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快樂人生法則三種:奉獻 使命 心量

快樂人生法則三種:奉獻 使命 心量

賢崇主講,楊柳整理

2010\7\講於義烏劇院

  尊敬企業家、諸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在此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我們如何成功、如何修身、如何在漫漫人生路上保持內心快樂」。

  

  一、捨得的奧秘

  今天的講座,核心便是兩句箴言。

  第一句話是「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將得到一切你想要的。」這句話啟示我們,在這世上做任何事,都要學會付出;當你付出時,才能夠得到無盡的回報。按照一般的邏輯,當你的名、利、成功與事業,累加起來愈多你就愈是成功。然而按照佛家思想,卻並非如此。我們認為,當你內心對物慾的追求僅為零時,你所產生的力量反而會呈倍數增加。這就是捨得的奧秘,看上去分明是犧牲與捨去,而實際上卻能夠收獲內心最大的歡欣。

  正如大海潮汐漲落的過程。如果說,今天海上日間翻湧的風浪是你對他無所保留的付出,那麼夜間令人無限歡欣的至靜則是你無盡的福報。退潮的海、寧靜的海,看上去似乎什麼也不曾得到。然而這看似為零的追求,卻孕育著更大的潛能。它在夜間靜靜吸納天地的靈氣,享受月色清明的賜予,而這凝神的靜氣卻能夠形成明日更盛的潮水,帶來無盡的寶藏。直到有一日,你會驚奇地發現你在付出時,他人與自我利益、追求,竟然能夠合二為一。這種退守於安寧的心境才是一種真正自我激發的力量是由更高層次自我認同、強烈的使命感而產生的極大激情。「得道者多助,失道則寡助」,而這「道」本身就應是包涵有對他者的給予和付出的。

  所以請記住這句話:「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將得到一切你想要的。」

  這句話出自於美國總統華盛頓之口,美國的整個歷史也正是按照這句話衍生而來的。關於這句箴言,還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當韓國的某位總統當選時,國內一著名企業想贈予他一份珍貴而意義深遠的禮物。他們甚至組織了一個團隊,專門研究該送何物最為得當。該企業委託英國一個著名的研究所,尋找最為珍貴的禮物。研究所的學者們極目世界上各位偉大的總統,最後把目光投向了美國的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該研究所認為,華盛頓是歷史上最出色的總統。隨後,他們為自己的研究結果尋找根源:為何華盛頓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總統呢?學者們將他的成功歸因於一個小小的故事。傳說,在華盛頓七八歲時,他很想要吃蘋果。於是他自己在後院種下了一棵蘋果樹。他的父親告訴他:「如果,你想讓你果樹長得更茂盛,結出的果實更香甜,你就應當將它種在有陽光地方,而且要經常給它澆水施肥。」更重要的是,他的父親以這棵樹為例,教給了他這句譽滿全球的箴言:「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將得到一切你想要的。」美國正是以這句話作為其權衡國民人權、人性標准,可見它的影響實在非同一般。現在讓我們一同把這句話高聲誦讀一次吧:「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將得到一切你想要的。」後來,韓國企業正是把這句話作為禮物送給了新任的總統,而總統也正是以這句話為依託,滲入到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最終使得韓國經濟獲得長足發展。

  而當我見這句話時,也第一時間被它所觸動,故而將它記錄下來,貼在汽車的方向盤、手機屏幕電腦屏幕上,每天看它,反覆參省。為什麼我要這句話珍存而且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呢?你們或許會覺得這話微不足道,但請相信,這話能夠給人極大的心靈能量

