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七)~F 174經(求大師經)

  第一七四經(求大師經):

  本經敘述為了斷除無常之故,當求大師。由於本經的主要內容,在前面第130已有涉及,此處不多述。

  第一七五經(拔頭然譬經):

  主要敘述為了斷除無常的盛火,故應勤求大師

  佛陀比丘:「猶如有火燒頭衣,當雲何救?」——如果有人的衣服頭上都著了火,應該如何去救援?

  弟子們答道:「世尊!當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時救令滅。」——此處的「增上欲」,應該理解為「努力去做」,或「千方百計、想方設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看到別人頭上衣服都著火了,就應該想方設法將火撲滅。

  佛陀聽後說:「頭衣燒然(燃)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知,一邊是頭上著火,如果弄不好就得人命;一邊是五陰盛火,若不熄滅就得淪為生死的奴隸。哪種更要緊?佛陀在這裡講得非常清楚,就是頭上著火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它比起五陰盛火來,簡直是不值一提。由此可見,五陰之火乃至無常之火是何等地頑固,何等地厲害!

  那麼如何熄滅這些五陰熾火乃至無明之火呢?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籍助「大師」來引導我們去尋求正確方法與途徑。這個大師是誰?當然指的是佛陀,以及佛陀所說的聖典。

  第一七六經(身現住經):

  本經主要敘述為了斷除五陰無常,應隨修內身身觀住。

  佛陀告訴比丘說:

  「為斷無常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何等法無常?謂色無常;為斷彼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為斷彼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

  什麼叫「內身身觀住」?在《中阿含》中,將此譯為「觀內身如身」,它是屬於四念住之一。此處的「住」,即以身、受、心、法四個地方(目標)為「基礎」或「依止」。內身身觀觀住就句讀為「內身、身觀住」,即將我們的意念保持在身上,觀察到身體(生理)的變化,分辨身體內的四大(或六大)假合,思惟「此身從何而來,為哪些因素所造」等。

  就是說,我們光知道色等五陰無常,是遠遠不夠的。正如我們在讀誦《心經》時,當我們讀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句時,單單把這句話大意搞明白,對於我們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五蘊」為何是「皆空」的?具體又怎麼個「空」法?這個「空」,又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或方式體現出來的?我們如何才能體悟到「五蘊皆空」呢?若一步步地參究下去,問題就變得復雜和深奧起來。佛教裡面講「解行並用」,就是光停留在「解」階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是付諸行修。如何行修?佛陀教導我們一個很重要法門,就是「四念住」。四念住的第一步,就是身念住。觀身無凈、無常無我——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了。在本經中,佛陀將我們具體的觀法(四念住)分為:

  「如隨修(隨順次而修習)內觀身身觀住八種,如是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內受受觀、外受受觀、內外受受觀、內心心觀、外心心觀、內外心心觀、內法法觀、外法法觀、內外法法觀住。」

  由這段經文可見:

  身觀——內身身觀、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不凈

  受觀——內受受觀、外受受觀、內外受受觀——是苦;

  心觀——內心心觀、外心心觀、內外心心觀——無常

  法觀——內法法觀、外法法觀、內外法法觀——無我

  而上面所說的「八種」,指的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加上「未來過去」,正好八種。在具體觀照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從空間上進行觀察(從內向外,從外向內,內外交融),也要時間上進行內觀(即八種時間觀);既要觀察五陰生滅無常也要觀察身、受、心、法四處的內核實質。四念處主要是對治我們愚痴眾生錯誤知見(常、樂、我、凈),但是我們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比如說我們觀受是苦,受不僅是苦的,它同時還是無常的、無我的,而且我們所感知的諸受,也同樣是「不凈」(不清凈)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四念住的各個分支,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的關係是「一即是四,四即是一」。天台智者大師說「一念三千」,運用到四念住之中,同樣是適用的,雖然各自的內涵並不相同。(2月25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