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用開闊的心經營事業,用簡單的思維生活

用開闊的心經事業,用簡單思維生活

  這個逢八會我一直沒來參加,今天是第一次。我最近在外面上課,想到幾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企業領導人應該注意哪些東西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應該都做得好了我就從我個人的角度,把一些思想跟大家做一些分享,不管對和不對請大家指教。

  第一個,一定要心量開闊。一個人如果思想格局很小的時候,他很難成就一個大業。你只看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你只看著自己的利益得失,或者說你只看到自己的收入和付出,那說明你的格局很小;格局小,你的視野就小;你的視野小,你關注的面積就小;關注的面積小,稍微有一點變動,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讓你不堪承受。或者說你企業的願景規劃,你對人生的定位和思考,就沒辦法站在時代的潮流,或者站在世界的大方向去考慮。

  我們經常講,如果你不能站在世界的角度,你就辦法看到中國的高度,沒辦法站在中國的角度,你就很難看到浙江的高度,沒有站在浙江的高度,你就看不全嘉興。因為現在整個經濟的潮流是環環相扣的。你看美國一個銀行倒閉,直接會影響整個世界經濟,這裡面是什麼?信息,關聯性。每一個行業都是互相關聯的,這就佛教裡面所講的「因緣生法」,每一個事物生起必然牽動著其它事物的發展。一隻蝴蝶美國佛羅里達州多扇兩下翅膀,都會引起整個世界的風暴。一個動物的消逝,一個物種的大量繁殖,都會影響到整個食物鏈。

  特別是我們作為企業的掌舵者,或者企業的高管和顧問,你一定要用這樣一種格局去看待問題。我們不要認為今天大豆漲價了,跟我關係,營業欠收了跟我關係都有關係的。所以我們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去看待每一個事物的發展。從那種發展中你就能想到我們在這行業裡面會受到哪些牽連。有沒有收入直接就影響到了他今天買不買衣服他不衣服我們產品的銷售就會受限制。所以各個方面你都能從層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你就發現,永遠能找到自己的方位。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者,應該有這樣一種高度和認識,應該用這樣的一種寬廣的格局去看待問題。

  這種寬廣還來自於對人的包容。我們不要說這個人今天在我面前出言不遜,我就要想辦法把他擠掉。那說明這個老闆格局小,格局小就容不下別人有不同的意見,那你只能把自己當作上帝,或者說我帝王,你們都要聽我的。你稍微不聽我的,我就要想方法讓你在我面前消失掉。你們有沒有發現一點?往往一個能成就大業的人,他底下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甚至在他面前罵他,他都能忍受下來,這種人他的格局很寬廣,我們所說的像大海和星空一樣的無比開闊,可以讓他底下所有的東西在他這里任意生長和自生自滅。

  從中國歷史當中,大家有沒有發現?往往一個很興盛的朝代,這個皇帝格局都很寬,在他底下什麼人都有。有奸臣、有忠臣,有武士也有奇人異士,各種各樣的人都能找到他的位置,都能為這個社會服務。那就要求這個帝王要有非常開闊的格局。只要他能力能為這個社會服務,不管他對我出言不遜也好,甚至在背後說我壞話也好,我都不在意

  我看過貞觀唐太宗,裡面講到,當時因為欠收入,有很多飢民跑到長安來討飯吃。謀反的人就冒充飢民,有兩千多個伏兵埋伏在飢民裡面。最後唐太宗叫那些大臣用了一個計謀,把這些人真正的飢民全部疏理到城外去。他是怎麼疏理的?一路上放上食物,靠近城門10米遠的地方,那個粥稀得裡面的米粒都可以看得見,20米的地方稍微稠一點,到了200米遠的地方都是飯。所以那些飢民為了能吃到飯就都跑到最遠的地方去了,這時發現有一乞丐在城裡面走動,那這些肯定就是伏兵。唐太宗不想用軍隊去制服他們,而是去說服他們的頭領,結果頭領身邊的助手拔起刀就往唐太宗身上捅過去,捅了一刀鮮血直流。當時唐太宗幾個守衛跳起來就想拔刀把他殺掉。但唐太宗用手捂住這個地方他說冤冤相報何時了。那個頭領就這樣被他折服了,從那以後一直成為唐太宗身邊最得力的護衛。後來唐太宗人生中有幾次受到生命威脅的時候,都是這個人第一個跳出來保衛他。你說一個人拿著刀子要把你捅死,他還能把他收服下來成為忠實的護衛。這是什麼境界,這是什麼人格,這是什麼樣的一種高度,才能做這一點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老闆你真的是要培養成這樣的一種境界去看待問題,那真的你碰到的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同時,一個企業的領頭人,他的人格,文化修養,他認識事物的高度會形成企業的一種氛圍,那種氛圍就會吸引很多人才你這邊來,這就是我們所說企業的軟實力文化。這種文化不是說你幾個板報,做幾個講壇就能形成的。這是一個老闆十年乃至二十年當中形成的做事的風格、理念,通過長時間的積淀,通過大家努力形成的那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凝聚力,就是企業在外面的口碑。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領導人,應該要有高瞻遠矚的境界,有高屋建瓴的思想,永遠能站在事物發展的前潮去看待問題。而且事物都不斷在變化,你的認識可能今天是最前衛的,但明天可能就被淘汰了,但沒關係只要你永遠在學習,你的高度可能別人永遠沒辦法跨越。當然,這種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而是靠你長時間堅持的思想、做事風格所形成。

