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師:動身,不動心

動身,不動心

◎釋永信
  
  社會上流傳著關於出家人日子一句俗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那是諷刺一些人,做事消極應付,在混日子。但依我看來,一個人真的能堅持每天撞鍾,三年五年撞下來,他的心性肯定會發生變化,甚至可以說,他學佛基本功已經比較紮實了。
  我們僧人生活很有規律的,可以說,幾乎天天如此。
  早上5點,起床、洗漱;5點半,一部分僧人坐禪,一部分僧人到山上練功;7點在齋堂裡面集體過堂;8點開始接待一些香客、遊客;中午11:30在齋堂裡面集體吃飯,吃完飯以後,一部分僧人去休息,一部分僧人換班。半天工作,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情況晚上一般10點鍾左右打板熄燈,集體休息。日復一日,都是這樣的。
  至於新來的沙彌,一般都有一年的考驗期,首先要背經文,背功課。每天早上5點專門有人打板,半小時後,在大雄寶殿或禪堂裡面做功課,功課一個多小時用了齋要誦一部經,之後就接近8點了,各忙各的事情,接待遊客、接待香客
  很多人總是想了解,我的生活僧眾是否一樣?
  我是1981年出家來到少林寺的,近30年來,我一直保持著和僧眾同吃同修習慣生活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需要到禪堂上殿就4點起床,需要到大雄寶殿上殿就5點起床,然後和大家一起過堂吃飯。至於僧眾吃飯的標准,三四年前,我們的生活標準是每天5塊錢,現在每天7塊錢標准。一日三餐,完全是素食早晚以粥和面條為主,中午是面條,還是北方的習慣
  堅持坐禪是我的生活習慣。我每天有兩個小時打坐早晚有一次,午休的時候基本要麼打坐,要麼睡午覺。因為我盤上腿坐在那裡,比側身睡覺要舒服得多。坐慣了的人,腿不疼,盤腿不僅使身心舒服,還促進氣血流通。對我來說,不坐不自然,坐了才舒服,這當然是一種歷經多年才養成的生活習慣。我每日打坐,腿一盤上,萬念俱空,很容易靜下來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階段性的用功,都會有的。在某一階段,發勇猛心、修苦行,力求學會一樣東西,提升自己。這種生活,每個出家人會有我也經歷過多次。但人一生的幾十年中,不可能天天都那麼精進,天天都那麼用心地苦行,真這樣做身體也受不了。所以我們住在寺廟,追求的是平常心,發長遠心,要學會用一生的時間修行,用一生的時間來用功,我們追求的就是這個。所以,修行不需要轟轟烈烈,修行更不能大起大落。階段性的發勇猛心可以,說長時間的發勇猛心,那就不現實了。
  有人又問我方丈你在少林寺是否拿工資,大概是多少?我們比較注重修行,對這一塊看得很淡,其實我們拿的不是工資,是生活補貼,用來買一些個人必需品。寺廟里,僧人吃穿用都有寺廟來供給,每月發100到200塊錢的「單金」,包括我在內。
  補貼稍高的就是一些執事,包括悅眾。執事就是寺院裡面的管理層,悅眾就是每天上殿、監理佛事信徒供養的多一點,但是多也多不到哪去。
  當然,今天少林僧人生活,面對著的是精彩的外部世界,生存的環境與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僧人生活不可能封閉,那麼,外界這種誘惑,會不會影響僧人修行呢?
  依我看來,關鍵是看僧人信仰堅定堅定。如前所說,我們僧人生活非常有規律,幾點至幾點要求得非常嚴格,每個僧人必須隨眾。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誦戒,用戒律,用信仰來約束自己的一些思想,一些行為。
  少林寺的寺規是當年祖師們定下來的,現在我們還是按照老的寺規來執行,要是習慣的話就不感覺嚴格,初到少林寺,不習慣,會感到拘束的。
  初進寺院,有「三皈五戒」,沙彌要守「十戒」,像我們受過具足戒的僧人,要守250條戒律,所以,戒律的約束還是挺多的。寺院清規也有幾條,每個堂口都有每個堂口的清規,課堂、禪堂齋堂殿堂包括方丈都有自己的一些規約,這些規約都是很嚴格的。
  僧人之所以自覺接受這么多條的戒律是因為我們出家人信仰。如一旦沒有了信仰,即便進入空門,也一樣會有很多煩惱。其實出家修行生活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樣清風明月、詩情畫意。出家人同樣要面對很多具體的問題,如果信仰堅定就會陷入新一輪的煩惱,相反,如果信仰堅定,任何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很多人看到我很忙,應酬事情很多,幾乎停不下來,往往會問我你這生活,是否挺累,挺煩的?
