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梵網經》講記

  凈土法門:《梵網經》講記

  (第一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1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因緣在此地為同修們宣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這個因緣在今天來講是非常的殊勝,目前講經的道場在本省可以說是相當的多,而講戒律機會實在是非常的難得,尤其是講《梵網經》這一品是全部的來講解研究討論,這種機緣更是希有

  過去,祖師大德們教我們持戒念佛念佛,如果我們要想成就,換句話說,要想達到一心不亂,真正成就這一往生凈土目標,決不是只是每天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掐著念珠一天到晚念佛的人得很,而往生的實在是太少。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炳老就告訴我他說我們台中蓮社念佛同修,在蓮社裡頭登記有姓名、有地址的總有二十萬人,實際上往生的(就是有把握往生的)也不過叄、五人而已。換句話說,都不成比例。為什麼念佛的人這么多,往生的人那麼少?而過去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這個凈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為什麼修的人這么多,往生的人那麼少?這就講到如法與不如法念佛手段往生條件是要一心不亂。換句話說,佛號不管你念多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才具備往生條件。念得再多,不能達到一心,換句話說,沒有辦法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如果如法,他念得少,念得少他就得一心,像經裡面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只念一天,可是他一天就念到一心不亂他就具足往生條件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

  如何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就像佛在《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必須具備多善根福德因緣,經上講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講善根福德因緣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都有怎麼樣?少了,還達不到往生標準。不是說沒有,實在是少了;善根也缺少,因緣也缺少,福德也缺少,這叄個條件我們都少。正是經上講的「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我們對於大乘佛法教義知道得太少,所以信心生不起來,於世出世間法還是充滿了懷疑。你有這個疑念現前也好,沒有這個疑念現前也好,總而言之,疑沒有能夠斷掉,疑是根本煩惱因緣具足、太少了,就是沒有一個修學的道場

  民國初年,在大陸上凈土道場有一個,蘇州的靈巖山。印光大師在那個地方教化,那是一個常年念佛道場,現在這道場也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真正想修學,沒有善知識領導我們,沒有同參道友互相切磋琢磨,到了今天,不但修學的因緣沒有了,連求解的因緣也不可多得。我們圖書館地方很小,不足以構成一個道場條件僅僅是一個小型的講堂。我們在此地提倡凈土法門,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持戒念佛。過去,戒律我是勸勉同修們自己去修學,我還沒有想到要來講,所以只發願講《彌陀經疏鈔演義》。我們圖書館專講這一部。很難得的館長她來啟請,要求講《梵網經》,講梵網戒。我把這個戒本拿來看一看,覺得有講全經的必要,因為如果不明菩薩心地,這十重四十八輕沒有辦法受持。展開這個經我們重新再溫習一遍,覺得這個意思非常之好。所以我決定我們圖書館,從今以後每個星期天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一遍講完之後從頭再講一遍,周而復始。我們每個星期天是固定的,就是這個時候,像《彌陀經疏鈔演義》一樣。

  這個本子我們勢必要印。我們採取的這個註解,是明朝華山開山的祖師(就是第一代的祖師),寂光律師註解。這個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間寶華山的刻本,木刻本,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我手上有這么一部,這一部非常的難得。如果要翻印,這個書必須重新裱過一次,不裱過一次,這一次印了,這個書就毀掉了。一百多年以前的書,這個紙張已經很脆,翻翻都會翻壞,所以必須把它裱起來,像我們從前《法華大成》一樣。《法華大成》,那個比這個還要早,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版本。將來就作為我講堂選用《梵網經》講義的本子

  這是說明我們因緣殊勝,這個因緣只是解門的因緣;行門的因緣還要大家真正的發心,求佛菩薩感應,希望將來在本省有一個真正修學的道場,像從前印光法師那個道場一樣。也是我們過去一再在講堂提示我們所嚮往的道場,每天有八個小時講經,有八個小時念佛。如果有這樣的道場,那我們的因緣具足了,這叄個條件可以說多因緣,只要我們的善根福德不缺,就保證這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的超越叄界輪迴。我們圖書館給諸位的可以說就是將善根福德增上,幫助諸位增長善根、增長福德講堂我一的說過,我們不敢說講經,更不敢說講戒經,我們只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展開講義,就是寶華山律宗道場第一代祖師寂光律師給我們開導,我們只是寂大師私淑弟子而已,要以這樣的態度在一起共修。

  無論是經文或者是講義(現在諸位看的這個本子,只是經文沒有講義,因為講義的分量多,到以後印出來再分送給諸位),如果有疑問的地方、有不明瞭的地方一定要問,提出來我們大家互相的討論。經義、講義明瞭通達,我們才能做到斷疑生信;換句話說,才真正能夠達到增長善根善根增長,福德就會隨著增長;福德是講修證。真正信解,哪一個不願意修證?我們在修證上會懈怠,主要的塬因就是我們自己信解不足,疑慮重重,修行的心提不起來,證果這樁事情自己不能肯定,這樣才是耽誤了一生。

  道場啟請的功德不可思議,也是諸位福德因緣不可思議這是我們應當要特別珍惜的。這一次我們發起印《彌陀經疏鈔》,本來想印叄千部,二千部印的費用是夠了,現在繼續不斷的我們還在徵求。我們看看如果這個款項還有多的,我們在二千部之外,把這個錢再移過來印《梵網經直解》,就印這個註解本子,再不夠的我想一定會許多同修發心。因為這個本子非常之好,寂光大師註解簡要詳明,文字不太深。雖然他是明朝時候的人,因為他是戒壇裡面傳戒的和尚,我們今天所稱戒和尚。寶華山傳戒講《梵網經》就是用《直解》做講義。他的對象是給戒子們所說的,因此他必須要簡單、要扼要、要詳細、要明白,使一般的戒子在五十叄天當中,能夠體會到菩薩心地,建立菩薩心地,培養菩薩心地

  這部經的分量不多,諸位現在看到這個本子,上卷是講菩薩心地,下卷是講修行方法,就是戒本。它的東西不多,但是涵蓋了整個的佛法昨天我們講《華嚴經》提到這部經,它與《華嚴》,與《法華》,與《彌陀經疏鈔演義》完全是貫通的。《華嚴經》卷數多,分量大,解說詳盡,但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與本經「心地品」,實在講無二無別,可以說「心地品」就是整個《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乃是「心地品」的擴展,內容真是無二無別。由此可知,這一品經的重要。

  今天第一次跟諸位在一起研究,我們依照寂大師註解,先看本經的題目,「釋經題目」。經名五個字佛說梵網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能夠明瞭世尊說法的義趣、宗旨,向下我們逐字來研究。從題目裡面我們明瞭,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看到大梵天王王宮裡面的羅網,這個「網」就是羅網。羅網在本省我還沒有見過,大陸上從前的寺院、皇宮裡面都有。可是我在大陸上那時候年歲很小,沒留意。前些年到日本去訪問看到了,日本在現在像京都有許多大的寺院裡面,你去看有羅網,多半是以銅絲編織的。因為這個宮殿的樑柱,雕樑畫棟,那是非常高水準的藝術品。用這個網保護著它,最重要的是鳥雀去做窩,會把藝術品損壞,所以就用羅網來保護,像紗罩一樣來保護它。這個羅網非常之考究,在羅網當中往往繫的有珠子,有明珠,有許多的裝飾品,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梵天王宮殿裡面的羅網,當然比我們人間更要殊勝。它所繫的那個珠子,珠珠放光,光光互映。佛一看到這個境界,就聯想到十法界依正庄嚴就像羅網一樣,所以就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得很多,義趣非常之多,向下我們能夠說到,講義裡面都有,用這個來比喻心地法門

