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為教禪密凈之基址,不持律,則教禪密凈之真益不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堅固,則未成即壞。凈為律教禪密之歸宿,不念佛求生西方,則律教禪密,皆難究竟。
金陵妙悟律院垂裕記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凈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壽佛經,開示凈業三福,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二,多屬戒學。三則三學圓具。具此三福,則凈業大成,往生上品。故於凈土五經後,附華嚴經凈行品,及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以期凈業行者,於律儀戒之執身不作。進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離念,斷惑證真。然縱得定共道共二種實益,猶當兢兢業業,執持律儀戒,以為自利利他,維持法道之軌範。則空解脫人,無由以大乘借口,而因之以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也。
凈土五經跋
如誠法師譯:
戒律,是教、禪、密、凈的基礎。不持律,那麼教、禪、密、凈的真實利益得不到。如同修建萬丈高樓,地基不堅固,那麼樓還沒建成就毀壞了。凈土,是律、教、禪、密的歸宿,不念佛求生西方,那麼律、教、禪、密,都很難達到究竟。
戒定慧三學,是學佛以及修習凈業者的根本。而戒律尤其重要。所以《觀無量壽佛經》中,開示凈業三福,「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福,第二福,大多都屬於戒學。第三福,則是戒定慧三學圓滿具足。具此三福,則凈業大成,往生上品。所以在凈土五經之後,附錄《華嚴經·凈行品》,以及《楞嚴經》中的四種清凈明誨,以期望凈業行人,對於律儀戒,執守色身,不作惡事。進而得到定共戒的制心不起惡念。以及道共戒的超情離念,斷惑證真。然而縱然得到定共戒、道共戒,二種戒法的真實利益,還應當兢兢業業,執持律儀戒,作為自利利他,維持法道的軌範。那麼執空解脫的人,就無法以修學大乘為借口,而因此來壞亂佛法,疑誤眾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