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清心靜慮凝神想像

  清心靜慮凝神想像

  ——賢宗法師講於昆明愛心聯盟講壇

  楊柳整理

  一、想像改變世界

  想像,這種具有源泉性意義的創造力不僅對於小說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就讓我們想像談起。

  淵源於生活想像,有時候也會反過來主宰生活。一個念頭,一個想法,如果能夠在某種機緣的灌溉中成長為行動,那麼,想像就會具有改變世界力量。俄國作家康·帕烏斯托夫斯基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據他說,佛羅里達就是因為想像力量而被發現的:

  中世紀時,有一個年老的西班牙小貴族,晚年在卡斯蒂利亞的領地上過著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住在陰森的、如同囚室一般的磚房裡,他的身邊有一個老邁的、記憶力嚴重退化的保姆負責照顧他。他整天坐在尖拱形窗戶下的一張破沙發椅上看書,只有書脊中干透了的糨糊的嗶剝聲,打破屋裡的寂靜。窗外聳立著一棵像鐵一樣黑不溜秋的枯樹,單調枯燥的高原台一直伸展到天際。西班牙的這個地區一片荒涼,讓人膩煩,但是小貴族卻已經習慣了。他終日在幽閉中獨處,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有過甚為相得的妻子和美麗的女兒,不過她倆都在同一年、同一月生鼠疫死去了。從此他就杜門不出,偶爾有個路人由於天黑了或碰到壞天氣來投宿,他也不怎麼樂意接待。

  有一天,有個披著粗呢斗篷的風塵僕僕的人,把一頭老毛驢系在那棵黑不溜秋的樹上,前來叩他的門。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吃晚飯時,那人給小貴族講述了自己危險至極的航海經歷。在向西而行的探險中,他們的船曾經聽到過海妖塞壬的歌聲。在經歷了一場關乎生死去就的嘩變以後,他們繼續航行,終於見到一片聞所未聞的海域。海上布滿水草,草中開著一朵朵碩大的藍蓮。於是他就在此地舉行了彌撒,開始環海而行。不知經過多少天,水平線上突然出現了一片新的大陸,這是一個神秘而美好黃金國,在這個國度里,漫山遍野都是寶石和金銀

  小貴族默默地聽完了這個故事那人臨走時,從皮囊里拿出一隻黃金國帶來的玫瑰紅色的海貝,贈給年老的小貴族。那人走的當晚,下起了滂沱的大雨。閃電在滿是沙礫的台地上空緩緩地亮了又滅,滅了又亮。

  貝殼就放在小貴族床邊的桌子上。他醒來時,看到被天火的閃光照亮的貝殼。在貝殼深處時明時滅地出現由玫瑰紅的光澤、浪花和雲霞構成的那個奇異之國的幻景。在閃電一次次明滅之間,他不斷在貝殼中見到那個傳說中的黃金國:無數大瀑布,水珠飛濺,浮光耀金,從突兀峻拔的海岸上傾斜到大海中。整晚,小貴族都沉浸在由貝殼和閃電之光影帶來的奇幻世界中,他相信,這個貝殼的奇異產國,它是真實存在的。

  當天小貴族就去馬德里,跪在國王面前,懇求國王恩准他自費裝備一艘輕快帆船,西渡大洋,去尋找那個神秘的國度。仁慈國王允准了他的要求,但當他走後,大臣們紛紛議論這個痴心妄想瘋子,不知上帝將會為這樣的瘋人指出一條怎樣的道路。

  經歷了數月的艱辛與磨難,在數度生死之劫、屢次煎迫身心的焦灼與絕望之後,終於,在一個黎明的光華中,有個橫斷大海的國度展現在航海者的面前。岸上重巒疊嶂,祥雲紛呈。群山掩映出綺麗多姿的色彩。無數條清澈的河流,由這些山上直瀉到海洋之中。在鬱郁蒼蒼的森林上空,歡樂的鳥雀翔集。這個國度好似天和光的妙齡女神遺忘在海角的一條鑽石腰帶,光華熠熠,璀璨奪目。

  小貴族跪下來感恩上帝感恩上帝自己的暮年,用奇異的貝殼幻境發了他追求新事物意念。他用自己愛女名字佛羅倫西亞命名這片幸福之地……

  在這個奇特的航海故事中,我們看到,一個貝殼所帶來的光影竟然可以激發出人心之中無限的動能,促使人無所畏懼地去探求枯淡生命之外的種種可能。這不正意念力量想像的恩賜嗎?