  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人,我曾經看到有本書裡面講到一個皇帝皇帝大臣在開會,所有的人討論所得出來的結論都沒有超過那個皇帝。會開完以後,皇帝回去唉聲嘆氣的。他的謀士就問他,陛下,今天的會開得很好啊你怎麼唉聲嘆氣的。皇帝說,我們朝裡面這么多有能力的人,竟然沒有一個人的能力、見識、思想能超過我。不能超越就沒辦法給我指點,那就會有問題,因為我思想,見識並不是最高遠的。你看這是怎樣的一種心量和格局?他希望他身邊的人都比他好,他希望他身邊的人提出建議都能超越他。所以他這樣的一種境界和心量,真的就是為了事情達到某一種高度,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跟他在一起去完成一種人生使命。這種使命不是說我賺多少錢來滿足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完成人生的一個願景,去完成人生一個很大的格局,或者說我們為帶領一個行業走向更輝煌境界而奮鬥。這樣一種境界的達成,就需要有很寬闊的格局去看待問題。

  我們經常講,一個不能自我反思、自我淘汰的人他就很難達到一種高度。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家,培養一種開闊的胸襟,培養一種高遠的認識是極為重要的。你如果沒有養成這樣的一種境界,你就會受到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所左右。你的眼睛永遠看著我個月收入多少,我今年的業績如何,這個工人聽不聽我的話,某某人有多少錢我沒收回來,永遠只關注在眼前的很小的事情去做文章每個人時間、精力都只有那麼一點,你關注在這邊多了,那邊肯定就少了,你關注在小方面事情的時候,大方面你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所以這裡面時間的選擇,人際關係的運籌,你的關注點在哪裡很重要

  做一個企業你要學會一點,我們要讓更多的人一起跟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來完成事情。有這個思想的時候你要明白一點,我要讓他們來一起幫我分擔,同時我所得的利潤也要以相同的匹配回饋到他們身上。他們覺得我在這企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跟我息息相關,企業利潤高了我的工資就高,我的待遇高,和我的付出是匹配的。我們經常講到,我們浙江的民營企業碰到最大的瓶頸,就是因為我們原來一直是家族飯,外甥姨夫兄弟,所有的企業裡面都是家族的人物,我們一定要打破這樣的一種局限。甚至我們可以把家族的人養著,但同時也要引進更有能力的人加入到團隊裡面來,讓他跟我們一起榮辱與共。如果你只不過想著我今年能做幾件衣服,我年底能拿到多少錢,那這隻是一種商人的行為。商人行為是什麼?就是只想著我今天投入多少,我年底要回收多少,然後把這些錢拿來買房子、買車,讓自己生活過得好就行。明年再做明年的事情,從來不會想著更長遠方向目標的時候,那這種企業做不長久,只是看到這個項目有錢賺我就去投一把,明天那個項目有錢賺我又去投一把,只關注朝夕問題,那永遠在這樣一種局限裡面走不出來。

  所以要成為一個格局很大的人,他的思想一定要很高遠、很寬大,然後從事物最基本的存在規律裡面去找尋那個東西。找尋它為什麼會這樣存在,為什麼不會那樣存在的一種規律。所以我經常跟他們講,做一件什麼事情,你一定要明白一種思維方式我要得到那個東西,那個東西是一個果。就好像說明年我要得到一片西瓜,那你現在就要從得到西瓜這樣的一個結局去決定我現在的安排。得到這一西瓜是一個果,我現在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一個因。那我就要買西瓜種子要把這塊田處理好,要雇多少工人來種這片地,要準備多少錢去買肥料,所有這些都完成,這個西瓜就是你的了。所以我們要從果的角度去決定現在要種什麼因,所有的努力都要圍繞這個果,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

  比方說我身體健康,那我們現在所做的,所想的是不是跟所謂的身體健康一致呢?如果不一致那你就警覺了,可能你現在黑白顛倒,暴飲暴食,不醉不回家,每天都超出自己的身體負荷去做事情,那你現在的這種行為跟你未來健康一點都不相吻合,不是在一個頻道上,那你以後的健康不可能得到。

