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五)~E 第373經(子肉經):本經重點闡述觀察四食的過患。

  第373經(子肉經):本經重點闡述觀察四食的過患。

  對四食的觀察以及其功德大體上是這樣的:

  1、觀粗摶食,如食子之肉,則斷五欲功德的貪愛;

  2、觀觸食,如生剝牛皮,則斷三受;

  3、觀意思食,如求脫火滅,則能斷三愛;

  4、觀識食如受矛刺,則能斷名色。

  此處佛運用譬喻的形式,對四食的過患進入深入的觀察——

  1、粗摶食

  譬喻: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險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們議言:正有一子,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

  關於「食子」的典故,在中國古代典籍里倒是可以找到。一般而言,直接吃兒子的肉,恐怕為數極少,因此春秋時期的宋國人發明了「易子而食」:「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為何「易子」?我想再殘忍的動物,面對其子之肉,恐怕也難以下咽。而食人之子則不同了,可以不必那麼悲傷,無論結局是否相同。在本經中,粗摶食一般就是指我們食物方法佛陀用此譬喻教導我們,粗摶食無異於食己子之肉一般,完全沒有必要去貪嗜其美味。

  觀察: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摶食斷知己,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結使亦斷。

  2、觸食

  譬喻: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法,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卧起常有苦毒此身。

  觀察:何為觸食?觸對於六識順情之境而資益心身,即我們平常所說感官享受,所謂「秀色可餐」、「大飽眼福」之類的,便是一種異相的觸食。而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並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則是一種高雅的精神享受,一般人望塵莫及。對於佛家而言,即便是如此高級的精神享受,也同樣是要不得的。「於彼觸食,當如是觀」。觀察以後,效果也就出來:「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3、意思食

  譬喻:「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火,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生思願,舍遠而去。」

  觀察: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意思是說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我們往往會心存警惕,有所提防;而對於無形無狀、躲在暗處的危害,我們往往卻疏於防範,吃了大虧。比如說有烈焰正向我們襲來,而此烈焰卻毫無表象特徵,「無煙無火」,無法感知。怎麼辦呢?此時只有那些「聰明黠慧之人才有此「烈焰」的體察。而所謂意思識,是第六識相應的思心所,於可愛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資潤,諸根增長。這種「食」有點像生物理學上的「條件反射」,比如說狗見到骨頭,有時會流涎;而「望梅止渴」的典故,卻是意思識的絕佳註腳。「意思識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此處的三愛,是指欲愛(欲界的渴愛)、有愛(生存的渴愛)、無有愛(不想存在的渴愛)。

  4、識食

  譬喻:「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

  觀察:識食比較高級,其以精神主體而保持生存狀態,「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增一阿含·苦樂品),人類很難做到以識為食。識食卻並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它如同盜賊受到百矛穿身般的痛楚,即使其再高級,再不可思議,其本質仍無法脫離一個「苦」字。因此佛陀說「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為斷知者,多聞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此處的「名色」,我們按照阿含經的觀點五陰中的「受想行」三支為「名」,而「色」支則為色。五陰中的前四陰,稱作名色(識支除外)。(8月11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