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門禪師:看話參禪說壇經

  看話參禪說壇經

  慧門禪師

  一、敦煌本(敦煌是地名,但這里指書)

  鈴木大拙分敦煌壇經為57節,是本文對敦煌壇經分節的依據。

  話(或話頭)是言。言與話雖同,話後起,有時是從言中提煉出的,因此常比言簡短。以下我們專從言或話說壇經,專從看話說參禪。看話和參禪成了同義語,為強調這一點,特立「看話參禪」一詞。

  1.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2節)金剛經的句子是話頭惠能言(話頭)下大悟

  2.弘忍大師勸道俗,但持金剛經一卷,即得見性,直了成佛。(2節)

  金剛經句是話頭行者可以言下大悟

  3.弘忍大師遂責惠能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答曰,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3節)

  師設問為話頭弟子言下答所悟。

  4.五祖曰,汝等門人,終日供養,只求福德不求出離生死功德,汝各作一偈呈吾,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4節)

  師設話頭

  5.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6節)

  -弟子於師言下,以偈答其所悟。

  6.五祖遂喚秀上座於堂內,五祖曰,更作一偈來呈吾,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1(7節)

  7.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清凈,何處有塵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清凈,何處染塵埃?」2(8節)

  師令徒作偈,徒自呈偈述所悟。

  8.五祖說金剛經惠能一聞,言下便悟。3(9節)師舉話頭,徒言下便悟。

  1.第七節,弘忍看了神秀在璧上的偈,就決定不畫楞伽變相了。他引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不如留下這首偈,叫迷人誦讀。依著這時時勤拂拭的話修行就可以墮三惡道,獲大利益。

  弘忍把神秀叫到堂內,對他說,你作這首偈只到門前,還沒有入室。凡夫依著修行可以免於墮落,但要覓無上菩提是不可得的。這是因為神秀的偈,執著身心為有,因此不能超然物表,不能解脫自在,和清凈自性相抵觸。

  2.到惠能作偈時,就領悟到佛性清凈,本來具足,因此用不著人為的,外加的修持(拂拭)的工夫。這兩首到了通行本合而為一,成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和神秀的偈恰正相對。「本來無一物」(無念、無住、無相都由無一物推展出來的。)是壇經全書的要義所在,也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因為本來無一物,所以一切現成,所以行者可以頓悟。

  3.敦煌本只說惠能金剛經得悟,不曾指明那一句,通行本行由1便明確地說,惠能三鼓入室,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應無所住」是從否定方面著眼,說滅;「而生其心是從肯定方面著眼,說生。本性不生不滅,亦生亦滅的;生(生心)滅(無住)是本性的整體,整體所以具足,所以萬法都生,不生滅,所以清凈,所以不動搖。這是惠能金剛經句子而悟自性緣故

  在這里,我們也看到定慧融合為一。清凈不生滅無動搖是定;本自具足能生萬法是慧。

  在敦煌本13節里,定慧合一還有道德行為上的義意。這是由定慧體一不二」引申出來的:「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定慧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那二相就是心口相違,口是心非。「口說善,心不善」,從慧定方面看,這就是「慧定不等」。做到「心口俱善,內外眾衍種時,「定慧即等」。因為定慧或慧定沒有先後的分別,就達到一種無諍的境界。「自悟修行,不在口諍;若諍先後,即是迷人,不斷勝負,卻生法我,不離四相。」四相當指金剛經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我相,就有相對的人相,我相人相是眾生相,眾生執著不斷,就是壽者相。在爭先後的時候,人就昏了頭,失去智慧般若成了迷人。勝敗相爭不斷,生出人我(對自我執著)、法我(對外物、外境的執著)的種種紛擾,由此而有四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口諍的結果只能使人迷失自性,追逐妄有。對「定慧體一不二」的強調,是由惠能看到當時教界對定慧有偏頗的毛病

  9.惠順(通行壇經作「惠明")曰,我故遠來求法…能於嶺上,便傳法惠順,惠順得聞,言下心開。(11節)

  師舉話頭,徒言下悟。

  10.大般涅槃經說,三昧慧等觀,惠能因而悟定慧等4。

  11.一行三昧惠能大乘起信論及凈名經得悟5。

  12.惠能因《大乘起信論》(大32,頁576b)悟無念,因《涅槃經》(大12,頁546b)悟無相,又因《涅槃經》.30悟無住6。(17節,惠能說,他的法門「立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無相為體。)

