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八)~B 第752經敘述若能修習八正道,便可斷除五欲。

  第752經敘述若能修習八正道,便可斷除五欲。五欲也就經典中時常提到的「五欲功德」,它的具體內容是:「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眼、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關於眼識與色境(或根與境)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本來它們之間是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的。如果這樣說,我們的所謂貪欲所帶來的喜樂似乎無法成立。事實上根與境,是根對境的緣取,一個是緣取主體,一個是被緣取的客體。正是根與境的緣取,故而產生諸識。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諸根對於諸境的取著?佛教用「無明」或「業」來解釋這個問題嬰兒生下便會吸奶,這是人之本能需求;兩周大的嬰兒,大約便會產生諸多的表情,比如說見到喜歡東西,便露出笑容;而見到恐怖的、不喜歡東西,便可能會哭鬧與厭惡,這當然不是用本能所能解釋,其中必然有某種力量起牽引作用人類對諸色相喜好,比如說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生存要件,是必不可少的——佛教並不否認世間的確存在某種「樂」。然這種「樂」,一旦發展為「欲」,乃至發展為「貪」,這就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佛教既反對自虐式的苦行方式,同時也反對無有節制的物慾享受。如果我們對於五欲產生「愛」、「可意」、「可念」,進而「長養欲樂」(即貪著),這是佛教摒棄的,也是走向解脫之路必須要克服的巨大障礙

  至於如何去克服這些五欲功德佛教不光主張要節儉,樹立為了解脫而滋養色身這樣的觀念,更重要的是要從「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說佛陀在本經中的偈頌中,就很明確地談到這個問題:「世間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這六句偈對我們就交待得再清楚不過,即世間諸欲是無法徹底斷除的,有情類想要消滅五色慾是無法做到的。而這些欲,並不會主動來光顧我們,實際上是我們去主動光顧它們,因為我們有貪念色慾的「覺想」。因此要斷除五欲功德,就必須要從「心」入手,將心中的貪念去除,才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在《雜阿含·四十四經》中,佛陀說「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而大乘信徒常講「心凈則國土凈」,二者立足點完全一致。至於如何斷除這種內在的「覺想」,法門萬千不一而足,在本經中佛陀則說「有八正道,能斷愛欲」,從而說明八正道殊勝。而在753經中,有位比丘請教何謂「甘露」?什麼叫甘露?大多數人在理解上可能會發生歧義,認為與及時雨有關。甘露實際上是一種不死葯,呈液體狀,人們喝了它據說可以長生不死。而在佛典中,常將佛法的法味喻為甘露。在本經中,佛陀就將八聖道分喻為甘露法。(3.1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