  十法界,上至佛菩薩下至惡道眾生就像梵網的孔目一樣。孔目雖然有別,但是它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心地心地有覺有迷,覺了是四聖法界,迷了是六凡法界。不管是迷與悟,總而言之,是一個心地而已。心地所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叫做戒,戒就是規律生活。不但在我們個人或者是團體生活方式,乃至整個宇宙的運行莫不皆有規則。這是我們今天許多科學家觀察宇宙,看到許多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都有一定的軌道,一定的軌則,有條不紊。在佛法裡面講都是屬於戒律戒律是規則。這個戒律心地戒律,所以《梵網經》是心地戒品。

  經題五個字。「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像我們講《彌陀經》,《彌陀經》也是《佛說阿彌陀經》。大概冠上佛說,這個意義比一般的經一定是更為重要。佛,我們道場常常講,所以這個意思在此地可以省略。簡單的說佛是覺悟的意思,它裡頭有叄個意義第一個自覺,第二個是覺他,第叄個是覺滿,自覺、覺他都圓滿。這叄種解釋是有來源的,自覺是對凡夫說的,凡夫不覺,不覺這就是迷,迷的現象就是煩惱,所以覺悟的人沒有煩惱,迷的人煩惱

  我們要問我自己到底是覺還是迷?你就問問你自己有沒有煩惱,如果有煩惱這是迷、是不覺。所以佛法常講斷煩惱,斷煩惱菩提就現前了。所謂「菩提」是印度話,中國意思就是覺悟覺悟就現前了。說到煩惱,這個煩惱有根本,我們過去也研究不少禪宗語錄,像《壇經》、《大珠和尚語錄》我們都很熟悉,禪家教給我們從根本修,凡是要能把根本找到,那成就就容易。根本,煩惱的根本是什麼?是我見。我們讀唯識唯識講第七識,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就是根本,煩惱的根本。四個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我見」,佛教裡還有一個名詞叫「我執」,實在講我執,人我執、法我執我執包括四大煩惱我見我愛、我慢包括這些,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見。因為有我見我見作用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貪瞋痴慢,造作一切的善惡業。既然造作有業,當然免不了輪迴善惡果報,造善業感叄善道的果報,造惡業感叄惡道的果報這是不能自覺

  而諸佛如來當初跟我們也一樣,他也是從凡夫發心修行證果的。釋迦牟尼佛如是,阿彌陀佛也不例外。我們看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從做國王的時候發心皈依發願修行,經歷很長很長的期限才修成功。我們在經論裡頭常看到叄大阿僧祇劫,叄大阿僧祇劫算不了什麼。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看阿彌陀佛(其他的佛不要看,這兩尊佛與我們比較接近)都是無量劫。《梵網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到我們這個世界他是怎麼修成的?他之所以能夠修成佛,就是以「本佛性戒」為因地心。佛常在經論裡教誡我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而這部經的特色,能說的佛是報身佛盧舍那佛,聽眾是誰?聽眾化身佛。這個道場實在是太庄嚴了,聽眾裡頭沒有別人,統統是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盧舍那佛講《梵網心地戒品》,聽眾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是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專號,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我們舉一個比喻,我們把佛比喻老師釋迦牟尼就好國文,教國文老師國文老師太多了。所以諸位不要一聽到千百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只有一個人,怎麼會變成那麼多人?如果你要想這個地方開一個大會,這個大會裡面在講學,聽眾都是國文老師國文老師太多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是通稱,通號。他的名字叫悉達多,悉達多才是他的名字。「釋迦」的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默清凈,所以他這個名號意義是既仁慈清凈這樣一個覺者在梵網會上千百億之多,接受盧舍那佛講「菩薩心地戒品」。

  我們講到覺他,這個覺他的意思是不同於二乘人。二乘人實在講他比較著重自己,不大注重別人,自己得清凈、得解脫就好了,別的人他不管。他有慈悲心慈悲心不廣大、不普遍,他是被動不是主動的。菩薩就不一樣,菩薩他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礎上,二乘人心不平等菩薩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想大乘,先修平等心,這是根本法。平等心裡面先修怨親平等,因為世人怨親是最不平等,要從這裡修,自己這一生才能成就。修平等心,平等心裡面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換句話,就是根本智。提到根本智我們都嚮往,有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從平等心裡面起來的,好比水,水在平靜的時候像一面鏡子,能夠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那個照就是根本智,水的平靜就是心地平等清凈。所以你的心不平等,你的根本智怎麼能現前?

  佛法裡面用念佛方法,用誦經的方法、背經的方法,你也在學。可是你學的是什麼?你是一個呆板的學法,你天天念佛,不能夠把心念到清凈平等;天天背書,不能把心背得清凈平等。那這個念、那個背都沒用處,不起作用。必須遇到不平等境界,心裡馬上起一句阿彌陀佛,境界平等了,它起作用了不平等,這個境極端不平等的時候,想到經裡去背一段經文,心清凈平等了,這才起作用。否則的話,念得再熟、背得再多,一點用都沒有,你的智慧不能現前,你的煩惱一天到晚在增長。修的是什麼?修口不修心,那就是古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用處的,重要的是修心。

  菩薩因為心平等,所以他的根本智顯露。根本智裡面最殊勝功德就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清凈心裡面本來具足德行,不是有發心去做的,不是的,本來就如此。他不但在佛界裡面服務於大眾他還能在魔界裡面去利益他們,我們是有佛有魔不平等,他心裡頭佛魔是一樣的、是平等的。這跟《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入一真法界」,法界在他眼睛裡頭唯有一真,我們凡夫看到有佛有魔,他看唯一真法界,他沒有分別。這就是覺他,不同於二乘人;講覺滿,不同於菩薩菩薩雖然覺不圓滿,佛的覺悟圓滿了,菩薩眾生,由於他自己位次高下,斷證的淺深不同,所以自行化他都還沒有圓滿尤其是發心菩薩,更應當認清自己,認清環境

