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七)~E 第464經(同法經):本經阿難詣諸上座以及佛所請教問題,均得到同一答覆。

  第464經(同法經):本經阿難詣諸上座以及佛所請教問題,均得到同一答覆。

  我們知道,所謂「止觀法門乃是天台宗的修行綱要,「止」與「觀」是兩個既有區別又密切相聯系的概念,對此各家有著不同的解釋。一般而言,止為始,觀為後;或者觀為始,止為後。無論誰先誰後,其目的是為了我們能夠防非止惡,進趣正道事實在「止觀」一詞在原始佛教經典中已經屢屢出現,料想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對於四部阿含經也是爛熟於胸,其所創立的「止觀雙運」修習法門(詳見《摩訶止觀》),一定是從原始經典中得到某種啟發

  本經是通過阿難尊者向諸大德請教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引出「止觀」二字。首先,阿難詣諸上座大德,問上座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阿難所提的這個問題十分現實,也十分精當。作為舍棄俗務出家比丘,若在個人修為無所建樹,或許與其出家初衷相悖離。比丘們若身處空閑山林之處,在修行上總要掌握個法門要領。什麼法門呢?這些諸上座們回答說:「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精精思惟,所謂止觀。」

  我們若稍加留意,便知道諸上座的說的「止觀」乃為「二法」,也就是說止與觀單從名相上講,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止」、「觀」乃印度佛教所有修習法門中的兩大支柱。若從義理上講,「止」是指精神統一而達無念無想的寂靜狀態,「觀」是指智慧思惟觀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由此可見,止觀是一種禪定狀態下如何思慮觀察的精神活動。這種說法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我覺得完全可以做到通俗化。舉個不恰當的比方,當我駕駛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此時手機響了,我接聽了一個電話,聽到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訊息——此時我的思想開了小差。恰在此時,我看到前方有警示標誌(減速慢行),說明前面出了車禍。在後面的征途中我不僅減慢了車速,而且還關閉手機,集中精力專心駕駛,最終平安到達目的地。從這個比喻中,減速慢行是止,關閉手機也是「止」,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地駕駛汽車是「觀」。此兩方面的結合,最終平平安安,便是修行所要達到的效果

  阿難復問:「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就是說,修習止與觀,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諸上座回答:「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諸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這段話非常重要,多修習於止,會成就於觀;多修習觀,會成就於止,說明止與觀是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關係。如果將止、觀二者修到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地步,就會達到「解脫界」。什麼叫解脫界?上座們回答說「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斷界者,「斷一切行」;無欲界者,「斷除愛欲」;滅界者,「一切行滅」,也就是超越四禪天,而證得羅漢的奇妙境界

  後來阿難又到五百比丘所,又往詣佛所,都得到了同樣的回答。阿難很是奇怪,怎麼大家的回答乃至佛陀的回答,怎麼都一個標準答案呢?於是他驚嘆道:「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為什麼大家給出的答案都如出一轍?還是佛陀開了謎底:「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舍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從這里我們可以得知,大凡證得羅漢聖位者,他們所證的境界是完全一樣的,無二無別,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在原始佛教看來,個人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便是阿羅漢,所有阿羅漢所證悟的境界是絕對平等的。我們在一經典中,佛陀也自稱是「大阿羅漢」,這是修行境界上而言,目的是號召大家都佛陀看齊,如果老實努力修行證得佛陀完全平等的聖位,不僅可能,而且必然。

  本經需要掌握兩個命題:一是止觀」二字的內涵;二是修行聖位的平等無二性。(9.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