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七)~F 723經與724經講述年少比丘奉事長老比丘,若聽聞甚深妙法,則能成身正與心正。

  723經與724經講述年少比丘奉事長老比丘,若聽聞甚深妙法則能成身正與心正。我們常講剛出家比丘,需要半年乃至一年左右的觀察考驗期。關於這點,我們在原始佛教經典便有著明確的說法(詳見《中阿含》),佛陀對此還專門作了規定。這里也有個特殊情況,比如說根據個人的根器大小,可以適當延長或縮短。對於出家的年青比丘而言,他們最要緊的任務,便是依止一位好師父,所謂「依人聞法」,這個「人」,當然以「諸尊長老」為最佳人選。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在723經中,佛陀叮囑弟子們,這是因為「年少比丘供養奉事長老比丘者」,便可以「時時得聞深妙之法」。在佛法的修習次第上,「聞」很要緊,如果年少比丘聽聞的是淺法甚至是正邪相摻的「形似佛法」,結果就很糟糕,正知正見肯定無法得以樹立。從這個角度上講,無論是居家信士,還是出家二眾,在聽聞佛法時,我覺得還是需要有一定的選擇性,這就是七覺支所講的「擇法」。法師在講經說法的時候,自然要契合聽聞眾的根性。而「契合」與「迎合」卻完全是兩回事,如果偏離正法而卻胡說八道,那便是與「深妙之法」謬之千里了。比丘供養奉事長老比丘,再親近聽聞正法之後,便可以獲得「二正事成就」,即「身正與心正」。什麼叫「身正」、「心正」?不偏不倚而符合中道,叫「正」;若能將自己的身與心調和妥當,舉止言行皆講威儀,按戒律辦事,叫「身正」;如果把心態調整得祥和安穩,既不昏沉也不掉舉,這叫「心正」。長老比丘已經做到了這二正,而年少比丘就必須具備亦步亦趨地跟隨著長老比丘聽聞學習的階段。當然,若要二正兼備,就需要從七覺支開始著手,「爾時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分滿足已民,於法選擇(契合自身的修持法門),思量於法,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乃至舍覺分修習滿足」。

  在724經中,佛陀告諸比丘:「若比丘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見此人者,多得果報。若復聞者,若隨憶念者、隨出家者,多得功德,況復親近恭敬奉事!」在這里佛陀並沒有將依止的對象限定於長老比丘,而是擴大到凡是勤於「持戒、修德、慚、愧」的比丘,都可以依止於他們修學佛法。因為這樣的比丘具有大功德、大果報,我們供養、奉奉、親近他們,就等於將種子撒到肥良田裡,可以收獲到豐碩的果實。

  725經與726經闡述何謂善聚、善知識什麼叫善聚?就是修習七覺分,能夠「純一滿凈者」;何謂不善聚,自然是五蓋。第726經我們需要留意的是王舍城中竟然還有一個「夾谷精舍」,這個精舍在以往的經典中難得一見。在本經中,尊者阿難禪覺後往詣佛所,向佛請教:「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這里有個關鍵詞「半梵行者」。所謂半梵行者,我以為可能是修行還不到家,只完成了一半的梵行(清凈修行),正在通往梵行的半途之中。對於這樣的半梵行者,能不能稱作是「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呢?佛陀給予了否定回答:「莫作是言」。為什麼呢?因為半梵行者嚴格來講,還算不上是「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而只有「純一滿凈,梵行清白」的人,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也就是說,只有那些在修行上毫無瑕玭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在原始佛教時期,能究竟徹底地具備「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恐怕唯有佛陀一人。因此佛陀阿難說「我為善知識故」,就是從這個角度而言。(3月9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