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天地扁舟,滄浪逐魚

天地扁舟,滄浪逐魚

賢宗法師企業總裁班上開示

杜柯整理

  簡單幸福

  大家好,來到寺院禪修幾天有什麼感受呢?在這里,我們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就是吃飯,上課,睡覺。可能有人覺得清苦,但也有人覺得很快樂。覺得清苦的,是把心還沒有安住下來;覺得快樂的,是已經擁有了簡單背後的豐足

  這種生活,可能與我們一貫的生活背道而馳,我們一貫的生活也許是散懶的、隨心所欲的,早晨睡到九十點起來,晚上玩到半夜不休息;或者是非常緊張、紛繁,忙到四腳朝天,去爭名奪利,去不斷比較,攀援。而現在的生活清靜的,規律的,向內觀照,覺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獨守一份寂寞和怡然。

  其實,生存的本質越簡單幸福。大家看原始人,除了必要的打獵、進食外,就是躺在草地上曬太陽,聽老人故事他們的心神是安定的,情緒是平穩的,思想是滿足的;但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生存成了戰場,大家互相攀比、爭奪,炫奇鬥巧,追求更高級享受,挖空心思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東西,沒有得到渴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或者希望得到更多。因此人人都活在焦慮煩躁恐懼和不安之中。

  如果你能讓自己的生活真正簡單下來,生存就是簡單衣食住行,你會發現人生原本可以很幸福,很清靜安樂、閑適和自在。因為你把自己從無數困擾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了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的復雜關係不需要左顧右盼,不需要患得患失不需要斤斤計較,不需絞盡心機,不需要悲天憫人,不需要望洋興嘆……所以,簡單的背後,一定是幸福的自給,一定是來自一顆豐足靈魂

  這樣的幸福,建立在向內而不是向外的掘取上,所以它不隨外物移動而變化,可以守恆,可以永駐,因為它有足夠的主宰權。

  故此,當你見某人過著簡單快樂生活,不要輕視他,在他簡單的背後,一定有不簡單的豐富。事實上,把握簡單是一種簡單

  文化力量

  各位都是企業的,恐怕沒有一人不想把企業做大,最好在全球范圍內四處開花,遍布自己的連鎖店。怎樣才能做到呢?這樣一個夢想,如何在夢里開花,成功地嫁接到現實的枝頭上我覺得,值得深思。我們佛教已經兩千多年了,能延續到今天長而不衰,在全球各個角落紮根生長,從某種角度講,我們佛教就是最好的連鎖企業。這裡面連鎖的是什麼?思想教義信仰。大家看我們都穿一樣的衣服,剃光頭,吃同樣的飯,讀同樣的書,宣講同一種道理,這不是連鎖是什麼。而我們這一群人,就是這個企業忠誠員工,為什麼這么說,因為要進入這個企業,就要拋家棄子,不能結婚,不能要孩子,把什麼都舍棄掉,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獻給這個事業

  大家應該向這個千年老字號「企業」借鑒到什麼?我們為什麼能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不滅亡,世界上有這么悠久的企業嗎?沒有。其實,能延續到今天,就是因為大家需要它。在文革期間,我們的寺廟曾遭受極大破壞和摧殘,但十年不到,春風一度,馬上又雨後春筍般興建起來。

  因為我們一直在做利益人的事,是為解決人的生死大事,保住人的慧命,使人能夠安然並且超然行駐在世上,這樣一種理念其實是無價的。而且我們從來不叫賣自己的「產品」,不向別人索取什麼,都是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都是自願供養、自願信奉、自願「交易」的,如果你自己的信仰當做商品去兜售,去謀取更大物質利益,很快會被眾人厭棄。佛教在創立之初,就定下了慈濟眾生、慧澤萬物的基本思想

  我有個朋友在做微電影,他用自己的鏡頭拍攝平凡人家一天的生活,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整個過程錄取一遍。雖然沒什麼新奇,卻是普通人真實生活的一天。以後他們老了,可以看看自己以前的生活狀態,對生命的感受、對人生的回憶和留戀是人之本性,雖然瑣碎和庸常,卻是每個人需要的。這個舉措一旦推出,他的顧客竟然應接不暇,忙得不可開交,為什麼呢?滿足了人的需要。

  所以我們做企業請記住一點,一切都是圍繞人的需要經營的,是圍繞人的潛在需求或顯在需求在這個需求上,最關鍵一點,找到自我定位和方向你能能把這點需求與眾不同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出來,來滿足大家?如果你總是人雲亦雲亦步亦趨,跟在別人屁股後面打轉,你的思維沒有超越,舉措沒有創新,事業就不能做大。

  如果有機會,到我們寺院來轉轉,看看是不是跟其他寺院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我不說我們的寺院多麼出類拔萃,多麼獨樹一幟,但的確有它與眾不同處。我們的主體建築不是大雄寶殿,而是萬佛殿;裡面不是平常千手觀音什麼的,而是萬手觀音。當然,我們不是專門和別人對著來,為新奇而新奇,而是在當時的經濟基礎上,要實現我們有特色的建築設計和弘法理念這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案。

  寺院建起後,有很多朋友見了我就問:師父,你們的香火旺不旺?