  兩年前,我在給安利公司上課時,也曾告訴他們:「當你願意不斷將愛奉獻給他人時,他人才會願意將無窮的愛回饋於你。」如果我們總是為了一己得失、私利與慾望,而同他人交往,那麼別人怎會願意與你交往呢?你們細心觀察便會發現,你們身邊的成功人士以及受人尊重的人,他們都很有奉獻精神,總是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但當許多人剛開始創業時,總是想以一分的付出得到十分的收獲,實現所謂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他們總想從質量、人工、產品各方面不斷地減低成本,以至於客戶所拿到的產品並不能讓他們滿意。那麼請問,這樣客戶會來與你合作幾次呢?一次、兩次或者三次,我想總是屈指可數。實際這是一個很基本的道理,但是人受到自身的局限,往往解讀不透它。你們可以回顧歷史,仔細想想每一位青史留名的聖賢、偉人,他們所擁有的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也即是奉獻。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為時代出了貢獻,所以人民才能夠記住他們,歷史也才能夠銘記他們。

  你們更可以對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做一個觀照,除了那些國家控股的企業之外,其它的私營企業之所以能夠躋身五百強,無不是依靠它的魅力、產品、口碑而建樹起來的。如果你朋友中、你的企業在產業中一直無法受到認可,你有沒有從自身尋找過原因呢?如果不懂得反思,那麼往往會讓很多事情在不明就裡之中失敗而抱憾終身。

  想想沃爾瑪吧,它為人們創造了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提供了優良的貨品保障,它將全世界性價比最高的貨品彙集起來,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正是由於它用心在產業中為人類做出應有的奉獻,它才獲得了今日的成功與巨大的聲譽。

  那麼我們也應當回頭想想,我們所做的產品是否也給人帶來了這樣的方便呢?是否也能夠切實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呢?如果真的也是如此,問心無愧,那麼相信我們的企業也會成為業內的翹楚。相反,如果一味地為自身謀利益,做不到為他人奉獻的話,那麼終將危害到自身的生存。這就是事物存在的基本規律。因為這個世界是共情的世界萬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甚至環環相扣,利己和利他之間不應當存在過於鮮明的分野。就如同我與一個朋友交往,總希望把他所有的錢都裝進自己的口袋;與他人合作,總希望他人虧本倒閉,自己獲得巨大的利潤,這怎麼可能辦到呢?

  我有一朋友,在寧波經商本來非常成功,甚至買下了那裡的整棟大廈。但由於一念之差,對他朋友炒股得來的七千多萬起了貪念,要據為己有。後來他的朋友就通過種種手段,凍結了他在銀行的所有資金,最後使他損失了幾十個億,現在企業運營舉步維艱。這就好比是我們去游泳:當我們把水往中間撥的時候,水就會往兩邊流去;然而當我們向兩邊撥水時,水反而向中間聚攏。這就是關於他人與自我相處之道形象比喻當我們把愛大量奉獻給他人時,實際上得到最多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們自己。你們還覺得荒謬嗎?如果你開了一家店鋪,處處為客戶著想,為他的消費需求考慮,就會發現你的店鋪會有越來越多穩定客源。以心為基礎的口口相傳,要比虛假的大幅廣告可靠得多。銷售的最高境界並不是不斷地把物品賣給別人,而是讓每一個客戶為你的銷售者。所以,最重要的仍然是奉獻。

  這就是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將得到一切你想要的。」希望你們把這句話記錄下來,日日誦讀、參悟,融於實踐,你就發現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會越來越順利。在家庭中,如果你自己的父母子女伴侶關系不好,也是因為你總是自私,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總是關注自己的喜怒哀樂,總是希望他人服從於你,這樣就會使得關系越來越緊張如果你試著從他人的立場、角度來進行思考,人際關系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當我們每個人都退一步,保持一點距離,學會理解他人、贊美他人時關系就會和諧

  有這樣一個故事,冬天的時候有兩隻刺蝟,因為太冷,想相依取暖。但是因為它們的身上全是刺,靠得太近會被對方刺傷,離得太遠又達不到取暖的效果,那麼它們怎麼辦呢?它們就會尋找一個最適合的「距離」。這個距離利人利己,是審美的,同時也是實用的。如果你在人際交往之中能夠保持這個合理的距離,那麼相信你會達到完美和諧

