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濟法師
末學普濟來自廣東佛學院,很高興有這樣的因緣與大家共沐佛法的甘露,我今天向大家匯報的題目是「如何依教修學」,所依的經典是《金剛經》。
我們都知道《金剛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中介紹,本經的註疏有八百多種,可謂是諸多經典中註疏最多的一部。尤其是在禪宗四祖道信禪師以後,以《金剛經》印心,六祖惠能大師也是因聽聞到《金剛經》而發心出家和開悟的,乃至整部《六祖壇經》都是在發揮《金剛經》的主旨精神,為什麼《金剛經》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想這與《金剛經》本身的教法有關。那麼《金剛經》的教法又是什麼呢?所謂「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那麼什麼是大乘和最上乘呢?
《法華經》中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簡單來說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金剛經》是一部討論、關於如何發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經典,我們說它是最上乘的教法。
那麼《金剛經》是如何開演最上乘的教法呢?經中主要通過「三心不得,四相皆非」來詮釋的。
三心不得,即過去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四相皆非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明明有心,為何不可得呢?眾生明明有相,為何皆非呢?
《金剛經》從正、反、合的角度來闡釋的。比如:「如來說諸相具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正面承認緣起相的存在,反面說其本質的空無自性,也即從世俗諦的有和勝義諦的空上來講的,合的角度則是從中道的視角上來說,是假有的,因為假有不能說是有也不能說是沒有,這就是語言文字層面上的諸法實相。依於此教,以下從三個方面來略談如何依教修學。
《金剛經》的當機者是須菩提,須菩提向佛問了關於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問題而引出全經,他問的問題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發菩提心是菩薩行,所緣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照《維摩詰經》來說,「眾生是菩薩國土」,而《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可見,菩薩發菩提心實際離不開如何究竟饒益眾生,而究竟饒益眾生就是菩薩與眾生同時學佛成佛。
須菩提問了這個問題之後,佛陀回答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陀開示須菩提,菩提心的重要相貌之一是度眾生而不見眾生相,這一點強調的是菩薩面對眾生不應起分別心,其意義在於:一切眾生都有被濟度的機會。因為眾生平等,法無高下,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在成佛的路上,充滿了人性的挑戰,也深埋著覺悟的靈機。日本有一位禪師,法號白隱。他非常有德行,修行高深,聲名遠揚,深受百姓的敬仰與稱頌。
白隱禪師所在的寺院附近住著一戶人家,家裡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忽然有一天,夫妻倆發現女兒的肚子大了起來,這使他們非常生氣,好端端的一個黃花閨女,竟做出這種見不得人的事。起初,她不肯說出那個男人是誰,後來,在父母的威逼下,她終於說出了「白隱」兩個字。
她的父母迫不及待,氣勢洶洶地來到寺院,狠狠地將白隱禪師痛罵了一頓。可是,白隱禪師並沒有生氣,只是若無其事地說道:「就是這樣嗎?」
當孩子生下來後,父母把孩子帶去給白隱禪師說:「你是孩子的父親,所以應當由你來撫養他。」這件醜聞傳遍了鄉鎮,給白隱禪師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使他名聲掃地,沒有人再來親近他。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棄養孩子,而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好孩子,四處化緣乞求嬰兒所需要的奶水和其它用品,到處遭受辱罵和恥笑,但是,白隱禪師不論受到如何的羞辱,他總是泰然處之,默默的撫養著孩子。
在白隱禪師精心的呵護下,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了。看見可愛而又可憐的寶寶,這位孩子的媽媽,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她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集市賣魚的一名青年。
聽完女兒表明的事實真相後,父母心裡生起了無限的懊悔和對白隱禪師的崇敬,羞愧萬分地帶著女兒來到寺院,向白隱禪師賠禮悔罪、請求原諒,並要求帶走孩子,為他挽回聲譽。
白隱禪師聽了以後,也沒生氣,還是像當初那樣,淡然如水,更沒有趁機訓斥他們。他只是在交還孩子時輕聲地說道:「就是這樣嗎?」彷彿不曾發生過什麼。
這個故事是講白隱禪師度眾生卻不見眾生相,給予每一個生命最大程度的給予,堅守自己的發心,不為外境所轉,眾生即是菩薩國土。那麼發菩提心還要見諸法的真實相。如果我們見到虛妄相又應該如何取捨呢?這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二、依見虛妄相不舍善法而學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非相是雙重否定,它的積極意義在於,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態度去修一切善法,最終目的是為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宗門說實際理地不染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