  我很感謝他們的關心,但我實話告訴他:我從來沒有考慮過。

  這一點他們就不信了,或者目瞪口呆。一個寺廟怎麼可能不考慮香火錢,那你怎麼生活?怎麼運轉?的確,在我接任這個寺廟之初,有人就說,他當主持了,我們連飯都吃不飽,大家還是各自逃生吧。當然,有這種聲音很正常,我也沒在意,只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按自己的思路去經營。每逢初一、十五,有香客到我們寺院吃飯,最初是收錢的,一次5元。我接手後說不能收錢,讓信客隨便來吃。有人就擔心我們吃窮了怎麼辦,有一天沒米下鍋怎麼辦?以前我們收錢的時候,一次也就兩百三百,最多五百八百,現在呢,越不收錢錢越多,有人可能一次性捐兩千三千、五千八千給我們昨天還有人送了2萬斤大米。所以你們吃飯時要想給我省,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用擔心,根本吃不窮的。

  這種情況,的確出乎很多人意料,在短短幾年裡,我們寺院得到社會各方信眾的捐資達七千多萬。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呢?因為你的定位已經遠遠超過了簡單的物慾,你的思想意識鎖定在我要奉獻多少而不是索取多少。相反,如果把寺院做一個商業去運轉,以謀取多少利益目的,和現在眾多寺院一樣,那隻能讓信眾遠離,這樣的寺院也不缺你一個,我為什麼要把款捐給你。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的信仰是不能收買的,這世上最無價的就是信仰信仰只能用信仰感化、接引和共鳴。當你真正樹立起了度化眾生願望眾生才會圍繞在你身邊

  實際上我來寺院第一年,已經做好了5年規劃,10規劃,15年,甚至更長遠的規劃。目前我們的各項建築還在不斷完善,還有更大更多的工程需要上馬,但我們從來沒有擔心錢不夠怎麼辦,我們只要盡心、用力去做,順著事物的客觀規律去做,很多東西都可以水到渠成。

  同理,大家做企業,如果能夠將自己的企業眾生的訴求永遠綁在一起,合一起來考量,這個企業終究會做大,甚至是他人無法超越的。

  但是很多人企業草創之初,就錯誤地定製了自己的創業理念:他們把目標聚焦在我要賺多少錢,而不我要服務多少人上。當你服務的人越來越多你不想賺錢其實是不可能的,這時候不敢說富可敵國,但在行業中肯定很卓越。所以,就看你的定位,企業的定位一定來自企業老闆人生的定位。如果你自己的人生定位在追求享受,滿足自己的貪欲,恨不得把天下財富裝進一己之腰包,那將非常危險,你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爭奪、掙扎,彷徨和糾結之中。所謂「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什麼是「和」?使天下幸福快樂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就是和。這樣一個和,便是「常」,——就是平常的、不變的道理。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你就「明」,——你就是一個聰明的,明智的人你就身處光明,遠離了黑暗。還有句話說:正則通,通則達。你的道路是正的,當然就通暢,通暢就能達到你的目的。很顯然,這個道路不是自私自利的一己之偏狹小道,而是符合宇宙規律天地大道,是芸芸眾生都可以走、都願意去的一條光明大道。走在這樣一條光明大道上,肯定是幸福吉祥的。

  我們香海禪寺,硬體設施可能和其他寺廟不一樣,但引以驕傲的還是我們的軟體,我們有網站,有博客,有微信,有簡訊平台,有讀書會。我們的小冊子,現在印了近百萬套,遍撒五湖四海。就是這個書,大家仔細瞧瞧它有什麼不同?——首先,它的開間小,基本上我們的口袋和一般的包包都裝得下,可以稱為「口袋書」,這樣帶起來非常方便,便於閱讀。其次,我們的紙張是進口裡面最貴的,看起來有點粗,不過彩色可以印出銅版紙效果。我們的雜誌就用這種紙,在國內,只有兩家和我們一樣。對於這些,有人會發出疑問,一個窮和尚,一個破廟,為什麼要求這么高呢?——這就是自我定位問題,你想事情做成什麼樣的?你怎樣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當你自信,沒有使命感,不嚴於律己,當然很難事情做好。