  菩薩的修學跟二乘人大大的不相同,二乘人的修學他完全是著重在自己,菩薩的修學就是初發心菩薩他是自他完全是平等的,這是菩薩心。一開始就是自他平等,所以他跟二乘人決定不一樣。我們在一般斷證位次上來說,像阿羅漢,四果羅漢境界相當於圓教第七信的菩薩,但是諸位要曉得,那隻講斷證,其他的阿羅漢比七信的菩薩差太遠了,不能比。給他兩個在一起,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七信菩薩也斷見思煩惱,這個他是平等的。如果講心地清凈光明慈悲,那阿羅漢有一樣能比得上菩薩。不但阿羅漢不上七信菩薩,初信的菩薩他也不上。為什麼?初信菩薩雖然煩惱沒有斷,在斷煩惱上比不上阿羅漢,可是慈悲心阿羅漢不上他,平等阿羅漢不上他。阿羅漢自私自利,初信的菩薩他就顧慮大眾,能夠處處替別人想,事事替別人想,能夠捨己為人,服務大眾這是小乘人沒有辦法跟他相比的。所以四果羅漢見到一個初發心菩薩,他要尊重,道理在此地。他是聖人他不嫉妒,他尊重,他知道你的心量比他大,無論在什麼場合他要煺後、要讓你,所以菩薩行、菩薩的心,在十法界裡面的確是不可思議,無比的尊重。

  菩薩心是什麼樣子?本經就要告訴你什麼叫菩薩心。上卷講菩薩心,下卷講菩薩行,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下卷戒本是講菩薩行,上卷是講菩薩心。所以我們對於菩薩的心不了解,那行就談不上,所以這個經尤其講戒本是非菩薩心地不可。佛這是圓滿了,自覺覺他都圓滿了,九法界眾生對他尊重為「天中天,聖中聖」,所以他是究竟覺。菩薩叫分證覺,就是部分的覺,沒有圓滿,佛是圓滿的覺,我們稱佛、稱如來,這個意思就是說叄覺圓滿這個地方的佛,我們經品上的佛,是娑婆世界說法教主,這個教主是報身教主盧舍那佛。

  第二我們講「說」,這一個字跟《彌陀經》裡面那個「佛說的說一樣的意思。所以說「悅所懷」。第一個他自己證得這個境界你想想他多歡喜說是悅,喜悅,自己證得了,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你今天念佛如果念到一心不亂,你喜不喜歡?念到一心不亂怎麼樣?生死了了,叄界超越了,隨時可以往生,沒有生死生死自在。住在這世間,如果有緣多住幾年,沒有緣少住幾年什麼叫緣?大家都喜歡學,都很認真的學,多住幾年幫助大家。什麼叫沒有緣?大家不認真,都在那裡敷衍,在那裡因循苟且,這是不必要,就走了他自己沒有生死,自己沒有壽命,他的生死壽命是看大家,大家需要他,真正需要他,好,多住幾天幫你忙;不需要了,不需要走了。為什麼?還有他方世界別人需要,因緣在一處,世界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過去都曾經住過,都曾經跟他們接觸過,所以無量無邊的因緣你怎麼歡喜?如果有很多人願意修學,誠心誠意來請教你他說,這個說是高興,所以「說」這一個字就表示著法喜充滿。自己成就又能夠利益眾生,為大眾做增上緣,所以這個「說」不是一般勉強的說,不是為功利而說,是無條件發自於內心喜悅,來說這個究竟了義的法門

  我們要是拿梵網菩薩心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行來念佛求生凈土,真是這樣修學法,我可以保證諸位在一生當中,決定能夠證到理一心上品上生,生實報庄嚴土,還有什麼疑問!有這一品經,《華嚴經》前面的五十九卷經文,我們真可以省掉,那個經太長。因為五十九卷所講的就是說的《梵網經》上下兩卷,我們以這個心、以這個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善財童子五十叄參。所以《四十華嚴》是我們的一個樣子,什麼樣子?生活樣子,這樣結歸在凈土當然是上品上生,這是行真正的法喜充滿。

  這兩個字合起來看「佛說」。佛經五種人說,佛在經裡告訴我們,所以佛經不一定全是佛說的。有佛說的,有菩薩說的,還有天人說的,還有仙人說的,還有變化人說的。但是這五種人除佛之外,菩薩以下乃至化人所說的,必須要經過佛的印可,就是同意。佛的印可不像我們,說了之後點個頭很好,我贊成,佛不說話,佛默然就是同意。你講了,講了不說話就是同意,因為你講得不對,他馬上要提出糾正,他一句話不說就是同意,所以默然就是同意,默認。這就等於是佛說的。

  說到佛我們曉得佛有叄身,法身、報身、化身,叄身佛都能說法,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六祖壇經》裡面也看到。《六祖壇經跟我們講一體叄身佛,這個地方的佛是「依法身根本智起後得智,現報身為說法主」,就是盧舍那佛,法身是無說而無所不說,法身遍一切處。「說」這一個字不一定是口說,表示也叫說,可是必得根性大力人,他見色聞聲他就覺悟了,愚昧的人給他講,講了也聽不懂那是根性愚昧。剛才說過,這一聽眾是千百億釋迦聽眾,可是盧舍那佛勉勵與會的千百億釋迦佛,希望他們輾轉在每一個世界去做說法主,把這個菩薩心地法門普遍的宣揚,說給一切大眾聽,就是六凡天人釋迦聽眾。實在說,這個法門真是隨時隨地,隨一切眾生的根性,諸佛如來無時不說,無處不說,實在是我們自己煩惱業習太重了,不能覺察。

  再說十方叄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教,就是一個梵網法門諸佛菩薩的行持,或者我們講他的生活方式,他生活所表現的,把它整個歸納就是五十八戒。五十八戒就是全部的諸佛菩薩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行為;我們今天講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不出這五十八條戒的範圍。所以這個戒條,每一戒條裡面都是無量無邊,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出不了《梵網》的綱領。梵網好像是總綱,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好像是細目。由此可知,這部經在佛法裡,的的確確是屬於大總持法門。所以佛佛承傳,佛佛授受。《梵網經》乃是叄身佛同說,法身、報身、化身。還有重要的一層就是表法,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如果不懂得表法,你就沒有辦法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像我們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一定要曉得表法,就是它代表的什麼?

  「網」,剛才說過是大梵天羅網,這個羅網的名字叫「因陀羅網」。因陀羅梵語,翻成中國叫天珠,天赤珠。赤是紅色的,珠是寶珠,這個寶珠它是繫在網上的。經裡面告訴我這個網有千重,光光互映,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世間的羅網,能夠看到叄重的已經就不多了,大概最多就是叄重,通常我們在日本看就是一重。珠子多,珠子都有光,都像鏡子一樣它能夠照,這個珠照那個珠,那個珠照那個珠,你想想看這多美,所以光光互攝。佛看到這個情形,忽然想到這個比喻比喻法門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門、所講的法門理事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像這個珠與珠,光光互攝一樣。我們有個類似的,就好像我們現在這講堂,我們燈很多,每一盞燈放光,光光互攝,彼此互相照映,個個不相妨礙。不會說這個燈光妨礙那個燈光,不會的,是圓融而沒有障礙的。這就顯示出法界相確實如此。

