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禪,與身心對話的藝術

禪,與身心對話的藝術

賢宗法師開示

楊柳整理

  一、說給內心聽的瑩潔絮語

  今天我們來談談禪。

  現代生活高速運轉,使人身心煎迫。如何在這生活中適時給自己做減法,使自己歸零歸空呢?禪修是一種可行之法。可以打這樣一個比方:眾生身處紅塵之中,外物紛擾,內心憂懼,萬緣紛弛,如同給一壺清水不斷添柴加熱,不但對手是柴,仇敵是柴,朋友也是柴,家人也是柴,愛人也是柴,兒女也是柴,一切冤親債主都如同薪柴一般,一旦遇到各種外緣之火,旋即促使水的沸騰。我們的身心就是水,不斷被考驗,不斷被灼燒。而禪修,則好比是為我們的身心不斷增添涼水甘露使我們的身心從煎熬中暫時脫離,回歸到清凈狀態。潤澤生命涼水與清泉,其實不止是禪修,禪修僅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實際上,那是給自己找一個空間,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安放,得到放鬆,無論通過何種方式,我們必須想辦法自己的身心得以在煩惱之中「詩意的棲居」。

  西方說平衡,儒家中庸佛教和諧,其中有一個共通點,亦即我們必須知道,怎樣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事業做得再大,聲名立得再高,如果沒有一健康身體作為基礎,則一切淪為空談。這個簡單道理人人盡知,但在忙碌、奮鬥之中卻總是將它懸隔起來,直到健康受損的果報現前之時,才往往追悔莫及。年輕時用命換錢,年老時用錢換命,捫心自問,多少人身處這種狀態之中而渾然不覺,多少人沉醉酒色笙歌之中而洋洋自得?如果你可以稍稍停步,聽一聽身體的言說,我們便不會選擇以耗磨健康方法生活。我們每天都要這樣提醒自己:是日已過,吾命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禪修是我們在高速奔跑之中的路邊風景,是我們在荒漠中跋涉時的一泓清泉。它不是被給予的,而是每一個人所自尋、內求的。在每一個平凡的時日,每一個凌亂的瞬間,我們都能夠通過禪定,通過內觀,使自己當下安住,在當下得到喜樂

  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都是美的,只看你的心是否能夠領悟。大家來這裡聽課,人人心態不同。有的人可能非常認真,老師所說的話,他字字句句都要用紙筆給記下來,可是回到生活中,就把這些話給忘記了,筆記也不去了哪裡;有的人抱著一顆敷衍了事的心,來到課堂上點個卯,看了一眼老師,心想:「哦,原來是個和尚」,然後就開始發獃、打瞌睡,在煎熬中等待下課。還有這樣的人,他不求在全部的語詞中得到啟發,但若有隻言片語印心者,則不禁手舞足蹈起來,甚至再三回味,三月不知肉味。第三種人,是真正的有心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根器鋒銳,因而總是能夠在尋常之事中得到異於常人的領悟。其實那句觸動你心弦的話,不是老師思想,而是你自身潛藏的某種意念,它只等待一個機緣,便能夠被觸發、萌生。文學理論中講,在閱讀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都存在著「期待視野」,這種潛藏的先見,其實是你的心靈中所暗蘊之寶藏。它是美的,它需要被激發,需要被領悟。真正改變我們的不是導師也不是書籍,而是我們無量世及今生的漸次積累,經驗積累到哪個層次,便能夠達到相應的境界之上。生活中只有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夠經由領悟和省覺,達到質的飛躍。

  禪宗所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獅子吼,這一切的開示方法都要求被開示在此之前有充分的修行與準備,若沒有漸修,沒有經驗的積累,沒有反思,沒有靜悟,頓悟就是無法成立的。禪宗中的許多公案光怪陸離,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明白禪師在當時為何要如此開示,比如南泉斬貓、丹霞燒佛,這些開示方法都是非常激烈的,都是當機發生的。在某一個當機,禪師向有準備、有悟性的人做出合理的開示,但這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原因就在於個體的根器利鈍有別,經驗閱歷相異,因此面對同樣的開示,各人的收獲就會有天壤之別。