   

  二、想像改變人生

  我們知道,學習的過程,首先是從摹仿開始的。夙慧者畢竟是絕少的,我們在這一席人生中,不得不通過不斷重復的摹仿,掌握各種各樣的技藝。無論是學習書畫、烹調、縫紉、冶煉、種植還是管理,無一不是從摹仿中蹣跚而來的。

  以學習書法為例,最開始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臨帖,仔細觀察字帖中字的筆畫與結體,嚴格摹仿古人所寫的字,但這只是學書的第一步。好比是小樹剛剛種下去時,我們用許多支架將它固定,使它能夠存活下來,站立起來。但是,小樹不能夠永遠依靠支架生存。

  而後,我們用「背臨」的方法也就是把字帖拿開,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書寫經驗盡量將字帖中的字背下來,古人是怎麼行筆的,每一個字的結構關系是什麼樣子,都可以被「背臨」下來,這就好比是學詩時由讀詩過渡到背詩一樣,然而僅僅能夠背誦而不能夠創作,便還是難以成為詩人。

  所以,學書的第三步就是要在實踐經驗積累和藝術感覺培養的基礎上自立自度,逐漸發展出獨具一格的、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的字體了,這就好師傅教會你做衣服的基本工序,可是有的人只會做粗糙的布衣,有的人能夠和師傅做到一樣的水平,極少數人則能夠突破師傅的教習,通過各方面的研練和提升,做出美輪美奐的華服來。從匠人到藝術家,靠的就是這最後一步的翻越。

  可以說,決定學習之成敗的並不是模仿得好不好,而是能否向上一擊,得到最終的超越。想要師法古人而不墮入前人前見的泥淖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凝神想像」。

  如果相聲演員在講相聲的時候總是想著要抖多少包袱,引得觀眾發笑,那麼在他搜腸刮肚找「包袱」的時候,相聲中最自然精神和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就大打折扣了。同樣的,如果老師在講課的時候,總想著還有多少知識點沒有講,還有多少書袋沒有掉,還有多少前人的見解沒有引用,這就傷了老師傳道的天真。

  最好的狀態就是凝定住自己的心神,以內心沖決而出的想像為奔馬,自然而然地傳授天地精神宇宙光華。當然,這種凝神想像狀態還是基於苦修與積累的。但只有沖破那些陳見,才有可能達到你自己,找回你自己,感動你自己。也只有首先感動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去感動和影響他人。正如我們寫字時,手只是一個工具一樣;講話時,我們的口也只是一個工具;真正的靈魂在於你的心

  我們之所以強調凝神想像作用,首先就是為了使大家能夠在生活的各種場域和境況之中保持獨立的思考與心智,不拘泥於陳見,而能夠獨辟蹊徑。

  人的思維很容易陷入到一種慣性之中,統一的教育和相似的人經驗使人陷入到某種定見之中。一旦陷入定見,則非常容易遭遇種種瓶頸。為什麼在商業競爭中,總是會落於人後呢?為什麼在日常工作中,總是不能夠有所突破呢?這都是因為高度趨同的知識理性和行為方式在起作用。如果市場的競爭壓力很大,那麼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盡量地排擠自己的競爭對手無疑,但是這樣的定向思維很有可能適得其反。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在上海某商圈中,一家百貨大樓由於生意不好,所以就把通向其他商場的後門全部關閉,使顧客只入不出,但長此以往他們的生意反而更壞了。後來,有人對他們說,想要提高業績,就必須打開通往其他大廈的門,不僅要打開它們,而且還要做好明顯的導引標誌,惟其如此,顧客才會認為來這家商場購物非常便捷,很容易這一家尋到另外的商家。果然,大門打開以後,商場的營業額節節攀升,顧客非常樂於來到這家商場購物,因為他們認為,這家商場是坦誠的,是經得起比較和考驗的。

