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年早餐開示—開光與供佛菩薩的意義 (共一集) 1999/5/8 香港 檔名:20-014-0508
昨天我們協助雷居士布置一個念佛堂,念佛堂就在他們家的客廳,我們將佛像張掛,供養著西方叄聖。在一般世人的觀念當中,佛堂無論大小,供養佛像一定要舉行一個開光儀式,這個傳統由來已久。開光的意義,現在人很少知道。如果說佛像開光之後他就靈驗,如果沒有開光這個佛像就不靈驗,這是個迷信的說法,也是對於實際事理完全不明瞭的說法。佛家講的開光儀式,實際上,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啟用儀式,有個新的建築物、新的設施,我們啟用的時候,一定接待社會一切大眾,舉行一個啟用儀式。而啟用儀式裡面,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大眾,我們為什麼要有這個設施,這個設施對社會、對大家有什麼好處。佛家供奉佛像,或者是一個新的建築落成,也舉行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在佛家叫開光。
「開光」這兩個字意思很好,是讓這些建築、讓這些佛菩薩形像,開發我們凡夫自性的光明,是這個意思。絕對不是說,找一個出家人替佛像開個光,他就靈了。出家人還是凡夫,他沒有成菩薩,沒有成佛,如果凡夫替佛像開光,替菩薩像開光,那個佛菩薩也變成凡夫了。如果說真的開光就靈,不開光就不靈,你們諸位想想,你拜那個佛菩薩幹什麼?不如拜我這個法師,我替他開光他就靈,不替他開光他就不靈,我比他更靈;你再拜佛菩薩的時候,你不叫顛倒了嗎?世間人這個錯誤觀念,錯得太離譜了,錯得太多了。所以開光儀式,就是啟用典禮儀式,要告訴大眾,我們為什麼要有這個建築,為什麼要塑造佛像,佛像代表什麼意義,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供奉他,把這些理事說清楚、說明白;知道種種設施,是佛陀教育裡面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將教學跟藝術結合在一體,這是一直到現代,現代有很多人想到,但是還沒有辦法做到。而佛法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徹底在實施了,這是最完美的教學。
佛菩薩的造像,決不是照著我們人的像來造的,那就錯誤了。佛經裡面有一部叫《佛說造像量度經》,佛菩薩形像要依照這個經典裡面所說來製造,把佛的叄十二相八十種好,很明顯的顯示出來。相好是果報,果報從哪裡來的?從修因來的。讓你一看到相好就要想到,如果我們自己要相好,一定要修好因,然後才有好的果報,這個意義多麼深,多麼好!今天這個小佛堂供養的是西方叄聖,但是諸位看到懸掛在這邊的佛像,這叄幅都是阿彌陀佛,我們沒有看到觀世音菩薩,也沒有看到大勢至菩薩,但是我們這樣的供奉就是西方叄聖。為什麼?《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世界的人,容貌、身相完全是相同的,沒有兩樣,都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這是經上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也交代得清楚。所以這種供奉,當中自然是阿彌陀佛,兩邊當然是觀音、勢至。我們這種供奉是有經典做依據,不是我們別出心裁,故意跟人家做得不一樣,不是的,我們有經典做依據。藉著佛像,啟發我們自己的智慧光明,這叫開光。所以是佛菩薩形像,開我們自性光明;而不是我們有能力開他,我們沒有能力開光。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是「無量覺」;也就是我們在介紹叄皈依裡面所說的「覺而不迷」,對於一切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就是阿彌陀佛,這是從名號的意義總說。覺悟而不迷的形象,經典裡面細說,我們展開《無量壽經》,自始至終就是說明阿彌陀佛覺而不迷的形象。我們見到阿彌陀佛的形象,就要想到他種種不思議的功德智慧,我們要發心向他學習。所以見到這尊像,聽到這個名號,就要想起全部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所講的理論、道理、修學的方法。修學的方法,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法,工作的方法,處事待人接物的方法,我們要以佛的標準向佛學習,將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說法修正過來,一定要像阿彌陀佛一模一樣,這叫學佛。不是看到阿彌陀佛,他是他,我是我,他跟我不相干,那就錯了,完全錯了。佛的左面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代表一個樂於幫助人,歡喜幫助人,見到眾生有苦難,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們稱讚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並不是真的有一千隻手、一千隻眼,如果真的有一千隻手,什麼事都不能做,你看那多麻煩!所以是比喻,像我們常常讚嘆精明能乾的人「雙手萬能」,是取這個意思。所謂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他幫助的手立刻就到達,取這個意思。
觀音菩薩也有叄部經。如果我們按順序上來說,第一部是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在五十叄參第七迴向,觀音菩薩代表第七迴向,善財童子向他請教,觀世音菩薩教導,這裡面有自己修行的方法,有度化眾生的方法,說得很圓滿。第二部在《楞嚴經》裡,《楞嚴經》總共有十卷,在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這一部經裡面,觀音菩薩主要是為我們說明,他自己是怎樣修行證果的,很值得我們學習,他所說的塬理塬則,無論我們修學哪一個法門都用得上。第叄部經在《法華經》裡面,「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一分流通的最廣,一般人都知道。而《楞嚴經》裡、《華嚴經》裡,這兩部知道的人不多。《普門品》裡面所說的內容,是觀音菩薩怎樣去幫助一切苦難的大眾。換句話說,是觀音菩薩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的那一些塬理塬則、方法效果,記載在這一部分裡面,我們稱之為觀音叄經。觀音叄經都是附屬在大經之中,並不是獨立的。我們念這一句「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就要想到這叄部典籍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