  面對同一朵花,人人都有各自微妙的體驗與感受。見到這朵白色的百合,有人讚歎它的香氣,有人歌頌它的凈美,亦會有人厭棄它的單調,有人憎惡它的潔白。如果是普希金見到它,則會愛情玫瑰對舉,聯想到它的堅貞;如果是王爾德見到它,則會為他風流淚,為它書寫最為美麗的童話;如果是王陽明見到它,則會想見此花未見我時的寂滅與既見我時的歡欣。

  禪修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己與自己的對接。這也就是個體與世界的對接。自己如何對待自己,也就會以怎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守望世界。我們的認識不等於他人的認識,他人的世界也無法取代我們的世界。怎樣認識這個世界,最終系視乎你怎樣對待你自己

  二、你是對的,他也是對的

  佛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牽來一頭大象,讓七個盲人去觸摸,並要他們根據自己的直接經驗給出關於眼前之物的切近描述。第一個人摸到大象的腿,第二個人摸到大象的肚子,第三個人摸到大象的耳朵,第四個人摸到象牙,第五個人摸到大象鼻子,第六個人摸到大象尾巴,第七個人爬上象背,摸到大象粗糙而厚實的背部。牽來大象的人第一個盲人:「大象像什麼?」那人答說:「它像柱子。」第二人說:「不對,它像皮球。」第三個人說:「錯了錯了大象應該像是一把蒲扇。」第四個人不同意:「大象像一把彎彎的弓」……幾人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對於一個明眼人來說,大象的整體形象可謂清晰,它並不等同於任何一個局部,並不像任何一個盲人所見的那個樣子。但你能說他們所描述的結果不客觀嗎?並不是,這些盲人都是按照自己最真實知見大象做出描述的,他們都是對的,但是似乎,他們又都不正確。

  我們看待世界,看待宇宙不像那些盲人一樣嗎?我們之所見者有如滄海一粟,我們之所知者有如冰山一角,我們的知見、判斷如何能夠是絕對正確的呢?哪怕是最智慧哲學家,在探討任何一個問題時,也不得不在最後發出最審慎的感嘆:「關於這件事,我似乎所知甚少!」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尋常人呢?因此,想用自己的愚見來勸服別人,認為自己的思想就是絕對權威的人,便如同是天生的盲人一般無明,他的世界終將一片漆黑。因為他不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因此便不會有燈,不會有光明出現在他的生命之中。

  禪宗還有這樣一則經典故事:一個老禪師坐在院子里休息,他的身後站著一位侍者。他的兩名弟子因為一些事情爭執起來,師兄先跑進院子,把兩人的爭執告訴了師父,並要求師父評理。禪師他說:「你是對的。」這個師兄得很高興,因為師父認同他是對的,就笑著離開了過了會兒師弟氣呼呼跑過來,也對師父說了他們之間的爭執,認為師兄非常不可理喻,要求師父秉公而斷。老和尚笑著對他說:「你也是對的。」師弟聽了很高興,興沖沖離開了侍者感到非常不解:「法師啊,我一向敬重您的智慧。怎麼今天面對這樣的事情,您卻有如牆頭草一般,掏漿糊了事呢?出家人不誑語,您這樣不是欺騙他們嗎?這實在有違您智者名聲啊。」老和尚淡然地笑笑,對侍者說:「你也是對的。」

  生活中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矛盾、爭端產生,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佛教時時警惕一種過度執迷於正妄、對錯的迷思。在澄明的勝義諦上,相對出現的正妄、對錯等觀念可以被智慧所消解,由此可談不垢不凈,非正非妄。老和尚大家都是對的,就是要突破妄分對錯的知見,在勝義諦的層面上將正妄之偏見打通,達到一種明心見性的靈透狀態