  只要我們願意深入反思自己每一個念頭的由來,仔細區分它們是來自於他人的影響還是來自於自己的心,漸漸的,我們就會發現那些借自於外部世界思想很容易讓人陷入到一種可怕的異化之中,而只有那些來自於自己本心念頭能夠使我們獲得助益。

  有一個關於財神故事村裡的人家在新春迎財神時,總是習慣財神准備最好的供品,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希望財神能夠來享用這些供品,從而為自己的家族祈禱來年財運有一戶人家非常窮困,但對於財神也十分尊重,由於家裡經濟實在拮據,拿不出任何像樣食物可以作為供品,情急之下,只能用家中最好的一盤鹹菜來供養財神。那一年,財神來到了這個村莊,他感到飢餓,想要享用一些供品。於是就沿路觀察每戶人家的菜餚,准備選擇其中最有新意的一家前去,也把來年財運帶給這戶人家。他發現,每戶人家的菜總是千篇一律的酒肉葷腥,看多了便覺得惡心、反胃。唯獨那一家窮人的鹹菜看上去清爽可喜。於是財神就來到窮人家裡,享用了他們准備的鹹菜,十分滿意地離去。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這戶人家竟然倚靠著財神的恩典,發了大財。鄉人知道財神降臨到他家,就紛紛前去取經,他們七嘴八舌地問那戶從前赤貧而今巨富的家人說:「告訴我們,財神喜歡吃些什麼東西呢?」這家人非常忠厚,就實話實說:「我們去年只是准備了一碟鹹菜而已啊。」鄉人聽了,都以為自己已經洞察了天機,來年財神時,家家都只准備了一碟鹹菜,希望財神能夠眷顧。但是那一戶富起來的人家卻認為,既然財神曾經降福於我們,那麼我們就應該用最好的菜餚款待他。從前是我們沒有錢沒辦法預備,但是如今有錢了,就應該准備上好的酒菜。於是,他們精心准備了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要一酬財神的美意。那一年,財神來了他還是四處轉悠,看了看各戶的酒菜。當他發現人人都用一盤鹹菜來敷衍他時,財神感到十分生氣,而只有那一戶准備了豐厚佳餚的人使他感到了娛神的誠意。於是他再一次眷顧了這戶人家,使他們在下一年中又發了大財。

  從眾心理、人雲亦雲,總是不能夠使我們在人生中活出自己的光彩,既然無法成為一個性格鮮明的個體,又如何能夠獲得人生成就呢?若想要改變人生,沖破慣性思維所造成的局限,就必須通過獨立思維想像尋回自己,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三、想像改變內心

  汪曾祺曾在《禮俗大全》中敘述過一個喪儀情節——「點主」。葬禮「開弔」以後,就要進行「點主」。「神主」棗木牌位上原來只寫某某之「神王」,主字上面的一點空著,經過一「點」,顯考或顯妣的靈魂就進入牌內,以後這小木牌就成了先人象徵。「點主」要請一位官大功高的人,當禮生高唱:「凝神——想像,請加墨主!」點主的人就用一枝新筆舔了墨在「神王」上點了一個瓜子點。「凝神,想像,請加朱主。」就會有人用白芨調好的硃砂,蓋在「墨主」上。於是禮成。汪曾祺評價這一禮俗說:「『凝神——想像這是開弔所用的最叫人感動、最富人情味的最藝術語言,其餘的都只是照章辦事,行禮如儀而已。」

  他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這一民間禮俗中,凝神——想像,這四個字中包含了子嗣對於先人最為深切的追思與懷念。凝神是為了散亂在外的心神全部召喚回來,召喚到慎終追遠的情緒之中。一旦把內在的心神凝聚起來,過去親人在世時對於自己,對於家人的種種溫情與親切就自然地浮現於目前。想像什麼呢想像先人進入了木牌之中,過去親人靈魂寄居在一個軀體當中,現在他的肉體雖已腐壞,但靈魂卻完好地移入了靈位之中。這樣一來,親人靈魂便還時刻盤桓在家宅之中,子嗣們會覺得他並沒有離開,從前的恩情也沒有離開,而是恆久地留存於家人們的心中

