗措瑪寺條件好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才參加了一天的法會第二天跑了。我問他:「為什麼這麼早就走了呢?」說什麼:「不能洗澡,不行。」「房間裡面沒有衛生間,不行。」等等,就這些理由就跑了

  藏民的屋子如果換成你們,肯定一天也待不住。屋裡哪有衛生間?人的觀念不一樣,你們覺得屋裡沒有衛生不好,就跑了;藏民認為屋裡有衛生間多臟啊,吃拉都在一起,這算什麼啊!他們覺得特別不好他們的環境很差,條件也特別差的。

  你們整天講營養,一天三餐吃什麼特別講究。藏民一天三頓飯吃的幾乎都是糌粑,換了你們一頓也吃不下去。雖然物質生活條件差,但是他們真的很開心,很快樂。有時候我想幫他們,但有時候我也不想讓他們改變。因為其實這樣挺好的,他們很知足,很快樂快樂就行

  那天有一人說,追求幸福沒有錯。但是到底什麼是幸福?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嗎?誰都沒有。有錢,那不一定是幸福;有權,也不一定是幸福幸福是沒有標準的,自己覺得幸福就是幸福。這些藏民他們自己覺得幸福就行了,和環境沒有關係,和條件沒有關係,只和心態關係

  你們想提高生活水準,要求這個、要求那個,追求這個、追求那個,這也沒有錯,但我覺得應該有個度,自己不要太慣著自己。父母慣著孩子孩子就無法成長,將來會一事無成。我們也總是自己慣著自己。

  原始的時候我們也和那些動物一樣,很適應大自然,不穿衣服也不會感冒,也不會覺得冷。我們現在是一會兒覺得冷,一會兒又覺得熱。一天衣服會兒脫,一會兒穿,特別麻煩!

  我們就是自己慣自己,現在科技發達了,我們就依賴科技,自身的功能都退化了。慢慢的,再過十年、二十年,人都會成為廢物,什麼功能都喪失了,只能靠外在功能活著,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活著。所以不要太慣著自己。

  我小的時候,跟著一位老喇嘛學習了三年。現在回憶起來,才知道這位老喇嘛特別有修行,但表面上是一個普通的趕經懺的喇嘛,經常到施主家裡佛事,今天到這家明天又到那家。我跟隨了他三年,也是天天做法事、念儀軌。所以我法器打的特別靈活,儀軌念的也特別流利,還會做食子,什麼都會都是跟老喇嘛學的。

  但是老喇嘛一年四季只穿一套衣服他也有一衣服他不衣服。夏天再熱,冬天再冷,穿的都是那件棉襖。我跟隨他三、四年,幾乎天天在一起,卻從沒見過他感冒,也從沒見過生病

  他其實是很有修行的。那時候我才十幾歲,他經常和我說,我們給施主法事,也是給自己積累資糧;給施主法事也是利益他人,同時成就自己。那時我還小,根本沒往心裡去,也沒在意他說的話。現在回想,這些真的是特別難得的竅訣。

  那時我們念儀軌用的法本是一張一張單頁的那種,老喇嘛要求我們念一頁,要觀察心五到六次或七到八次。一頁儀軌可能一分鐘就會念完,他說在這過程中觀察、覺察自己的心在哪裡——是在儀軌上、在書上,還是在別的地方?心裡在想儀軌內容,還是在想別的事情?

  你們每天都念儀軌,有這樣做過嗎?沒有吧!所以我們沒有成就。老喇嘛就是這麼做的。他往生的時候幾乎是完全虹身了,他的身體得很小,火化那天滿天都是彩雲,瑞相紛呈。人家就是這麼修出來的。

  這位老喇嘛每天吃的都是糌粑,一年四季穿的都是一件棉襖。我跟隨他的時候,他已經八十三、四歲了。那時的交通工具只是騎馬,我那時候小,上馬下馬還要有人幫助;老喇嘛騎馬的時候根本不用人扶,自己上去下來,比我們還厲害。

  老喇嘛八十多歲時,還教我們寺院僧人跳金剛舞,動作挺大的舞,他都能跳,身體年輕人還輕盈。

  你們講營養等,事太多了!俗話說:「事多煩惱多,事多毛病多。」你們毛病太多了,一會兒這裡疼、一會兒那裡疼,不能硬碰硬,一碰就骨折了,現在的塑料都比你們的骨頭結實。越講究身體越不行。

  心靈不行了,身體也不行了,這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能不能堅強一點,我們應該親近大自然,適應大自然,不要與大自然相隔太遠,不要抵抗大自然。一下雨,要麼不出門,出門必須要帶傘,一滴水也不能落在身上你是不是紙糊的呀?

  有時候我跟大家開玩笑:我不怕雨,因為我是在草原上長大的,是在水裡成長的。我小的時候,在草原上玩、放牧,會天天淋雨,衣服全濕了,就穿著衣服,沒有別的衣服可換,但身體卻沒有事。我們本具的功能很強大,但是現在已經退化了,所以越來越懦弱了。

  剛開始時雞鴨跟其他的鳥一樣,是可以飛的,後來都變成了家禽,人護著它們,吃的有人喂,被攔在家裡,慢慢退失了自己原有的功能,現在想飛也飛不起來了

  應該一切觀清凈圓滿,開心就行了。我總結了一下,我們學佛修行,開心就行了。開心,就和彌勒佛一樣,在一切處、一切境、一切事中,能保持心情愉快、感覺快樂你就是佛,你就成就了。否則即使你學得再多、懂得再多,還是跟普通人一樣,除了煩惱還是痛苦你就沒有真正的修行

  一激動話自然就多了。今天要授與大家三個傳承:

  第一,作明佛母修法儀軌傳承;(上師念傳承);

  第二,具光佛母修法儀軌(上師念傳承);

  第三,般若佛母修法儀軌(上師念傳承)。

  迴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9年7月21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