佛菩薩形像是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對經論,平常要是不讀誦熟悉的話,見到佛菩薩形像,你也想不起來,那有什麼好處?所以聽到佛菩薩名號,看到佛菩薩形像,就想到佛菩薩怎樣教我們,記住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這就是佛菩薩開我們自性的光明。阿彌陀佛啟發我們無量覺,覺而不迷;觀音菩薩啟發我們自性的大慈大悲,慈悲是好,但是要有理智,如果沒有理智,是感情的慈悲,不但不好,反而有害。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又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兩句跟前面恰恰是矛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如果慈悲是感情的,就容易出禍害;方便要是感情的,那就會墮落。所以慈悲跟方便,一定要建立在高度智慧的基礎上,絕對不是感情用事。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最大的勢力,所以是「大勢至」;這是這名號裡頭顯示,他有最大的勢力,這最大的勢力就是高度圓滿的智慧。
大勢至菩薩的經典,也不是獨立的,附屬在《楞嚴經》裡面。這一章的經文不長,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還要短,《般若心經》有兩百六十個字,它有兩百四十四個字。我們不要小看經文這么短,它的義理展開來,無有窮盡的廣大深遠。這一章經文,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把它收在凈土四經之後,成為凈土五經。凈宗的經論,可以說是非常圓滿,現在我們所依據的「五經一論」。大勢至菩薩這一章,可以說是凈土宗的「心經」,比《般若心經》義趣還要深廣。我們知道《般若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核心,精華;而《大勢至圓通章》這兩百四十四個字,我過去講過很多遍,才真正體會到,它不僅僅是凈土的心經,它是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叄百餘會的核心。不僅僅是世尊一代時教的中心,實在講也是十方叄世一切諸佛,說無量無邊法門的核心。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很少,不多,大家都把它疏忽掉了,都沒有重視它。
我在早年,在李炳南老居士會下,我跟他學經教,主攻的就是《楞嚴經》。在我年輕的時代,《楞嚴經》我至少記得應該是講過七遍,但是對於這章經文還是疏忽了,沒有看出它的重要性。以後修凈土,看到凈土五經,印光法師把這段經文,《楞嚴經》上這段經文特別提出來,放在凈土五經裡面。他這個舉動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再回頭去看《楞嚴》,對於這章經文就不一樣了,那真的就放光了;啟發自性的光明,才把這章經義看出來,太殊勝了。可以說是在整個楞嚴會上,大放光芒就是這段經文,決不在「觀世音耳根圓通章」之下,它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上。文殊菩薩揀選圓通,為什麼獨選觀音菩薩耳根,而沒有提到大勢至菩薩?那是因為文殊菩薩對我們這個世間人說法,我們這個世間人耳根最利;換句話說,他是隨俗諦,不是隨真諦,但是並沒有忘記真諦。我們在二十五圓通章排列順序上看出來了,觀音、勢至在順序排列是特別排列,顯示它跟一般法門不同,你要不留意的話,你就沒有發現,留意時候你就發現到。可見得文殊菩薩雖沒有明說,但是已經暗示了,而且是非常明顯的暗示,我們自己粗心大意,這不能怪人。
我們今天聽到佛菩薩的名號,見到佛菩薩的形像,就要想到佛菩薩教導我們一些塬理塬則,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方法,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去學習,後來會得到如何殊勝的果報?聞名見像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豈不是他天天在開我們的自性光明?我們凡夫哪有能力給佛菩薩開光?道場有許多信徒參與做這些儀式,那是唱戲表演,表演給大眾看。但是在表演每一個細節,都要把表演意義跟大家說明,讓大家才恍然大悟,才不至於迷信。如果這些意思都不說明白,大家看到了,迷信。開光,拿一隻筆去點眼睛,眼睛就亮了。我拿隻筆點點你眼睛,你眼睛會點瞎掉了,哪裡會亮?筆是代表什麼?代表智慧、代表文學,表這個意思。拿個毛巾擦擦臉,表什麼意思?表把灰塵擦掉,你心地裡面的污垢洗乾凈,表這個意思;不是真的給你洗臉。所以它這些道具,都表得有很深的意思。這個鏡子,鏡子照自己,也可以照別人,自他不二,生佛一如,都取很深的意思。那種形式,有些場合可以用,有些場合可以不必用,只要把供奉的意義說清楚、說明白就行了。
諸位同修你懂得這個道理,你家裡供奉佛像,你明瞭了,那個佛像就開光了。你不明瞭,把他當作神明去供奉,天天在他面前禱告,供一點香蕉水果,然後你就向他求福。那個供品就是賄賂,送一點賄賂,他就來保佑你,希求佛菩薩保佑,我一天賺一萬塊錢,我拿一百塊錢來供養你,佛菩薩哪有那麼傻、哪有那麼笨?把諸佛菩薩當作貪官污吏來看待,你的罪業多深多重,天天造罪業,還以為佛菩薩會保佑你,這錯了,完全錯了。今天我們藉這個機會,把供奉佛菩薩形像的意義,跟大家說明白。家庭裡面供奉佛菩薩形像,希望利用家庭做為道場,家家都是道場,人人都能夠認真學佛,我們社會、國家、世界,自然就能夠得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