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H 第96經(婆羅門經)

  第九十六經(婆羅門經):

  本經是有關行孝道的話題。主要內容是講一位老婆羅門為了兒子操勞一生,結果反被兒子遺棄而以乞討為生。佛授其一偈,其子聞偈而頓生悔悟,最終迎父回家供養

  在佛教故事中,有一個關於「棄老國」的傳說(該傳說出自《雜寶藏經》)。該故事梗概:在遠古時代有一國家名叫「棄老國」。此國法律規定:「若有老人,必須驅逐。」

  有一大臣,其父老邁,依照國法應遭遺棄,但大臣稟性孝順於心難忍。於是掘地造一密室,供其父居住,以便隨時奉養。

  有一大臣早朝,見有一天神捉二蛇置於金鸞殿上,聲稱若能分辨此蛇為雌為雄,國家可得久安;若分辨不出,此國國王以及國家將在七日後覆滅。國王聞之大懼,遍詢群臣。大臣回家後將此事稟告其父,其父乃教導其分辨之法。此後天神更出種種難題試王,王皆藉大臣之力而一一解決。天神乃因此而應允擁護其國土

  後王究問大臣緣由,大臣乃以實情相告,謂其違反國法,將老父藏置地窖之中。稱因承父教,故得以為王解困,然甚盼國王能解除禁令,准百姓孝養老。王聞後深以為然,遂下令國中當奉老養老以盡孝道。「王即嘆美,心生喜悅。奉養臣父,尊以為師。濟我國家,一切人命。如此利益,非我所知。即便宣令,普告天下,不聽棄老,仰令孝養;其有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當加大罪。」

  當然,本經之中與這個故事稍有差異,但是佛經所言並非空穴來風。料想在古印度某一時期,或許棄老之風俗抑或存在,並約定俗成蔚為風氣。而在婆羅門教的四行期之中,其第三期為林棲期,指年事漸長,棄家隱居森林,從事苦行,以磨鍊身心;第四期為遁世期,即捨棄一切財富,雲游四方,乞食為生,嚴守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忍耐、離欲),以期獲得肉體精神上的究竟解脫

  本經所講述的故事,正是發生在四行期中的第四期,從經中我們隱約地覺得,所謂捨棄財富而雲游乞食,也並不是所有的婆羅門皆能達到此種境界。像經中的這位老婆羅門,就是不太情願捨棄家庭之典型代表。經中說有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中去乞食(注意,佛陀住世時是親自托缽乞食的)。在乞食的過程中,他遇見一位「年耆根熟」(年邁老朽)的老婆羅門,「執杖持缽,家家乞食」。在這里,所謂「執杖」,說明老人家年邁體弱,需要藉助拐杖方可正常行走;所謂「持缽」,則說明「缽」並非比丘專用,在古印度實為平常飲食器具,為僧俗大眾普遍使用;所謂「家家乞食」,說明乞食之艱辛,或許家家乞遍,飽受白眼欺凌(有時富庶人家竟放出惡狗加以驅逐),缽中卻依然空空如也,其情其景,令人心酸落淚!

  佛陀見後,頓生慈憫之心。他上前軟言詢問:「老人家,看您如此高齡,卻要拄著拐杖外出乞討,所為何因呢?」

  婆羅門聞後,神情黯然:「大師!我家中所有財物悉付其子,為子娶妻,然後舍家,是故拄杖持缽,家家乞食。」

  佛陀聽後,便對老婆羅門說:「汝能於我所受誦一偈,還歸於眾中,為兒說耶?」

  婆羅門白佛:「能受,瞿曇!」

  佛陀而說偈曰:

  生子心歡喜,為子聚財物

  亦為娉其妻,而自捨出家

  邊鄙田舍兒,違負於其父。

  人形羅剎心,棄舍於尊老。

  老馬無復用,則奪其麥。

  兒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杖為最勝,非子為恩愛

  為我防惡牛,危險地得安。

  能卻凶暴狗,扶我暗處行。

  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憑杖威力故,峙立不墮落。

  縱觀佛陀在偈頌中所言,實為至誠至切之語。作為父母的,當喜得貴子,自然歡喜異常,然後開始為兒子未來憧憬著、籌劃著;父母省吃儉用,處處精打細算,拚命攢錢,目的無外乎就是為了他們的兒子創造最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當然,兒子大了,還要為他娶妻生子,並當牛作馬地為兒子孩子、照顧家庭。可是我們當子女的,有時卻是「人形羅剎心」——也就等同於披著人皮的白眼狼。到了這種地步,作為父母的才真正地意識到,原來生兒育女,到頭來還沒有手中的拐杖親呢,「曲杖為最勝,非子為恩愛」。

  其實類似老婆羅門的遭遇,在中國可謂比比皆是。很多父母含辛茹苦,費盡心思把子女都拉扯大,為其買房、操辦婚事,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子女。可是他們一旦到了喪失勞動力後的晚年,處境凄涼,其生活衣食疾病醫葯等事,再也無人問津。此時無論是老人們本人、街坊鄰居,還是新聞媒體對於子女不孝自然是責罵與譴責聲不斷,聲稱「他們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然而細細忖來,其中似乎也有探討的餘地。竊以為,作為晚輩,似乎也有其難言苦衷。時下就業空間狹窄,生存壓力空前,很多年輕人甚至連自己都養活不起,哪有精力去照顧老人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一代,生活幾乎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在更多的時候,我們卻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尷尬:要麼照顧老人而丟掉飯碗;要麼保住飯碗而背上不孝的罵名。若二者兼顧,固然最好;若在魚和熊掌之間只能選擇其一,我們該如何抉擇?而反觀這位婆羅門子,其棄老行徑固然可惡,然其棄老,是否存有某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難言之隱?其老父持佛之偈頌於「大眾中為子而說」,其子必然是礙於情面(名聲原因)而「愧怖」,將老父「還將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為家主」。至於以後是不是就真的把老父親當作活菩薩般地盡心供養誰也說不準。

  「百善孝為先」,此話誠為至理,然也是自古以來談論不休的永恆話題。在面臨人口普遍老齡化的新的時代環境下,如何行孝盡孝,如何完美行孝,以及以什麼樣的方式妥善解決行孝與生存二者之間的矛盾與落差,使其齊頭並進相得益彰,需要大家共同傾心傾力予以關注與思索,方能獲得相對的圓滿。(元月2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