  無量的網孔比喻無量的世界比喻無量眾生心,比喻佛無量的法門比喻菩薩差別階級,比喻諸佛所受用的境界。所以這個比喻裡面的含義是無量無邊,而與《華嚴經》的經題有同樣的義趣。《華嚴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是講雜花庄嚴。好像一個花園一樣,這個花園是一切的花,一切的品種應有盡有,美不勝收。他是用花庄嚴比喻一切法,比喻一切世界比喻一切眾生心;此地佛是用梵網做比喻。雖然用的比喻東西不一樣,一個是用花,一個是用梵網,可是裡面的內容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你也就能夠體會得到,《華嚴經》是《大梵網經》,《梵網經》是《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境界只有詳略不同,不能講哪個說得多,哪個說得少,不行,不能那個講法都是說得圓滿;一個是詳細說,一個是簡單的說。《華嚴經》所多一個就是多一個入法界,就是多最後這一品,最後一品那是完全講菩薩心地菩薩的心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四十華嚴》,就是入法界品。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第二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2

  上一次我們將經題介紹到「釋經題目」,這段我們還沒講完說到「梵網」是世尊在大梵天見到大梵天王的羅網,引發他說法的機緣也可說是引發他說法的興趣,用這個來比喻無量的法門

  註解本子今天我們帶來了,有同修們想發心把它印出來,這也是一樁好事情。在我道場來說也有必要,因為這部經(就是這部註解)我們決定長年的來講,一遍講完之後從頭再講,周而復始我們這樣講下去。來道場聽這個機緣當然是特別的殊勝。我們道場裡面的錄影,這個錄影帶將來看看,如果我們有這個力量就保留,沒有這個力量就不必保留。因為道場裡面講得詳細,時間長,而我們流通到國外的影帶要算時間的,所以就不能夠細講。像我們道場以往講《六祖壇經》,我們講了九十多次,這在外面是不可能的事情,九十多次,一天講一次要講叄個月。所以我們在外面講經的進度都不超過一個月,流通在外面的錄影帶一部經總是二十個帶子左右。所以要把它濃縮,不能夠詳細講。

  《梵網經》以及《華嚴經》甚至於《彌陀經疏鈔》以後我們專門來錄影,錄流通到國外的,那個講法統統要濃縮,濃縮一半還不止。所以這《華嚴經》我們預定是二百個帶子,二百個帶子就是四百個小時,而《華嚴經》講到今天已經超過一千七百小時,全部經講下來大概要二千七百小時。諸位想想這么長的帶子人家看到都害怕,所以一定要濃縮,就是整部的《華嚴經》不能超過叄百個帶子。所以說在道場裡面這因緣是特別的殊勝,是不可多得的。我們道場講經一定是細講,不受時間的限制,希望我們同修們當下就能夠得利益,以這個為目標,錄影是便利不能到道場來的同修們。

  在七種立題裡面,這部經完全是比喻,經裡面講「世界法門,正攝眾生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知,世界眾生心法簡直就是分不開的。能夠把這叄樣東西圓融就叫菩薩,這叄樣東西要是各個都獨立就叫凡夫。其實這叄樣東西本來就是圓融的,而是迷惑顛倒的凡夫在這境界裡面把它各別的分開,就是分別執著毛病就犯在這裡,就犯在分別執著;離開了分別執著這是一個圓融境界,所謂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梵網經》稱之為大乘心地,與《華嚴》、《圓覺》、《彌陀經》完全是一樁事情,而戒品的作用就是講修學的方法

  由此可知,這「五十八戒」每一條裡面所包括的範圍都是無量無邊。你要只單單認為那是一個戒條,不但你不曉得這個戒條意義你也無從受持,因為每一條戒的精神作用都是虛空法界的。因為與菩薩心地相應,以菩薩心地受持戒條,「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這個戒條,這個戒法、戒相、戒行怎麼不盡虛空法界?所以才說一受菩薩戒即登佛位,這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世尊用這個來比梵網,實在講,梵網如何能夠比得上一真法界。但是梵網就好像縮小的形相一樣,希望大家從梵網這個地方能夠聯想,所謂是舉一反叄,聞一知十,從這個地方覺悟。像《金剛經》裡面所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也是個比喻叫你從夢的這個境界裡面聯想推展到十法界依正庄嚴,類似這個現象,從這個地方覺悟這是世尊說法的用意。

  因此我們把它推廣,無論是「大小橫豎網孔」,比喻「無量寬窄仰覆世界」,這是華嚴經》裡所說世界無量無邊。我們在《華嚴經‧華藏世界品》裡面可以看到。「華藏世界品」裡面所講的這個世界比我們今天天文學上所發現的還要廣大。我們今天天文學用無線電電波、望遠鏡所觀測的宇宙要比華藏世界,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但是現在科學家承認,科學的發展沒有止境,說不定五十年之後,一百年之後會把今天這個領域擴大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誰都不敢講。

  佛不是一個預言家,不是憑空去推想的,佛的境界現量境界,所以他證得五眼圓明,盡虛空法界是他親自見到的,不是推想的。親自見到現量境界絕對真實,所以科學的發展對於佛學是非常有力的,因為證實佛所講的話句句真實,破除我們許多的疑惑,建立信心其他的宗教科學科學一發達,宗教就起了許多問號。譬如今天有人打問號,上帝究竟存在不存在?究竟有沒有?天堂在什麼地方?疑問重重,可是它對佛教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無量無邊的世界從哪裡來的?這也是現在許許多多的科學家哲學在那裡探討的。這個事實真相試問問他能不能夠得到?當然我們不能武斷的說他不能得到,也不能夠說他可以得到,塬因在哪裡?佛跟我說得清清楚楚,離心意就可以證得那就變成現量境界;如果以心意識去探索它,那是決定得不到的。「心」是集起的意思,「意」是思量的意思,「識」是分別的意思;換句話說,用分別、思量這是達不到的,離開了分別執著這個境界就會現前。所以說這個境界是從清凈心裡面自自然然起觀照作用而照見的,不是分別見是觀照見,是照見。由此可知,佛法裡面不管說多少法門,我們通常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總而言之,那些法門都是求得一個清凈心。

  法門方法、是手段目的就是一心不亂,或者說是禪定,說清凈心都可以,都是一樣的事情。一心現前,它就作用。這個作用就是照見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都見到了,所以這一切法是眾生心行所成的。這個意思很深很深,雖然極深,不是我們體會不到的,如果我們真正一點都不能夠體會到,這個事情就難以相信,也能夠體會到少許。譬如說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今天這個世界大家曉得處處都是公害,誰造成的?還不是我們這些眾生心裡天天在想,想一些科學的把戲,製造這些東西。這個製造就是行為,在那裡想像是心行,製造出這么些東西出來產生許多副作用給我們帶來整個的災難,這不是自己心行變現的嗎?把整個自然界的秩序都破壞、環境污染。

  那些科學家天天在動腦筋,天天在想,那個想裡頭無中生有在那裡想。想什麼?科技求進步,求更為精密,天天在想,想了之後再實驗製造,這是講大的,我們能夠體會到整個自然生態,確實今天這個環境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小而言之,我們一個人的身體,要是多想善的,多想清凈的,身體健康愉快;要是多想惡,多想一些不善的,你人即使不生病,你的情緒也低落也消沈,感覺到身心安穩這是講個人。我們今天所講的個人的幸福、個人的快樂,是你自己心行造成的;一個家庭、一個團體,就是你這一個家庭團體分子心行造成的,是興旺還是要衰敗就看這心行。像這些地方我們體會到一些,但是我們不曉得盡虛空法界依正庄嚴是大家心行造成的,我們沒有想到這一層。佛給我們這么一點破,我們從這最基礎地方想起有道理,有道理