  凝神——想像,是這一思想過程把人們的注意力從冷漠的黃泉轉移到溫情的人世之中,把人們的感受從對於死亡的畏懼與哀傷轉移到對於生命的護惜和珍愛之中。可以說,在想像中,冷漠而殘酷的現實遭際消失了,敬意與柔情從這一生命中生長起來。如同這一祭儀所宣告的一樣,我們需要時刻斂聚心神,學會「凝神——想像」。

  我們剛才已經說到,講課時最好的狀態就是把自己身上所有紛零在外的思緒全部凝聚於一點,從這一點出發,通向語詞所觸及的所有時間、空間,通向語詞所能含攝的人、物和情感,讓身體中每一個具有靈覺的細胞都能夠從一種凝聚的狀態之中綻放出來。

  禪修中最為注重的就是「覺」——覺受、覺察、覺醒。覺是一種開顯的過程。禪修時,我們首先會請大家坐著不動,把眼睛閉起來,這是對於雜亂念頭攝受,教人把散逸浮躁心念一個個攻克下來,沉潛下來,達到空無的狀態。但是如果執著於這樣的寂滅狀態,這種寂就成為了死寂,因此在靜中,禪修又要求動。從靜坐中起來,無論是行住坐卧,每一個動作都要保持一種覺受力,只有把這種覺受的能力運用到動態生活的每一個時刻,這種「覺」才是鮮活的、長久的、究竟的。

  在六祖慧能以前,禪宗中國僅僅是一個一人一人,形同密法的教派。但為什麼經過六祖,禪宗中國眾多佛教流派中能夠成為主流,以至於達到無禪不寺、無寺不禪的盛況呢?因為他要求人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每一個尋常的舉動中去感受禪的妙諦。做設計的人能夠從禪中感受萬物的諧和,做企業的人能夠在禪中領會人心的奧秘,為人師者能夠在禪中聆聽心靈的絮語……這樣,禪就成為了一條通達大道這條道路無論與哪個向度對接,只要能夠接續上去,便能夠使人心靈達到調暢與清靈。

  禪修為人們提供的這條通道,一旦與各行各業的技術對接起來,便能夠使形形色色的人從術的層面達到道的層面,它能使喜茶的人找到茶道,喜花的人找到花道,經商的人找到商道。舉例而言,托爾斯泰說:「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卻擁有同樣的幸福。」不幸原因雜沓歧出,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不幸所包含的具體範圍。有一伴侶,他們在進入婚姻以前,想要用理性智力所能達到的高度去總結出婚姻失敗的種種可能,比如婚姻中的嫉妒、不信任、金錢親人的介入、孩子的教育、門第的懸殊、人生信仰的不同等等,他們想要通過這些失敗的前車之鑒提醒自己,盡量在婚姻中規避這些負面因素的出現,走向幸福婚姻。但是隨著他們越來越多地聽到周圍的人對於婚姻的種種抱怨,才突然間驚覺,其實婚姻中的每一個盤子、每一粒塵土、每一杯水的溫度、每一絲氣味、每一個細小的舉動都有可能會造成爭端。這也就是說,要通過趨利避害的方式,僅僅用智性去經營婚姻,還是遠遠不能夠達到幸福的。為什麼說幸福家庭都是一樣的呢?因為在幸福家庭中,他們找到了一條道路,這條正確的道路就是深深的理解和無盡的包容。

  推而廣之,我們身體健康企業的發展、人際的交往,都要找到這樣一條道路,使自己和智慧對接,和慈悲對接,和天地萬物運化的規律對接,惟其如此,我們才能在其自身地生活而不無明所牽引,不被世俗言論所綁縛。

  中國企業未來的騰飛,也應該找到這樣一條通達的道路。作為企業家要學習的,並不是其他企業成功之表象,比如其他企業是如何裝飾的,如何設計自己的品牌圖案的,而是要盡量去學習別人成功背後的那一條道路,那一個理念