  如果現在我們所想的每一件事情所做的每一種行為,所體現的每一種狀態跟我期待的那個結果不一樣,那不一樣我們就得不到那個果。佛教思想里關於這方面講得簡單,就說你種什麼因,接下來就會得什麼果。你期待那個果,你現在就要種那個因,這是一種必然的因果規律。我們人往往這樣,等到果現形了才來抱怨、恐懼。實際上不用抱怨,因為現在這個果就是你以前所種下的因造成的。未來你要達到什麼果,你現在就要種什麼因,這是一種自然規律。但是我們人不相信這一點,所以往往都會背離事物規律去做事情

  所以因果的是一點都不會欺騙人的,我們不要把它得很迷信,認為去燒了多少高香我才有多少財富,今天燒了高香我未來有什麼。我們單從現世因果就能發現,我們今天的起心動就會影響到未來的果,如果我在這人身上不斷去投入,不斷付出,不斷給予,不斷關照,那他就會越來越離不開我,這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你只有這么一點時間你這時間往哪裡投,哪裡就會回饋到你身上時間付出去哪裡,哪裡就會給你這方面的回饋,真的,這也是一種因果

  如果你每天早早回家,把時間投入到家庭裡面去,你會發現你的家庭會特別的溫暖,和睦,有人情味。如果你幾個都不回家一次,一天到晚在外面泡著,每天晚上回到家裡孩子睡了太太睡了家裡到處都冷冰冰的,早上他們還沒醒的時候你又爬起來走了。這樣孩子會對你有感情嗎?你對家人會感覺嗎?沒感覺,你只不過是回去睡覺,睡醒就走了。所以在哪裡投入,哪裡就會給你回報。更不要說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有更宏偉的思維

  當然,這樣一種思想,這樣一種看待事物的基本規律,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懂,只是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要修行。我們坐在這里,大家把所有的心放下,去進行自我內在心智的提升,讓自己的身心不受外在干擾,安住在當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平常時候很多想不到的,平常時候沒注意的,平常不了解的,這個時候都出來了。這種出來是你的身心受到一定局限,或者說你的身心得到一種寧靜自在狀態裡面所產生出來跟平常不一樣的心智

  我們所說的禪修不是每個人都能體驗得到的,你如果說沒有安住這個過程裡面,你永遠體驗不到它的喜樂。所以我們照明法師幾天在那裡講,當你得到禪定境界喜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世間上任何東西的美都沒辦法跟它相比,你吃最好吃的東西,玩最好玩的東西,去體驗什麼樣的體驗,他說都沒辦法跟它相比。

  你看佛教幾千年以來,那麼多師父為什麼不想還俗,為什麼不想結婚,正是因為這種修行快樂永遠超越名和利,超越金錢財富,超越家庭狀態,所以他們才能在深山老林的寺院裡面一輩子呆下去。但我們體驗體驗不到的時候,就永遠不明白它裡面的真諦

  所以如果我們通過每一次的禪修把自己的身心慢慢修煉成那種境界的時候,你就發現生活當中真的無處不充滿著快樂。這種快樂會影響你的生活,會影響你的心態,會影響你原來看待問題的那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養成之後,你的境界已經是超越一般人了。當然了,每個人思想格局都不一樣,有的人只關注身體有的人只關注家庭有的人只關注事業有的人可能關注的層面更大,覺得他的人生使命跟這個行業國家,整個人類,乃至整個地球都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那這種人不管把他放在什麼樣的位置裡面,他都能找到自身的地位。只要給他一個平台,他會把這個平台運用到極致,這種人他是沒有限制的,你給他多大平台,他都能展現他多大的能力

  人生是一個不斷修煉,不斷提升,不斷自我蛻變的過程,所以我覺得人生就是一段路程,或者說一個過程。你今天在做這件事情就把做這件事情狀態修好,明天面對那樣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就把那個問題解決好。但是要記住,任何東西都是有缺陷的,你不要把它想得十全十美。當你那條路的時候,這條路你就忽略了,當你走這條路的時候,那條你也辦法走,不可能全部顧及得到。這裡面就看你用什麼方法去運籌,有的人可能會把各方面都布點出來,這也是一種方法

  所以我覺得作為企業家,或者說作為一個企業的高管人士,要有這樣的一種思想格局,用這樣的一種人思維方式去看待問題。

  第二個,我想講一講人和人之間的愛。一直以來,西方式的那種愛,我們自然就想到了夫妻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父母之間的愛,老闆員工的愛,這都是一種愛。甚至我們愛自己的身體,愛世間萬事萬物,實際上也是一種愛。從某一個角度來講,「愛」跟佛教講的「慈悲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當你把「愛」跟「慈悲」去比較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在裡面,而慈悲給人感覺柔軟、更慈祥、更祥和,你們發現沒有?所以一直以來,在我思想裡面我更喜歡慈悲

