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這個法門經典我們常常聽說叫「難信之法」。此地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的,是真難。這個地方出了幾個層次第一個如來出現在世間,『興世』就是出現在世間。『難值難見』,「值」是遇到,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剛剛好我們在六道輪迴也輪到人身,跟佛遇到了,這個機會不多。佛是很長的時間才出現一次,哪有那麼巧遇到?縱然遇到跟佛同一個時代,佛也是這個時代降生在世間,我們也在這個時代人身這是「值」。你有沒有見到佛?不見得能見到。像經典裡面所說,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大城講經說法,舍衛大城那個時候是一個城市,人口有十萬人,在那個時候是個都會,曾經見到釋迦牟尼佛的人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跟佛沒見過面,雖值沒見。另外有三分之一知道釋迦牟尼佛這個人,雖然沒見面,聽說有這么一個人,沒見面。還有三分之一是名字也不曉得。可見得真難。

  『諸佛經道』,佛所講的經,佛所教給我們修行方法這是「道」。這個「道」就是修行方法。『難得難聞』,很不容易得到,很不容易聽到。尤其是在過去,經典流通數量非常希少,遇到實實在在不容易。即使在前清,我們想一想,乾隆皇帝對於中國固有文化整理、流傳於後世,他的功勞,自古以來的帝王都不跟他相比,但是數量上還是有限制。他整理的佛經就是把大藏經重新做一次整理、校勘,這就是有名的《龍藏》,數量是多一些,還不能夠遍及全國。說每一個縣一部,不可能,沒有,大概一個省裡面有個幾套,一個省才有幾套,大的寺廟才能夠得到一部。至於中國固有的典籍,這是諸位曉得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一共有幾套?七套,分藏在全國七個地方。大家要想去看這個書,要去抄,到藏經閣里去借來抄寫,你就得多困難、多不容易。

  現在雖然印刷術發達,台灣將《龍藏》印出來了,數量也不多;《四庫全書》印出來了,只印了三百套。我們要問,你為什麼不多印一點?成本太高,沒有人買。三百套當中,大概恐怕有兩百五十套是銷到外國你就知道相當不容易。在美國,差不多大的學校圖書館,我見到,都還有這個書,它總共只印了三百套。

  我們達拉斯道場建成之後,我那個時候就想買一套,這是三寶加持,我買到的是最後的一套,真正是三寶加持。我這一套實在講是給日本人買去了,他還沒有付錢,他只付了定金,還沒付錢。那個日本是個有心人,他買了五套,四套已經運到日本去了這一套還留在台灣,錢沒付清楚。所以我們去的時候就跟他交涉,能不能讓給我們他就同意了,但是他要權利金,要台幣十二萬,我們也恭恭敬敬送十二萬給他,這個書才讓給我們,這個日本人很可惡。

  所以知道從前這個經書流通數量少,很不容易得到、很不容易聽到,因此我們做佛弟子就有責任全心全力來流通。當然我們要流通大藏經不容易,但是流通這一本就不難了。專門流通這一本全心全力來流通,希望「難得難聞」,今天人很容易得到、也容易聽到。容易得到,這要靠經本大量流通;容易聽到,我們今天只好用錄音帶跟錄影帶,這是我們應當全心全力去做的。

  這一部經我們從八二年開始全力來提倡,到今天我們所印的數量大概有兩百萬冊以上。兩、三百萬冊,我們聽說這個數量是不少了中國大陸有十億人口,到那裡就看不見了,沒有了。到什麼時候才能夠供應到人手一冊?這要靠我們大家來努力,我們發這個大願,相信這個願能夠成就這是必然得到十方諸佛如來的稱讚,諸佛如來加持,我們好好的來做這一樁事情

  『遇善知識』,這也難。這個「善知識」是正知正見如法修行的人,他給我們介紹這一經典絕對不會介紹錯,給我們講解決定不會有偏差,這個也不容易。難在哪裡?難在一定要如法修行,他才能說得出來。他要不能如法修行,依文解義,縱然是依靠古今註解來說,還是免不了有過失;不是他自己親證的境界他是聽說的,不是他自己親證的境界這就是儒家所說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所以一定要依教修行,自己有悟處,自己有真正的體會,這樣才能夠有幾分相應,這很難

