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六)~A 第407經、408經(思惟經):此二經教導諸比丘:不應有世間之思惟,而應具備出世間之思惟。

  漫說《雜阿含》(卷十六)

  第407經、408經(思惟經):

  此二經教導諸比丘不應世間思惟,而應具備出世間思惟

  我們知道,佛陀具備徹底究竟的「五眼六通」,其中為我們所津津樂道的乃是佛陀的「他心通」,即眾人之所想所念,佛陀通過自己的觀察,對眾人的念想已是歷歷在胸。關於這一點,我們在早期的經典是時常見到,而在後期的大乘經典中,可謂俯拾皆是。我們沒有必要花心思去琢磨佛陀的「他心通」是真是假,或者說通過怎樣的方式可以修得這種神通。根據佛陀觀點修行者如果是為了獲得某種神通而去修行(像提婆達多那樣為利養而求神通),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且十分有害的邪知邪見當我們拋棄邪惡知見而去一門思去修習的時候,總有一便會豁然開朗,種種「神通也會如約而至,所謂水到渠成,完全沒有必要去追求。

  在某一時期佛陀與諸比丘止於王舍城外的迦蘭陀竹園。「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思惟世間思惟」。比丘們共住在一起,當安居之時托缽乞食似乎已不是一種常態,而是由信徒們將衣食等送至寺院,集體供養。在本經中,這些比丘集於食堂之中,在思想上並沒有做到「五觀常存」——他們在念想上開起了小差,產生了世間思惟」,就是說生起那些與修學無關的思惟。如果這些「思惟」得不到及時的制止,很可能會比丘中蔓延,不利於整個僧團的和諧共住。因此,佛陀「知諸比丘心之所念」,便來開食堂為大家講開示開示核心,就是要求諸比丘要拋棄錯誤思惟,而樹立起正確思惟,「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對於世間思惟為什麼要「慎莫」呢?原因是這些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就是說對我們的修為只有壞處,卻沒有半點好處

  作為比丘,應秉持什麼樣的思惟才是思惟佛陀講得很清楚,就是心下時常懷有四聖諦思惟,因為四聖諦思惟是一種「正思惟」,它會逐步引導我們向離苦得樂方向努力奮鬥,並最終達到究竟的解脫,「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四聖諦給我們帶來種種「饒益」,它是一種「正向涅槃」,是邁向解脫的康莊大道而不是南轅北轍的「逆向涅槃」。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佛陀講述了過去世時有一個「士夫」(男人)在王舍城外的拘絺羅池邊思惟世間諸法。此時他開始胡思亂想,看見了無數的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鑽入池塘中的藕孔之中。他以為自己出現了精神錯亂,因為四種軍鑽入細小的藕孔之中,根本不可能——但是佛陀對此予以了否認,認為他看到的是事實,因為此時諸天與阿修羅生了一場十分慘烈的戰爭(有關諸天與阿修羅發生戰爭的記載,可參閱《長阿含經·世記經·阿修羅品》)。我們姑且不論這位士夫所見的是否為事實,也姑且不論天界作戰的真假,佛陀通過此例意在說明比丘不可以世間思惟,因為世間思惟給我們帶到很多麻煩尤其是像我們這些意志堅定凡夫俗子,更是難抵誘惑。

  當然,有的人或許會問:佛法不離世間,當今提倡人間佛教,主張佛法積極入世,若不作世間思惟,想眾生之所想,急眾生之所急,又如何能更好地自利利他呢?我個人覺得此二者不僅不矛盾,而且可以做到相輔相成。事實上,自利與利他,猶如車之二輪,人之雙足,若缺少任何一支都會佛法的流布極為不利。佛陀在這里對出家二眾的要求是不作世間思惟想,意思是說我們不要對世間名聞利養、男歡女愛之類的事兒分心,而要一心專註於對苦集滅道的悉心探究。欲要利人必須要具備深厚的自利功夫(看家本領)。在菩薩聲聞二者的關繫上,我更傾向於「外現菩薩相,內修聲聞行」——我們不僅自己要懂得四聖諦也要使大家都來學習四聖諦菩薩度人,無外乎使眾生離開離苦之淵而共赴極樂凈地。如果世間從此無有苦患,又何勞菩薩萬里迢迢大老遠跑來度化呢?觀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其立足點歸結為一,便是一個「苦」字,所謂三苦八苦千苦萬苦。產生痛苦的根源,卻依然是我們心懷無盡的貪婪與慾望。人們常說「無欲則剛」,如果有「欲」呢?就好像軟柿子一般,任憑命運的擺布。然而言易行難,若真正做到「無欲」,豈是朝夕可蹴之事

  第408經所述與407經大體相同,只是在經首提到了一些有關佛陀不予回答的話題,這些話題包括:

  1、世間有常、無常、有常無常、非有常非無常

  2、世間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

  3、是命是身、命異身異?

  4、如來死後有、無、有無、非有非無?

  上述四方面,便是佛教界著名的「十四無記」,每一個問題讓人無法回答,一是這些問題根本無法回答,二是這些問題根本沒有回答的必要,三是即使佛陀勉強回答了,我們仍是不知所雲,根本弄不明白。《中阿含·箭喻經》中,佛陀曾經對弟子們說,對於這些問題他之所以「無記」(不回答),原因是等不到我們弄明白,我們老早就死掉了,甚至已經在人間輪迴了好幾遍了。他用「箭喻」來回答這一個問題:一個人中了毒箭,家裡人很慌張,趕緊找來醫生為他療傷。這是這位老兄很古怪,一定要搞明白自己中的是哪種毒箭,朝他射箭的人家庭背景是什麼,是男是女,是胖是瘦,種姓是什麼……我們試想一下,這位仁兄所面臨的要緊任務,是如何療好自己的箭傷;至於射箭人的一些情況,待傷好後再去慢慢了解,又有何妨?箭傷未療,卻一個勁地忙著刨根究底,估計他還沒把這些事兒弄明白,恐怕老早就一命嗚呼了。

  此二經給我們一個啟示:無論是誦經念佛,還是參禪打坐都不要過於拘泥於鑽牛角尖,陷入「世間思惟」的泥淖之中。如若不然,就像那個中箭人一條道跑到黑,我們的下場很可能就是「天堂未就,地獄先成」。如若至此,豈不是空來世間走一遭?(8月2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