  4.敦煌本12節,「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知。願聞先聖教者,各須凈心。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須求大善知識示道見性。」照這段話看來,先聖和佛典啟迪了惠能。換句話說,佛典的話使惠能言下大悟

  敦煌本13節談「定慧等」,便以大涅槃為師,而使惠能悟。

  關於定慧等,定在大般涅槃經里叫三昧比丘數數修習三昧定相…定是三昧。」(大12,頁546c)。大般涅槃經.31說,「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舍相」。好比長於駕御馬車的人,把車子調得不快不慢,就叫做舍相。菩薩三昧多的,就修習慧;慧多的,就修習三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少,所以不能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也不能見佛性諸佛定慧等,所以明見佛性,像看手中的庵摩勒果(類似胡桃的果實)一般。

  5.敦煌本14節說,一行三昧與直心,這是惠能因《大乘起信論》及《維摩結經》(凈名經)所說而言下大悟

  《大乘起信論》(大32,頁582b)說,一切諸佛法身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三昧根本。

  《維摩結經》(大14,頁538b)說,直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凈;隨佛土凈,則說法凈;隨說法凈,則智慧凈;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

  敦煌本14節,因這一論一經悟出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時中不論行、住、坐、卧都要常行直心。它引《凈名經》另一段話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可以和上面所引相呼應。

  14節接著叫人莫心行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這便是前面說的,法有二相,或定慧不等。)。行直心而不著一切法上,便是一行三昧;相反的,迷人著法相,認一行三昧是直心坐不動,除妄不起心。這一來就使佛性同於無情木石,這是障道因緣。如果身坐不動,心不起念是對的,維摩詰不應該喝斥舍利佛在林中宴坐了。

  《大乘起信論》(大32,頁583a)說,「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懦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宴坐只是修止,偏廢修觀。惠能由此悟出宴坐看心看凈,不動不起是大錯的。

  6.無念的說法,受《大乘起信論》的啟示(大32,頁576b),《涅槃經》(大12,頁546c)說,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夫著相則能生痴,痴故生愛,愛故系縛,系縛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無常不著相,則不生痴;不生痴,故無有愛,無有愛故則無系縛,無系縛故則不受生,不受生故則無有死,無有死故則名為常,以是義故涅槃名常。

  佛言,若有比丘數數修習三種相者則斷十相。數數修習三昧定相,數數修習智慧之相數數修習舍相。…若心在一境則名三昧…,緣於一境得名三昧,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舍相。

  《大般涅槃經》.30說,師子吼菩薩願佛常住娑羅林中,因而答復他一篇無住的道理。凡說住是色法,從因緣生所以名為住,因緣無處,所以名為無住。如來已斷一切色縛,所以如來無住。同樣的,如來不被受想行識所縛。住就是憍慢,因為憍慢所以不得解脫,不得解脫就是住。住是有為法,如來已斷有為法,所以不住。有為法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叫四有為相。與有為法相對的無為法,就超越有為相的變異。色受想行識稱五蘊,都是有為法,如來不為五蘊所縛,所以無住。

  小乘分析五蘊,認為人我為五蘊暫時和合,因而主張人我只是假名,所以提出人無我說大乘又否認五蘊本身的真實性,而更進一步主張法無我。佛的無住就是人我、法我並空的境界。佛又說,無住是金剛三昧,金剛三昧壞一切住,金剛三昧就是如來,所以佛無住。

  無住就是無始終,如來之性無有始終,所以無住。

  無住就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是知一切法而無所著,如來具足楞嚴定所以無住。

  無住是檀波羅蜜,檀波羅若有住,就不能到波羅蜜,以至般若波羅蜜。六波羅蜜1布施(檀那)、2持戒(屍羅)、3忍辱(羼提)、4精進(毘梨耶)、5禪定(禪那)、6智慧(般若)。佛連六波羅也不住,怎麼肯常住娑羅林呢?(大12,頁546a-b)

  *長阿含1大本經「毘舍婆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佛入涅槃時,卧床四邊各有雙娑羅樹,一枯一榮,名四枯四榮或非枯非榮樹;東方雙樹喻常與無常,南方喻樂與無樂,西方喻我與無我,北方喻凈與不凈。娑羅林古稱堅固林、雙樹林。

