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供養佛要做到3個字,功德無量

  有些人閑來無事的時候,會到寺廟里燒香拜佛,有帶水果的,有帶鮮花的。大多供佛是有所求的,有求富貴的、有求健康長壽的,有求陞官的,有求生兒生女的。其實這里的「求」,求來的已經不是功德,而是福德

  佛門有「有求必應」,但是求的也得合理合法,如理如法。其實很多都不用求佛,求自己就行。因為佛教主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依據因果今生富貴的人都是前世或多生修財布施,所以想富貴不必求佛,做到《金剛經上講的不住相布施,就是在布施時和布施後,不放在心上,不掛在嘴邊,回報就大了。一樣的道理,求健康長壽,不能殺生而要放生就得健康長壽。《了凡四訓》裡面告訴我們考取功名要多善事,就是求升職也好求陞官也好,要多善事

  怎樣供養佛,才能獲得功德,並且功德無量呢。就是以「清凈心」這3個字供養佛,有一故事說明了「清凈心」供養佛的重要性。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城郊祇陀園附近住著一位貧窮農夫農夫每天都是一大早起來,准備好種田的工具,到田地里幹活。因為田地離家有一距離,因此每到中午,他的妻子便把午飯送到田裡兩人一起吃。

  他們經常見到佛陀僧眾們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來回的情景。每次農夫看到時,內心總有說不出喜悅,並贊嘆不已:"不可思議!佛陀是這么庄嚴僧眾是這么多,個個威儀具足!"有一次農夫夫婦互相說:"我們前世肯定沒造什麼善業,所以今生才會這么貧窮,若再不供養布施來世我們會更可憐,怎麼辦好呢?"

  想了想,農夫妻子說:"賢妻,我們家中有沒有可以作為布施供養的物品呢?"妻子說:"家裡有什麼供品,但供養不在於多少,只要以清凈心,即使對世尊作個小小的供養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為了今世來世不再這么窮,我們應該好好地供養世尊。"農夫高興地贊同這個提議。於是,妻子就回去准備家中最精美的飲食,預備明天早上供養世尊

  第二天早上,夫婦倆將准備好的供品拿到田裡去,在那兒恭候佛陀前來應供。這時,世尊觀察到教化農夫機緣已經成熟,便著衣持缽前來化緣夫婦倆接著就在田裡發願:"以供養世尊善根,希望我們從今以後不再受貧窮之苦,並希望我們的田地莊稼全變成黃金。"剛發完願,其清凈供養功德力與佛陀不可思議加持力,竟使得農夫田地莊稼真的全變成了黃金夫妻兩人看到了,高興得不得了,反而不知該怎麼辦。

  此時,賢惠的妻子農夫說:"田地變成黃金願望真的實現了。不過,我們最好還是徵求薩迦國王的允許,否則,我們不一定能享受到這些黃金。你先去王宮稟告國王,並獻給國王一塊黃金,這樣比較好。"於是,農夫王宮中,告訴國王有關田地黃金的事。

  起初,國王不太相信,在農夫建議下,勉強派了一個人去勘察,但國王派去的人,只看到普通的田地,怎麼瞧也看不到黃金,就回去稟告國王。"國王陛下,請您親自看一下,我們的田地真的變成黃金了。"農夫又祈求說。

  國王想了想,就問農夫:"你是造了很大福報呢?還是遇到很殊勝福田呢?"農夫回答:"我是遇到很殊勝福田。"國王才覺得可信,就隨農夫田裡國王親自到田裡觀察,土地黃金果然是真的。農夫馬上獻給國王一塊,國王仔細地看了看,覺得很稀奇,就問農夫:"是什麼樣的因緣讓你得到這樣的福報?"

  "是中午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並至誠發願後才得到的。"農夫照實回答。薩迦國王聽後,告訴農夫:"不必擔心,這是你們自己供養發願功德力,所得到的福報,你們可以享用。不過,我希望你能廣行供養布施,這個很重要!"

  農夫心想:"國王所說的,頗有道理。現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來的,我應該報佛恩上供下施。"

  於是,農夫在三個月中,以飲食及許多物品供養佛陀比丘僧,世尊為他說法。聞法後,農夫智能摧毀薩迦耶見,證得了預流果位。後來,他在世尊出家,守持清凈比丘戒,勇猛精進,最後,摧毀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農夫田地變成黃金?又是什麼樣的因緣讓他能在佛前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呢?希望世尊為我開示,我們都想知道"。

  世尊告訴他們:"這是前世今世兩種因緣所成。過去生的因緣是,賢劫人壽萬歲迦葉佛出世時,他是一位婆羅門兒子,長大後出家,臨死前他發了一個願:『我在迦葉佛的教法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希望我未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證得阿羅漢果。』現在,由於他往昔的願力已經成熟緣故在我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現在的因緣則是,他作農夫時,每次見到我內心就充滿無限喜悅並以清凈供養我。以他清凈供養功德力,以及我的加持力,使他田地變成黃金"。

  所以,悟顯法師清凈供養,你用清凈心、用平等心在做,用你的智慧去做,那功德就很大。所以我們來佛門修行、流通正法要用什麼心,要用清凈心。用清凈布施、用清凈供養、用清凈心來護持。你不求功德,那功德自然無量。你有功德的心,隨著你這一念心的大小,現出有量的功德你要心誠意,要無所求,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以清凈去做。那你在流通佛法功德,確實跟講經的功德完全一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