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九)~F 810經~812經:此三經敘述比丘若修習出入息念,能令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滿足。

  810經~812經:此三經敘述比丘若修習出入息念,能令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滿足。經中為阿難尊者佛陀請教:「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阿難在禪思之中,雖然已經思惟到有「一法」的作用很大,但是他並不太明白究竟是哪種法。佛陀認為此「一法」便是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所謂四法,就是四念處。「(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不僅如此,「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對於四念處和七覺支我們都很熟悉;所謂「明」,乃是無明對立面,即對人生終極真理的徹底洞察與明了,或者覺悟世間因緣所生法的真諦所在。既已「明」,便即「解脫」;既「解脫」,自然也就已「明」。

  經中與安那般那念的四個名相有著次第的關係,比如說修安那般那念,能滿足四念處,說明修習四念處是一定要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即安那般那念是成就四念處要件之一;而四念處一旦滿足,即可使得七覺支滿足;七覺支滿足,即可獲得「明」;既已明,當然也就獲得了究竟解脫。安那般那念、四念處、七覺支、明與解脫,上述共為十三個要件,稱之為十三法。經末說:「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從這里可以看出,修學的確是有次第的。作為凡夫俗子來說,如果基礎沒有打牢靠就想一步到位,實際上是很危險的。我們現在不少法師張口閉口總是「性空緣起」,將大乘般若實相」作為口頭禪,而對於無我」、「無常」等基本理念卻是嗤之以鼻,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對於學者來說,「一法為門,次第增進」是完全必要的。

  813經敘述比丘當精勤修習四念處,正觀出入息。在本經中,佛陀在談到四念處時,作了一些譬喻。

  身念處:「譬如有人乘車輿從東方顛沛而來,當於爾時踐蹈諸土堆壟不?」

  受念處:「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壟不?」

  心念處:「譬如有人乘車輿從西方顛沛而來,彼當踐蹈土堆壟不?」

  法念處:「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壟,有人乘車輿從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壟不?」

  經中所述便是修習四念處時,一定要正觀出入息,否則容易陷入散入不定之中。(3.3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