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八)~H 1071經,本經為佛陀向長老比丘介紹什麼叫真正的「勝妙一住」。

  1071經,本經為佛陀長老比丘介紹什麼叫真正的「勝妙一住」。

  我們知道,古印度苦行之風很盛行,這種風氣顯然影響到了佛教,有些出家比丘苦行十分推崇,認為苦行可以消除往昔業障。自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對苦行也從來沒有過多地排斥——相反,這種苦行思想中國儒家勤儉倫理不謀而合,故而佛教對於惜福」十分在意,比如說「齋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等等,可以說都與佛教的「苦行」古風有某種淵源關係。從生活中而言,我本人比較節儉,在吃穿方面不太講究(甚至有些寒酸),大約是受到「惜福思想的影響。坦率地說,我沒有迴避個人的缺點習氣,我可以坦言在我身上有很多毛病習氣,在修持方面也十分懈怠。在更多時候,我對佛法的理解十分固執而且機械——有時簡直是囫圇吞棗,斷章取義。比如說對於福報,我的想法是——福報猶如一個大水塘,倘若我們不去珍惜,使勁向外放水,我想用不了多久,水塘就會乾涸枯竭。怎麼樣才能讓這個水塘永不枯竭呢?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往池塘里補充水源。如此一來,我們的福報池塘必將永世都享受不完。南宋理學朱熹就有詩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便是我有福報想法的最好注釋。

  對於佛教「破和合僧」的頭目——提婆達多其人其事,相信很多人都爛熟於胸。提婆多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自定五法,認為此五法為疾得涅槃的唯一修持方法。究其五法內容,皆可以用 「極端苦行四字來解釋,而這種極端苦行是博取名聞、謀權篡位的手段而已,恐怕連提婆達多本人也未必能做得到——提婆達多貪圖阿闍世王的種種供養便是例證。然而提氏五法畢竟具有相當大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引使很多出家比丘誤入歧途。在1071經中,有一位比丘名叫「上座」,他的思想一方面受到了當時苦行之風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受到了提氏五法的侵蝕。他「獨住一處,亦常贊嘆獨一住者」,該比丘「獨行乞食,食已,獨還,獨坐禪思」。這位比丘在當時可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喜歡過著離群索居、只顧自己的孤獨生活

  然自古以來,佛教比較主張過群居生活,即正常僧團的叢林方式。至於為什麼要求出比丘過集體叢林生活,其原由很多,在此不作展開。但是即便如此,佛陀也從來不會強人所難,即既然你喜歡過獨居生活,倒也無可厚非,隨你去吧!可是如果你如果對獨住大加讚賞,甚至四處宣傳,「常贊嘆獨一住者」,那就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它還關係著整個僧團的穩定與發展。故而佛陀命人將這位上座比丘叫到跟前,問明情況,並究其原因:「汝雲何一處,贊嘆獨住者,獨出乞食,獨行聚落,獨坐禪思?」這位比丘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因為他沒有根本沒有搞清楚「獨住」的真正意義所在。比如說摩訶迦葉苦行法,著糞掃衣,早期也過著獨居生活,然而佛陀從不加以呵責,因為摩訶迦葉已深諳「獨住」之法。佛教見這位比丘很是茫然,便耐心教導:「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勝妙一住。」佛陀說,這種修學方式叫做「一住者」,也就是獨居者。這種獨居,只是以身體上的獨居而已,離究竟勝妙的獨居還差得遠。那麼什麼叫「勝妙一住」呢?佛陀對此解釋是:「謂比丘前者枯乾,後者滅盡,中無貪喜,是婆羅門(泛指出家修道者)心不猶豫,已舍憂悔,離諸有愛,群聚使斷,是名一住,無有勝住過此於此者。」

  這樣的「一住」,才是真正的「一住」。這個「一住」的標準很高,與上座比丘的「一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前者枯乾」是將過去的一切悉數捨棄;「後者滅盡」是將未來一切都捨棄乾淨而無任何掛念;「中無貪喜」即對眼前的一切做到心無掛礙,心中有一絲的貪欲歡喜憂愁。若能將前中後三者都能無有牽掛,其結果自然是「心不猶豫,已舍憂悔,離諸有愛,群聚使斷」(群聚為煩惱集聚之義,泛指一切煩惱)。與上座比丘的「一住」相比較,上座比丘僅僅停留於身體上的「一住」,很顯然,這種身體上的離群索居甚至與世隔絕,對於心性解脫,其作用十分微渺,所謂治標而不治本。相反,如果能將身體上的「一住」上升到意識思想領域內(即「心」)的「一住」,那才是真正的勝妙「一住」,可謂標本兼治。故而佛陀在偈中說:「悉映於一切,悉知諸世間不著一切法,悉離一切愛;如是樂住者,我說為一住。」《金剛經》里講「三心可得」,其用意與本經十分接近,前者為過去心,後者為未來心,中者為現在心。「三心可得」者,即「前者枯乾,後者滅盡,中無貪喜」,也就是不著一切法,悉離一切愛」。如此一來,「離諸重擔」且「自知作證」必將指日可待!(9.1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