  在重修香海禪寺以前,我們去海外考察了許多不同宗教機構的建築、運營模式。他們的文化並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斷層,因此在很多方面比我們領先許多。但是我們並沒有想去照搬照抄別人的成功經驗,因為我們知道,所有的建築和運營形態無一不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按照自己的個性生長起來的。移植和摹仿,是無法使得文化長期留存於我們的土壤之上的。這就是「學我者死」的道理。在做一件事時,總有可學的部分和不可學的部分,一些涉及終極關懷的理念,比如真、善、美,這是應當去學習的,但別人的具體運作方式,別人的外在形態,卻不應該去偷師學習。只有從表象的背後找到隱藏的理念,從理念背後找到通達天地大道,你才能夠時刻擁有創新的靈感與行事的先機。

   

  四、想像改變思維

  凝神想像,這是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實踐的功夫

  比如我們靜坐在院中,看春天裡,一棵樹上帝之手渲染了無限鮮美、柔嫩的顏色,它不斷地向天上伸出俊美而秀頎的線條,它用世間最溫存的語言一路生長,一路低吟。它彷彿從來沒有看過這個世界一樣地驚奇,一樣地愛它,用純凈和生機點化世界的性靈,喚醒萬物的消沉。這時候,我們想到一個嬰兒他也像春天的樹一樣柔軟,一樣潔凈。嬰兒被孕育,被帶到這個世界上,他既有生命的春天,就必經歷生命的寒冬,就必有一天會華發秋霜、齒牙動搖。然而在他生命的起點,他還是要那麼欣悅、溫和地看著這個世界,他的四肢那麼柔軟,你甚至可以隨意地將他粉嫩的、胖乎乎的小腿扳到他的頭頂。然而,為什麼我們長大以後就沒有這樣的柔軟了呢?這是為我們的肌肉已經漸漸僵化了。那麼僵化的只有我們的肉身嗎?難道我們的思維不曾因為沾染世俗塵埃而變得越來越失去自性,越來越如同他者的傳聲筒一般嗎?如果思維一旦僵化,那麼人生苦難就要真正開始了。因為你不再是你自己,而是他人的幻影你說著別人說的話,做著別人做事情,穿別人都穿的衣,住別人都住的屋子,還要像人所期望的那樣去生活。每當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思維被蒙上塵埃之時,我們就應當打開窗子,去看看春天裡的樹,樹梢上的嫩芽。這種凝神想像過程正是我們滌去心上埃塵之過程

  再比如我在杭州飛往台灣飛機上,突然想到了兩個字——慈悲。什麼最慈悲呢?大地慈悲。它孕育萬物的生長,使萬物在它的身上不斷輪迴。在上古的神話中,人往往是由泥土塑造的,在女媧以土造人的傳說中,人類來自於土,這就象徵著人如同樹木一樣,起自於大地死後又歸於大地大地負載著萬物而從來如此寬容,即使向它潑上最為骯髒的水,它也一樣會用無限的溫情去將那些污垢凈化。由這一點我想到了《易經》中的坤卦。坤卦象徵大地象徵女性象徵著陰柔,象徵寧靜象徵著柔順,象徵著包容。

  我認為,女性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慈悲,像水一樣的慈悲寧靜、安和、寬容、秀美。水是一切生命來源女性也是人類生發的源泉。有些道理,看起來是荒誕的,但實際上卻符合自然規律。比如古代說父母之喪要守孝三年,很多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然而,其中卻包含著自然道理母親孕育一個孩子,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哺育他,教會他學習走路和說話,又需要兩年的時間。守孝三年的古禮,實際是對於父母生養之恩的報答。從前弘一法師發願出家,他離開了親近夫人、最慈愛母親,但當有一次他聽到母親孕育孩子過程是何其不易、何其痛苦時,堅定如他,也難免泫然淚下以至嚎啕大哭,幾乎動了要還俗照顧母親念頭