  佛又說,「無住者名無屋宅,無屋宅者名為無有,無有者名為無生無生者名為無死,無死者名為無相無相者名為無系,無系者名為無著,無著者名為無漏,無漏即善,善即無為,無為者即大涅槃。大涅槃即常,常者即我,我者即凈,凈者即樂,常樂我凈即是如來。」(大12,頁546b)

  13.「聞法即不悟」7 (29節)聞話頭不悟。

  14. 大智之人「聞其頓教…當時盡悟(29節)聞話頭(言)下即悟。

  15. 「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31節)徒於師言下悟。

  16. 惠能大師曰「…三毒若除…內外明徹,

  異西方…座下聞說,贊聲徹天…聞者一時悟解。」8 (35節)

  師言徒悟。

  17. 大師言,惠能與道俗作無相頌…合座…無不嗟嘆。」9 (36.37節)

  師言徒悟。

  18. 志誠聞法,言下便悟。(39節)

  19. 大師言,自性無非無亂無痴…,志誠禮拜。(41節)師言徒悟。

  20. 大師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法華。法達一聞,言下大悟。(42節)師言徒悟。

  「大師言,即佛行是佛,其時聽人無不悟者。

  7.「少小根之人,因何聞法即不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

  8. 惠能因《凈名經》(大14,頁538c),悟娑婆世界不異西方: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螺髻梵王言,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實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庄嚴佛無量功德庄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9.無相頌,本頌采入通行本般若第二(大48,頁351a,b),文字小有出入。

  師言眾悟。

  21.「…大師曰…乘是最上行義,不在口諍…」(43節)

  師言徒悟(徒悟未指出)。

  22.何不自修,問吾見否?神會作禮,便為門人。」10 (44節)

  10. 「神會至曹溪山禮拜問言,和尚座禪,見亦不見?六祖言,吾亦見亦不見…,常見自己過患,故雲亦見;亦不見者,不見天地人過罪…」

  23. 眾僧既聞真假動凈偈11 (見48節),識大師意。」

  師言徒悟。

  11.真假動靜偈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見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若悟作此見,則是真如用;報諸學道者,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前頭人相應,即共論佛語;若實不相應,合掌令勸善。此教本無諍,無諍失道意;執迷諍法門自性生死

  二、通行本

  通行本內容敦煌本大同小異的不再列出,以下是與敦煌不同或為敦煌所不載的部分:

  行由1

  1.五祖一日喚門人來…「各作一偈來呈吾看。」(大48,頁348b)

  師設話頭

  2.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同上)

  弟子於師言下,以偈答其所悟。

  五祖曰,未見本性。(同上)

  師評弟子

  3.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弟子於師言下,以偈答其悟。敦煌本的兩偈,通行本並為一偈,「本來無一物」不見於敦煌本。

  五祖見眾人驚怪,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頁349a)

  師評弟子惠能見性,五祖怕他因此遭人嫉害,急把偈抹去。

  4.惠能曰,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頁349c)

  聽者在說者言下悟。

  疑問3

  5.師言,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師言,佛性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即是眾生自性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內外明徹,

  異西方…,大眾聞說,悉皆禮拜。」(頁352b)

  師言眾悟。(參看敦煌本13則)

  6.師(惠能)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原注,無諠別本作莫諠)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頁352a,b,c)

  師言眾悟。這頌頌名也叫無相頌,但不見於敦煌本。

  惠能看重無,通行本更編出「本來無一物」的話,他的戒,悔懺,頌都可以加上無相,並不特定某一頌、某一戒(敦煌本開頭就是,惠能大師…授無相戒(頁337a),三歸依,在惠能說起來也成了無相三歸依戒

  (頁354a)、或某一懺悔(無相懺悔,見懺悔6「頁363c」等)。

  懺悔6

  7.惠能又作一頌名「無相頌」,這頌卻見於敦煌本,在那裡他說無相頌亦名滅罪頌,他在自述生平(相當通行本的行由1)時,就說了這偈頌,通行本改成他到廣詔弘法時才說。

  迷人修福不修道(敦煌本作「愚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敦煌本作「謂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敦煌本作「心中三業元來在」)。

  將修福欲滅罪(敦煌本「若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還在(敦煌後世得福罪元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敦煌本「若解向心除罪緣」),各自性中(敦煌本作各自世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懺悔(敦煌本作「若悟大乘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敦煌本「學道之人能自觀」),即與諸佛同一類(敦煌本「即與悟人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敦煌本「大師今傳此頓教」),普願見性同一體(敦煌本「願學之人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法敦煌本作本)身,離諸法相(敦煌本作三毒惡緣)心中洗。