  要說累,是感覺用了我很時間;要說煩,倒談不上。我認為凡是能夠找到我的人都是有緣之人都是心向少林的人我有責任,有義務跟他溝通,做一些交流。再說,有智慧人不煩惱,出家人參禪,禪即寧神守制,靜心思慮,全身心放鬆,使你忘卻塵世煩惱
  出家人無所謂忙,「動身,不動心」嘛。現在,除外出開會,平常都在寺里。我多半時間禪堂坐禪、齋堂用齋、方丈室接待、大殿早晚課中度過。修行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佛說,「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在少林寺當方丈本來就是一種奉獻。這位置很辛苦,每天要堅持領眾修持,還要關注少林寺的發展,佔用了我很時間。所以,我也不希望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希望有好的接班人,自己早點退下來。到那時,我就非常輕鬆自在了。沒有這么多責任了,沒有這么多負擔了,我會跟其他僧人一樣,每天呆在禪堂里坐禪,甚至回到山裡邊去閉關
  過去出家修行也有干擾,與今天出家修行受到的干擾不一樣。但關鍵都是考驗僧人信仰,其次,就是看你心態。你心態好的話,能夠正確對待事物,用理智分析、用智慧行動,你自然會有煩惱,不會有痛苦信仰也更為堅定
  俗世中很多人往往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耗費自己的生命,而且方法不得當,那樣做,不煩惱才怪。這說到是一個心態問題。不論是在寺院修行,還是在各個行業工作有一規律誰都逃不脫,那就是要充分認識人生、理解人生。有的人做的是轟轟烈烈的事業,但他未必不空虛;有的人做的是平平凡凡的事業,但他未必不充實。因此,佛家認為,不一定個個都要出家,不一定個個都做好的行業做什麼事情,在哪個行業都是一種修行都是對自己和社會盡責任和義務,達到眾人滿意,這就是一種向善、向上的境界
  我們以嚴格的戒律堅定信仰,來抗衡外界對僧人生活的干擾,同時,我們又以超前的意識,積極的心態融入今天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兩者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根據我自己近30年的修行體會,感悟到從日常生活中去修證,也是非常踏實的門徑,特別對於道心堅定人來說,很適合,也很有效。佛經上說,一切資生事業皆是佛事。提倡在日常生活修行,其中還有一更大利益,就是能夠培養佛教徒主動入世的風氣。厭離世俗生活,但不脫離人間生活,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和眾生打成一片。實際上,這既是我們禪宗的古老傳統,也深契現代開創的建設人間佛教的偉大事業。如果修行者長期遠離日常生活,或者和日常生活脫節,不僅容易造成修行走偏,而且修行成就也不容易鞏固,更嚴重的是導致世間佛教的萎縮。
  一種文化的形成,庇佑它的是歷史根源和傳統文化背景。我去過印度尼泊爾等地,禮過佛祖聖跡,也潛心研讀過歷史,覺得印度佛教的確和中國佛教不完全一樣。印度佛教重視傳統禪定,許多僧人禪修的功夫非常高超,可說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中國佛教禪宗建立之前,也有不少人修持禪定,如安世高就在中國傳播禪學,翻譯了許多經典。但是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之後,禪風翕然一變,禪不再像傳統印度禪那樣,專門注重沉思冥坐,遠離人世苦修,而是把禪融於生活裡面,禪就是吃飯睡覺,禪就是日常生活生活中隨處可以參禪,隨時能夠獲得覺悟。正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就是中國禪與印度禪不同的地方
  中國禪之所以改變了印度的禪風,就是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文化理解與印度不同,中國人願意把成佛涅槃彼岸理想心境,盡量與現實世界距離拉得更近一些,願意在世間涅槃,在現世中成佛這個問題到了禪宗建立後才得到最後的解決,所以我們常說禪宗印度佛教中國化的產物,是最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產生的中國人的宗教佛陀立教就是要解決人世間的問題。禪宗的建立,並不是要離開佛陀的本懷,而是發展了佛陀精神,把大乘佛教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救世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佛與眾生不二,禪與生活合一,眾生在現世中得度,在現世中成佛
  從歷史上看中國佛教都採用了最先進、最現代的傳播方式佛教中國最早用紙,當年,抄經抄得「洛陽紙貴」;佛教中國也是最早運用活字印刷的,至於刻碑、建塔就更不用說了,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一座塔就是一座豐碑,彰顯高僧們一生的修持成果、一生的豐功偉績。
