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師:佛學要旨

佛學要旨

釋永信

  早些天在北京辦事,經東單路口東方廣場,眼前豁然一亮,好一處風光:開闊的花園廣場,廣場位置上原有的建築都清掉了,周圍高樓大廈林立有致。該高的高,該空的空,讓人心情非常舒服我不禁會心一笑,這多麼像我們佛教修行。在過去,大家肯定都會想,搞城市建設,不就是建高樓造大廈,誰會想到拆樓平地修廣場修公園,亦是建設城市景觀的重要手段呢。這與我平時習慣了的"越多越好"想法相反,我們不妨稱之為"減法思維"。實際上,我們的修行過程,就是一個"減法"過程把我們的妄心減掉,把我們的妄行減掉,不斷地減,一直減,直減到不能再減為止,這時,我們的完美人格就呈現出來了,立起來了就像北京東單路口東方廣場怡人的風光。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搞美化建設,我們登封市也不例外,搞創建,要把登封市建成一流的旅遊城市,我們少林寺也有任務,拆除違章建築,清除髒亂差。有些違章建築,亂建亂修,根本沒有章法,特別是城市郊區的有些違章建築,成片的棚屋,不堪入目,相信大家都有印象。我就想,我們許多人內心世界也是這樣的,亂得很、髒得很。我們的內心也應該經常搞搞美化建設,搞搞創建,該拆的拆,該清的清。上次登封市政府創建檢查團來少林寺檢查工作,我曾開玩笑說,你們搞創建的應該借鑒借鑒我們佛教經驗。現在反過來也成立,我們學佛修行人,也應該借鑒借鑒城建部門的經驗,「自凈其意」,「諸惡莫作」。

  「減法思維」實為我學佛修行的基本原則之一,亦是我們佛學思維的基本特徵之一。前者為後者的外在表現。「減法思維」不是要求我們一味地打坐,更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執離相,洞察無常,實相無相。經上說,以色相求,不能見如來。「如來」不是釋迦牟尼色身外相,而是釋迦牟尼所發現「如幻如電如泡影」「遷流不住」之世界真相真相無常相。以此為入門解脫自心

  我們學佛修行最大的障礙,便是我們習慣了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氣,執於有,執於住相,執指為月。比如我們常說的「天眼」,指的是智慧的洞見,但很多人誤以為是第三隻有形眼,就像西遊記里楊戩的天眼。本來「天眼」只是用來比喻智慧,卻被人執有為實。又比如「境界」,指的是得道者的生活狀態,唐宋文人以境物比擬之,又被人所執,並影響到後來的文人詩畫,實際上已發生了很大的偏差。出過國門的人都有這樣經驗,出國以前想像外國與以後真正見到的外國很不一樣,甚至到了外國所理解的與外國自己的理解亦有距離學佛修行過程亦類似,走出自己日常生活的舊習氣,真是比走出國門更難。

  學佛的難點就在這裡學佛關鍵在這裡。由於我們的妄心妄行,常見住見,執有為體,執指為月。而世界的實相卻是遷流不住、變化無常的,人生生老病死事物成住壞滅,一切處於變化之中,如流水、如行雲。釋迦牟尼教導我們,就是要學會用變化的眼光,看待、理解和把握變化著的世界這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隨緣」。以常見把握無常之人生,以住見把握不住之世界,當然著著成空,處處皆錯。所謂得道之人悟道之輩,就是學會了用變化的人生態度,隨順世界之變化,並貫徹到自己日常生活的每一時、每一刻;接人待物如此,吃飯睡覺亦如此;僅此而已,沒有其他秘密。一切萬有都在變化,這就佛教「空」之本義,「無」之真意。天在變,人在變,古人所謂「天人合一」,宇宙人生合的正是萬有變化之一理,別無它意。說起來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一念一行做起來是多麼難啊!禪門公案中所謂"無門關"即此意,雄關當前,無門可入,壁立千仞,無捷徑可走;需要我們熄掉任何妄念妄想,斷掉攀緣心,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需要我們像農民種莊稼一樣,播種施肥,照顧著莊稼慢慢成長、成熟、收獲;而不是要求我們像統計員一樣,做做報表即完事。

  佛教教義號稱博大,典籍充棟,百部巨帙的《大藏經》,令人望而生畏。部部皆為佛說,本本皆為經典。可是現代商業社會的人們,個個忙於生計,忙於事業哪有時間細翻經典呢。所以,近幾年來,我便產生了一個念頭,希望能把佛教精義抽出來,簡要明白地加以表述,以便於接引忙忙碌碌的現代人。儘管有古訓,佛教不渡無緣之人。但對於匆匆來、匆匆去之現代有緣人,我們可不能用"阿彌陀佛"打發了之。我國改革開放以後,旅遊業激增,佛教寺院旅遊業有密切關係門票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接引有緣之人使人們在與佛學親近中獲得人生真實受用。如何提高佛學的受用效率、擴大佛學的受用面,這就使我開始思考佛學最基本、也是最切實的一些問題。

  佛學對於當代社會最具價值的表現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人生在世應當具有信念,堅信人生可以提升,世界可以改善。這一點非常重要,也非常根本。我們佛教徒常說的「凈化人間,凈化人生」,就是這個意思。體現在佛教徒的心行上,就是發心、行願、修行。如果一個人活在世上失去信念那是很糟糕的事情無所信,無所敬,亦無所畏,用佛教術語說,那便落於三惡道了。所以,我們可以說,信念為人生之根本。當一個人有了信念以後,就會有所敬、有所畏,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會有所約束。宗教信仰的教化作用就表現在這裡。一切宗教儀規,都落在「自我約束」這個實處。佛教徒發願受戒,亦歸在這裡對於人類社會文明來說,宗教首先表現出來的正是它的道德性,對人類社會秩序穩定的維護。這也是宗教在千百年來常住人間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佛教徒宗教實踐所遵循的是很切實的途徑;從自己做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而我們漢傳佛教的精華,則表現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這就是大家熟知的「菩薩佛教」。

  夜深人靜之際,有時細細參會歷代祖師們苦心設教和諄諄訓導,時時讓人感動不已,既能直面到祖師們的平實親切處,又能直感到祖師們的高大峻峭處。

1999年9月16日少林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