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一)~B 正思惟經:敘述正確的觀察五陰的無常、苦、空、非我,由之而可得自由自在。

  二、正思惟

  經中大意:敘述正確的觀察五陰無常、苦、空、非我,由之而可得自由自在

  所謂《正思惟經》,只是我們為了貪圖方便,而給這節小經起一個方便名字而已。在上面的第(一)經(即《無常經》)中,佛陀教導比丘們要「當觀色無常」,並稱無常之觀為「正觀」;而在這裡,佛陀用「正思惟」替換「正觀」。從宏觀上講,這兩個名相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他們所闡述的義理是完全一致的,即對於色、受、想、行、識五陰,需要用諸如「無常」、「苦」、「空」、以及「非我」等觀念去對待它們、分析它們、觀想它們,從而為下一步的修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無知

  經中大意:如對於五陰無知的話,就會自由假如正知五陰的話,就不會有憂苦。

  在《無知經》中,佛陀再一次地對諸比丘說:「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相反呢,如果我們「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其次諸如受、想、行、識亦然)。在這裡,佛陀從正反兩方面闡述我們觀察五陰本質特徵的極端重要性。就是說,如果我們無法洞察五陰的本質(即無常、苦空、非我等),那麼談論了生死問題就是一句空話、大話、官樣話;而我們只有對於五陰的實質作出深刻的觀察之後,才能有資格談論生死大事。故而《般若波羅蜜心經中說得極為正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如果我們無法觀知到五蘊(即五陰)「空」、「無常」、「苦」、「非我」等本質特徵,那麼我們又如何了知脫離生死法門呢?單靠誇誇其談,是無論如何也「談」不出來的。而且,在《心經》之中,觀自在菩薩能夠「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其基礎就是觀察悉知了五蘊為空苦等等的道理,故而可以做到「無有恐怖」。比如說我很多人都懼怕生病,懼怕衰老,懼怕死亡,所謂「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平安健康固然是福報,但是反過來講,如果我們一生總是在平安中度過,總是無病無災,那麼又如何能夠體察出「人生皆苦」的過患呢?

  相信輪迴的人,如果我說輪迴的本質是「苦」,相信他們都會接受。然而,現實中的大部分人,對於六道生命是否輪迴,尚存在著極大的疑惑。相當多的人都會如此說:能把這輩子完整地過下去就算不錯了哪有時間顧得了下輩子的事?如果我們在忙碌之際,沒有片刻時間靜下來思考,那麼無疑將是一生中的一大憾事,甚為悲哀。可是現實情形卻是,絕大多數人仍是十分在意於「現前利益」。我前段時間用小楷抄錄了一段佛典,原文是:

  譬如金火同爐,火雖欺金,金必成器。其中十種大礙之行,今當說:念身不求無病,處世不求無難,究心不求無障,立行不求無魔,謀事不求易成,交情不求益我,於人不求順適,施德不求望報,見利不求沾分,被抑不求申明。……我心先居礙中,彼礙豈能為礙?礙若無礙,則於道行尚可直進。何況得於自然無礙之境,道豈不可進哉?

  上面這段話出自明代妙葉大師的《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其中所列的「十大礙行」,堪稱我們是我們為人處世、修身奉佛的座右銘。

  對於上述的「十大礙行」,我想現實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太贊同。比如說「念身不求無病」、「處世不求無難」這兩句就有違常理。很多人跑到菩薩面前百拜千叩:「求菩薩保佑我生意興隆、身體健康合家幸福所求遂意……」現在反倒來一句「念身不求無病」,等於說我們不希望不生病,不希望一生平安,這不是在胡說八道么?如果我們所有的修行人都這么認為,那問題就有些嚴重了。當我們看到了上述十大礙行的解釋,便會深刻地體察出古賢的一片良苦用心

  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交情不求益我——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痴心亦動;

  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明妙葉大師《寶王三昧論》

  因此,我們可以將上述十大礙行總結成四句話:

  無病無災未是福,無魔無障豈坦途?

  六道皆苦為真諦,出離三界乃無殊。

  (界定,09.11.1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