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八)~C 754~757經(舍利弗經)

  754~757經(舍利弗經):此四經內容大體相同。在749經中,佛陀曾經闡述了八正道中「正見」的殊勝作用舍利尊者白佛言:「世尊!所謂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雲何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此話的意思是「成就聖賢之定,需要具備哪些要件」。佛陀說「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這裡面講的是正道的前七正道,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七種,最後一個是正定,前七正道便是第八正道的基業。若前七未成就,則第八正定亦無成就。所謂「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這里的「得一其心很重要,我們的心神容易散亂喜歡顧東顧西,很難做到專心致志;而三昧是為了對治我們的散亂之心。當然,修習三昧法門很多,比如說念佛法門也講「念佛三昧」,習禪更講究三昧。不過念佛時間久了,容易昏沉思想上會陷入開小差,因此念佛法門收效並不是很迅速;而修習禪定雖見效很快,然又極易落入掉舉之中,弄得心神不寧,整天精神恍惚,七上八下。因此古賢大德從實際出發,拋開門戶之見,主張「禪凈雙修」,不失為明智之舉。

  758經(畏經):本經敘述世間三種母子無怖畏,實為母子有怖畏。真正母子無怖畏是老畏、病畏與死畏,而修習八正道,能斷這些怖畏。經首說:「無母子畏,有母子畏。愚痴無聞凡夫所說而不能知無母子畏,有母子畏。」經中的「母子畏」,似乎可以解讀為「孩子找不到母親的那種恐怖與懼怕」或「母親丟失孩子後的那種驚恐」。佛陀說「有三種母子畏」,而此三種「畏」乃是「愚痴無聞凡夫所說」,是世俗看法,並不是正知正見。哪三種

  第一種是兵荒馬亂之時,「兵凶亂起,殘害國土,隨流波迸」,進而導致「子失其母,母失其子」,這是十分可怕的,令人痛心疾首;

  第二種是「大火卒起,焚燒城邑聚落,人民馳走,母子相失」;

  第三種是「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沒聚落,人民馳走,母子相失」。

  此三種怖畏,的確令人同情,比如說這次日本地震與海嘯,使得一萬餘人喪失性命,無數人無家可歸,而母子永離也是在所難免,這些都是世間可怖畏之事

  但是在佛陀看來,這些都未必屬於真正值得怖畏的。對於上述三種怖畏,比如說母子相失,或許也有團聚的可能。而佛陀認可並予以「記說」的也同樣有三種怖畏,「有三種母子畏,是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哪三種

  第一種,「子若老時,無母能語:子!汝莫老,我當代汝!其母老時,亦無子語:母!令莫老,我代之老!」

  第二種,「有時子病,母不能語:子!令莫病,我當代汝!母病之時,子亦不能語:母!莫病,我當代母!」

  第三種,「子若死時,無母能語:子!令莫死,我今代汝!母若死時,無子能語:母!令菲死,我當代母!」

  從現實角度上講,子與母或母與子之間那種親情,是任何其他感情都無法替代的,尤其是母對子的那份親情,最為真摯,最為無私。然而無論這種親情是多麼的無私真摯,在老、病、死面前,都顯得那麼得蒼白無力,縱然面對親人的老病死是多麼的傷心欲絕,也無濟於事。因為此老病死三者,是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無法讓他人替代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至於何種法門能「斷彼三畏」,自然是「八支道分」,這是佛教一貫的主張:有生就必有死;欲斷生死,只有不生,方能不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而八支道公,正是指引我們走向不生不死的一盞明燈。(3.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