  『聞法能行』,這第四難。縱然前面這幾重難關我們都突破了,最後一道,我們聽了之後,自己肯不肯做?肯不肯真正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這個難。果然真信、真願、真行,那就恭喜你了,你所有的難關都突破了你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不退成佛

  末後佛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真正能信,「樂」是歡喜,接受,依照這一經典修行,『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我們知道這一事實真相,雖然時時刻刻我們有心有願把這個法門普遍的介紹給別人,別人能信能願,我們很歡喜;別人不能接受,不願意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我們也不會難過,為什麼?「難中之難」,難信之法。我一介紹,他就相信了,這個法還有什麼難信?所以我們介紹給別人,他不相信這是正常的現象這是應該有的。我們介紹給他,他相信了,那是很奇怪的現象,他怎麼會相信?這是難信之法,他怎麼會相信?這是我們普遍宣揚應當有的態度就不會怕許許多多人我們給他介紹,他不相信、不能接受,於是這個弘揚的心就退轉了,那就錯誤,決定不退轉。

  知道各個人善根福德不相同,對於這一經典這一生當中能夠接受,依教奉行,這就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所說的,是什麼人?這個人這一成佛機緣成熟了,你說這個多難!這不是普通人。他這一生要成佛了,當然難。成個羅漢、成個菩薩都不容易,這是成佛。一信就是成佛學佛的人多,看看有幾個這一生像成佛樣子?當然難。這是成佛法門成佛方法,依照這個方法修學,這一生決定成佛。所以這個真實狀況我們要明了,這個事實總得要清楚。回過頭來再問問自己,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成佛?這個比關心別人恐怕要更關心一些。自己能不能成佛就看自己對這個經典有沒有信心,能不能專修專弘。弘揚,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只要盡心盡力,功德就是圓滿的,不在乎你這一生當中一定要做多少,不在乎這個,是你真正盡心盡力去做了,這叫圓滿功德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凈。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這一開示實在講就講得更明白了、更清楚了。這個我們有些時候也見到,有些人聽經念佛的時候流眼淚,非常的傷感,這是感動。什麼原因?佛在這里給我們說出來了,是這一個場面觸動他的善根,他自自然然就會有這個現象,證明他過去生中是學佛的,而且學得很不錯。為什麼今天流淚?又遇到這個法門,前一生在修持功夫還差了一點,沒去得了,這一生很幸運又遇到了,他才會有這個感動。『得聞佛聲』,「佛聲」是說法音聲這是佛聲,念佛音聲也是佛聲。所以有人在念佛,參加念佛的時候,參加佛七的時候會哭,聽經的時候也會流淚。『慈心清凈,踴躍歡喜』。

  『衣毛為起』,我們常講震驚,這是寒毛直豎,這個情形有,有的時候在大眾之中,有的時候自己個人。一個人在佛前面讀經念佛有這個情形,我們自己如果遇到這個情形,不要害怕這是觸動善根。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他寫《無量壽經》的註解,這種情形就有很多次,不是一次,寒毛直豎。真正用功,次數多寡各人不同,會有這個情形,會遇到的。突然之間心開意解,這個經文不明了,忽然明白了,明白的時候就有這個「衣毛為起」,或者感動得流淚。這種情形是『前世曾作佛道』,你過去生中曾經是修行人,曾經修學過這個法門。『故非凡人』,這個「凡人」就是普通的人普通人過去生中沒有學過,所以他沒有善根;有善根的人,會觸動。

  【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這一經文我們記得就好,不要在外頭批評別人,你要批評別人,會招來無謂的煩惱。所以我們相信,對於這個法門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佛說的,他前生是三惡道來的,還帶著三惡道的煩惱習氣。你給他說假的,一說他就高興,他就聽進去了;你給他正法他不能接受。尤其這個法是正中之正,專中之專,他聽了當然不能接受,不但不能接受,他還毀謗這個法門是假的,這個法門是不可靠的,還勸你不要去學它。這些人是『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他現在雖然得人身,得人身又造業,死了以後又入惡道,就跟《地藏經》上講得完全一樣。所以他不能相信,他不能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

  無量壽經  (第五十八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5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