  我們前段時間推薦大家看了本書,裡面就講到:「佛陀慈悲的,他不和世間的任何事物抗爭,他只是安住地接納一切萬物。」從某一個角度來講,「愛」就應該是一種接納,一種包容,一種對待事物喜悅欣賞的狀態所產生的一種行為。所以我覺得愛是讓人感覺到一種幸福是一種微笑,是一種看待問題、欣賞問題和接納問題時從內心裡面發出來的喜悅。你們有沒有發現當你想到一個你愛的對象,或者說想到一個你欣賞的物體,想到一個你曾經開心的過程,你就會內心裡面升華出一種非常柔和心境,然後你就會因為這樣的一種心境而產生一種從容自在的祥和的微笑,有沒有這種感覺這就是愛。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無盡的包容。理解,從來不會指責;理解,而不會去抱怨;理解,不會產生恐懼;理解,他就不會怨恨。真的,人和人的關係當中,你都能用這樣一種思想去思考和看待問題的時候,你所碰到的所有的矛盾衝突都會化成一弘清涼的泉水,讓你感覺到內心從里到外得到洗滌。當我們恐懼的時候,我們看到問題都會受到限制。「愛」這個字眼是很美的!為什麼當初我們能跟另一半走在一起,一起生活,我們曾經是有愛的。但為什麼走到後面就沒有愛了,只剩下彼此之間的矛盾,只剩下互相指責,甚至只剩下仇恨?為什麼我們不會去想想曾經有過美好這就是因為我們在生活當中很少用愛去關注對方,用愛去看待我們的長輩,用愛去看我們的子女也沒有用愛的心態觀念去看我們身邊跟我們一起奮鬥的家人,包括我們的員工,我們身邊客戶。一個公司有愛,裡面就充滿著喜樂;沒愛,就只剩下利益和斗爭。

  當這種愛從內心當中升華起來的時候,會在你的相貌上直接表現出來。當你有愛的時候,你的眼神看待人家時的那種柔軟就會讓人感覺舒服;當你沒有愛的時候,你眼神看到別人身都是那種赤裸裸的利益關係。你今天對我好,我明天對你好一點,或者你今天為我幹活,我明天就多發一點工資給你。就是那種赤裸裸的利益交換,那不是愛。我給你多少錢獎勵,那不是愛,只是因為你為我公司付出,因為你為我們做了多少業績,然後我給予你這樣的一種獎勵,那不是愛。所以愛是身體身體的對接,是心跟心的碰撞,那是一種辦法言語表達的。可能我看著你的時候,我能接觸到你的心靈,然後彼此之間的那種會心一笑就像佛陀禪宗心法傳給迦葉尊者時一樣,佛陀拈著一朵花在那笑的時候,迦葉者也對著他微微一笑,他那個心法就傳過去了就像我們所說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你們有沒有發現,當你在別人面前展現那種心態和神情時,人家不用語言多問,直接就能感覺得到。所以我們講愛是無處不在的,包括你的一個眼神,包括你全身那種柔軟和放鬆的狀態都能體現愛的境界。想想看,如果一個公司裡面很和睦,大家相處在一起,一起工作就像天天在春遊一樣,或者說天天在做一些非常開心的事情的時候,那大家會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很多人都講,我的員工老是被人家挖走。當然,首先很多人都是利益為基本前提,但是如果相同的工資,人家能把你的員工挖走的話,那說明你這公司裡面沒有愛。沒有愛的時候,人家在相同的報酬裡面就能把你的人挖走。甚至有一些人寧願到別人那裡去拿少一點工資,也不願意呆在這里,那說明我們這里的人關係緊張,或者說是非斗爭很嚴重,呆在這很難受。這樣的一種氛圍人家就不願意呆。如果你女士的話,有沒有想一想為什麼老公不願意回家?因為家不溫暖,因為家裡養了一隻老虎,老是要咬他,他不舒服不舒服他就不想回家。

  我們有一個bse的同學,一個長得漂亮的小姑娘,她有兩個孩子她說,兩年前她老公一到晚上10點沒回家,她就不斷打電話,不斷追問,不斷找他問題。有一次老公10點鍾就回到樓下了,但他寧願呆在車上一直呆到12點才上樓去。這個事情給了她一個深刻的教訓。然後她就跟她老公攤牌,她說從現在開始,不管你到外面去做什麼,我再也不過問,甚至你在外面彩旗飄揚,我這家裡的紅旗也不會倒。她這個心態思想一改變了之後,她先生每天只要把事情一處理完之後老早就趕回家,因為他覺得家裡舒服