  如果要想熄滅我們的嗔恨心,便要將自己的斷見、偏見修空,使自己的心化為一艘空船。這樣才可消泯一切爭端,放下一切煩惱智慧顯現的境界是在於有,而是在於空。空並非一無所有,並非是否定義,而是泯義,是破義,它是超越於一切有無之上的。空是讓我們去認識萬事萬物的本質與內在運作的意涵。

  眼前的這張桌子,我們正在使用它,它看起來是實實在在的一個物體。現在讓我們來回顧它的前世,也看看它的未來。當它還不是一張桌子時它是木料釘子、粘合劑、油漆、設計、人工,它們就像大象的各個部分一樣,它們可以是桌子也可以不是桌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叫做因緣因緣和合,條件成熟,它們整合而成為一張桌子,如果有任何一個條件具足木料可能成為門框,油漆可能被刷上牆壁釘子可以釘入木樁。只要有一點點的偏差,它可能永遠無法成為一張桌子。所以你看,這張桌子在尚未誕生之前,經歷了多少風險啊。何其不易,它成為一張桌子。何其不易,它被運來這裡。何其不易,我們正在使用它,與它發生關聯。何其不易,它今天恰好成為開示的載體,我們通過它,認識無常,認識色法,認識宇宙運作之本質,認識每一個人,認識你自己

  再來看看桌子未來桌子一旦成為桌子,它便不再是實有的,它已經在時空之中順任色法的安排,它開始障礙,開始變壞,它要經歷成住壞空的整個過程,最終走向壞滅,走向塵屑,走向空無。千萬不要將它看作是誰的,是屬於哪裡的,是實有的,它是一個因緣離散的過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離散或等待離散。

  我們用這樣的思維觀想一張桌子,那麼,人是否也是如此呢?世界是否也是如此呢?每一樣事物的形成何其不易,我們為何不能去珍惜;每一個人都在經歷生住異滅的過程,我們如何不懂惜福,如何不懂得順遂,如何不懂千里搭長棚,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如何不能夠自然地看待死亡,經歷死亡,接受死亡呢?這些世上最深奧的課程只要你願意向內觀想,任何一張桌子、一片樹葉、一條河流都能夠成為你人生上師。或者說,我們的上師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心。

  三、如何突破人生根本的恐懼

  人活著,簡單到何種程度呢?簡單到只是一個過程。無論你今日是鐘鳴鼎食、萬里封侯也好,激揚文字、揮斥方遒也好,抑或風雨飄搖、伶仃惶恐也罷,齒牙動搖、龍鍾耄耋也罷,一切的一切,沒有好惡,它都是一個過程。男和女,靈與肉,時間與空間,此生與來世都是過程與旅途罷了。

  時常會有一些女施主前來抱怨,或說老公變了心,或說老公打罵不休,或說老公愛泡酒吧,或說老公總往澳門跑……似乎種種婚姻的不如意總會今生遇到。我再三告訴她們一個思想那就是想想自己明天就不在這世界上了,還有什麼不能寬宥,不能放下呢?當你敢於面對最不敢面對的死亡時,還有什麼無法勘破呢?我這樣講,並非要教大家消極面對生活,而相反,是想讓大家更理性智慧地面對生活。當你有這樣的意識時,便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每一個時日,每一個走到身邊的人,每一件生活中最為瑣碎的事情。如果我們無法用這樣的思想來面對人生,就很難自我設定的局限之中解脫出來,有所突破。什麼是智慧智慧就是要人照見清凈喜樂自性。人為什麼無法得到智慧?就是因為世上的紛擾表象使我們的內心蒙上厚厚的塵埃使我們無法在澄明中洞見世事之真相。正如證嚴上人所講:「凡夫就是『反反複復』——心中本具的智慧慈悲無明習氣遮蔽,以致隱晦不顯,難以在迷茫世間掌握正確方向。」

