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六)~N 1018經中天人問佛:「何法生眾生?何等前驅馳?雲何起生死?何法甚可畏?」

  1018經中天人問佛:「何法生眾生?何等前驅馳?雲何生死?何法甚可畏?」佛陀回答:「愛欲眾生,意在前驅馳,眾生生死,業為甚可畏。」此處所說的即是愛欲意念以及業力在輪回中的作用,它們實在是十分可怖可畏的。第1019經中天子問佛:「何名為非道?雲何日夜遷?雲何梵行雲何世間?」佛陀回答:「貪欲名非道,壽命日夜遷,女人梵行垢,女則累世間。熾然修梵行,已洗諸非小。」這四句偈有些意思,貪欲為非道,對這個道理大家都比較清楚;壽命也是逐漸減少,縱活到一百歲也有個終了之時,故而說「壽命日夜遷」,不無道理。如果說女人梵行之垢,很多人可能不這樣想。為什麼說女人會成為清凈梵行的垢穢呢?這個問題如果要分析起來,一般人都會很抽象地回答說「能障聖道」,會引起身心不定。至於為什麼為會障礙聖道,大多數人都不怎麼解釋得清楚。印順老法師對此問題回答得就比較圓滿他說

  第一,淫慾不是生死根本,但在現實人間淫慾「是障道法」。這是法師佛法得來見解世間是苦,眾生生死不已,原因煩惱煩惱是無量數的。佛法以愛為集諦;經說「愛莫過於己」,所以說自我愛為生死根本。第二,解脫生死重在斷除煩惱。欲界人類,如淫念與淫事多,不論什麼法門都是不可能解脫的,所以說「淫慾障道」。暫斷淫慾精進修行止觀相應,引發無我凈慧,就能我見而得初果。第三,生在人間,維持個體生命的,是飲食;延續種族生命的,是淫慾古人說「食色性也」,性是出於本能的。一般人的飲食或行淫,是不離煩惱的。佛制出家的完全禁止淫慾,如不能安心佛法喜悅之中,即使持戒謹嚴,不敢違犯,內心矛盾也不人天功德,不能趣向聖道解脫的。真正的「梵行已立」,是無漏聖道的成就。——摘自《淫慾是障道法》一文(《華雨集》)五)

  1020經中天子問佛:「何法映世間?何法無有上?何等為一法,普制御眾生?」佛陀回答:「名者映世間,名者世無上,唯有一名法,能制御世間。」佛陀這首偈比較難懂,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名」。一般我們將名與色合稱為「名色」,是十二因緣之一。在五蘊之中,名為受想行識四蘊,色一般專指色蘊。通俗地說,「名」相當於精神意識作用,而「色」即為物質可見的肉體(或物質世界)。因為色蘊之相比較顯著(空氣有時不太可見),而受想行識四蘊表面上看不見摸不著(現在可以測出心腦電圖),有時只能以名而呼之,故稱為「名」,即「無色」——「無色界」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沒有物質而只有精神獨立存在的世界呢?大體上是可以成立的。而從這首偈中可以看出,相對於物質世界而言,佛陀更加註重於精神領域他說「名」不僅在至間至高無上,而且它可以統御於世間這就是充分肯定了意識精神的至高作用即從根本上講佛教注重精神的修鍊與解脫,而強調對於物慾的淡化與冷漠。

  1021經中天子問道:「何法為偈因?以何庄嚴偈?偈者何所依?何者為偈體?」大意是為什麼要說偈,以及偈偈之依止和偈之體。佛陀回答說:「欲者是偈因,文字庄嚴偈,名者偈所依,造作為偈體。」世尊住世期間,印度肯定已經產生了十分完備的文字,但是那時的人對於文字卻不怎麼重視,對於秘笈之類的非物質文化更是口口相傳,甚至連口傳也省掉了,發展成了心心相印,如迦葉尊者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外行人或許會認為笑得莫名其妙,然而正如這麼不經意間的微笑,卻無意中成就中國禪宗的老祖家風

  佛陀說「欲者是偈因」,並不是佛陀有什麼慾望,而是眾生有許多慾望佛陀以偈頌的方式使他努力擺脫慾望;「文字庄嚴偈」,朗朗上口便於記憶的偈語,往往在文字上十分通俗簡約,使人過目不忘,故而文字不僅是偈語的載體,也是偈語流暢順口(庄嚴)的要件之一。「名者偈所依」,是說偈的內容不能空洞無物,偈中肯定要表達一定的思想精神,向大家傳達某種信息。大家通過偈能獲某種精神啟迪,這便是任何一首偈所要追求的目標。「造作為偈體」,造作可以理解為某種行為(身口意三方面),即偈語作為一種指導思想,目的是要改變人們的不良行為,從而棄惡從善,追求自我完美解脫

  1022經天子問道:「雲何知車乘?雲何復知火?雲何國土雲何知妻歸?」這些都是智慧經驗以及技巧的具體運用。佛陀回答:「見幢蓋知車,見煙則知火,見王知國土,見夫知其妻。」

  最後談到另外一個話題:我們在大乘經典中往往會看到這種現象,即佛陀先進行敘述,然後在某個節點上以偈頌的方式對前面的內容進行一番總結和重述。這些經典為什麼要採用「先長行、後偈頌」的方式呢?近日讀《茗山日記》(續集)終於找到了答案。茗老談到了偈頌八義,分別為:

  1、以較少的文字收攝經義,便於記憶

  2、採用偈頌,讚歎佛菩薩功德

  3、對上根圓頓之機,最宜以偈頌說法

  4、因遠道來者未聽到長行,故重以偈頌說之;

  5、有些眾生喜簡厭繁,故說偈頌;

  6、偈頌琅琅上口,便於記誦;

  7、為重申長行之義,故重說偈頌;

  8、補充長行之不足,故補增說明未說之義

  此八義句句屬中肯諄厚之言,吾輩在讀經時,切勿忽略偈頌諸言。(8.1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