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H 第70經(實覺經)

  第七十經(實覺經):

  需要羅嗦兩件事:

  第一件,近年來在漢地,四阿含有復甦的跡象。當然,在台灣由於印順導師(已故)不遺餘力的宣推,四阿含雖然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抵制,但是如今已漸成燎原之勢。這是好事,值得慶幸。而在大陸,雖說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阿含不屑一顧,然而四阿含的歷史地位(無論從教理上還是修持實踐方面),都是勿庸置疑的。事實上,大陸佛教現在所表現出來的急功近利的諸多浮躁病,就是因為根基不紮實的緣故。反過來說,若在中國重新建立起阿含信仰體系,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呢?不能這么說。打個比方來說,現在大學裡的教授,一般而言都要求具有博士學位,這是前提;但是擁有博士學位,卻未必能做得教授。因此,修學大乘佛法,若沒有小乘根基作為修學的基礎,是很容易浮躁病的;相反,修學了四諦正道小乘法門,卻未必能從事自利利他的事業。當然,我在這里將佛法分成大小二乘的做法,本身就有問題,只能權巧方便而已。

  第二件,承蒙一部分讀者的關心,看了我寫的文章,大約是出於禮貌,都表達了贊嘆之聲(當然,偶然也有一些偏激的評論)。我覺得我沒有必要隱瞞大家,我需要把真實情形告訴大家。我於1988年出家,迄今也有二十餘年的光陰。這么多年來,我一無實修,二無泛修,起初時就連基本的佛法都不太願意接受。在很長的時間裡,我都是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二者徘徊。在我思想深處,我一直有著這樣一個認識,那上層建築必須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佛教信仰作為上層建築之一,它必須建立在雄厚的物質基礎之上。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對佛教產生真正的信仰,那是有錢人才會考慮的事情貧窮的人衣食都無法保障的前提下,對佛法是根本不會產生真正信仰的。我這看法是膚淺的,是糊塗的,幾近於胡言亂語。但是如果將這種理論套用到現實中的一些現象也不能說一無是處。從佛教的創始人釋迦佛來說,如果我們考察他出家動機是因為厭倦了王宮中的生活在此基礎上,進而覺察到世間的各種無常。而對於一個乞丐來說,是根本沒有資格說自己厭倦了山珍海味與雞鴨魚肉的。比如,趙老爺有資格說自己很闊,但是這種話一旦從阿q嘴中說出來,便顯得很滑稽,被概括為「精神勝利法」了。

  我們打開有關評說當今佛教出家人的網頁,很多人都在出家人拚命撈錢,貪圖享受。還有一部分身居要位的法師對於名利十分熱衷。我覺得至少從現象上來說,這種批評也並非子虛烏有。如果我們認真地分析思考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便會發現這些出家師付,在俗家時的家庭生活條件大多都不太好,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有的連初中都還沒有讀完。那麼能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這些人一旦出家後,都會熱衷於名聞利養呢?肯定不能這樣說。但是,若從現實因果律方面講,出家前的經歷,對出家後的各種行為與心理狀態的形成,是很有關聯的。

  因此,不僅是我本人,而更多的頭上頂著許多光環的出家師付,都是極其平凡的人。我們都有煩惱都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卻揮之不去麻煩社會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團體或個人的小環境(心態、性格構成等因素)。如果一個人能夠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從佛法觀點上看,這個人就是一位哲人智者,他便是大修行人。然而,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人我很「弱不禁風」,因此,我是一個平凡人,甚至是一個俗不可賴的平凡人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物。

  第七十經中所講的,與前面相文章所述大體相當,乃分別而說有身邊(邊,乃盡頭、邊際之義)、有身集邊、有身滅邊等事。對於上述三個名相,佛陀分別予以解說:

  1、有身邊——「雲何身邊?謂五受陰。」

  2、有身集邊——「雲何有身集邊?謂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3、有身滅邊——「即此愛、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余斷、苦盡、離欲、滅、寂沒,是名有身滅邊。」

  這三個名相是密切相關的。第一步,是我們的五陰,與內外界的諸境產生接觸,形成「觸」,從而產生五受陰;第二步,如果我們對於內外諸境產生了「愛、貪、喜」,並且將此三種相互交織,便是有身產生的根源;第三步,我們若能過心性的修鍊,遠離「愛、貪、喜」,那麼就會達到苦盡離欲的目標,做到「寂沒」,使塵染靜止下去,恢復我們的本來清凈無染的面目。

  以上三個階段就是我修行階次的簡短概述。(2010年1月12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