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師:漫談日常修行

漫談日常修行

◎釋永信

  從心談起。

  我們禪宗的根本法門的教外別傳,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視妄心為根本道障。但對於學佛的初修者來說,卻需要一個大妄心。什麼樣的大妄心呢?那就是道心,發大心,立大願,不成佛不罷休。我之所以要特彆強調這點,我認為,這對於出家眾還是在家眾的日常修行非常重要。如果道心不堅定,日常修行就容易鬆懈,甚至會出現以下情形:一邊過修行生活,一邊仍順著舊習氣世俗生活。一個具有堅定道心的人就不會這樣,他會努力精進,希望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成就他會自覺地將修道心貫穿於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燒香拜佛坐禪時修行,上班交友購物甚至娛樂時也修行,無時無刻不修行,比如:一大早醒來,應該馬上就想到,啊真好,我又有一天可以修行了;穿衣吃飯時,應該想到報眾生恩,因為這一切都是十方布施的;意識到自己肉身時,應該想到父母恩,父母千辛萬苦把我養育非常不容易;看到人有不幸時,應該感悟到人生無常,並生起同情心,慈悲心;遇到美物美食美色的場合,應該想到美麗外表裡面的空性;等等,等等。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行人他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他會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最細微處,甚至細微到起心動念,都不放過。就這樣,全面地、深入地培養自己的凈心凈行,月積日累,時機成熟內心日益輕安,最終得大成就。這些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也很簡單,但堅持做下去就不簡單這就需要堅定的道心。有堅定道心,就能堅持做下去;沒有堅定道心,就堅持不下去。實際上,這就是十六字偈的深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裡面值得注意的是自凈其意四字,不少人把「自凈其意」理解為打坐我覺得這種理解不確切。「自凈其意」應該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日常功夫長期積累的結果。

  近來我又慢慢體會到,如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日常修行僅僅是以凈化自己的心行為目標,而沒有和體證世間萬事萬物的普通空性聯系起來,那麼,「自凈其意」只是小乘成就,因為它只解決自己一個人的問題。所以,我們日常修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時,要和利他的菩薩精神聯系起來,像地藏菩薩那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利他不簡單的做好事,積功德目的是為了去「我執」,體證自我的空性。通過體證自我的空性,然後體證到「他人」的空性,體證到萬物的空性。不執著於「我」,也不執著於「他」,更不執著於物,這就是所謂的「三體輪空」。體證一時的「三體輪空」並不難,比如我們不求名不求利地幫助過人,事後自己也忘記了,這就是「三體輪空」,但是我們長住於「三體輪空」就很難這就涉及到我們常說的「定力」,這才是我們修行人要修的真功夫! 《心經》一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心經》人人會背,但我們還要把心經》融合到日常修行中去,再從日常修行中體會《心經》,體會世間萬事萬物(即色受想行識五蘊)中普遍的空性。只有體會到世間萬事萬物中的普遍空性,我們才能真正證悟到「性空緣起」的微言大義,「因緣和合」的實相。有一分體會,就會有一分證悟;有徹底的體會,就會有徹底的證悟,那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外不著相」,「內心無亂」,隨緣任運,成就道業。

  過去,我們在實修證空去執的過程中,更多地提倡坐禪、參話頭、做佛事傳統法門。但根據我自己近二十年來修行體會,感覺到從日常生活中去修證,也是非常踏實的門徑,特別對於道心堅定人來說,很適合,也很有效。經上說,一切資生事業皆是佛事。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其中還有一更大利益,能夠培養佛教徒主動入世的風氣,厭離世俗生活,但不捨棄人間生活,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和眾生打成一片。實際上,這既是我們禪宗的古老傳統,也深契現代開創的建設人間佛教的偉大事業。如果修行者長期遠離日常生活,或者和日常生活脫節,不僅容易造成修行出偏,而且修行成就也不容易鞏固,更嚴重的是導致世間佛教事業的退縮。