  大家造成的,在佛法裡講共業所感。可是共業裡面還有別業,如果共業裡頭沒有別業,我們受別人的連累那簡直是無可奈何。共業裡面有別業,我們一樣還得自在,所以佛示現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他還是佛,他沒有受我們的連累;菩薩在今天這個世界裡頭,到我們這個地方來隨類化身、來教化眾生他還菩薩,他也沒有受我們的牽累。縱然是爆發第叄次世界大戰、核子戰爭菩薩也不會遭難、不會受累,這是什麼?這是說共業裡面有別業。共業與別業將來在經論裡面還有詳細的討論。過去我們在《楞嚴》裡面講過很多次。

  佛給我們講的大乘小乘種種的法門,這裡面許許多多差別的階級,像小乘有四果四向,大乘有五十一個階級。到中國來之後,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將一切經論分科判教,將一代佛法把它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這是天台智者大師為我們分的。賢首國師則分為五教,小、始、終、頓、圓,分為五教。但是分法雖然不一樣,內容還是一樣的,就是開合不相同。這些教法、這些階級從哪裡產生的?其實沒有這回事情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眾生心所謂是染凈不相同而分的,除此之外決定平等

  佛法平等,有五十二個階級不平等,有四教也不平等,其實佛法平等的,不平等是你心地的染凈不平等。講染凈都是虛妄不是真實的,你的真心決定平等。譬如,我們在六根講六根的根性平等的,眾生與佛無二無別,一點差別都沒有。所以從本性上來說理即佛,一點都不假,我們的見性與佛的見性沒有兩樣,我們的聞性與十方諸佛的聞性也沒有兩樣。所不同的佛就是直接用見性見一切事,照見,用聞性聞一切音聲;而我們是從見性裡面變現出八識來見,從聞性裡頭變現出八識來聞,麻煩在這地方,但是所變的那個八識虛妄的。

  八識心法心法是有為法,《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八識虛妄的。這就說明真性是一切有情眾生完全一樣的,包括佛,生佛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他變現出八識之後。而這個識心裡頭染凈的程度不一樣,他染得少的我們就叫他地位高,染得多的我們就叫他地位低,其實他是平等的。生佛平等平等,絕對是平等的。平等裡面他有智愚、迷悟有這差別的相在,所以佛才給我們說種種教門、種種階級。

  諸位必須要建立一個正確概念,就是這些種種教門、種種階級統統是平等的,不像世間世間裡它不平等,教門跟階級不平等佛法平等的。我們對佛法常常產生一種誤會,一看到這些就是用一種差別的心,用一種不平等的心、執著心來看待,因此,佛法雖然是擺在我面前,我們也不得其門而入。塬因就是我有一錯誤概念有一錯誤執著而不知道這一切法是平等的。所以我們對佛很恭敬,對菩薩恭敬又差一等,對羅漢又差一等了,完全建立在一不平等境界裡面,怎麼能得其門而入?

  昨天我們在《華嚴經》喜目神裡面所看到的,你看經文裡面開示多明白、多清楚。「親近善友,承事諸佛」,我們一看諸佛一定是十方已經成就的佛,你就不曉得六即佛,那個「諸」的意思不是講十方叄世已經成的佛,不是說現在佛,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統統包括在裡面。理即佛那根本就是凡夫,不學佛凡夫,理即佛。不學佛凡夫他也是佛,我們要承事。承事就是服務、伺候,我們想想誰願意干?誰願意無條件的給大眾服務?口口聲聲想學佛,心裡也想學佛,但是就不肯干,不但你沒有行到,你見都見不到,就是解都沒有理解得到。佛是大慈大悲,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經文不清楚你看註解

  這個註子不是現代人註的。我們講的《華嚴經》是清涼國師註的。我們今天講《梵網經》,《梵網經》根本的註解智者大師註的。今天我們用的《直解》是明朝寂光法師,寂光法師他講的這個還是用智者大師的註子做底子,我們採取他的。他就是深入淺出,我們初學的人容易理解,不是現代人講的。一千年前這些大德就這樣的發揮,當然決不是他自己意思,而是祖祖相傳。這些祖師大德各個都有師承的,這個師承是從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我們才能得到經教的正意,就是絕定正確的意思。

  這四教或者說五教階級的差別,諸位必須要明瞭這在教學方法上一種善巧方便,是為了教學方便起見而設立的。到你心地清凈極了,這些方便法就不用了。這個不用是什麼?是對自己不用,可是你教學的時候還要用,為什麼?因為大眾心理不像你那麼清凈。換句話說,真正覺的人不用,迷的人才用。我們要問覺到什麼程度?跟諸位說覺到圓初住就不用了,圓初住是正覺;如果他還要用,他的境界就沒法子提升,所以從此以後叫無功用道。任運的修學無功用道,純熟自然,不加一絲毫的勉強。

  這也好比學校裡頭教學一樣。小學、中學這兒童還沒有成年,老師對待這些學生必須加以重重的約束來管制他,到大學研究所他成年了,所以老師對他開放,只指點不加以任何約束。我們修行也是如此,佛門你沒開悟之前,就是沒有見性之前,要以重重戒條來約束你、來管教你,不依規矩不成方圓,見了性之後就不需要管束了。雖不需管束,你的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自自然然合戒律,記錄下來就是戒律,而你自己感覺得是戒律,別人要把你記錄下來給那個迷人看都是戒律,就這么回事情

  所以《梵網經》裡面這五十八戒就這么回事情,迷了人看到是戒條覺悟的人是他自己的生活行持。換句話說,一切戒律就是覺者的心行,自自然然的心行。我們在迷位當中來學習,把我們種種錯誤的心行依照覺者的心行來修正、來改變,這就叫持戒。因為有這許多差別,在方便設施裡面也給他定一些名稱,那就是四聖六凡,再細說就是菩薩種種的名目,這些都是因緣所生之法。

  因緣所生法當然是沒有自性的,沒有實體,而是由眾生不了自性,就是沒有覺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會有這么多現象出來。好像我們作夢,夢是什麼?夢是心,自心不熟自性才變現出夢境,所以心地清凈的人夢就少。如果我們自己考驗自己的功夫,從這上可以看得出來,夢愈少你的心清凈,夢愈多天天晚上作夢,這心不清凈;如果天天晚上都做惡夢,那心就更不清凈。像這些我想諸位同修好好的去反省反省,能夠覺察得到。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常做惡夢學佛的前七年還有惡夢,逐漸逐漸減少,到現在雖然有夢,就是十多年來沒有惡夢。從這個地方就曉得自己的心逐漸逐漸凈化了,那個夢也少了,不會天天做了。這些地方都能夠勘驗自己功夫。到無夢那就得念佛叄昧了,跟諸位說就得事一心不亂。在功夫成片的時候還會作夢,偶爾有夢不是天天作夢,天天作夢功夫沒有成片一個月有個叄、五次這就相當不錯了。這些地方都是勘驗自己的功夫,提高自己的警覺,我們自己是在什麼境界裡面,不必問別人,問自己,要問自己。

