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一)~F 第281(縈發目犍連經):本經敘述外道遊行者縈發目犍連,向佛請教解脫之道。

  第281(縈發目犍連經):

  本經敘述外道行者縈發目犍連,向佛請教解脫之道

  我們知道,在原始佛教時期(佛陀住世期間),雖然婆羅門教的信徒們對佛教的產生,似乎抱有一種敵視的(或不太友好)的態度,但是婆羅門沙門所主張的那一套種姓學說,受到了眾多教派的詰難。比如說耆那教與佛教在某些觀點上較為接近,而且二者關係似乎始終都較為友善——這並非說二者毫無衝突在這情況下,許多對佛教並不太了解的,但是並非抱有敵意的教派教徒,有時候對佛陀以及他所創立的佛教(佛教觀點佛教義理),開始表示出濃厚的興趣。比如說這位縈發目犍連,就慕名前來拜會佛陀,請求佛教為他解答疑惑。這位縈發目犍連(和摩訶目犍連並非一人)的裝束十分怪異,他將自己的頭發束紮成一個大髮髻,在頭上高高翹起。這種打扮是從屬於哪個教派?本經中並非交待得很清楚。

  佛陀來了一位外道,便關切地詢問:「汝從何來?」

  縈發目犍連回答說:「我從彼眾多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行腳僧)出家,集會未曾講堂聽法,從彼林來。」在那個樹林中,可謂外道雲集,高談闊論,氣氛異常活躍。

  佛對縈發目犍連說:「汝為何等福力故,從彼眾多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所聽其說法?」意思是說你是出於何種動因,前去聽他們在一起海闊天空地侃大山?

  縈發目犍連回答說:「我試聽其競勝論義福利,聽其相違反論議福利故。」從這句話之中,這些外道們(含自以為正統的婆羅門)的意見並不統一,他們經常為某一觀點而爭吵不休,弄得彼此都面紅耳赤,鬧到最後不歡而散,就差沒有動拳腳的份兒。

  佛陀回答說:「長夜久遠,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競勝議論,相違反論議福利,迭相破壞。」這里的「競勝」,是指為達到辯論獲勝的目標,甚至可以不擇手段(包括爭吵、謾罵、誹謗乃至人身攻擊)。佛陀觀點是,對於那些彼此相左且互不相讓的爭吵,還是眼不見、耳不聞為好。為什麼這么說?因為聽聞這些爭吵,可謂無半點收獲,於己毫無利益

  佛陀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從現存的任何一部佛典來看,佛陀說法的時候,我們所見所聞,聽眾都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信服與贊嘆。我們至今從未聽說過在佛陀講法的現場,有人會公然站起來向佛陀發出詰難的記載。對於不理解的東西,我們可以保留意見,可以進行深入探討與切磋,可以隨時向佛陀以及諸大弟子們再度請教,但是絕不能挑起爭吵。在佛教戒律中有所謂「七滅諍」法,便是明令禁止僧尼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爭吵(無論是有理由或無理由)。

  縈發目犍連聞後覺得很道理,他向佛陀請教道:「瞿曇!為諸弟子說何等法福利,令彼轉為人說,不謗如來,不增不減,誠說、法說、法次法說,無有餘人能來比校、難詰、訶責?」從這句問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佛陀所說的「法」,皆是誠實之說,皆是符合規制之說,皆是指引人們逐漸走向解脫之說。佛陀所說之法,凡聽聞者皆能獲得益良多,皆能從中得到人生意義的啟迪與悟解。大家贊嘆都甚覺不夠,又怎麼可能會去無端地「比校」(挑理)、「難詰」與「訶責」呢?

  針對這個問題佛陀回答說:「明、解脫果報、福利,為人轉說者,不謗如來,不乖其理,法次法說,無有能來比校、難詰、嫌責。」佛陀所說義理都是導引我們遠離無明而走向「明」,遠離生死而邁向解脫,他可以使我們廣獲善果而遠離是非惡業。如果我們按照佛陀所教導的那樣,為人廣說誠實語、智慧語、解脫語,那麼誰會前來挑刺搗亂呢?

  縈發目犍連聽後深表贊同,他對佛陀所說教法感興趣。當然,佛陀是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得十分圓滿,逐漸使縈發目犍連生起佛法信仰

  佛陀回答的內容,主要有

  第一,作為佛弟子,要努力修習「七覺分」。

  第二,在修習「七覺分」的同時,要努力修習「四念處」。

  第三,在修行四念處基礎上,繼續修行「三妙行」(身、口、意三善業);

  第四,不僅如此,還要修習「六觸入處律儀」。所謂「六觸入處律儀」,是指處理好六根、六根、六識三者的關係

  當然,無論是修習七覺分、四念處,還是修習三妙行、六觸入處律儀,都不能孤立地將它們各自分割開來。佛陀觀點是,佛法浩如煙海,博大精妙,但是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取此而舍彼,自然無法取得圓滿。當然,修行是一個漸次的過程,我們可以擇其一點,從而以點帶面,觸類旁通。修習七覺分,就必然涉及到四念處;修習四念處自然而離不開三妙行;而若要使身口意三業達到一個「妙」字,又如何離開最基本的六根六塵呢?因此佛陀說「法法相律,從此岸而到彼岸」,實在是真實不虛!

  最後總結一下:

  1、修習七覺分,能令明、解脫、福利滿足;

  2、修行四念處,能令七覺分滿足;

  3、修行三妙行,能令四念處滿足;

  4、修行六觸入處律儀,能令三妙行滿足。

  至於上述四者的相互關係,在本經中闡述得相當精妙,請智者自行讀誦。(6月11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