  大家在紅塵生活總會有這樣的體驗: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由於種種因果造作的關係煩惱不斷滋生,層出不窮。這時候,有的人就會想到來寺院里靜靜心,打打坐。住在寺院的時日中,你可能會感到身心清凈,通過不斷的思維與修證,內心塵埃被漸漸抹去。在這種清簡的修行生活中,我們很少再去增添心內的埃塵,而相反,總是想方設法滌除塵埃。這個過程你會感受到煩惱逐漸減少,而喜樂逐漸增加。但是,更多的人總要回到世間生活,一旦回去,那麼先前內心塵埃便又變本加厲,全部回到你的生活之中。這時,人的心靈就容易反反複復,這就凡夫修行煩惱了。無明去復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總是難以得到清平與安寧。

  有這樣一首詩,我們值得銘記:「秋風落葉亂為堆,掃去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閑處坐,任它著地自成灰。」面對生活煩惱,我們要懂得「任」,這個「任」,是慈悲,是寬宥,更是智慧

  寒山雲: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種豁達任誕、逍遙無羈的態度,是我們在處理人生中最為棘手的問題時所應當時時提醒自己的

  人生中的困境、挫折,都像是蚌內之珍,久旱之甘霖一般,何其珍貴!哪裡能夠如此容易獲得呢?我們不但要接受煩惱,而且要在煩惱中見出菩提來。人如果能夠在塵世中不斷地化解種種煩憂,那麼他的人生境界才能夠漸次向上翻越。這個向上一擊的過程才是人生中最為珍貴的財富,它孕生於荊棘、芒刺、刀山、火海之中,卻實在是絕險的懸崖之上最為美麗的潔白花朵

  障礙我們的人生境界的,是心內的一層油紙。這層昏蒙黏膩的紙是什麼呢?它正是「我」:我見我愛、我慢、我痴。我們永遠只關注「我」的所思所想,從未思考過世界宇宙運行的根本諦義究竟是什麼?如果不能夠突破這個狹隘自我,那麼每一天中的每一個念頭只能是增加綁縛在自己身上的一根根繩索而已,對於智慧的啟迪徒勞無益,甚至是緣木求魚。這種被綁縛的生活人生過程,如何自在呢?你要追求財富,你成為財富的奴隸,要追求名望,就成為名望的奴隸;要追求權力,就成為權力的奴隸。無論你追求什麼,都最終落了下乘,全不可得,全部煙消雲散而已。這樣,我們就只能被世事所驅趕,你沒自由也沒快樂,每天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你什麼都想得到:職稱、房子、車子、票子、位子,如同環繞著熱鍋爬行的螞蟻一般,鍋里裝滿現世的實惠,現世的名聞利養,也裝滿你的焦灼,你的無明,你的顛倒妄想

  人人都希望在生活中做足加法:財、名、利、情、命,樣樣都要加,樣樣都舍不下。而佛教教人以空性,就是在相反的維度上教人放下這一切看似真實卻根柢虛妄東西。我國古代的許多文學作品,其實都深得禪境,哪怕是一折戲曲,一篇小品。比方《西廂記》送別一段,有這樣一句話:「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嘆常吁氣。」很多外緣,其實也包括人心之中的情感,我們都需要做根柢性的考量,不要執迷,不要疑惑,不要貪求,不要期待永恆守望。只有把這些東西全部從心中卸下來,才能使心歸於空靈。這時,在我身上所產生的能量會乘以倍數地增長。

  注意,我們說空性,不是讓你拋妻棄子,放棄事業讓你消極等死;而是要我們從內心把這些東西觀空,能夠隨時拿起,隨時放下而不起任何恆久佔有之心

  不要想著做一件事情是為了得到什麼,而總是要想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我今天來這裡上課,就是要把自己心中所體會到的最好的思想毫無保留地分享給諸位,這就是我來到這裡的目的之所在。我們寺院在舉辦禪修活動的時候,對於在參加學習的同修沒有任何要求,唯一就是要求我們的義工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務,實現佛教自利利他的思想

  四、眾緣和合是成事的根本

  很多朋友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件事情我做不成呢?

