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八)~G 1070經:本經敘述一少年不欲協助作衣,佛陀為其辯白。

  1070經:本經敘述一少年不欲協助作衣,佛陀為其辯白。

  在原始佛教時期,一般都要進行夏安居。為什麼要安居呢?因為印度夏季時雨期有時達三個月之久,而且天氣變化無常,弄得許多出家人都沒辦法過正常的乞食生活。怎麼辦呢,於是出家人便聚居於一處集中精神致力於修行——這是客觀原因。從出家人慈悲角度而言,雨季到來時,正值各種小動物活動頻繁期。此時出家人若四處募化,必然會踩殺地面的一些昆蟲類以及草樹的嫩芽,容易招引世人譏諷,故而盡量避免外出。

  佛教自傳入東土以來,也延續了印度夏安居的傳統。其實夏安居並非佛教的發明,其制乃始行於印度婆羅門教,後來為佛教所借鑒採用。從時間上講,夏安居一般多以一夏九旬為期(也就是三個月),即每年的四月十六為始日,至七月十五為終日,七月十六為自恣日。等到自恣日一過,大家又可以收拾行囊,再次踏上行腳的征程了。

  在安居的最後幾天里,佛陀會號召大家集體制衣。為什麼要集體制衣呢?一是視作一種集體的出坡勞動,另方面還可以幫助那些生病比丘代為制衣,發揚團結互助的道友精神,增進僧團和諧共處。我們在阿含諸經中,就可以見到佛陀親自為比丘代為制衣的記載。有時候佛陀自信地對大家說:你們的三衣統統拿給他一個人縫制,一點問題也沒有。聽了佛陀的話,大家都被逗樂了。在集體勞作中,大家不僅能感受到集體勞作的快樂,同時也能分享到佛陀的風趣與幽默——總之大家都很開心,雖然有時很累。

  大家在制衣時,有時也在相互監督,看看哪些人很勤勞,又有幾個人在偷懶耍滑頭。此時,「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一是年少,二是出家未久,按常規思維是年紀輕、資格淺,竟然對大家的制衣活動無動於衷,當然會引起公憤了。於是將此情況佛陀彙報,佛陀便將此年少比丘叫到跟前,問道:「汝實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耶?」這位比丘回答是:「世尊!隨我所能,當力營助。」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並不是不願意幫忙——實際上他很樂意去參加勞動。但是為什麼沒有付諸行動呢?那是因為大家只看到表面現象,而對實際情形並不了解。然而佛陀情況了如指掌,「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於是他對大家說:

  「汝等莫與是年少比丘語。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心法,正受現法樂住,不勤而得。若彼本心所為,剃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增進修學,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四增心法,即「第四禪之增上心」,即其心已遠離一切煩惱和惡法而進入四禪。進入這種境界後,其行住坐卧比丘處於正受之中,哪怕是整天蒙著頭睡大覺,實際上也還是在用功辦道。就是說,他參加集體勞動是一種修行,他閑在那裡,「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同樣也是一種修行方式。這里的「不欲」,只是諸比丘僅憑現象的而推理出的主觀臆測,絕非年少比丘之本意。故而當佛陀問起時,年少比丘回答是「隨我所能當力營助」。故而佛陀在偈頌中,對此年少比丘所作的定論是「此賢年少者,逮得上士處」,已經有了非同一般的修持成就,已經達到「不勤而得」的「上士」高妙境界對於這一點,若是得得一身肉眼凡胎,又拿什麼來去以甄別呢?故而佛陀囑咐諸比丘們不要隨意打擾這位年少比丘為他創造良好的修持環境,使其安心辦道,爭取早日「自知作證」。

  通過本經,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耳聽」未必「為虛」,「眼見」亦未必「為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走眼」。(9.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