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K 1120經:本經敘述天帝釋修忍辱行,並迫使阿修羅王立下誓約。

  1120經:本經敘述天帝釋修忍辱行,並迫使阿修羅王立下誓約

  天帝釋是一位虔誠的佛弟子,曾經在佛陀面前受戒:「乃至佛法住世,盡其形壽,有惱我者,要不反報加惱於彼。」這個戒,實際上就是忍辱之戒。忍辱有三種形象,即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惡意。寒山拾得兩位大師可謂忍辱高手,寒山曾經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回答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所謂「忍」、「由」、「耐」等,便是忍辱行的常見方法拾得大師還有更高明的,即「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力氣他也煩惱」,此種忍辱波羅蜜拾得稱之為「妙中寶」。看來,天帝釋在佛陀的潛移默化之中,終於領悟到忍辱妙用——它是平息世間一切恩怨情仇的靈丹妙藥。

  阿修羅王聽說天帝釋在佛陀那裡歸受了忍辱戒,便開始興奮起來,立馬「手持利劍,逆道而來」,前來挑釁滋事。阿修羅還沒等衝到天帝宮殿中,便被天帝釋運用神通將其五花大綁,渾身頓時動彈不得。阿修羅王頓呼冤枉,指責天帝說話不算數:「你不是說乃至佛法住世,盡其形壽,有惱我者,必不還報嗎?」帝釋天說這話我的確說過啊,但是你是「自住受縛」,即被自己的嗔恨與貪嫉給束縛住了,阿修羅王等於是自我束縛。如何才能不受束縛並自我解放呢?便是要「當如法作」,即自我起誓,從此以後堅決斷除貪嫉嗔恚的毛病習氣,再也不主動挑起事端戰斗。阿修羅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對天發誓:「貪欲之所趣,及嗔恚所趣,妄語之所趣,謗毀賢聖趣;我若嬈亂者,趣同彼趣趣。」阿修羅發誓說:如果我再膽敢「貪欲」、「嗔恚」、「妄語」、「謗毀賢聖」以及主動嬈亂天帝釋的話,死後便會墮入惡趣之中。比阿修羅還要倒楣的是哪種「趣」呢?大約是地獄惡鬼畜生之趣。從這里可以看出,阿修羅尚算不得真正的惡趣,在六道中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從天帝釋的行為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修忍辱行,並不是什麼都得忍著,什麼都無所作為。寒山拾得大師忍辱波羅蜜,可以說「絕對的和平主義」,類似於若別人打我的左臉,我還要將右臉遞上去,熱烈歡迎他人接著抽打。等到別人打累了,打煩了,自然就不打了,從而獲得了和平。這是一種聖賢般的高妙境界,吾輩乃平常泛泛之輩,豈可望其項背?但我們學習古人,大約並非擬古原樣照搬,而是學習其淡泊無爭的處世精神。比如丹霞禪師燒佛烤火取暖,今人又有幾人膽敢效仿之?天帝釋所修之忍辱行較之拾得大師所修忍行,主要是情境不同,方法也略有差異。我個人以為,拾得忍辱行,我們似側重汲取之神,有些事可以睜一眼閉一眼,甚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有些大是大非面前,則絕對不能裝糊塗打馬虎眼。比如當阿修羅提劍向天帝釋直奔而來,此時若不理不睬聽之任之,後果便極難料想。從這個立場上講,修忍辱行,不是無所作為;相反,它是讓我們有所為且有所不為我想,這才是忍辱行的精神實質所在。(10.2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