  佛在此地用「梵網」做比喻,比得很好,盡虛空法界依正庄嚴,這個比喻把它盡了。假使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一聽他就能夠悟入,一聽他就能夠稟承「金剛光明寶戒」;換句話說,他的性德就現前,智慧就現前,就能夠破除見思煩惱,甚至於塵沙無明,我們所謂一聞千悟。事實上有沒有這樣的人?我們讀《壇經》六祖就是這樣的人。他聽一個人在那裡念《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是聽到這個地方,當然前面聽得很多,聽到這個地方他就豁然大悟。由此可證,確實有這樣的人。他智慧開了,性德現前,就能夠斷煩惱智慧。所以他到黃梅見五祖,初見五祖的時候就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不煩惱不像我們現在一到晚心中常生煩惱,他常生智慧。常生智慧是他心常清凈清凈心接觸外面境界所生的是智慧染污的心接觸外面境界的是煩惱

  由此可知,佛法的總綱領、大主義,不但是教我們,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教化的對象。教學的目的有一個,就是清凈心。我們在《圓覺經》裡面看到的,《圓覺經》一開端就講「本起清凈心地」,本起清凈心地就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圓覺》上面講的本起清凈心地,也叫做真心真心裡面沒有虛妄境界。一旦要悟入,真正講悟入了,入得愈深愈好。佛的一切教門、一切戒法無量的權巧方便,這時候在你心中全部都空寂了,像禪家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這是什麼境界?這就是所謂自受用的報身現前,就是你證得報身了。

  證得報身,報身是怎麼事情?報身是法身裡面智慧的顯露。可見得法、報、應身是可以證得的,這個境界念佛人來說是屬於理一心不亂,不是我們做不到的。可是諸位如果要想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分證即佛。昨天我用比喻跟諸位說過,你要是真正想在一生當中達到這個境界,古人所謂是「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這個標準是愈高愈好。我們標準列在理一心不亂,如果實在得不到還可以得個事一心;如果我們標準只定在下品下生就好這是毫無把握。下品下生的目標達不到你還是墮落。所以標準一定要提升,而且要下定決心,要勇勐精進。可是第一個關口這是最難突破的,那就平等心,第一個關口。我們在一境界裡總是看到不平,給諸位說就不得其門而入。這個境界不能突破,只有帶業往生

  帶業往生裡面修得再好也是中下品,而且帶業,經論、祖師大德開示裡面說得很多,所謂只帶舊業不帶新業。什麼叫新、舊,舊是種子習氣,什麼是新業?新業是現行。換句話說,不帶現行。這些話怕諸位聽得不清楚、不明白,我再跟諸位用另外一句話來說明,那就忍辱我能忍就不帶現行,不能忍就發作了,發作了就是現行。我看到這個不平,心裡頭實在不平,但是在外表我表現的還是平等的,這叫什麼?帶種習不帶現行。換句話說,忍辱功夫不到家不能帶往生。得事一心沒有忍辱了,事一心不要忍,心平等,沒有忍,還有忍就是在事一心之前,功夫成熟成熟時沒有忍;我還有忍,這是凡夫不是聖人。得事一心,事一心是見思煩惱斷了,他忍什麼,他不需要忍了,他沒有忍。所以我們凡事要忍讓,忍讓是帶業往生條件,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是我常常跟大家所說的,我們過去世中生生世世念佛親近無量無邊的如來菩薩,都沒有能夠往生得了,就是我們連忍辱這個功夫都沒有,所以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昨天我們看到諸菩薩講到相續次第。我們有相續生生世世修行,這不是相續嗎?但是從來就沒有踏上一個階級,沒有次第,那就忍辱沒有。佛在《金剛經》裡面一再勸勉我們,布施放下,接著就忍辱,這不忍行嗎?功夫不到家,不忍煩惱就起現行,這一起現行怎麼樣?就隨業流轉,必然輪迴六道吃虧的是誰?是自己不是別人。念念要責備自己不要責備境界,為什麼?外緣是中立的,沒有善惡你說這個人是個惡人,恨透了他,也有喜歡他。如果他真正是個惡的標準,全天下的人見到他都恨他才對、都討厭他才對,為什麼還有人喜歡他?可見得外面沒有標準標準從哪裡建立?是從自己心裡面建立的,實在講是自己心所法當中建立的,還不是八心王當中建立的,是與心王相應的心所建立的。假中又假,心王已經是假,心所更是假的,是從它那裡建立。所以學佛的人教你心意識,連心意都要離,那心所當然更不能起作用你的心才能得清凈

  所以我們自己在一生當中不是不可能證得叄身的,就跟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開示一樣「一體叄身佛」,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證得。能大師自己證得,所以他有堅定的信心來勸勉我們,他能證得我們為什麼不能證得。實際上講佛能證得的我們都能證得祖師能夠證得我們更能證得,能不能證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這些理論、方法境界在這些大經大論裡面,我們選擇這叄部經可以說完全包括了。不但完全包括,說得非常的詳盡。所期望的就是我們真正能夠回頭,佛法裡頭常講回頭是岸,從哪裡回來?從迷裡頭回來,回歸於覺,覺岸;從邪知見裡頭回過頭來,回到正知見之岸;從染污裡面回頭,回到清凈岸,回頭是岸。肯回頭才知道佛說《梵網》、說《華嚴》、說《彌陀經》都是人到究竟覺位,真能回頭,回因向果,才是真正持梵網戒而圓成佛道。

  所謂是因圓果滿,佛法當中常說因裡面有果,果裡面有因,換句話說,因與果也是分不開的。所以這個經一展開佛菩薩都坐在蓮花裡面,蓮花是表法的,就是因果同時,表這個意思。因為蓮花一開蓮子就在當中,不像其他的花它是先開花後結果,蓮是因果同時,所以佛用它做比喻。你一發心這就是因,一發菩提心就是因,一發心成佛。這初初一發心名字即佛,認真的修行,觀行即佛;觀行是修行。所以一發心成佛道,因果同時。跟蓮花一樣,所以叫坐蓮花胎,不管你坐哪個地方都叫坐蓮花胎,你行住坐卧不離這個因果;換句話說,行住坐卧都在蓮花之中,取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修學一定要明理,要懂得這個理論,要曉得這個戒條。每一條戒所謂是戒體、戒相、戒行,這一條戒的殊勝功德作用統統明瞭,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華嚴經》的五十叄參。在一境界裡面歷事鍊心,成就自己心地清凈光明,我們的戒光就圓滿,這才能契入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就是證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庄嚴土,這是這部經的殊勝功德諸佛菩薩他們所修所行不離這個塬則,不出這個範圍,所以我們得到了梵網,就得到了一切。不要再叄心二意見異思遷,最怕的是這個,最忌諱的也是這一點,為什麼?要是涉獵多了你的心又分散了,換句話說,你要求得心地清凈不容易,被其他的法門染污了。

