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七)~F 第465經(著使經):敘述地水等六界,均為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第465經(著使經):敘述地水等六界,均為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本經是被後世稱為「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向佛陀請教一些問題。關於羅睺羅這個人,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需多作介紹。不過單從「羅睺羅」三字的字面上去分析,即為「月障」之義,可以推算羅睺羅尊者出生的那天晚上,發生了比較顯著的月食現象。過去發生月食是有些可怖的,我國還有一種「敲鑼趕跑天狗」民俗,說明月食(尤其是月食)難得一見,將此夜出生的孩子,取名時與月食有著瓜葛,也是極其正常的現象

  有一尊者羅睺羅見到佛陀,請教道:「世尊雲何知、雲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系著使?」意思是說,要怎麼樣做,才能達到去除有我我見、我慢而不執著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的經典中看到過多次,尤其是佛陀在談到五陰時,曾作重點闡述。佛陀在本經中從「六界」的角度予以回答。這裡的六界,是指地、水、火、風、空、識六種界,我們常稱作六大。四大偏倚於物質世界,而空與識,則將我們的空間、意識領域悉數囊括進去,無有遺漏,十分全面。我們對於六界應當樹立這樣一種觀點,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所有的一切,無論是物質的、精神的;可見的、不可見的……它們既不是以「我」為主體,並不為「我」所擁有,也不與我們毫不相干,更不是二者的混合體。因此,「比丘應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系著使」。就是說修行者如果能做對於六界而認識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便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取得了了不起成就,「是名斷愛縛諸結、斷諸愛、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世間諸苦千奇百怪,名目繁多,且無處不在。一個人若能做到「究竟苦邊」——無論其活著還是命終身滅,皆極不平凡,完全有資格接受人天的讚歎、事奉、禮敬與供養。我常常在想,接受別人的供養,是好事還是壞事?回答是不能一概而論,要區別對待。對於修行者、大福德者而言,這是好事情,因為他自己很有成就,接受別人的供養,等於給了供養者播下幸福智慧快樂的大善種子。相反,若我們飽食終日屍位素餐,在接受別人的供養時無有慚愧心、懺悔心,那樣一來就大大不妙了,不僅給自己增添罪業,對布施者而言,也沒有多少功德可言。因此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上面講,叫「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因為「飯善人,福最深重」。因此我們在接受信眾的四食供養時,心懷慚愧、誠惶誠恐,還是很有必要的。

  順便說明,我本人對於阿含諸經的認識,僅僅停留於文字知見層面上,甚至距「知見層面還相去甚遠。我私下裡以為我福德淺薄,無有智慧對於經文只是泛泛而讀,卻不求甚解——這決不是謙詞,而是事實如此。但是阿含又是極其重要的佛教入門經典行者若懷真誠心深入經藏,四部阿含(尤其是雜阿含)是不可或缺的支柱典籍。我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對於那些醉心於名利者,建議還是抽空讀幾篇阿含經典,相信會很受用。(9.1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