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二)~E 909經為調馬經。有一位調馬聚落落主(負責調教馬匹的武士)來拜見佛陀。

  909經為調馬經。有一位調馬聚落落主(負責調教馬匹的武士)來拜見佛陀佛陀問道:「調伏馬者,有幾種法?」調馬聚落主回答:「有三種。何等為三?謂一者柔軟,二者剛強,三者柔軟剛強。」這里所講的便是管理學和教育學所講的三種模式,即和風細雨型(溫柔)、電閃雷鳴型(強硬)、恩威並重型(軟硬兼施、剛柔相濟、胡蘿卜加大棒)。如果從教育學方面來講,這就叫作因機施教,對於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手段孔子是這方面的高手,釋迦在這方面絲毫不為遜色。

  佛陀聽後問:「若以三種法,馬猶不調,當如之何?」對於性格較為溫和的馬匹可以施以剛強,而對脾氣比較火暴的烈性馬,則施以柔軟辦法,順其性情慢慢予以調理;如果是介於溫和與爆烈之間,則採用剛柔並用。如果遇到那種軟硬不吃、難以馴服的馬匹,又如何施以調御之法呢?對於佛陀的提問,那位聚落主回答倒頗為爽快:「便當殺之!」——這完全符合職業軍人說話風格。從武士的這句話中,使我想起了大周皇帝武則天:域外進貢了一匹上等且難以調服的烈馬獻給李世民,這位威武皇帝興致勃勃地翻身上馬,准備在眾臣面前露一手。沒曾想沒幾個回合便被烈馬甩出老遠。後來武則天看到此馬難以調伏,轉身從隨從侍衛腰中抽出鋼刀,一刀便將烈馬首級砍落於地。此舉著實令李世民及滿朝文武大為驚駭!

  當然,如果大家都仿效武則天以及這位調馬軍官那般「便當殺之」,那麼天下良馬便會從此絕跡不存。為何這樣說?如若見到不聽話的馬就一刀結果了它,而遇到那些不聽話的臣民百姓,難道也是悉將誅滅么?顯然不現實。故而這種一了百了的笨辦法,是不為佛陀所稱道的,何況佛陀標準慈悲主義者,決不允許濫殺無辜。而佛陀號稱「無上調御丈夫」,他也有三種法來調御眾生。此三種法和調馬聚落主的名稱完全一樣,所謂「一者柔軟,二者剛強,三者柔軟剛強」。

  這位馴馬官聽後十分納悶,繼而問道:「若三種調御丈夫猶不調者,當如之何?」

  佛陀答道:「三事調伏猶不調者,便當殺之!所以者何?莫令我法有所屈辱!」聚落主一聽便頗感驚詫:「瞿曇法中,殺生不凈,瞿曇法中不應殺,而今說言:不調伏者,亦當殺之?」佛教不是堅決反對殺生嗎?怎麼能自食其言呢?當然,如來法中肯定是不會去殺生的,但是這個「殺生」並不是取人性命,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殺生」。因此佛陀說「如汝所言:如來法中,殺生不凈如來不應有殺」。但是,「然我以三種法調御丈夫,彼不調者,不復與語,不復教授,不復教誡」。在這里,「不復與語」就是不跟他說話佛教稱為「默擯」;「不復教授」就是從此不再給予他任何教導;「不復教誡」就是不再對他進行言傳身教指點迷津,糾正偏差。從我個人的理解來看,佛陀所說的「三事調伏猶不調者」,主要是指那些缺乏道心,或者貢高我慢之心十分嚴重的出家比丘佛陀對此解釋說:「若如來調御丈夫,不復與語,不復教授,不復教誡,豈非殺耶?」所以說,佛陀所謂的「便當殺之」,便是從精神上對不服調御者的制裁與懲罰。這是佛陀教育理念的重要表達,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4.3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