  努力自見(自見敦煌本作修道)莫悠悠,後念忽絕(敦煌本作忽然虛度)一世休。

  若悟大乘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敦煌本作若遇大乘教法虔誠合掌志心求。)…一眾聞法,靡不開悟…」(頁354c-355a)

  師言眾悟。

  機緣7

  8.僧(法海)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喻。

  師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頁355a,b)

  師言徒悟。

  9.法達曰,願略說《法華經》中義理,師作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頁355c-356a)

  師言徒悟。

  10.「法達再啟曰:…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

  師曰: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真,歸實之後,實亦無名…。達從此領玄旨,亦

  輟誦經。(頁356a)

  師言徒悟。

  11.僧智通,初看楞伽經,禮師求解其義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通頓悟性智(頁356a,b)

  師言徒悟。

  12.僧(智常)曰:見性成佛之義,乞和尚開示

  師曰:「吾今示汝一偈,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頁356b,c)

  師言徒悟。

  13. 僧(志道)曰:「學人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

  師曰:聽吾偈曰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志道聞偈大悟。(頁356c-357b)

  師言徒悟。

  14. 行思禪師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頁357b)

  師設問,令弟子自悟。

  15. 懷讓禪師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

  師曰,什麼物恁么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讓豁然契會。」(頁357b)

  師說徒悟。

  16. 玄覺遂同玄策來參…,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

  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頁357c)

  師徒機鋒對話,徒悟,師印可。

  17. 智隍…徑來謁師。師雲:「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隍於是大悟。(頁358a)

  師言徒悟。

  18. 有僧舉卧輪禪師偈曰,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量,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量,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頁358a,b)

  僧舉未悟偈,師示以悟後偈。

  正像神秀說:「時時勤拂拭

  ,惠能說:「本來無一物

  ,應兩偈合觀才得其全。

  頓漸8

  19. 師曰,聽吾偈曰,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功課

  志誠再拜曰:「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頁358b)

  師言徒悟。

  20.師曰,聽吾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志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還不凈。(頁358c)

  師示偈,徒答偈示所悟。

  21. 師謂(行昌)曰:佛衍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凈。汝今依言背義…,縱覽涅槃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頁359a,b)

  師言徒悟。

  22. 師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頁359c)

  師言眾悟。

  宣詔9

  23. 師曰:「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薛簡)蒙指教,豁然大悟。(頁360a)

  師言徒悟。

  付囑10

  師曰: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頁361a)

  在敦煌本里,達磨的偈說,「吾本來唐國」(大正48,頁344a),使(達磨)和(惠能)成了時代的人,編造的痕跡很明顯,通行本唐國改茲土就遮掩了過去。

  三、通行本擴編敦煌本一例(本來面目)

  敦煌本11節,惠順(通行本作「惠明」)雲,「我故遠來求法,不要其衣。」能於嶺上便傳法惠順,惠順得聞,言下心開。

  到了裴休(-857-)《集斷際心要》(全稱黃檗山「希運」斷際禪師心法要)時,這件事就變成:

  明上座走來(大庾嶺)頭,尋六祖,六祖便問,「汝來求何事?為求衣,為求法?」明上座雲,「不為衣來,但為法來。」六祖雲,「汝且暫時斂念,善惡都莫思量。」明乃稟語。六祖雲,「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么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面目來。」明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禮拜雲,「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會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到此之時,方知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在言說。(大48,頁379)

  據新唐書.裴休傳說,裴休曾演繹佛經數萬言,他真會編故事;不過或者他認真記下希運的話也難說。「善惡莫思」不見敦煌本;通行本說,「惠能雲,不思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大48,頁349b)。至於「父母未生

