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二)~B 1165經:重點敘述年輕比丘如何攝護諸根。

  1165經:重點敘述年輕比丘如何攝護諸根。

  在釋尊住世期間,古印度很多國王都崇信佛教,或者對佛教抱有好感並給予諸多扶持。婆蹉國的國王名叫優陀延那,這位國王雖不能稱作是虔誠佛教信徒,但是他對佛教感興趣,也非常有好感。可以說,在當時大國林立的周邊地環境中,所有國王都面臨著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無外乎來自兩方面,一是國內政局,包括政局動盪、民生水平的改善以及權力的分配與角力,甚至還包括王宮內的權力鬥爭。第二種壓力來自於外部,即當時戰國分立,不少大國都野心勃勃,一心想做傳說中的「轉輪聖王」,並時不時地發動曠日持久的兼並戰爭。我們有時候看中國曆史,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權鬥爭始終圍繞著兩種主要矛盾來進行,一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割劇之間的矛盾,從周朝開始一直到近代的軍閥混戰,持續了幾千年;二是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與鬥爭,這種鬥爭從秦朝發韌,一直到明初解決,從此相權徹底臣服於皇權。當我們在看古印度史時,這兩種矛盾鬥爭也同樣存在著,比如說阿闍世王所進行的統一兼並戰爭,一些國家擁有實力大臣專權,將國王視作傀儡的事件也比較常見。而在古印度的大多數國度,國王權力似乎很有限,國王大臣分享政權,共同治國的情況比比皆是,這與中國皇帝一人坐大,是完全不相同的。

  正因為國王們似乎並不能完全享受太平日子,很多國事家事都需要他去拍板決策,所以在繁忙之餘,總需要片刻的寧靜與思索。有一天,優陀延那國王前往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拜訪了著名高僧賓頭盧尊者,並請教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大約困擾了國王很久,所以一定要當面向尊者請教清楚:「何因何緣新學年少比丘此法、律,出家未久,極安樂住,諸根欣悅,顏貌清凈,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堪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凈?」這段話的大意是:這些年青比丘出家之前可以說是生龍活虎,個個精神十足,而且也特別貪玩;可是出家之後卻一反常態,都安守本分,話少了,再也不喜歡鬧騰了。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比丘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其實婆蹉王的真實意圖是對比丘們的私生活生了一些好奇,比如說年輕小夥子一般都是血氣方剛,見到女孩子都很喜歡尤其是見到那些年輕貌美的女孩子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有時還會主動跑上去獻殷勤。賓頭盧尊者覺悟阿羅漢,他當然明白國王問話的真實用心,於是他回答說:「如佛所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汝諸比丘!若見宿人(老婦人),當作母想;見中年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兒)想。以是因緣,年少比丘……純一清凈。」這是一種佛家倫理觀想,目的是要滅除自己的貪欲,主要是對治淫慾

  坦率地說,將眼前的女人作母想、姊妹想以及女兒想,在一定的情況下(比如根基相當不錯的)肯定有效果的;可是對於慾望比較強烈的,這種觀想可能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國王問:「當於爾時,心亦隨起,貪欲燒燃、嗔恚燒燃、愚痴燒燃,要當更有因緣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肯定是有的。什麼辦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凈觀」。不凈觀的主要內容就是對人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分解,所謂「此身從足至頂,骨幹肉塗,覆以薄皮,種種不凈充滿其中」。由不凈觀而對治淫慾,也是習禪中常用的一種觀法。但是如果這種觀法仍是不起效,所謂「人心飄疾」,該怎麼辦呢?於是尊者賓頭盧轉述佛陀的教誡回答說:「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具體做法是:「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則其心,是故汝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這就正確處理六根與六境之間的關係。眼為先,意為後,所謂眼不著色意不著法,所謂守根攝心,方能攝伏慾望。可以對於那些慾望特彆強烈的人,該怎麼辦呢?這使我想起了藏傳佛教中的「歡喜佛」。歡喜佛的本意是「以欲制欲」,大約也是屬於一種對治淫慾的觀法或修法,應該沒有問題。但是若這個「度」把握得不好,便可能會發展成「縱慾」,或所謂的「男女雙修」製造華美的藉辭,那就大地不妙了。(12.7.)

THE END