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心量要清凈、要大,舍一不止得萬報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從這個地方看起。經文到此地將前面所說做一個總結。我們從這部經前面一直讀到此地,佛給我所說布施供養功德,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也確實是叫人難以相信。因為一般人難以相信,所以他就不肯去修,不肯去做。或者有存一種僥倖的心理,這樣的人也的確不在少數,「我試試看,看看到底有沒有這么大功德?」這都信心不具,所以果報當然不是像經上所說的。佛法,尤其是在大經,像《華嚴》、《法華》、《楞嚴》,都是告訴我們一切事修與心理有很大的關係菩薩,特別是在華嚴經》上說,菩薩修一點點的善事,像此地講的『一毛一塵,一沙一渧』,他的果報不可思議。我們凡夫修很大的善事,反而果報不上菩薩原因在什麼地方?用心不一樣。如果心量廣大,再小的善它會隨著心量遍滿法界道理在此地。如果我們做很大的善事,我們心量很小,我們期望的就是像一家人平安幸福,這心量太小果報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就得這么一個小的果報,不能得到廣大的,就是等虛空法界果報。這些理在大乘經論裡面處處都可以見得到,我們一定要明了。所以經上常常勸我們要發菩提心,要以清凈心來布施,這個果報實實在在不可思議

  這段經上又告訴我們,『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可見「迴向法界」這心量是最大。這個人的功德,原本是福德,一迴向就變成功德。為什麼?迴向一定有定慧,沒有定慧就無法迴向。定是清凈心,心不清凈不能迴向。所以迴向,心一定是清凈的,迴向一定是具足智慧,他才肯迴向智慧又是清凈心上生的,一迴向那就是稱性的功德,與諸佛、與大菩薩們沒有兩樣。果報是『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妙樂」就不人間的,何況還要說是上妙之樂!妙樂,一般我們都是天人,欲界天、色界天。上妙之樂這是成佛證果之樂,這才稱之為上妙。再看下面經文

  【如但迴向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

  這是講為自己一家,為自己個人,你所修的福能夠得三世福報,就不像前面所講的,前面那個是「百千生中」,這個地方只有「三生」。『舍一得萬報』,的的確確是出在佛經,就是出在《地藏經》上。可是我們看了經文,一定要明白經文裡面所說道理,如理如法的修,才能夠獲得真實果報;如果修學的時候不如法、不如理,那個果報就不真實的。

  ...「舍一得萬」也是真實不虛。你一定要曉得怎麼個舍法,要懂這個道理。舍,說實在的話,不在財物多寡,而在心量。心量要清凈、要大,舍一不止得萬報,不止。如果舍了之後還念念不忘,斤斤計較,有的時候常常還後悔,那你這個「舍一」大概只能夠得一、得二,得不到萬。有些人確實如此,他做好事,回去之後想想劃不來,我這個錢好不容易賺來,為什麼就這么舍掉?他後悔,甚至於還後悔很多次。這將來有沒有果報?有果報,只是果報得來的時候非常之難,因為你難舍,所以得來困難有些人這個財很容易得來的,那是什麼?他捨得很痛快,他舍的時候沒有後悔,歡歡喜喜的舍,所以他那個錢財得來很容易有一些人錢財是有得來很難,因為他舍的時候不容易舍,很難舍,所以這一次得的果報很難才會得到,他不是得不到。都不一樣。所以曉得這些因果,我們就曉得自己應當怎樣修,要歡歡喜喜的修福,前面講,要下心、恭敬來修福,這樣果報就非常殊勝

  地藏經  (第二十六集)  1985/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4-009-002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