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七)~M 1052經、1053經講述「惡法」與「真實法」。

  1052經、1053經講述「惡法」與「真實法」。何謂惡法?謂十惡業;何謂善法?「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即十善業。1053對此講得更為清楚些,比如殺生分為親手殺、教人令人,或者見到殺生起讚歎之心,都屬於殺生的範疇。1054經、1055經談到奉守十善業者為善男子,而行持十惡業即為不善男子。1056經說有成就十惡法將墮入地獄而成十善法將上生天上,一個如「鐵鉾(矛)鑽水」,一個如「鐵鉾仰鑽虛空」。對於什麼叫「鐵鉾鑽水」,其寓意似乎不太明確。1057經談到二十法,這二十法將十業分為兩類,比如將殺生分為「自手殺生」和「教人令殺」。不僅如此,還可以細分為三十法,即「自手殺生」、「教人令人」以及「讚歎殺生」(第1058經)。在1059經中,甚至將它們細分為四十法,比如將殺生細分為「手自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以及「見人殺生心隨歡喜四種,十惡業分為四十法,十善也可分為四十善法。第1061經將十不善法稱為「非法」,將十善業歸為「正法」;第1061經將十善法歸為「正律」,而將十惡業歸為「非律」。

  至此,雜阿含第三十七卷內容全部結束。最後簡要談一談十善十惡的話題。十善業便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三是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在原始經典中,十善業是世間一切善行的總稱,是死後不墮地獄畜類惡趣,得以上生天堂的重要條件。在上述的各種小經之中,無不是這種觀點的直白表露。到了大乘思想流行時期十善業的意義有了進一步提升,例如《大智度論》里說「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十善道則攝一切戒」,即是持戒乃以十善業為基礎,如果不行十善持戒也無甚益利。故而我們現在總是將「五戒十善」聯繫到一起,持五戒就必行十善這是人天善趣的必備條件。到後來,大乘佛教還將十善業視為世間善行基礎,甚至將十善業稱為十善戒,將之列為大乘菩薩行之一。不僅如此,人天善趣的十善業與出世法門的八正道也有相同之處,例如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中提到:「由於十善是通於一般的,所以被看作人天善法。八正道是出離解脫正道,所以說是出世的無漏功德。其實,十善與八正道是相通的。」因為十善業可以分有漏福分與無漏聖道兩類,有漏就是人天十善法,無漏就是出世的八正道。同理,志求西境的念佛凈土法門,也是將十善業列為必備資糧之一,所謂「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裡的「善根福德」,實際上就是說我們平時必須要廣為行善,少造或不造惡業因緣,具體而言就是親十善而遠十惡。個人福德要用自己的善行善念去努力培植,善行善念需要我們去精心培養,用心呵護。其實為善並不難,「勿為善而不為,勿為惡小而為之」。行十善不需要我們去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便是善行的最好施行方式。在善惡法的四十種中,佛陀就很清楚地將它們分為自為、教人為、見為讚歎以及見為而心隨歡喜四種善惡往往存乎一念之間,就好像我提到的那些「看客」們,在集體無意識中,卻導致了集體犯罪——這便是眾生「共業」產生的基礎。共業的後果非常嚴重,比如說無論是地震、海嘯或全球變暖,或者網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所謂「世界末日」,往深里說,都是眾生共業所產生的果報顯現。從佛教因緣法則來看,我想我這觀點還是可以站得住腳的。(9.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