  電影電視互聯網,這些都是現代化的交流工具。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僧人,應該利用這些技術,讓它們為佛教傳統文化服務。我想這些東西社會進步帶來的,是知識積累帶來的,利用這些東西來充實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生活提供方便,有助於修行
  僧人們利用網路,利用電腦學習佛教方面的經典、答疑解惑、交流心得很方便。過去在藏經閣裡面保存好一本書很不容易,要想核對一個名相很不容易,現在在網上很容易就能夠查找到,對學習和修行說是提供了很多很多方便。
  對這一切現代化的產物,我們只視為一種工具,一種方便。少林寺一般的年輕僧人都會上網,大部分人都有手機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河南最早開通的一批模擬手機,我們就開始用了。上網也很早,我們少林寺從1996年就開始做網站了。
  除了電子產品,一些交通工具,我們也都視為生活上的一種方便,為我傳統文化以及宗教的弘揚提供了方便。現在有火車、飛機為我們代步,節省了很多時間使我們有條件靜下心來思考很多問題,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不僅如此,我們少林僧人學外語也是很早就開始了,我們以學英語為主,還學日語、朝鮮語、德語、義大利語、俄語等。佛教世界性的宗教,我們只有學好外語,才能夠了解國外佛教的發展狀態,國外出家人生活情況,包括他們的學術水平,並與他們開展交流。一個信仰大乘佛教僧人,應該同時還是一個出色的社會活動家。
  當然,每個僧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個性。就我自己來說,能有時間禪堂裡面跟禪師在一塊打打坐,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這是我最嚮往和最喜歡生活
  記得有個記者曾經問我:現在的生活和當初出家想像寺廟生活,差距大不大?我說,應該有差距的。剛出家的時候,就想著過上山林生活,悠閑自在的,也挺好的。出家以後一看,佛教界面臨這么一個時代,這么一個現狀,我就潛心發願,思考著怎樣傳承,怎樣振興,怎樣使佛教發揚光大。我認為這是我的一種責任。我今生今世能不能夠成佛作祖,這個不去講它,我至少能為佛教界先做一些事情,這也是一種修行,一種功德吧。
  社會上看我們出家人生活,往往外看得多,其實,我們佛教徒有著自己的生活原則生活的追求。
  比如,我們佛教為什麼要把眼、鼻、耳、舌、身、意稱為六根?就是因為六根是我們日常生活基礎就像樹木的根部。所以,我們從根本做起,就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就是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起。
  「六根清凈」就是要求我們凈化我們日常生活,只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性清凈,那麼我們的意念自然而然地隨著凈了。只有我們的心性意念內外都凈,我們的內心就安寧坦然,無牽無掛。六祖在《壇經》里說:「外不著相為禪,內心不亂為定。」一個人能做到於內心安寧坦然,於外無牽無掛,這就是禪,這就是定。
  一個人平時修行福德高,他坐起禪來境界就高;如果一個人平時孽障深重,他坐禪坐一輩子也沒境界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個人要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確實不易,這是功夫。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是知易行難吧。
  我們佛教中所講的上乘根器我覺得並不是指那些自以為是的聰明人,應該指心平行直的、善根深厚的人。只有這些人,功夫積累到一定程度機緣成熟就像瓜熟蒂落,開悟了。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止惡揚善,行於正道不著事相,理事無礙,無所而生其心,最後證得無上佛果。其實,我們大家肯定都有過這樣感受,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不一定得到別人表揚,但自己內心就覺得舒服,胃口也好,覺也睡得香;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對不起別人的事,別人沒有怎麼說,但自己內心總覺得彆扭,飯吃不好,覺也睡不穩。
  因此,我們千萬不能輕視我們日常生活中,哪怕很小很小的行為,哪怕一點一點的念頭,它們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內心。我經常對僧人們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八個字,我希望大家能領會我老調重彈的苦心,因為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活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