  所以你們有沒有發現當你在家裡不斷指責對方,不斷抱怨對方的時候,那個家是不溫暖的,不溫暖,他是不願意回家的。本來在外面應酬很累,做事情很辛苦,就想回到家裡能找到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寧靜的場所,能找到一份溫馨和和諧,但回到家又被伴侶不斷指責,不斷抱怨,不斷找各種問題,那你想想看,那他還願意回去嗎?所以寧願在卡拉ok,寧願在娛樂場所泡到他沒辦法泡下去了,才回家,真的就是這樣的。

  我們上次在杭州參加了一個關於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分享會,裡面就講到他說愛是什麼?是沒有條件的。沒有條件到什麼程度?就算對方給你戴綠帽子你也要愛他;把你家裡所有的財產賭光了你也要愛他;把你的房子賣掉只能住草棚你還是要愛他。那種愛才是持久的。你們把自己身邊的人審查一遍看看,如果真的是這樣你還能愛對方嗎?如果能做到這種愛的話,那你那種愛永遠不會出問題。你們不要認為師父在講笑話,真的是這樣。只有做到無怨無悔的愛,那種愛才能用那句話來表達,叫「天長地久,海枯石爛」,所以人家說什麼「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那是什麼境界我們現在所謂的愛,從某一個角度來講都是一種利益的交換。所以你們不要輕易說「我會愛你到海枯石爛」等等,那都是假的。要麼對方是假的,要麼你是假的。我覺得國外的教堂里說的那句話我覺得很好,就是不管對方是貧窮、富有,不管疾病什麼什麼,你都能跟原來一樣的愛著對方。

  所以企業裡面打造一種愛的文化,那種企業是非和諧的。實際上從某一種程度來講,愛就是一種信仰,愛就是一種彼此之間的包容,愛就是一種人和人、心跟心的對話,愛就是一種和諧共處的氛圍。那種氛圍是怎麼樣形成的?不要從別人的缺點去計較對方,而從別人的優點去欣賞對方。所以我們經常講,每一個來香海禪寺的人,特別皈依的人,我們都要求他回去後每天要做十件善事,對十個人微笑,對十個人贊美,對十個人付出,對十個人一點一滴的給予,甚至你走在馬路上撿十個垃圾袋,或者你撿十個煙頭,或者你到工廠裡面去掃公共的區域等等。我們知道的再多,這種知道也不在我身上產生力量。只有我們把所知道的東西用我們的行動給體現出來的時候,這種行動才能改變人的運程。命運就是通過行動去體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自己懂多少,有時候懂得越多反而會成為你的一種障礙。有人說這個老師講的所有東西我都懂,有什麼了不起的。就是因為你得多,那種傲慢之心才產生出來。

  我們寺院做禪修,一直以來我的一個要求就是,我說我要做禪修,要去影響別人,首先一點我們自己要禪修,自己要有體驗,自己要有改變,你產生出來的那種行為和心態,讓別人欣賞和接受的時候,你的禪修才能做得下去。所以我們寺院每天晚上都必須禪修,我說不管禪修完之後要忙什麼事情那是禪修後忙的事情,忙之前我們所有的人都要集中在一起,一起來修行,所以他們每天禪修、每天分享,每天彼此之間促進,每天共同進步,這樣的一種氛圍就形成了我們這樣的一種文化

  我們公司裡面如果要推行一個什麼理念,你的領頭人首先要第一個喜歡,而且願意去做,然後不斷將這樣一種行為輻射開來。比如我們公司要打造誠信,那誠信這個詞我們不是寫在牆上,每天喊一喊念一念,跟客戶說一說,僅此而已。而是你對員工的每一個承諾都要誠信,你答應人家什麼時候付款也要誠信,你的行為和標準跟這個事情一定要相輔相成,你的誠信理念才能慢慢慢慢從你身邊裂變開來。然後接下來你不斷用你自己所經歷過的誠信思想跟你員工跟你的高管,跟你客戶去分享,你也不斷通過這種思想讓他們明白你的思想,然後把你的思想不斷複製到他們身上

  所以我們在公司裡面做一件什麼事情,不是說人家來到我這里打工,只在我這里,在公司內部要講誠信,一回到家裡就沒有了。而是我們用這種理念的時候,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家裡,還是跟人交往,任何時候他的身心靈都能體現這種狀態,甚至他能影響到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將這種行為輻射出去。如果我們的客戶被我們的公司文化影響,他回去以後還能把這種思想去告訴別人,甚至他覺得這樣很好,也跟著這樣去做,那我們這個公司文化,這樣的思想才真正落實到位。

  所以你要打造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的時候,只有我們的領頭人首先從內心當中真正的認可它,然後從里到外用這樣一種行為去表述和體現它,然後慢慢做下去才有效果

  這個世間成就的人往往並不是很聰明,但是這種人他能認定一個方向,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起來,往一個方向去突破,所以他們的就會遠遠超出你的想像。你們仔細去想想,把我身邊屬於這類人做一個過濾的時候,你發現的是這樣。

