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經(轉*輪經):
有關佛陀初成道不久後,在鹿野苑中為五比丘初次說法的典故,絕大部分人都此都很熟悉,即所謂三轉十二行*輪,其主要內容是:
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此為四諦真實之相。
勸修轉:此是苦,你當離;此是集,你當斷;此是滅,你當證;此是道,你當修。
作證轉:此是苦,我已離;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諦都有示相、勸修、作證三轉,因稱三轉四諦十二行*輪。
根據呂澄觀點,佛陀初轉*輪並不是講四諦,而是講中道,其原話為:「釋迦初轉*輪,相傳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對憍陳如等五個弟子講的。從現有的經律中研究,釋迦不是一開始就講四諦,而是首先講了一番中道。這是符合事實的。因為原來隨侍他的這五個人,看他拋棄了苦行感到失望才離去的。釋迦最初對他們宣揚理論,應該是先批評了苦行和其他學派的主張,提出自己不苦不樂的中道學說,來證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講了『八正道』,把五人說服了,然後才宣講四諦。」(呂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十九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我個人贊同這種觀點。
1、此苦聖諦,當正思惟;
2、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此苦滅道跡,當正思惟。
3、苦聖諦智當復知,當正思惟。
4、苦集聖諦已知當斷,當正思惟。
5、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當正思惟。
6、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當正思惟。
7、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當正思惟。
8、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當正思惟。
9、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當正思惟。
10、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當正思惟。
以上十類,便含攝了三轉十二行*輪。至於經中的其他修飾成分,在此不作多述。
第380經、381經(四諦經):本經主要講四諦,是對379經的簡述,「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並稱「若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解脫)者,當修無間等,起增上欲,方便堪能,正念正知應當覺。」
第382經(當知經)、383經(已知經):382經敘述比丘當對四聖諦要當知、當解、當斷、當證、當修。簡言之,即「知、解、行、證」四個步驟。383經敘述若對四聖諦已知、已斷、已修、已證,便能做到究竟苦邊。
384經:敘述若對於四聖諦能做到已知、已斷、已修,便可證阿羅漢,諸漏也將盡凈。
385經:敘述苦對四聖諦已知、已斷、已證、已修,就能究竟苦邊。
386、387經:敘述若對四聖諦已知、已解、已斷、已證、已修,「如是比丘無有關鍵,賓士城塹,度諸險難,解脫結縛,名為賢聖,建立聖幢」;「雲何無有關鍵?謂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見、疑)已斷已知,是名離關鍵。雲何賓士城塹?無明謂之深塹,彼得斷知,是名賓士城塹。雲何度諸險難?謂無際生死,究竟苦邊,是名度諸險難。雲何解脫結縛?謂愛已斷、已知。雲何建立聖幢?謂我慢已斷、已知,是名建立聖幢。」從經文中可以得知,「我慢」其實是極難斷除的一種根本大煩惱,若斷除我慢,即可名為聖人,建立聖幢。
388經(五支六分經):本經敘述若比丘得四諦功德,名曰「上士」。「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是名比丘斷五支,成六分,守護於一,依猗於四,舍除諸諦,離四衢,證諸覺想,自身作證,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清白,名為上士。」相關名相說明如下:
1、斷五支:是指斷五順下分結,即斷貪、瞋、有身見、戒禁取見、疑。
2、成六分:成就六件事,「六根對六境時,不喜不憂而住於舍,有念有知」。即六根觸六境起識時,能守護而不起煩惱與憂怖。
4、依猗於四:主要有:(1)遠離,指遠離惡象、惡犬,無受其擾;(2)習近,親近於如法衣食;(3)除遺,指除棄散亂、疲勞等毛病習氣;(4)忍受,指能忍受住寒熱、蚊虻等侵擾。
5、舍除諸諦,不起種種見,以此諦為實,存真舍妄。
6、離四衢:四衢即十字路口,喻道路四通八達,此處指遠離世間境界的種種欲求念想。
7、證諸覺想:證悟其它尋思覺想為非,即「無污濁之想」,《長部·三三經》作「思無濁」,即「欲的意向已舍斷,惡意的意向已舍斷,加害的意向已舍斷。」
9、心善解脫、慧善解脫:離愛為心善解脫,離無明為慧善解脫,二者有時通用。
10、上士:《瑜珈師地論》:「無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無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通俗地講,就是思想道德已極高完美的大修行者。(8月13日)
第389經(良醫經):
在本經中,佛以四諦為醫治苦惱,故而佛陀又被稱為大醫王。佛陀對弟子們說:「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就是說,有資格被稱為「大醫王」的,必須具備四個條件(四法成就):
第一,善知病,就好像中醫里的「望聞問切」,一下子就知道病人患的是什麼病;
第二,善知病源,就是知道得病的源頭在哪,從疾病的源頭抓起,就可以對症下藥;
第三,善知病對治,就是下藥以及劑量都十分精準,不會頭痛醫腳;
第四,更不動發,即一治永治,永不再發,「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
什麼人堪稱「大醫王」呢?若從純粹的醫術上講,在佛陀時代,一代名醫耆婆恐怕都沒資格號稱「醫王」;若從醫治思想疾病(煩惱)方面講,只有佛陀堪稱「大醫王」。因為佛「成就四德」,他可以「療眾生病」,具體表現在:
1、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
2、如來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
3、如來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
4、如來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佛陀說,縱然世間再優秀的良醫,也難以根治眾生的老、病、死與憂悲惱苦,佛陀去能如實知如實對治,並能做到一治永治,故而佛陀便是名副其實的「大醫王」。
本經敘述沙門婆羅門若不知四諦,即不能稱作沙門婆羅門。相反,若對四諦如實而知,則是真的沙門婆羅門,而成就大義。
本經的前半部分說沙門、婆羅門對四聖諦如不如實而知,便不得脫苦;後半部分提到不得脫苦、脫苦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即「如於苦不解脫、解脫;如是舍惡趣不解脫、解脫;堪能舍戒退減,不舍戒退減;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不能自說得過人法作證;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脫苦,堪能脫苦」。
經中所講的是七個方面,即對四諦是否如實知,便會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1、舍惡趣,或不舍惡越;
2、堪能舍戒而減退,或不舍戒而不退減;
3、能自說得過人法而自證,或不能自說;
6、堪能越苦,或不能越苦;
7、堪能脫苦,或不堪能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