  又像大海上有兩艘船相撞,如果是兩艘空船,就相安無事;如果一船有人,一船無人,也無事,因為沒有爭執的對象;但是如果恰巧兩船都有人,那麼勢必是一場大吵。因為誰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是對方不慎撞到了自己。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如果你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成空船。讓任何「有」到你身邊變成「無」,任何「丑」到你身邊變成「美」。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宰相肚裡好撐船」。當他的胸量大到想大海一樣可以任意行駛時,才可以包容一切,寬宥一切。反之,如果他人稍有不好,我們便不能容忍,就會覺得難受。所以高度決定智慧,奉獻決定人生

  如果我們站在此地,只能看到如此之高度,領略如此之風物;但是如果我們站到屋頂上會怎樣呢?在飛機上看到的會怎樣呢?在太空上看到的又會怎樣呢?在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了。大的智慧需要心靈的高度,在下的,是不能夠知道的。假想你在太空看到的情境你還會看到你自己嗎?你還會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權衡一切、判斷一切的萬物之靈嗎?恐怕那時你所看到的地球,也只是滄海之一粟吧。

  所以,也請大家謹記這樣的思維方式,隨時審問自己的內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不妨常問自己,我是誰?我有多少能力能做多少事情?我的企業處於怎樣的處境?在這時代我在哪裡?在家庭我是什麼角色?在朋友眼中我又是怎樣的形容呢?雖說「我是誰」是佛教禪宗弟子心靈啟發,但是我發現,它適用於每一個人:如果你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如果你孩子,如何長養父母

  如果不清楚自己是誰,那麼你既容易狂妄,也容易自卑,更容易迷失自己,找不到來去的路。所以應該常問自己:我是誰?從哪裡來?在哪裡?往哪裡去?

  就像今天你坐在這里聽課,是想要明白一些知識,獲得一些啟示;那麼就不應該心游在外,就應當凝神專註自己當下所作事情。如果不能夠明白自己,時間就會在無形中浪費。在這幾年,我逐漸感受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財富,而是時間時間如水流逝,一刻也不得停歇。它流動、不永恆,因而格外珍貴。但是,我們往往又會在各種場合浪費各種時間。所以,在我的人生中,所謂不成功也就是把最珍貴的東西浪費掉,那就時間。如果我們的精神和毅力不能夠堅持到最後,我們就會成為芸芸眾生,一生碌碌營求而無所了悟。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幸、苦惱、憂慮、擔心?就是因為不知道我是誰,更不明白自己能做什麼,在懵懂與無知中蹉跎一生,甚至臨終之時也不會明白自己一生的所為。許多人終其一生,渾渾噩噩,就是因為他不去思考自己是誰。這樣的人有過去、沒有現在,更沒有未來。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時時思考。

  每個人都想形成自己的人生規劃,有目標去奮鬥,然而如果你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你怎麼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往哪裡去呢?國外的許多商業經理會注目於理解別人,然後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位置。這與《孫子兵法》所談到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內涵是一致的。如果敵人比你強大,你怎樣去保存自己的實力呢?如果你有自己的優勢,又該怎樣去戰勝敵人呢?這都以了解自己、了解敵人基礎。如果在市場中,我們對於別人所做事情一頭霧水,那麼縱然你現在獲得財富,這財富也不會是持久的。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市場在變,當一切如水流動,而你閉門造車出門合轍,一味地固守自己陳舊的理念,那麼終會被淘汰。

  如果你企業的掌舵人,我建議你去看看世博會。為什麼呢?因為你必須了解世界未來科技的發展。正如我在《2050年》一書中所看到的,人類科技將在未來發生不可預估的變化,而你必須未來的發展大勢所思考。

  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世界,最終仍然還是要注目於「奉獻」。嘗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為了他人積極奉獻自己的人生

