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四)~D 第346經:本經敘述佛以十種三法,為諸比丘說法。

  第346經:本經敘述佛以十種三法,為諸比丘說法

  此十種三法分別是:

  1、老、病、死——此三法世間不愛不念、不可意,意思是說大家都不喜歡三法世間有誰願意衰老、患病乃至死亡呢?尤其是死亡,世間九五成以上的人都會怕死亡,無論他是多麼地豪言壯語。佛陀的應世,正是為解決此三個問題而來

  2、貪、恚、痴——此為造成生死流轉的三大根本障礙。所謂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3、身見、戒取、疑——又名三結,所謂「三結未斷,仍是凡夫」;若斷三結,便可入證須陀洹果。身見即我見,為根本愚見;戒取見即奉行邪惡教條;疑見即對佛法始終持懷疑態度

  4、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不正思惟不正確的思惟方式,即邪思惟邪道正道相對,指修習八正道以外的歪門邪道懈怠與精勤相對,「懈怠心」著眼於思想意識,即心灰意懶,一個人的表相與心境不完全等同,比如說有些人做事很認真負責,腿腳勤快,可是在心底下卻對前途喪失信心,十分孤獨

  5、失念、不正知、亂心——失念又作忘念,指於所緣之境不能明白記憶精神狀態,所謂「精神恍惚」;既失念,自然正念可言。《成唯識論》卷六:「雲何失念?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謂失念者心散亂故。」不正知,即缺乏應有的正知正見;亂心,煩惱之一,心煩意亂,情緒穩定甚至失控。

  6、掉、不律儀、不學戒——掉,即掉舉,五蓋之一,使心高舉,指內心躁動不安;不律儀,相當於南傳經文中的「不自製」,即六根對六境時,不能自持而生起種種貪欲與瞋恚;不學戒,即不遵守出家比丘戒條,屢有違犯。

  7、不信、難教、懈怠——不信即沒有正信,對佛法無法產生信仰;難教即性情頑固,不會聽從別人的教導;懈怠散漫成習,懶惰成性,短時間內難有改觀。

  8、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不欲見聖是不願意拜會聖者;不欲聞法是不願意或不喜歡聽聞佛法;常求人短是毛病習氣喜歡挑刺揭短,此種人並非於出公道心與利他心,而是純粹的個人惡習,是十足的小人

  9、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縱然面見了聖者(或修行者),也是傲氣十足,對出家人不僅不恭敬,更是惡語相加,視僧人社會「蛀蟲」;戾語(戾即惡義)是指回答時乖戾不順從,惡言惡語,所謂頑劣有餘,虛心不足;習惡知識喜歡與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跡一處好事不做壞事做絕。

  10、無慚、無愧、放逸——恥自己之惡,謂之慚;羞於自己善之不足,謂之愧。無慚無愧是根本煩惱之一,極難斷除。而貢高我慢之心,皆起源於無慚無愧。正由於無慚無愧,才放縱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我是流氓我怕誰」,自甘墮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我們注意到,經中將此十種三法彼此貫穿起來,指出它們其中的內在聯系。比如說,由於無慚無愧,便會放逸;因放逸故,就會恭敬;因不恭敬就會習惡知識……由於不離貪、恚、痴三毒,故而無法遠離老病死。這是從正向來說,是一般人的積業所累。若從反向而方,即斷除貪恚痴,方能離開老病死;而若想斷除貪恚痴,必須要從斷除身見、戒取見、疑三法上入手……以此類推,若想遠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須從斷除無慚、無愧、放逸入手。首是老病死,尾是無慚無愧放逸。所謂首尾呼應,斷此即斷彼,斷彼即斷此,便是因緣所生法的現實再現。(7月26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