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七)~G 177經:「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

  第一七七經~一八六經:

  以上十經均以「猶如有火燒頭衣,當雲何救」為開篇,內容大體相近。

  177經:「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此經與前面的176經基本相同。

  178經:「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已生惡不善法當斷,起欲、精勤、攝心(收斂心念)令增長。」

  起欲——此處是指生起修善法的念頭

  179經:「……為斷無常火故,當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四神足之一)。」

  欲定斷——是「希求禪定而斷滅(諸貪念)」之義

  行成就如意足——是指成就神足通,並使其堅固

  180經:「……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根。」

  信根——五根之一(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以「四不壞凈」為代表。所謂「四不壞凈」,是指對佛、法、僧(四雙八輩)、戒樹立起堅固信念

  181經:「……為斷無常故,當修信力。」

  信力——五力之一(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指對三寶及戒的高度虔誠,破除一切邪信。

  182經:「……為斷無常故,修念覺分。」

  念覺分——七覺分之一(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指常念於禪定智慧。其明記三學、四聖諦、八正道佛教教法而念茲在茲、憶持不忘。例如恆常正念正知,了知身受心法不凈、苦、無常無我等,並將此等佛教正確世界觀,憶持不忘即是此一證悟階段(念覺支)的具現。

  183經:「……為斷無常故,當修正見。」

  正見——乃八正道之一,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無漏慧,稱為正見

  184經:「……為斷無常火故,當修苦習盡道。」

  習苦盡道——另譯為「苦遲通行、斷苦盡、苦滅遲得」,為四道之一(四種通往涅槃的模式,分別為苦習盡道、苦盡道、樂非盡道、樂盡道)。「習苦盡道」意指「鈍根者緩慢而費力的證果之道」,南傳經文作「遲緩通達苦行道」。這種修行方式大約與苦行密切相關。

  185經:「……為斷無常火故,當修無貪法句。」

  無貪法句——即「離貪的教說」。「法句」為表達正法教說的詞句,常為偈頌形式。而這里所說的「法句」,是否與《法句經》相關?而《法句經》正是集錄諸經中佛之自說偈頌而成經典——其系為策勵學眾精進向道,富有感化激發力量的偈頌集。行文概多平易簡潔,間雜巧妙的譬喻,內容更教示以佛教真理觀、社會觀的根本義理,是佛道入門的指南。

  186經:「……為斷無常故,當修止。……比丘!乃至斷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當修止觀。」

  止觀——止,音譯為「舍摩他」,指心念沉靜(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專註於某一固定處(即「所緣」)而不散動。觀,音譯「毗缽舍那」,指以智慧思惟觀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止」與「觀」,是印度佛教修行法門中的兩大支柱,中國天台宗將其列為禪定方法中的特殊法門

  在本經中還廣述種種無常之相在此不一一列述。

  第一八七經(貪欲經):

  主要敘述由於貪欲成就之故而不五陰無常

  佛陀告諸比丘

  「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能夠)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何等為一法成就?謂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何等一法成就?謂無貪欲成就;無貪欲法者,堪能知色無常,堪能知受、想、行、識無常。」

  在這段經文中佛陀也就是在講兩重意思:

  第一重,若成就一法(貪欲),則根本不可能觀察到五陰無常屬性;

  第二重,若成就一法(無貪欲),方可知悉五陰無常的根本屬性。

  此二者唯一的差別,就是一個是有貪欲,一個是無貪欲。我們不要小瞧這個「有」與「無」二者的差別事實它就是阻礙我們成就道業的最根本因素之一。

  在本經中,世尊還列出了一些其他一些煩惱的種類:

  恚、痴、嗔、恨、訾、執、嫉、怪、幻、諂、無慚、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驕慢、放逸、矜高、曲偽、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貪、惡貪、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欲愛、嗔恚、睡眠、掉悔、疑、昏悴、蹁躚、贔屓、懶、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六親繫念)、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

  若加上「貪」,共為六十四種煩惱。(2月26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