  就是這樣。目前我們的雜誌,在全國不敢說同類最好的,但起碼不會落於第三名。

  上次在義烏見到一位女士,長的非常漂亮,是富二代,他的父親慈善做得很好,她繼承了父親事業。她對我說,自己6年前偶爾拿到我們香海的小冊子——其實那個小冊子有次我在上海交大演講,他們把錄音整理成的。這六年時間,她的手包換了好幾個,但小冊子一直裝在裡面。每當自己碰到什麼想不開的時候,她會把裡面的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於是有種豁然開悟感覺,彷彿接受了洗禮。

  我看到這本冊子的時候,它已經破破爛爛,被膠布纏了好幾層。

  現在,我們每年印書的花費有300多萬,這些全部布施出去,都是免費流通的。我們是一個小廟,還在不斷做建設,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為什麼這樣做呢?——蓋因為人在行走的過程中,往往會被其他東西吸引而忘掉最初的目的,所以保持初發心最重要的。你看很多人一當上官、發了財,就換老婆,換住宅朋友也換一批,甚至有的連父母家人都不認,嫌丟人現眼。這種人最後往往下不好,因為他德行享受不了自己的福報,德不配位。佛教里說,因就是果,果就是因。果為什麼又是因?因果是連續繁衍的,什麼因造成什麼果,果又成為下一個因。這世上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教義

  所以,「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欲成大事者,必先做人,人不立則事不達,俗話說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就是這道理

  上面講了這些,不是宣揚我們寺院有多厲害,我這個負責人有多厲害,而是給大家做企業提供一個思路,一份借鑒。企業的確需要用去做,但做人,更要用心。很多人聰明才智都是出類拔萃的,奮鬥了一生卻兩手空空,為什麼,路走錯了,把聰明才智用歪了,如果用於正道,相信他早就成功了,實在很可惜。

  如果你真正為客戶著想,必定會得到客戶的支持,得到客戶的支持,企業沒有不興盛的道理。你服務的人越多企業就越壯大。比如做影樓,平常我們對客戶的定位可能只是周邊人,我們在杭州杭州市內的人能來到這里就滿足了,但如果你能把寧波、上海蘇州等地的人都吸引過來呢?他們有影樓為什麼還跑到我們這里來,你考慮過沒有?同樣,寺院到處都有,為什麼李老師帶領你們到香海來,而不是在義烏,在龍華,在當地的靈隱寺呢?實際上就是文化的吸引。

  企業的軟實力文化,可以主導一個企業的興衰,所以一個有眼光的企業都會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你定位的基礎上不斷地升華自己的文化品味,不斷打開你的思維,創新你的技術,從更廣闊的角度去思考你的事業。一個老闆站在行業的高度去考量,一個員工站在老闆的高度去審視,一個企業站在民族的高度、人類的高度去思考。你站在什麼樣的高度就有什麼樣的視野、什麼樣的風景,這是必然的。你站在一樓看到的是什麼?現在只能看到桌子、椅子、牆壁吧?你站在三樓看到什麼?看到的東西更多一些。站在十樓二十樓看到什麼,你站在五十樓,站在飛機上看的是不是更廣闊?那如果你站在外太空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感覺

  學習的智慧

  這個時代,很多家長孩子的成長憂慮,焦心。有的孩子叛逆,大人不知道怎麼辦,是矯正他還隨順他?有的孩子一天到晚游戲,像中了毒,未來怎麼辦?現在各種教育理論的書也很多,看多了自己都不知所措,因為有的這樣說有的那樣說,好像都有理,信誰的呢?不好意思,我在這里也引用一個觀點: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這個理論是由法國的思想家、哲學家盧梭提出,「教育即生長」他指出了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

  所以,用功利目標規范生長,結果必然是壓制生長。有人孩子考了多少分,我就給你獎勵什麼,用物質去刺激。有人希望把孩子打造成一個未來的什麼大家,能賺多少錢,能光門耀祖。這些都是功利動力催化孩子的成長,而沒有真正從內心去建立一個自足的豐富的心靈世界,去承載他的健康人生幸福生活

  還有,中國教育界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本身也是有問題的,現在多如牛毛的早教機構,就是用這句話來招睞生意。在體育領域,只有短跑才拼起跑,你見過哪個馬拉松比賽有人搶跑?而且在長跑中,沒有哪個傻子會一路領跑,因為第一位的那個,跑起來最吃力,風阻最大。

  任何事都有兩面性,關鍵你是否能吸收到成長的營養,有的人游戲,最後成了游戲開發人才有的人喜歡看閑書,最後成了作家我說這話的意思不是鼓勵大家玩游戲、看閑書,而是沒必要談虎色變,關鍵是怎麼看、怎麼玩,要善於化短為長,因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短的一面翻過來就是正面,正的一面翻過來又是短面。