  第三個,學會簡單生活。我們一定要養成一種簡潔、大氣,或者說直接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你會發現處理起來真的很簡單。這種方法就像我們所說的,一個問題你用直接的方式去面對的時候,第一,不會浪費你很時間。第二,當你這去處理的時候,原來干擾你的那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被你一刀就切下去了。所以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或者說設計問題的最好方法還是用這種方式

  我們經常講,當你內心當中很豐富的時候,你身上展現出來的那種行為和生活方式會很簡潔;當你外在東西很複雜的時候,說明內在很缺少東西這就是我們所說陰陽關係。你如果到一個人家裡去,他家什麼東西都有什麼東西擺得滿滿的,到處都是東西,你們應該發現,這個人的內心當中很空虛。如果到一個人家裡發現他什麼都很少,他所用的東西簡單幾個必需品,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一個廚房的幾件用品,什麼東西都很簡潔的時候,說明這個人內心很豐富,不需要外在那麼多東西來襯托,所以你就發現這個世間永遠是陰陽相輔相成。當我站在面前你看到我前面的時候,你就看不到我的後面;當我背對著你,你就看不到我的前面,這就陰陽當我們簡潔去處理問題,發現越亂的時候,你越能解決。

  在佛學思想裡面,就是要求我們不斷用這樣一種思想去思考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這是最簡潔的一個方法我在處理人際關係和處理事情的時候,就不斷告誡自己我不要把事情複雜化,我應該用最簡潔的方法去面對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最後發現我不用花很多的腦筋,這個事情大刀闊斧很快就解決得很好。當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精力不會在這個方面耗掉太多,同時當你用簡潔的方法去處理問題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設計,你的處理會超出你想像的好。

  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香海禪寺是不是很簡潔?很多寺院都蓋很多很多房子,或其它的,我說都不行。一個寺院如果越大的時候,就要越初始、越簡潔、越大氣。如果這里弄個假山,那裡搞一個噴泉,那給人感覺很零亂。所以我講我們的大殿越大,前面、周圍的石板就要越粗、越長,給人感覺非常的厚實。你們看唐朝時候的那種建築,他那個窗戶沒有什麼雕花的,什麼要搞得很精緻,沒有。他的窗戶都是一條條很粗的木,一條一條排過去,給人感覺很厚實、很粗礦。到了明清的時候,我們到故宮裡面去看就會發現,每一個梁都雕了很多東西,都畫了很多圖畫,那又是走入另外一種境界了。這是一種思維的取捨,往往越簡潔的企業越能走得長久。你設計很多很多制度,設計很多很多條條框框給人感覺走到這裡面手被綁住了,腳被綁住了,耳朵封起來了,我們只是變成一個機械,變成一個工具的時候,你發現這種企業走不長久,所以我們要培養成這樣一種簡潔大氣方式處理問題和接受問題。

  有個故事,一個很富有、很有教養的家庭,他們從外面的廚房走到裡面的大廳要脫鞋,而且他們都是把鞋放得整整齊齊的。但保姆是從農村來的,她就不講究,隨便一脫,所以鞋脫下來後,要嘛是倒過來的,要嘛趴在其它鞋上,就感覺到很亂,但保姆鞋自己並不在意,一脫就進去了。這個家族的一個媳婦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很講究禮儀,當她看到這個鞋是那樣放著很難受,但又想,拿這個鞋的話我的手會不會弄髒,還有我要趕時間趕緊把這個東西送進去等等,就這樣進進出出這個門走了三四次,她的心都糾結在鞋上,很難受。而她們的老媽一來看到鞋是那樣的,直接過去把那個鞋擺好就進去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三個人,一個保姆把鞋脫反了,她不會在乎就進去了,她的媳婦每次經過就不把問題解決掉,一邊做事,心卻糾結在這個鞋上。她的老媽直接把這個鞋處理好就完事了。實際上我們人處理問題,往往你如果想得越複雜,你的心就越累。當你的心很累的時候,就會影響你的身體,影響你處理問題的心態就像那個媳婦一樣,她受過高等教育,所以總會顧及到這個那個,禮節啊,衛生啊,心不安寧所以就會很辛苦。而保姆她不會去想這些東西我覺得最厲害的是她老媽,她碰到問題二話沒說就去解決了,心裡沒有任何掛礙地直接去面對它,她這種方法最好的

  佛教裡面的禪宗也有很多這樣的公案有個是這樣的,兩個師父下山,到了一條河邊,看到一個姑娘在那裡,想過河,又怕鞋濕掉。然後那個師兄就把她背過去,到河對岸放下來了。可是他師弟一直,他覺得出家男女授受不親,你怎麼可以去背這個女孩子你這犯了色戒。結果件事情一直糾結著他,晚上也睡不著覺。他師兄跟他講,我在河邊就已經把她放下了,你為什麼背到現在還不放下?實際上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充當這種角色,把一個問題永遠背在身上,永遠不願放下。所以我們人活得越大,事情做得越多,我們身上包袱就背得越重,背到哪天你背不動了,你垮的時候,你就發現得不償失。