  一個法門能夠叫你心得清凈兩個法門就會叫你染污,為什麼?你心有分別,你有比較,你還高下,完全用的是意識心。假如你要是捨識用根,行!你涉獵叄藏十二部都行,都是清凈的,你要用心意識去分別叄藏十二部那就糟透了。用心意識只能選一門,捨識用根可以博學多聞,為什麼?它不礙清凈心,所以古德教學提倡一門深入,道理在此地。這一點諸位要曉得,善財童子博學多聞他是清凈心之後,他在文殊菩薩初會裡面得到了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心不亂,是理一心不亂,所以他有資格,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資格。沒有資格就守定一門,而守定的這一門,我在此地鄭重的勉勵諸位同修,我們今天選的叄部經,《彌陀經》、《四十華嚴》跟《梵網經》。這叄部經以什麼為主體?以《梵網》為主體,前面這心地是根本、是理論,下一戒律方法,有理論、有方法,《普賢行願品》是境界,《彌陀經》是歸宿,這夠了!還用得著其餘的嗎?所以這部經的啟請具足無量功德

  我們把這個經本,這個經本也是很珍貴的孤本,不容易找到。你們哪一個人把那經本拿過來。這個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間所印的,距離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民國十二年,宣統叄年,光緒叄十四年這是同治年間本,一共四本。這個本子字很大,我們這次想翻印,但是這個本子如果拿去一翻印,這本子就等於廢了,因為紙很脆。所以我必須先把它裱起來,像我們裱畫一樣,每一張裱起來,裱好了之後拿去印,這個書才能夠保全。裱好之後我們也無需要裝訂,作為什麼?將來諸位要是發心印的時候,我們這個底本就借給你用,裱好之後能夠保存很久。這已經保存一百年了,裱好之後至少還可以保存五百年,留給後人。我們也想印六十四開的小本子,跟這次印的《彌陀經疏鈔》一樣大的本子本子一樣大,大家攜帶方便。這是理論、方法,因為這個少,《梵網經》不多。

  佛門裡面受了菩薩戒的,諸位都曉得半月誦戒,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是希望每個星期都能夠把《梵網經》,《梵網經》上下卷不多,這兩卷不多,你在這一個星期當中念一遍再到這兒來聽一次。經的內容熟透了才能修行,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才提得起觀照的功夫你要是不熟悉、不明白,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怎麼不迷?這當然迷惑顛倒!這是佛在《觀經》裡面一再提倡的讀誦大乘。對著本子是讀,離開本子背誦這就是要熟。熟的時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都能夠提得起觀照功夫,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他的功夫才能上軌道;換句話說,他才用得上功。

  觀行即不簡單,所以現在大多數都落在名字即中。名字即不行,名字即中不能往生,就是帶業往生都做不到,下品下生都做不到,觀行功夫起碼你要懂得這個道理。由觀行到相似,相似是事一心不亂,分證是理一心不亂,才能把我們自己的功夫把我自己的境界真正的向上提升,在一成就證得一體叄身,從此之後超越六道輪迴。如果再來你是菩薩身分乘願而來的,不是業力輪迴的,你到這個地方來是行大慈悲普度眾生而來的,那情形不一樣。

  「經」,這個字我們就省掉,因為我們常常講貫攝常法,所以到這個地方我們算是把第一個段落介紹完了。第二個段落「釋譯經人」,這個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我們也把它免了。下一次我們就從解釋品題、明分科義跟諸位介紹這兩段,再下一次我們就講到經文

  (第叄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3

  請看本經的品題。經題給諸位介紹過了這部經翻譯到中國來只有一品,這一品當然也是這部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菩薩心地品」。菩薩梵語音譯過來的,而且還是省略的音譯,因為中國人總是喜歡簡單,所以將菩提薩埵就翻作菩薩,把後面的尾音統統略去了。這個字意義在古譯翻作「大道眾生」,玄奘大師印度回來之後所翻的經我們叫它作新譯,他翻菩薩這個意思稱之為「覺有情」,就是覺悟有情眾生古今兩種譯法都非常好,如果不是大道心,他不覺悟覺悟的人必定是發大道心。

  古印度的人喜歡繁瑣,所以我們讀佛經往往看有一個意思重重復復說很多遍,不厭其煩的詳加闡釋。跟我中國的人心情恰恰相反,中國喜歡是愈簡單愈好,人家是十句話能說清楚,你要句話就能說清楚了,那你就比別人高明。所以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文章言語它的標準是簡要詳明,做到這四個字那就是第一流的文章簡單扼要又詳細明白,要做到這樣才是文章言語也是如此,要能達到簡要詳明這是第一等的口才,不像現在啰啰嗦嗦。

  因此經典翻到中國實在跟印度塬文相去就甚多,特別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本經就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他的翻譯完全是用意譯,而不是直譯。在文字上是極力要提升到我們中國所要求的簡要詳明的標準。所以羅什大師譯的經我們很喜歡讀,就跟讀中國文章一樣,一點都不啰嗦。玄奘大師是個了不起的人,他翻的經論很多,可是我們除了《心經》之外,幾乎都沒有人讀玄奘大師譯本那就是他的譯法是直譯的,就是照著塬文翻譯過來;換句話說,文法格局脫離不了梵文,同時也有梵文一樣的繁瑣。諸位要是讀《大般若經》你就能夠看到,《大般若經》六百卷,玄奘大師所譯的。

  「菩薩」,我們必須要明瞭它真實含義,而現在一人對這個含義不明瞭,所以一說到菩薩就想到泥塑木雕神像。像一般民間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鬼神也是菩薩,凡是泥塑木雕的都叫菩薩這是大錯特錯!鬼神菩薩相去甚遠,鬼神怎麼樣?他還是不覺,他是有情眾生他不覺悟,不覺悟凡夫城隍土地閻羅王,本省拜的媽祖、王爺公統統是凡夫,是餓鬼道的凡夫六道凡夫鬼道凡夫;他要不覺悟他不能稱菩薩他不菩提心不能稱菩薩,他要發菩提心可以稱作菩薩世間所拜的玉皇大帝那是天神天神還是六道之一。所以菩薩是單單指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

  我們自己發菩提心自己就是菩薩發心說起來容易,發不容易,真正講到發不容易。為什麼說發不容易?如果菩提心發起來了,那你平常的是什麼心?本經就要給你說菩薩心是什麼樣子的,菩薩心地菩薩存心跟我們確實不一樣,我們也像這樣的存心,那就菩薩。就大體上來說,菩薩是一個上求下化之人,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從大體上說、總綱領上說。上求佛道佛道是覺道;下化眾生這是運用大慈悲心,所以大慈大悲幫助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覺悟都能夠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菩薩的心行就是一個覺悟人的心行,我們講一個覺悟的人比說菩薩這個概念上更為清晰。就是在一切境緣上,境就是物質環境,緣是講的人環境,我們生活世間,脫離不了這兩大類的環境。在境緣兩大類的環境裡面不迷,覺而不迷,凈而不染,這就是菩薩。如果是迷惑、染污,起邪知邪見就叫凡夫菩薩凡夫正好是個對比,所以凡夫是人,菩薩也是人。一個是迷惑顛倒的人、心被境界所轉的人,叫凡夫;一個是明白人、覺悟的人不為境界所轉,這個人叫菩薩。所以這個定義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講到心地,當然本經最重要的是心地而不是講菩薩。但是這個心地菩薩心地是一個覺悟心地而不是一個迷惑顛倒的心地。心稱之為地,地是比喻。地能夠生長一切萬物,離開了地,一切萬物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生長的意思。最顯著的像植物,一定要依地生長。心,它有生長的意思,它有出生的意思,它裡面能夠出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今天所講才藝都是從而生的。從能生這個意思把它比喻作地。

