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經(箭經):本經是一部很有份量的經典。其主要敘述:無論凡聖,皆會受苦,然而同為受苦,卻有差別。
本經是佛陀問諸比丘問題,然後由佛陀自答。該問題是:「愚痴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生、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佛陀提出的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們大家都生活在這個五濁惡世之中,既然生活於俗事,就不可能排除痛苦或快樂的侵擾。在這種情形下,凡夫與聖人有什麼差別呢?換句話說,在同一種苦患的折磨之下,如何區別凡與聖、愚痴與智慧?
佛陀對此的回答是:
第一,「愚痴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第二,「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愁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這就是愚痴凡夫與多聞聖弟子之間的差別。從痛苦的來源,或者說所受的痛苦種類上講,凡聖沒有差別,就好像身處炎夏酷暑,哪個人不感覺到酷熱難擋呢?但是在同一環境下,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凡夫是「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一副怨天尤人、氣急敗壞的模樣;可是聖人呢,卻不會這樣。雖然他們所受痛苦相同,卻是兩重天地,這就是佛陀所說的「二受」的不同,即凡與聖,皆能用身體器官感受到痛苦的存在,凡夫是身受且心受,而聖者卻是身受心不受。用現在的話講,叫心態差異。我們常講兩句話,一是「心靜自然涼」,二是「心寬體胖」。在炎熱的夏季,保持一顆清涼的心,十分要緊;而心態好了,渾身上下就會感覺到很舒服、很愜意。
佛陀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列了一個「箭喻」。對愚痴凡夫而言,「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可是對於聖弟子來說呢,「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從毒性所引起的嚴重後果方面來講,「身毒」自然與「心毒」相比擬,一個人一旦中了「心毒」,便是病入膏肓,縱是神醫耆婆再世,恐怕也是回天乏術。所以作為身處現實社會中的我們,在無法隱居山林的今天,對世間苦患的「身受」是在所難免,但是我們應該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坦然面對種種挫折與遭遇,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努力踐行,即只有「身受」,而無有「心受」。佛陀對此開示是:
「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嗔恚,不生嗔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痴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系,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系。於何不系?謂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系。」
最後,讓我們記住佛陀的四句偈頌:「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舍,不順亦不違。」面對世間的痛苦,我們既能做到「不順」(不隨順,不隨波逐流),又能做到「不違」(強行違逆,極端厭惡),便是聖人般「順其自然」的大智慧。(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