  在桐鄉濮院有一位女企業家,她每一次來到我們寺院與我談話時,我都覺得她的身上帶著一種柔和如水的氣息。這種溫柔而暗蘊剛強的氣息使她的企業發展得非常迅速又十分平穩。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她說,當她剛剛嫁給自己的先生時,發現兩人生活習慣上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她的先生白天睡覺、晚上起來活動,還喜歡電視機開得震天響,她就每天勸服自己要包容先生,她盡量地對自己的先生好,盡量地原諒自己的先生。因為她明白,如果不能夠包容和欣賞自己的另一半,那麼他的心就會和你越走越遠。她對於企業員工也是同樣地慈悲員工們要買房、娶妻,她總是盡量給予他們最好的福利,只要經濟允許,她一定竭盡全力去幫助自己身邊的人。所以,當她的業績有了提升的時候,連公司里的司機和掃地的阿姨都會為她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知道,她的成長就是所有人的福音。一直以來,她就是堅持用如水一般的精神對待身邊所有的人,她愛他們,疼惜他們,包容他們。她知道,人性是有其限度的,因此她能夠盡量寬宥每一個人的行為。

  自然中蘊藏著許多要妙幽微的道理,等待著人們用澄明的靈台去觀照和思維,難道女人不能從大地象徵之中去反思自己的德行嗎,難道男人不該從女性的柔順中去提升自己的陽剛嗎?

  正如同天地運行的法則一樣,在上的天,也就男人,對女人要充滿寵愛,正如天降甘露滋潤大地一般;而在下的地,也就女人,對男人要充滿崇拜,正如大地仰望藍天一般。男人如果不能去寵愛女人,那麼就失去了你作為男人本分女人也不對你有所尊崇。因為男人就如同是蒼天一樣的虛空和廣大,作為男性,應該用自己的雄強與關愛去對待女性女人不能崇拜男人,就違背了坤卦的卦德,如果她不能仰望天空,不能溫柔和包容地對待男人,那麼就自然會起爭端。這就是兩性相處的基本規律。如果女性剛強過了男性,這就會導致天翻地覆,家庭也就無法和諧幸福

  這符合宇宙運行規律的道,這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找到這條道路,人就天地四時的運化結合在了一起,也就和洞明的心性對接了起來。

  這就是由凝神想像而來所領悟的萬事萬物生存發展的基本原理,這就是由一個思維的點出發,去引領整個心神的靜悟與洞察,這種如同白日夢一般的想像,實際上正是從人的心念上去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從而在根本上對治人生道路中的種種無明

  一次,有位朋友對我說:「一個男人讓一個女人欣賞和喜歡,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若一個男人能使男人同樣欣賞和喜歡你,這才真正體現了男性的魅力。」我認為,真正完美的人格中,有一半是男性化的,另一半是女性化的。一半剛毅而勇敢,另一半柔和而堅韌。一半能夠如山一樣給予孩子穩健的父愛,另一半又能夠如水一樣給予孩子細膩的母愛。這樣的人,性格中含有周遍而統一的因子,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都能從容應對。秦漢之交時,留侯張良就是這樣的人他是韓國的貴族,為了收復韓國的失地,光復韓國,他非常勇敢剛強,曾在博浪沙刺殺秦王,雖然沒有成功,卻一戰成名。後來,他來到高祖劉邦幕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劉邦取得了大漢的江山。然而同時,他又深諳黃老之學,深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一旦江山克定,便不生居功之心,飄然遠引,因體弱多病,反而數次度過政治上的劫難。這位大英雄胸懷天下太史公卻記述他的相貌說他「相好婦人」。在他的身上,剛柔和諧並存,陰陽與時運化,這樣兼美的智慧使得他一生通達而又曠達。

  由凝神想像所開啟的思維,與世俗世界的普遍感知非常不同,它要求我們轉入天地之道的高度,沉思靜慮,重新喚回心靈清凈與輕安。在凝神想像之中,我們轉變思維,潔凈心靈,修證人生,乃至用一己之力世界平添一份新的光彩。記住,起航的帆,海洋的源,泥土中的種子,永遠都只在我們的心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