  我們儒家最講究中庸,從五四以來,中庸這個詞被貶義化了,其實中庸就是恰到好處,就是平衡,就是不走極端,就是執兩用中,是大學問。把中庸用得的人,可以在人生中得到極大受用。

  有人問孔子:「顏回是個怎樣的人?」孔子說:「是個仁慈的人我不如他。」有人又問:「子貢是個怎樣的人?」孔子說:「是個善於辭令的人我不如他。」又問:「子路是個怎樣的人?」孔子說:「是個勇敢的人我不如他。」那位客人說了:「他們三個人都比你強,可是都成為你學生,聽你教誨,這是什麼呢?」孔子說:「我孔丘既能仁慈又能下決斷,既善於辯說有時又顯得嘴笨,既勇敢又膽怯。拿他們三個人的長處換我這種處世之道我還不情願呢。」孔子是懂得怎樣運用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同樣,對於他的三個弟子,他都看到了他們的長處,但同時又避免了他們的短處

  這裡面有很深的學問,值得我們思考。

  人生就是如此,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學習的心,善於學習。所謂善於學習不僅指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還指在同一個人身上,「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你不要認為他好就一股腦全來學,學的再好也無非是第二個他。正如我們學書法臨帖,其要旨是「先與古人近,後與古人遠」,「先與古人合,後與古人離」,如果你只近不遠,只合不離,你永遠沒有自己,沒有獨出機杼的東西,就無法在這個領域立足。

  當你一顆學習之心,你的行為和習慣就隨之得到改變,因為你身邊總有可以學習、汲取的素材,有的人為什麼知識那麼淵博,為什麼可以舉一反三,觸一通十?就是因為他善於學習。比如我們到寺廟拜佛,看到各種佛像,有人就迷信了,把這當做神來崇拜有的人是智信,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拜他,他有什麼值得我們崇拜的理由?其實所有的佛像都是表象的,在佛教之初,為了反對迷信崇拜反對塑像,後來漸漸發展起來,把佛教徹底弄成迷信也就近兩百年的事。我們看釋迦牟尼清凈法身相,他有一雙嬰兒眼睛和面容,這是什麼呢,他的內心是無染的,純凈的,無邪的,有如處子。如果你磕頭、朝拜,不學習他這種純凈的品質,而是用五濁惡世貪欲去索取,去祈禱,滿懷著貪嗔痴去求佛給你一個大福報,怎麼可能呢,你與佛的頻道根本就不相應。

  所以,修行不是吃素,不是經常去廟里磕頭,也不是求神保佑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每天用鏡子不斷自我觀照,學會從內在去覺醒、反思和察覺,不斷改變自己的言行,把心裡的污垢清掃出去。

  一句話,時時保持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的狀態,這即是修行要到達的目標

  「守空」的能量

  佛教的最高智慧是「空」觀,它是站在事物緣起角度看待一切,從出世間高度看待世間的一切。《心經》裡面說的明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即是色。色就是物質,空就是沒有獨立自性,從更高的層次看,色和空是一個東西,色空不二。這個世界的實相和本質是什麼?就是「不生不滅不凈不垢,不增不減」。《金剛經》里說得更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因為事物的本質是不斷流動、變化、生滅,是緣起緣滅的,所以凡事不可執著,一旦執著就著了相,最終給自己造成極大痛苦和失落。一個證入般若實相的人,他的內心清凈的,他的世界是停止的,正所謂「江河競注而不流」,正因為他能透過現象擷取本質,所以才能在無為中把握住那個「真我」。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錯誤地看待世間問題,把生滅的當做永恆的,把流動不居當做一成不變。有人戀愛失敗,婚姻失敗,家庭發生矛盾,皆出於此。你念念不忘以前他對你多好,現在不好了,不能接受。其實就是愚痴。變化,為事物的本質規律,任何事物都有生老病死過程感情也是如此,有最熱烈期,有疏淡期,它也一直在發展。所以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安安而能遷遷」——既能適應平安穩定,又能適應變化不定。執而不著,安於當下。

  最明智地活著,乃是始終不離實相。只有如此才能擺脫現實的奴役,心的究竟解脫,一定是超越二元能所對立契入一元空性,在這個基礎上,你才能把事物核心,倘若總在表象上看待問題,就永遠把握不了事物存在的規律,最終陷入被動局面。

  說到底,我們要通過歷事練心,最終達到「轉物而不被物轉,轉事而不被事轉,轉人而不為人轉」的定力。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世界。一個人,只有參透生死,才能豁達無畏地活在這個世間而生命的自主,的確來自這樣一種駕馭能力和參透能力。具有這樣一種能力,便是具有行雲流水情懷的禪者,而這樣的禪者,一定能做出風生水起的事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