  的話,既不見於敦煌本,也不見於通行本,不過日本興盛寺所藏壇經頁17,倒也加了這句話;這句憑空造出的話,竟成了風行禪界的金句,例如靈佑(771-853)語錄中:「師(溈山靈佑)一日問香嚴:「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香嚴被問,只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的文字,從頭要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嘆雲:「畫餅不可充飢」。屢乞師說破,師雲:「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幹汝事。」香嚴遂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卻雲:「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辭師,直過南陽,覩慧忠國師遺跡,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師雲:「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頌雲:「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師聞得謂仰山(慧寂840-916)雲,「此子徹也。」仰山雲,「此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仰山後見香嚴,香嚴舉前頌,仰山雲:「此是夙習記持而成若有正悟,則更說看。」香嚴又頌雲:「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山雲:「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香嚴復有頌雲:「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山乃報師雲:「且喜智閑師弟祖師禪也。」玄覺雲:「且道,如來禪與祖師禪是分不分?」(大47,頁580b,c)若不分,慧寂何必別立祖師禪?若分,怎麼個分法,恨不能起慧寂於地下一問;姑且說,分而不分不分而分。

  景德錄.11.香嚴傳

  智閑依溈山禪會,佑…欲激發智光,一日謂之曰,「吾不問汝平生學解及經卷冊子上記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本分事試道一句來…」師:進數語陳其所解,佑皆不許。師曰:「卻請和尚為說。」佑曰:「吾說得是吾之見解,於汝眼目何有益乎?」師…遂泣辭溈山而去…,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礫擊竹作聲,俄失笑間,廓然惺悟,仍述一偈雲:「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

  這首偈完了,智閑傳也結束了,沒有靈佑語錄的許多後話。

  語錄原說「父母未生時」,後起的(1004)景德錄偏改作「汝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不過好在這一改,使我人得知「父母未生時」,說的是你的父母還沒有生出你的時候。中國人一看到「父母未生時」就直覺理解為「父母未生(汝)時」,當他這樣理解時,他甚至不知道他早在「父母未生」下,補充了個「汝」字;景德錄改「父母未生時」為「汝未出胞胎時」,措辭不同而義相同。楊波斯基的英譯(頁134)作…before your mother and father were born,譯回中文是「汝父與母尚未出生(或尚未出胞胎)前」,把「汝」字補在句首,就是洋人鬧的洋笑話了。若據《斷際心要》,是惠能叫惠明在父母未生他前「還我(明)上座…面目來」,若據靈佑語錄,「靈佑」是叫「智閑」在父母未生他時,「…生死根本…試道一句看。」若據景德錄是「靈佑」叫「智閑」在他未出胞胎時「汝本分事,試道一句來。」說的全關師要逼拶徒關及自身(或他的本來面目)的一句話,那麼他(徒)的父母不生,關他什麼事?要緊的是,他自身生不生呀!

  可見在一種語文環境中成長的人,拿到一個句子,不假思索(更不假修持或更不假修治),當下便解(悟);不在那種語文環境中成長的人拿著那句子逐字解析,費盡心神,弄出來的結果卻是錯的。行者參禪若在話頭公案的悟解上浸淫日久,溶入自性,忽逢一機一境,便頓然領悟;反過來說,對話頭公案沒下過工夫,碰到話頭公案時,竭思盡慮,終摸不著邊際;就像常言說的「平時燒香,臨時抱佛腳」,濟得甚事?

  然而換個角度看,禪家追問本來面目直到空劫以前、威音那畔,只問「汝父與母尚未出生時」又問得太近。法華.6,「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大9,頁50b),所以五燈會元19,問行者的是,「威音王以前,如何是汝本來面目?」(卍續138冊)。楊波斯基的譯法,近不能切身,遠不能超越思議所及;因而兩面不能討好。原來過去庄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各有千佛出現。禪宗祖師或在西天28祖前更計入七佛,那是過去千佛的最後三佛加釋迦為四佛,也就是說,釋迦以後,還有1996(賢劫996加星宿劫1000)佛等著魚貫面世,這使得我們很難想像凈土的末世末法,從何談起?

  四、後語(大死一番)

  北京手機病毒軟體公司網秦科技六年內三度燒光資金又起死回生。執行長林宇接受訪問時說,「創業就像是一場長跑,一旦出發就停不下來,更何況一家公司如果沒有死過個三、四次,是無法強大的!」

  商業周刊1215期(台北,2011年3月7日—13日)

  禪和子看話參禪,就要有同樣的精神,一再大死一番,死後復甦,不悟不休。

  敦煌壇經…「大師弘忍遂責惠能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遂差惠能於碓房踏碓八個余月。這都惠能大死的體驗。

  作偈「菩提本無樹…」(8節);五祖說金剛經惠能一聞,言下便悟;其夜受法(9節);是死後復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