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一)~D 第15經:核心議題是「五陰為結使」

  第十五經:

  第十五經的核心議題是「五陰為結使」,故而可以將此經理解為「使經」。這部短經有些簡略的故事情節,故事的經過大約是這樣的:

  有一位從遠道而來比丘,來到佛之居所,向佛陀稟報自己的修行心得他說

  「善哉!世尊!今當為我說法要,我聞法已,常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須發,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為空間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這段話乍聽起來,似乎有些費勁,因此受到了佛陀善意的批評。。可能是這位比丘見到偉大的佛陀,心裡有些緊張,於是變得語無倫次。佛陀說你說話怎麼這麼啰嗦啊,很簡單的幾句話,被你說得這麼復雜。上面的一段話可以簡化為:「雲當為我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佛陀比丘:「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上面的一段話,便會知道這位比丘實際上在講修行的三個層次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聞」、「思」、「修」。「聞」是聽聞學習,「思」是進行獨立自我反省思察,「修」是將「聞」與「思」付諸實踐。我們常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就是這個意思。而現在的話題,就是集中在「聞」字上面,亦即佛陀教法的具體內容

  那麼佛陀這次所說之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總結成四個字,叫「五陰為使」。於是佛陀說: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死者,為取所縛。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佛陀在這裡講得十分簡略,似乎不太適宜於初機學佛者。我們時常聽到不少人在感喟,說佛陀深奧難懂,不知道裡面講的是什麼意思,因此很多人而生畏,不願意深入經藏。造成這種現象,究竟誰應該承擔責任呢?我的觀點是,出家二眾應該為此承擔過責。為什麼如此說?因為出家僧人承載著「住持佛法」、「統理大眾」的重任,如果信眾不懂佛經,到寺院里向二部僧請教又得不到合適的解答,這豈不是出家僧人的失職?因此,出家僧人應該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免得被信眾們輕視。當前僧人隊伍中不學無術、苟且偷生者並不在少數,而其中的極少數更是行為不端,自我放逸,深為俗眾詬病。

  佛陀在這裡所講的「使使」,前一個「使」,即為結使,即煩惱的別稱;後一個「使」,作使動詞,即為結使所驅使,隨結使而流轉。我們大乘佛教信徒有時很會吹噓,說什麼「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比如說歷史上有名的東坡居士,自稱「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結果呢?人家一句譏諷就受不了了,趕緊質問人家是怎麼回事。從廣義上講,這個「隨緣」的「緣」字,如果處理得不好它就是一個「使」。緣有多種,有善緣,有惡緣;有美色緣,有名聞利養緣;有順風緣,當然也有倒楣緣。我們身處於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緣」之中,究竟能不能做到「不變」呢?若真能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那真是大菩薩再世!可是在現實之中,我們更多地用此二句話給我們作方便之語的某種託詞而已,當一遇到金錢美色緣、名聞利養緣時,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啦!至於其中奧妙,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

  佛陀在這裡明確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跟著煩惱結使跑卻喪失了自我,那麼對不起,我們將「即隨而死」,也就生生世世流落於生死巨流之中,永世不得超生!因為「若隨死者,為取所縛」。這個「取」,就是我們受到業力的戲使而不由自主地卻執取、攀附,導致我們被煩惱五花大綁,動彈不得。

  相反,如果我們「不隨使使」,也就是我們真正做到「隨緣不變」,將會怎麼樣呢?自然是好事情佛陀說倘若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必將獲得究竟圓滿解脫,屆時將來去自如,無有結縛,得大自在

  佛陀在這裡所講的「使」,實際上就是指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就是說,如果我們脫離了五受陰的束縛,即可以向上求證無上的解脫之道。反之,如果無法擺脫五陰干擾與糾纏,那麼我們仍將流轉於生死,淪為凡夫俗子矣!(09.11/1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