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經名叫「法相壞經」,所謂昔日制戒多,比丘卻很願意學習;如今制戒少,然而大家卻不樂意修學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可能會說是人心不古,或者說道德滑坡甚至淪喪——針對一些染色饅頭的問題,很多評論都指責現如今道德已經沉淪不堪。然而這些都是些頭痛醫腳的無病呻吟。迦葉尊者有一次在鹿子母講堂請教佛陀:「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迦葉尊者是佛陀上座弟子中可謂德高望重,佛陀對他十分信任與器重,並將俗家之子羅睺羅託付給迦葉尊者。在《雜阿含經》第四十一卷記載,尊者嘗久住舍衛國阿練若床坐處,須髮長生,著弊納衣來詣祇園。大眾見師之衣服粗陋,無有儀容,而生輕慢之心。爾時,佛知諸比丘之心念,遂告師言:「善來迦葉,於此半座。」時諸比丘心生恐怖,悉知尊者的大德大力。而此時比丘僧團似乎也存在著道德滑坡、戒律鬆弛的現象,故而迦葉尊者在佛面前發此慨嘆,大有世風日下的感喟。
佛陀對迦葉尊者深以為然:「如是,迦葉!命濁、煩惱燭、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我們常講「五濁惡世」,五濁就是指上面所說的「命濁、煩惱燭、劫濁、眾生濁、見濁」,在《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中,我們都可以見到有關五濁惡世的表述;而在本經中,我們見到佛陀將佛法大體上佛法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像法與末法——此五濁似乎成為末法時期社會現象的代名詞。關於五濁的大意,一為劫濁,是指時節污濁而災害頻起,衣食等資具皆衰損;二為煩惱濁,指眾生起貪嗔等煩惱;三為眾生濁,指眾生受小身、劣弱之果;四為命濁,是指眾生短命;五為見濁,是指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使人不修善道。《法華經·方便品》:「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而佛陀在此亦同樣談到此五濁出現的種種徵兆:「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
如果按照佛陀的這些表述,我們似乎可以將正法的時期可以大大向上推進。學教界曾認為正法為五百年,而事實上佛陀住世期間,正法已經遭到了某種程度的破壞,這種破壞的典型表現,便是正法的滅失與像法的產生。具體可以用禁戒條目的多少來衡量。比如說在正法時期,戒少而持者多,而且大家都很主動積極,都很樂意持守;但是到了像法出現的時候,戒條是越來越多,可是能持且彌久且的人卻越來越少,大家都被動消極而持。在佛陀住世晚期,部分比丘甚至還認為戒條束縛手腳,屬於不得已而為之,視持戒為苦差事。所謂像法,即是從表相上很難區分真假(即真寶與偽寶之別),大家很容易受到迷惑;而偽寶得取很容易,造價成本極低,因此大家都願意去持偽寶而不欲花精力去求取真寶。如此一來偽寶充斥市場,真寶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只得黯然離場。從法理上講,「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可是一旦遇到偽法像法,正法就難以立足了,「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
在談到正法滅失沉沒的原因時,佛陀談到了五種因緣:第一,於佛不恭敬,「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猗(輕安、寧靜)而住」。第二,於法不恭敬;第三,於學不恭敬;第四,不能隨順教;第五,對行梵行之人心口皆不贊嘆供養。符合此五種標準,便是正法開始走下坡路的顯著表現。
在這里佛陀是從佛教自身的種種現象去分析正法退失、戒律松馳的關鍵原由。誠然,從現今的觀點來看待正法缺失,可能還會找出若乾的觀點與立場。限於篇幅,在此不一一贅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