  在佛教看來,這是因為你沒有從根本上理解做成事情的原理,亦即無法完成一事,是由於做成此事的因緣還不具足佛陀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要想讓一件事情成立,是需要多方相互牽連的因緣乃可以完備的。比方說我想要桃樹結出桃子,那麼桃樹的種子、土壤、水分、空氣,甚至是人工的細心栽培,都是成就這個結果的因不是嗎?哪一個因不具足,就無法得到桃子。多種相互纏繞、牽縈的因緣一同使得桃子這個果出現。那麼,你若想要做成某件事情,相關的因都以具足了嗎?這是無法造作的,如果那些因緣和合,那麼果報自然展現,甚至毫不費力,水到渠成。

  我們今天講禪的思想,就是為了讓大家在高遠的人生境界認識到生命真諦,了知人活在世界上的真正意義之所在,從此處去開發人生存的潛能,去了宇宙運行之理則。那麼,自然而然的,生命之花將自然綻放,清凈自性將次第敞亮。

  為什麼我總是和一些企業的經營者或單位領導者講述這些事物成功的根本理則呢?人不僅僅是自處的,更是群居的。無論是生產產品還是領導下屬開展工作都需要首先考慮到對方的需求、感受、特質,繼而按照規律辦事、用人。一樣產品的好絕不是自明的,依靠自吹自擂達到宣傳之效果的,而更需要從客戶的根本要求出發進行全盤的考量。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廚叫做傑米揚,他非常善於烹飪魚湯,他做的湯鮮美無比,令人回味無窮。他自己也深深為這手做湯的本事感到驕傲。每次有朋友來他家中做客,他都一定要做上好的魚湯款待他們,每一次都是一樣,毫無變化。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朋友們都吃夠了他的魚湯,很希望他能夠換換花樣。但是傑米揚卻總是認為自己的魚湯是天下一絕,因此堅持用魚湯來招待友朋。久而久之,朋友都不再願意去傑米揚家中做客了,因為他們非常厭惡他的魚湯和他一成不變的行為方式

  哪怕是一樣天下最好的東西,如果沒有變化,永遠處於固步自封的狀態,那麼終有一日是將受到眾人的厭棄的。考慮問題,處理事情,都要注意到每一個對象的特殊性,每一個當機的靈活性,否則就是違背了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律,這樣,事情便不會成功。這世上若真有一個恆久不變的道理,那便是變化之本身。萬物恆轉變化,遷流不居,最精深的秘辛就藏在這個「變」字當中。面對家庭事業、人際,都要充分考慮到變的因素,接受這種變化的規律,接受諸法無常的理則,由此獲得人生的無上智慧

  正如我今天與大家分享佛法,說的並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如果我對你們講課,是為了讓大家感到我的佛學多麼深研,為了讓大家感到慚愧,那麼這種做法就是十分不對機的。我所講述的若無法與大家的生活對接,那麼佛法也就在眾人的心中成為了空幻樓閣一般,儘管瑩潔高妙,卻實在無法印心,無法使人得到領悟與受益。觀音菩薩法門無量,注重應機說法,與時變化,她總是能夠做到「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一點,應當能夠使我們在生活中有啟發使我們的人生境界逐漸開闊起來,最終使我們的身心脫離火宅,得住清涼界。

  時間有限,且言難盡意。餘下的一切時間的空白,請各位回到世間去體會。修行世間法,要達到究竟清凈是非常艱難的事情。我的語言沉默之處,正是你們的生命開始顯現之時,祝大家光壽無量,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