  在佛法裡面心要像地一樣,它的功能就顯現了。雖然有心,可是這個心不能生智慧,不能生功德,這個心不能算地。因此菩薩裡面就有叄賢十地,你就曉得叄賢菩薩是修心,好像農家一樣先在那裡整地。我們要想糧食,先要開墾,開墾就是叄賢位。地完全開出來了,我們下種子了,那就叫登地了,地有用,我的地可以能夠生長五穀雜糧了,那就叫地。如果我們先不整地不去開墾,那個山地多得很不能用,必須要加以開墾。發菩提心就是發心開墾,一直到地能用了這個時候的心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登地了。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但是也不難理解。

  所以說到真正能夠度化眾生是地上菩薩,他這個心像大地一樣,能生智慧、能生功德、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在叄賢位的菩薩雖然講是度化眾生,實際上是度自己,為什麼?他是在整地,地上還不能出生什麼。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十住菩薩修直心,就是至誠心,十行位的菩薩修深心,十迴向菩薩大悲心,這些統統是開墾,在那裡整地,登了地這個地就有用處。這個道理要是不明白,我們的修學就沒有重點。譬如說你不知道這個道理,看到人家地上生產、出產那麼多東西你也去找一塊地馬上種植,結果種了怎麼樣?種了白費了心機,到最後是一無所獲,這個塬因是什麼?你沒有整地。由此可知,這個心地的重要,你要不明瞭你就沒有辦法修。

  在開墾它也有過程,譬如一塊山地,先要把山上這些雜草把它去掉,這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後再沙石除掉,再把土地給它耕鬆,然後再下肥料來培養,它有一程序,有先有後。我們要是開墾自己的心地,一樣也有程序,頭一個就是你這地上的雜草、雜樹這些廢棄物,第一個要去的是什麼?就是那個不平等的心。菩薩首先要修怨親平等這是頭一個要修的,這一要做不到,其他的都不必談了,什麼深心、大悲都不必談了,縱然有也是感情用事。為什麼?你完全是凡夫心不是菩薩心,你是迷惑顛倒的心不是覺悟的心。修行就是修心,它有次第、有程序,不能夠亂的。本經所用的方法,用什麼方法來修?方法是工具,我們今天開墾需要工具,沒有工具用兩隻手去,手也是工具,這個工具就是本經所提出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律那是工具,開拓心地的工具。這就是講戒的重要。

  昨天我們在華嚴會上也提到這個問題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開悟,第二個過程是證果。所以戒律在這兩個過程當中它的德用不一樣,沒有開悟以前就是要守戒條,你所持的叫做事戒。我們念佛講事一心、理一心,講事戒,一條一條的條文你要犯了就叫破戒、犯戒。悟了以後叫心戒,不是事,所以這個時候的持不是事相的持,是理持,境界比前面這個事持要高得太多!譬如,佛門裡講的比丘戒比丘尼戒,這是屬於事持不是理持,可以幫助你得定不能開慧。諸位要曉得這個能幫助你達到事一心不亂,沒有辦法得理一心。梵網菩薩戒是講理持不是事持,它的境界超越了小乘,超越了事一心,它能夠幫助你達到理一心不亂,幫助你破無明真性。如果我們要是不懂這個道理,把《梵網經》也用事持;換句話說,轉大乘小乘,迷理為事,把它降了一級,效果當然是大打折扣。這些都是在我們研究討論之前必須要明瞭的。

  但是大乘是建立在小乘基礎上,沒有小乘基礎法子修學大乘。換句話說,沒有事持的基礎決不能達到理持。所以我們今天來研究討論這部經,重點在了解菩薩心地目的是叫我們自己生起嚮往之心。我們要發心要學菩薩。可是要學菩薩要先平心地,要先平心地必須要著重在事持,才能夠一步一步的提升到這個境界。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地在本經有兩重意思。第一個是就教相來說,教相就是按照我們經本表面的意思來講,就是它所講的「叄十心十地」。諸位心只有一個,哪裡會有叄十個?這叄十是講位次,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每個階段他用的是什麼心。這就統統講開墾,他開墾開到什麼程度。叄十心圓滿就登地了,就好像開墾,我這個地統統開出來可以用了,可以種植了;可以種植的時候才叫地,還不能種植的時候叫心。所以有十心,十心就是十地,從初地到十地,叄十心十地就是這么個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說我們的心逐步逐步清凈清凈的相,然後到它起作用。這個作用也是逐步逐步作用到廣大無邊,是從這上說的。其實只是一個心,絕對不會有叄十個心,四十個心,沒有的,只有一心。這是從教相上說。

  第二個意思這是從理體上來講。這個心就是我們一切眾生「本元心地」,換句話說,就是自己的真心理體。十方叄世諸佛是這個心,我們也是這個心,畜生餓鬼地獄還是這個心。所謂是一心無二心。這一個心因為它有染凈差別之相,所以它能夠變現染凈不同的境界。心清凈的時候變現的就四聖法界,心染污的時候就變現六凡法界這是從大的方面來看。如果要從小的方面來觀察,你就更容易體會到。譬如說我們一天,不要講過去,講今天一天,心清凈的時候好像身心舒暢很愉快,煩惱的時候好像一身都不舒服,這種情形就是心地變現的相狀。輕安愉快就好比是四聖法界,一身不舒服的時候就好比是六凡法界。這個現相怎麼產生的?心在那裡變化。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真正把心安住在清凈之處,那你就是永遠的輕安愉快,這就是神仙生活,佛菩薩凈土。佛菩薩凈土就是這么來的,正所謂「心凈則土凈」。

  所以十法界依正庄嚴是我們自己自心所變現的,一切善惡境界也是自心所變現的;除了自心之外別無一法。一切物質境界、一切人事環境不出自己一心變現,正如同作夢一樣。你在夢中遇到佛菩薩,那個佛菩薩是你自心變現的;夢到豺狼虎豹要傷害你,那還是你自心變現的。你不自心,你迷在妄幻境裡面,遇到善的境界你生歡喜心,你的心境界所轉了,歡喜是你心被它轉了;惡境界裡面你生了瞋恚心,你的心也被境界所轉了。你不曉得境界是自己變現的!自己變現的不能轉境界反而被境界所轉,這叫做迷惑顛倒。迷惑顛倒一定造業受報,所以這些真正看清楚了,豈不是古人所謂的自作自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