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一)~I 894經敘述聖人與凡夫的差別處。

  894經敘述聖人凡夫差別處。佛告比丘:「以我於世間世間集不如是知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世間,為解脫、為出、為離、離顛倒想,亦不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的言下之意是他世間真相都知道得最為徹底,沒有一絲的疑惑與掛礙,否則他就不能名之為「佛」。同理,世間凡夫俗子之所以不能出離於煩惱的怪圈之中,總是為邪魔外道所迷惑與侵擾。若世間凡夫能對世間的實狀能夠如實而知曉,則自然步入聖人的行列。895經敘述如何斷除三愛。此三愛範圍比較大也就是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愛與留戀。「有三受。何等為三?謂欲愛、色愛、無色愛。」對於普通人而言,欲愛就夠我們幾輩子忙活了,更別說色愛與無色愛,因為到了色界以上,那日子是我們連想都不敢想的美好。可是現在佛陀讓我們要斷絕三界之愛,對於我們平凡人來說,或許顯得有些「殘酷」。然而佛陀的眼光總是看得很遠,遠到我們根本難以企及的地方。他窮盡三際,通達累劫。三界雖好,但總有墮落的那一天,其本質特徵,依然逃脫不了一個「苦」字,所以我們在唱誦《三寶歌》時,總會唱「人天長夜,宇宙闇闇,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這裡就講到了「三界」猶如火宅一般,隨時都有性命之虞,根本不能居住。怎麼辦呢?佛陀說:「為斷此三愛故,當求大師。」這位「大師」,也就是我們要倚靠佛陀的教導,在佛陀的引領下,逐步出離火宅,而走向極樂彼岸。與此相似,896經敘述為了斷除三有漏(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之故也要大師指點迷津。三有漏即三種煩惱,欲漏是因欲界眾生因欲貪而引起的煩惱;有漏是色界無色眾生煩惱,因生存而起的苦惱;無明是由無明牽引而生起煩惱。(4.2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