  我有一朋友孩子上海讀書,原本身體很弱,幾乎要休學。我告訴他說你在學校里,要想辦法當上學生會主席,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身邊的人。在兩年的時間內,他果然當上了主席,不但自己的身體好了起來,而且成為了他們學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奉獻的力量是巨大的,被需要的力量也是巨大的。當你是為了別人而活的時候,當有許多人需要你時,你的人生才真正地具有了價值。不要以為幫助別人就會失去了自己的時間失去了許多尋找快樂機會,實際上,當你幫助別人時,受益最多的便是你自己,最快樂的也是你自己

  所以我今天一再與大家分享關於奉獻的箴言:「當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將得到一切你想要的。」

  

  二、使命,締造成功

  接下來,我要與大家分享今天的第二句話:「一個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這句話出自於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蒙田。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念誦兩遍。

  如果一個人活著,他有目標,有願景,有偉大的使命感,那麼他的一生必然是輝煌的。周恩來總理講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便是偉大的使命感。當我們企業時,如果能夠想到我的企業實際上是整個社會的一粒螺絲釘;那麼你還會為了工人的流失而感到苦惱嗎?還會為了利潤的淡薄而憂慮嗎?還會為了自己暫時的所得而沾沾自喜嗎?想必是不會的。

  你應當要想自己的存在是整個社會運轉的一個點,是全局中的一粒棋。你應當要有這樣的胸懷、氣度、感知,應當要有這樣的使命感。什麼是「使命」呢?你應當要想到,所謂使命,是要將自己的命都「使」掉。這樣所產生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日本的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最近出版了《活法》一書,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他堅持以下幾個理念:厚德、正念、利他與堅持。他建議領導者的選拔標準是德要高於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如果大家希望自己在未來的人生能按自己的願望活著,能達到自己理想狀態,就請時刻記住稻盛和夫的這幾個字吧。

  各位看過《康熙大帝》嗎?他剛登基時,曾經將他所要完成的宏願寫下來,日日參看,最後在他身上成了巨大的能量,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我今天所說的話,大家可能在無數的場合聽到過很多次,但為什麼許多人至今還在原地踏步、沒能產生力量呢?

  今天我引用稻盛和夫的話,並非是要賣弄學問,而是因為這些話真正觸動我的心靈,於是我記錄下來,日日參省與踐行它。在稻盛和夫看來,管理企業無疑是簡單的,僅僅就是小時母親對我們說做人要有德行,用德行去管理你的企業,盡量地利益他人、奉獻自己,然後即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我們學習了許多的理論,但是如果沒有切身的實踐,一切的理論都只是空談。

  正如同我國古代《中庸》一書中所提到的「學問思辨行」,從學習到實踐的過程不就是如此的簡單嗎?管理企業過程不也是如此嗎?學習他人,追問其成功的要旨,思考它的精髓,辨識它、理解它、消化它,最終化為自己的實踐。聽上去非常的簡單。但是為什麼許多人就是做不到呢?其實,最關鍵的就是——行動。很多時候,都不是「不能」,而是「不為」罷了。怎樣區別「不能」與「不為」呢?正像老子告訴我們的:「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 『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行動與自己的使命結合起來,以使命為綱領,將自己所懂得的道理付諸於行動。只要使命確定了,就應該按照使命,堅持做下去。

  我以前在普陀佛學院教書時,一個年長的老師父圓寂以後,人們一起描述他一生所做事情。最後發現,他所做事情,歸結起來,可能只有四到五件。這時候我深有感觸,我想人生那麼短暫,我的一生不一定能做那麼多事情,可能一生只是完成一件事,人生就不算白走一遭。

  現在有許多企業,今天做超市,明天做房產,後天做美容,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結果呢?往往一事無成。

  因此,我想告訴各位,一個有使命感的生命,他的人生理想是清晰的,他的人信仰堅定的,他不會隨波逐流,無端地改變自己的心志

  