  所以在佛學思想裡面,這個問題在這發生我就在這里解決,在這里解決完我就在這放下,當我離開這里的時候,我就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樣才能以更輕松的心態去面對下一個問題昨天那個事情已經過去,你今天還在不斷自我悔恨,不斷指責,不斷老想著那個事情的時候,你就辦法把今天的事情做好。當我們能把今天這件事情做好的時候,我們明天又會糾結今天的事情。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道理?我們永遠活在過去,而不會把握現在。實際上我們人的一生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達,我們所有的生命都是今天。你們知道嗎?都是今天。今天你能做多少,你就做好多少,你能睡覺你就要通過睡覺的時間養足精神,今天才是真實的。所以當我們在家裡也好,處理企業也好,每天時刻都要記住,人沒有過去,也沒未來,只有今天,只有今天才是真實的,我今天坐在這里也是最真實的,等一下回去也是最真實的。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管你現在年齡多大,不敢你現在是60歲,70歲,還是80歲,這一天就是你人生當中最美麗,最漂亮的一天,因為不管你過去18歲,16歲再漂亮,那都已過去,今天就是你此生當中最年輕的一天。美國一個很著名的模特講過一句話,當你出門的時候忘了化妝,唯一可以補妝的是什麼?微笑。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直接看你身邊的人,什麼樣的一種表情是最美的?當他笑的時候你就發現他真的很漂亮,不一定在乎他的膚色,也不在於他長得多老,只要笑起來永遠像鮮花一樣的綻放,真的是這樣。所以女孩子最好的美容產品就是微笑,不管你做多少美容,當你生氣的時候,那種狀態是最丑的;當你笑起來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最美的,所以美容產品我們每個人都有,但是我們捨不得給自己化。你們有沒有發現當我們一笑的時候,原來緊張皮膚緊張心態緊張身體一下子就打開了當我們身心打開的時候我們才能笑得出來,當我們皮膚裹緊的時候,皮膚就會拉長。所以身心輕松和喜樂就能展現我們的笑容。

  簡單地面對人際關係的各種問題。我覺得簡單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處事觀念你把人想得越複雜,你發現晚上越睡不著覺。他罵你你不高興你就直接把不高興告訴對方。不要悶在心裡,晚上不著覺,怎麼這樣說我呢?怎麼那樣呢?想了半天最後沒明天第二天拉長了臉,見到對方就瞪他一眼,最後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所以簡單地處理問題就是處理一切問題最好的一種方法。在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裡面,我經常會用這種方法,我說你昨天講了一句話我不高興我就把我不高興直接回應給他他說為什麼不高興我說這樣這樣我不高興,然後他就會說他為什麼這樣講,當我們從他的角度知道了這個原因的時候,我們心裡就會釋然,不然的話你永遠會糾結在裡面。

  跟大家說一句掏心窩的話,真的,人活在這世界上很短。你們不要認為我今天就20歲,我今天就18歲。我18歲的時候在班裡是最小的,當年我巴不得跟他們一樣的那麼厲害。我第一次到佛學院讀書的時候,領導到我們那來查,查的時候我們都躲到房間裡面去不敢出來,因為年齡不到不能出家,所以躲到裡面去都不敢大大方方出來,當時就恨不得自己趕緊長大,但現在發現我到哪裡都是年齡最大的。所以20多年後你就發現,一想起來就像昨天發生事情。人活著真的是過程,沒有昨天也沒明天,只有今天。好好把握今天,好好的做今天能做事情,我們每個人一生真的做不了多少事情,我們的心再大,我們要賺多少錢,實際上這一生當中你能把一件事情好好做好,就是你這一生當中最大的輝煌。

  當老闆的我贈你們一句話,錢是賺不完的,到處都可以賺大錢,你只要把握賺錢的規律之後,你發現到處都可以撿到錢。反過來,你如果沒有任何福報的時候,你啥錢都抓不著。那什麼是沒有福報呢?你掌握不了那個規律,你找不到那個渠道,你的心態、你的格局都跟這個事物存在的規律是背離的,所以身邊沒有人支持你,人家好項目不給你,自然而然你就賺不到錢。所以如果發現自己做什麼事情老是受挫,這個時候就要靜下心來好好反思自己的德行,好好反思自己的品性,好好反思我的心態有沒有問題。當把這些問題不斷解決好的時候,你就發現賺錢很容易。你們不要認為師父講這些話很迷信,仔細看看,為什麼有一人到哪裡人家都喜歡,而有一人到哪裡人家都不喜歡他,不喜歡他在一起。那就是這個人有很多問題,人家不願意跟他在一起,為什麼人家都喜歡他在一起?就是因為他的德行很好,這個人很有親和力,跟他一起做事情得很舒服,這是一種福報氛圍