  下面就上述三種後果具體談談。

  一、修行出偏問題。我們肯定聽說過,有的修行人打坐走火入魔,坐出一身病,參話頭參瘋了,等等。這種情形現在有,古代也有。究其原因,就是日常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功夫不夠,說白了,就是福德不夠,資糧不夠。福德不夠,就像植物缺乏肥料,長不大;資糧不夠,修行者就走不遠。所以,善根非常重要,善根深厚,修行自然就有保障了。

  二、修行成就鞏固問題。不少修行人終於有了一些成就,但是成就不鞏固,就像溫室里長大的樹苗,搬到室外就不行。在關內成就不錯,定光也現前了,透過房頂,滿天星斗也看到了,可一出關,內心還是七上八下。我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西方姑娘慕名拜訪一位有所成就小和尚小和尚聽說西方姑娘見面時要握手的,馬上就躲開了這就是定力不夠。如果從日常生活中起修,在定力方面就會得多。一個有定力的修行人,處卑不憂,處尊不驚。我們要求佛教徒遠離葷腥,遠離女色,這對於初修者是一種方便,有利於初修者更快地遠離世俗舊習,凈心凈行;但對於有所成就的、具有相應定力的修行者來說,就不應該很敏感,更不至於談葷色變,談女心亂,否則就不能說有定力。當然,我並不是說定力的修行者可以隨便觸戒,我的意思是說,有定力的修行者,即使在觸戒的特殊場合,也能夠做到如法無礙地行走。否則的話,我們每天講普渡眾生,而一遇到屠夫廚師就躲得遠遠的,一遇到女色就躲得遠遠的,那是不行的。一個從日常生活中證悟空性的修行者,就相對較少存在這類苦惱。

  三、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對佛教住世事業也有影響,即修行者入世問題。這才是我真正憂慮所在。從目前國內佛教界整體情況而言,修行者比較缺乏主動積極的入世情懷,佛教事業的發展不盡人意。古德雲:法不孤起,事在人為。佛教事業的興盛,單靠政府的好政策是遠遠不夠的,這隻外緣殊勝,同時更需要佛教界全體的自身努力。現在,只要一談到佛教事業的不景氣,大家就把原因歸結到人才缺乏上。人才缺乏是事實,但人才為什麼會缺乏呢?我認為:人才缺乏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內佛教界沒有形成主動積極的入世風氣。主動積極的入世風氣,是佛教人才涌現、佛教事業興盛的基礎。如果把佛教事業比作百花園,那麼,政府的宗教政策是大氣候,佛教智慧太陽佛教徒的入世風氣就是水分,是養料。我經常對人講:對於帶著執有習氣的初修者,要多講空苦之義;而對於事物的空性已有所體證的修行者,則要多講妙有之用。空作為對世間萬物變化實相的最通俗描述,有壞苦之義,但亦有成樂之義。我們修行人證果成佛不是成樂之事嗎?釋尊成佛後,為開創佛教大業,吃盡苦頭,講經說法49年,不也是成樂之事嗎?!而這些成樂之事,正是從空性顯化出來的妙有之用。我發覺,我們佛教界對世人宣說空苦之義可能太過,結果把自己也搞得心灰意冷。這是值得反省的問題。四大皆空世間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可以往壞的方向變,也可以往好的方向變。如果只是變壞成苦,我們就用不著修行了,更談不上證果成佛了。正因為事物也可以往好的方向變化,所以才有釋尊的住世因緣,才有我佛教事業的偉大理想:變世間苦海火宅為人間樂土生生世世流轉於六道輪回是苦事,但修行救世不是苦事,而是樂事佛教事業不是冷冰冰的工作,而是充滿熱情的事業。如果說世間是火宅,佛教則給世間帶來清涼;如果說世間苦海佛教則給世間帶來溫情。所以,我希望所有同修,不管以何種方便入道,都勿忘關愛人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出關愛人間心。

1998年5月22日少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