  三、快樂人生的座右銘

  最後,我想說解十六個字:「打開心量,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這是自己的座右銘,與在座各位分享。這幾年來,我們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電信、中國銀行、王老吉、華立集團、奧康集團講過許多課,這就是我這個特別的出家人所一直做的事情。今天在這里講課,也是因為我對一些問題有自己的感受,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我願意與大家一同分享。

  而這十六個字就是我自己對自己的總結,也是我未來修鍊還要繼續努力方向

  先說「打開心量」。當我們的心量很狹小時,即使今天出現了一件很小的事,我們也為為之難過、為之憂愁為之起恨。就是因為你不斷地放大今天所發生事情,以至於覺得這事情無限大,無限重要,結果度日如年。而正確做法呢?我們應當不斷地把今天所發生事情縮小。試想,如果你的一生可以活八十歲,那麼今天所發生事情在你的一生中又算得了什麼呢?簡直是不值一提的。那麼為什麼我們要不斷地放大它,因為一件事,而不去想過去,不再去想未來呢?為什麼我們要為了一件事而與自己的親人、至交發火呢?不就是因為人生的心量不夠開闊嗎?所以,我希望大家人生的道路上要把自己的心量修得如同「虛空」一般開闊,那麼你的人生必是快樂的、輝煌的。

  再說「放下自我」。認為什麼不快樂呢?就是因為我們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當我們是在考慮自己時,許多的行為就會受到限制。正如同是將被關在斗室之中蒼蠅,它飛不出四圍的牆壁,因而打亂了自己的步伐,它不再能夠尋找到生命的縫隙。而人呢,如果不放下自我也就是給自己設置了很厚重的心牆,讓自己處處受限。我們應當記住,幫助別人、利益他人,得到最多的會是你自己。反之,一味著眼於一己私利,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大家都能夠力所能及地幫助周圍的人,你周圍的人將會喜歡與你相處,最後反而可能成為他們的領袖,未來的人生更可能達到理想狀態。所以,盡量用真愛去幫助別人,不要把自己的「利」字看得太重

  第三句「活在當下」。正如今天大家前來聽課,如果你今天來到這里聽課,心卻不在這里,你就會感到十分痛苦,沒有一點收獲。你會一味地抱怨、一味地排斥,認為一切都是味同嚼蠟。當下是人生中最特殊的時刻,當你攬鏡自照,當下的自己永遠比下一刻的自己要年輕、要美麗,這就是當下的奇蹟時間奇蹟它是過去與未來的轉折,你要明白從哪裡來,要明白到到哪裡去,更重要的是明白你在哪裡。從前我們在企業講課,會要求企業員工每五個人分為一組,每組推選出組長。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有的員工在積極地爭取,而有的則抱胸坐在一旁,一語不發。作為領導者應該明白,那些不能夠積極融入當下的人,他們在做事的積極性上必不會很強,你交給他十分,他可能只會完成三分。活在當下,這是對於生活態度的基本考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學會激發自己的能量,是十分重要的。

  最後,就是「奉獻真愛」。我們要把自己的陽光能量、包容、真愛不斷地奉獻出去,奉獻的越多人生就越輝煌。自不待言,這就是人生的至理。我一直堅持這樣做,所以能夠在三年之內完成四千萬的工程。之所以能被邀請到各個企業大學去進行分享,也是因為我們的這一理念得到了認同。我們的禪修班也因為這種理念,倍受歡迎。

  今天的分享很簡單,但是我認為,有緣一面就足夠了,無論是今天所說的任何一句話,甚至兩個字,如果能夠堅持運用到生活當中,相信你的生活就會有很大的改變。但是記得時時審問自己:我做了多少?生活要有改變不是靠別人,就是依靠自己。如果你們真的認同我的觀點,你們就請從身邊做起,今晚離席時,請把身邊垃圾都帶走。

  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