  我經常跟他們講,我們這一就像一件衣服,你把它穿破了,脫掉再換一件,我們的身體弄壞了,那自然要死掉,下一生再換一個新的身體你還可以重新做事情。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修煉的過程今生沒修完下一生接著修。所以如果你理解這個三世因果,你就能專註當下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人活著就是一個過程,賺錢要快樂地賺錢,生活快樂生活,錢賺得越多,應該讓我們的生活過得越好。如果你錢賺得很多,但每天都活在地獄當中,活在恐懼和不安之中,那個錢再多對我有什麼用呢?別人說我的錢怎麼那麼多,很了不起,人家說一句恭維的話,你又不能長三斤肉,又不讓你胖起來,只能讓別人羨慕一下,僅此而已。所以我覺得名和利,地位這些都是虛幻東西。人活著什麼東西最重要身體健康活得快樂,每天能快樂地做事情快樂地賺到錢,這才是最高的境界。所以要把這一境界讀透了之後,你就發現什麼東西做得很好

  大家有沒有看到一個電影,叫做《三傻大鬧寶萊塢》,我前段時間大量推薦他們看,你們到網路上去搜索一下,直接打「三傻」就會跳出來,我覺得這個電影很有意思。對我人生的一些處事觀念有一種質的變化。當你能快樂事情發現錢真的很容易就賺到。你如果總覺得怎麼樣去算計別人,怎麼樣把成本算得越低,怎麼樣讓別人賺得更少,我賺得越多。你算得精,人家也很聰明,也知道怎麼賺,你把他算得沒有了的時候,他就質量上去打主意質量上打主意你的貨銷出去又被退回來,最後你就發現不但沒賺著,還虧了一大筆。這裡面就是我所說的有錢大家賺,有事大家做,快快樂樂做事情,反正賺多賺少我的生活沒有關係的,這個企業就會做得很順利,有那麼多人一起來分擔你的責任事情的時候,你發現做得很順暢。這裡面也是對一個企業的掌舵者內在格局的修煉很重要你不要金錢當作唯一的成功標準,你就能通過做事情過程裡面找到一種快樂

  我前段時間看到季羨林寫的一本書叫《我的一生》。他真的是喜歡研究,喜歡讀書,喜歡搞科研。他在德國留學了10年時間,每天就家裡、實驗室、圖書館這么三個地方。當到星期六,星期天,圖書館關門了、實驗室關門了,他就地方去。他覺得跟朋友去聊天無聊,到哪裡去玩他又沒興趣,他就把所有的時間投入到這裡面去,所以他能為我中國國寶級的思想家和科學家這樣的人物。你說他這樣的一種成就取決於什麼?取決於他喜歡這件事情,他把所有的時間投入到這裡面去,他不覺得累。可能人家說你在實驗室裡面加班到兩點鍾,我們覺得這么無聊事情感覺到很辛苦,但他投入到這裡面去的時候,他覺得這裡面其樂無窮。

  還有陳景潤大數學家,他的老婆都是組織給他安排的,他把一雙襪子套在同一隻腳上去。連生活都不會自理的人,他成為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你說是怎麼形成的?他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個地方去,所以才成為偉大的人物。不是說他不會穿襪子也不是說不會整理生活,他也會整理,只不過是他沒有去考慮這些東西。而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那方面去的時候,自然而然在這方面他就能做出偉大的成就

  我到現在可能是年齡大的緣故,很多時候都會用很阿q的精神去思考問題。我總覺得人就是那麼幾十年,在這個幾十年的過程當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做一些什麼事情,我們就去盡量把它完成。你們可能會覺得這些話很消極我說一點都不消極。像我們出家人,有人會覺得你們沒孩子,沒老婆又不房子,還一天到晚在那裡折騰干什麼?但我覺得是一種人生的使命,你在這個位置,你就一定要去完成這樣一種過程。雖然知道每個人都要死,但是我們還是要每天不停的把這些事情一樣一樣完成。你是一個老闆的時候,你就要罩著你的員工讓他衣食無憂讓你這個企業不倒閉,這就是你的職責,這是你的責任,所以在那個責任裡面,你就要挑起那一份職責,實際上這是面對自己應該面對的一個問題

  所以有時候把這些問題想通了以後,發現人活著實際上很簡單。當你這簡單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你發現人活著可以很快樂快樂來自於簡單快樂來自於你有一個很開闊的心,不會老去跟別人計較。你不計較,你就快樂,你老去跟別人計較,想得很多的時候,你就會活得痛苦。所以簡單地思考,簡單地面對問題,是人生當中最高的享受。

  2010/12/8 講於香海禪寺逢八會

  香海慧雲整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