一個對緣起法有深刻見解的人,對畢竟空自然抱有強烈的認同感,但他並沒有因此舍棄善法的薰修。大乘經每以佛陀放光、動地等為發起,而本經卻以入城乞食為開端。這是在說明,一個體悟諸法實相的人所展現的自在不是離群索居,特立獨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以穿衣、吃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解脫的道場,一切善法都是我們成就的因緣,虛妄相只是它的部分屬性,緣起善才是智者的應用。
佛陀為了破我們的惡取空見,一再教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如果認識到諸法虛妄之後沉空守寂,那就是對空的誤解,從而忽略了緣起法的積極意義,不去行菩薩道,度眾生,也就遠離了中道正觀。所以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真正的菩薩不但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更有解決困境的智慧。相信能夠打動我們的佛法一定是活靈活現有生機的,絢爛多彩的。
過去有一位老婆婆在自家的後院里修了間茅屋,供養一位和尚。她每日派人送飯,供養了二十年。有一天,這個老婆婆就對送飯的姑娘說,你去看看他修得怎麼樣。
送飯時,姑娘就從後面抱住和尚,問和尚什麼感覺?和尚說:「枯木依寒崖,三冬無暖氣。」意思是說一根枯木頭靠在寒冷的山崖上,像處在三九天那樣,沒有一絲暖和氣。姑娘回去後,將那情形告訴老婆婆。
老婆婆說:「沒想到,我二十年供養了一個俗漢。打出去!打出去!」然後,就把和尚趕走了。
為什麼呢?因為和尚的真心並沒有生起妙用,那是枯禪。心沒有生起大用,他只是像冷水泡石頭一樣干坐了20年。不能起度化眾生的大用,就是坐多少年也成不了佛啊。
成佛不僅要有不住於相的智慧,更要有度化眾生的大悲心。慈悲無敵人,智慧生希望。對佛教徒來講最美好的希望即是成佛,那依《金剛經》的最上乘教,如何成佛呢?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
《金剛經》還開示了空亦復空的境界,如經文所說:「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這是佛陀以無所得的精神激勵我們去成佛。那麼就有人問,既然無所得,那誰去成佛呀?
依於上面經文的開示,成佛只是徹底的覺悟,而不是另外獲得了一個什麼東西,如果是另外有所得,還是心外求法。我們追求一個圓滿的佛果沒有錯,但不能執著於這個結果,為什麼佛果也是空呢?五蘊皆空,而所謂的我只是五蘊和合的一個假我,並沒有真實存在的我,那麼誰去證果呢?誰去成佛呢?所以如果一個人真正證悟到解脫,他就會看到自己沒有實在的本體——眾生性或佛性。
於是經中佛又為須菩提開示:「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如來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是諸法皆不可得,皆不可執為實有。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實際《金剛經》開示的並不是普通人的問題,是大乘人最上乘人的問題,對我們普通行人的意義在於獲得發心正確,行法正確,得果正確,可以破除修學路上的諸多邪見。比如某地某人公然給他人發十地證,印證別人證得十地菩薩,為他人授記開悟,這些行為是置佛陀的聖教於不顧,不是以無所得的心來修學。所以我們說有目的的善是不圓滿的善,而無目的的善我們暫時還達不到,那麼要不要善呢?
《金剛經》開示的道理雖然很高妙,一時我們還達不到其中的境界,但從發心到成佛,要規避哪些問題,這些道理卻可以給我們以啟示,為我們指了一條光明大道。即從聞思上要學習和了知空性慧,無所得慧,在實際修學上要發心,暫時發不起菩提心,也要學著發大悲心,發不起大悲心,也要發悲心,行善法。
什麼是悲心呢?簡單地說就是利益他人的心,為他人除苦的心,不僅要除身體的苦,更要除生死之苦,輪迴之苦。
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苦似乎沒有那麼明顯了,很多疾病都不會馬上死亡,處在和平的年代,人們對生老病死苦並沒有那麼真切的感受,原來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工作之後就一直賺錢、旅遊、消費,可是在某個無法入眠的暗夜裡,我還是會做惡夢,還是會有恐怖,還是會被工作和生活的負擔壓得透不過氣來。
我們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曾努力用心取悅別人,但最終卻沒能取悅自己,我覺得自己並不快樂,總是覺得生活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我們是為親人活著,如果親人離開怎麼辦?我們拿別人的贊美和掌聲來放大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存在感,真值得我付出自己的一生來追求嗎?而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一切變化,包括疾病、死亡和與相愛的人分離?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佛法,遇到《金剛經》,我才明白原來人生可以有另外一種視角,看似與生俱來的合理問題,可能只是我們缺乏智慧的借口。
在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曾懷著深切的悲願長眠於拘屍那迦的娑羅雙樹間,他為眾生示現無常,但佛陀的法身永遠與我們同在。
佛陀的教法流轉人間,時刻提醒我們生死無常,一切終會歸於壞滅,但我們的覺性和佛性不生不滅,我們每一顆心都鎖在沉睡的夢中,終有醒來的那一天。發菩提心不見眾生相,等視一切有情,不但要給自己機會,也要給別人機會。
見虛妄相不舍善法,開顯緣起法的積極意義,原來世界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依無所得而成等正覺,佛道長遠,唯勇且智者而能成辦。
真理就像內心的蝴蝶一樣,如果內心的蝴蝶從未蘇醒,枯葉蝶的一生,也只不過是一片無言的枯葉,如果醒來,那便是美麗的、無悔的一生。願所有的眾生早日找到自己內心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